看「影帝」張嘉益,如何演繹乾飯人,盤點《裝臺》中的陝西美食

2020-12-02 約翰飯特稀

由張嘉益和閆妮等人主演的電視劇《裝臺》最近正在央視一套熱播,本劇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長篇小說《裝臺》。

裝臺人是文藝團體以外的人,但又是這個群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裝臺》主要講述了裝臺人刁順子(張嘉益飾)的三次婚姻和他的人生經歷,刁順子踏實能幹,帶著幾個兄弟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雖然身處底層,始終貧困,但心中一直有著滅不掉的燈火。

小說以一個裝臺人的視角描寫了西京(西安)城裡人生百態,表達了作家對人的生存境況的感受與思考。

這部劇正式開播才不過幾天時間,但已經得到了很多觀眾的好評。作為一個地道的陝西人,我怎能錯過這部由西安明星出演的西安故事呢?

昨天和媳婦一起看了3集,除了豐富幽默的故事情節,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第一集中出現的各種美食。可能因為本身是做美食自媒體的,所以特別留意身邊的各種美食,即便是電視劇中,更何況還是我們陝西有名的特殊美食。

油潑Biang Biang面

劇中第一個出現的美食是Biang Biang面,Biang Biang面是陝西關中地區的傳統麵食,也是陝西麵食的代表。Biang Biang面的Biang字很難寫,大部分輸入法和字典裡都沒有。Biang屬於象聲字,因為製作Biang Biang面時要將麵條用手扯開,同時要在案板上摔打。Biang指的就是這摔打的聲音。

關於Biang 字的寫法,在陝西有這樣一個順口溜:「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道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鑽,東一么西一么,左一長右一長,中間坐個馬大王,心字底馬子旁,打個鉤子掛麻糖(麻花),坐個車車逛鹹陽。」

字雖然很難寫,但面卻十分好吃,Biang Biang面與其它麵條的不同之處就是它的樣子,其通常會製作成又厚又寬樣子,然後放上調料、辣椒麵、蔥花、青菜、豆芽,最後再澆上滾燙的熱油。調料和辣椒麵的香味會瞬間被熱油激發,那股濃濃的香味可以讓你瞬間胃口大開。吃著面就著蒜,在喝一口原汁原味的麵湯,包提有多舒服咧!

臘牛肉夾饃

劇中出現的第二道美食,是和肉夾饃齊名的臘牛肉夾饃。不同於肉夾饃,臘牛肉夾饃屬於典型的陝西清真特色美食,常見於大大小小的清真肉丸胡辣湯飯店。

相比肉夾饃,臘牛肉夾饃的肉多是瘦牛肉,而肉夾饃則是豬肉,可以選擇純瘦或肥瘦。臘牛肉夾饃吃起來會稍微柴一些,但這並不影響它的口感和風味。

肉丸胡辣湯

肉丸胡辣湯和臘牛肉夾饃是絕配,它也是一種西安本地清真美食。與河南胡辣湯相比,其多了牛肉丸子,而且湯還會勾芡。用《裝臺》裡鐵主任(孫浩飾)的一句話來形容,肉丸胡辣湯就是紅菜湯(羅宋湯)與中國飲食文化實踐結合的產物,只不過在咱中國發揚光大的不光只有湯裡的菜,還有Q彈勁道的手打牛肉丸。

說肉丸胡辣湯和臘牛肉夾饃是絕配,那可不是吹的!在西安,不管是上班的年輕人,還是老人和孩子,很多人的早餐標配就是臘牛肉夾饃和肉丸胡辣湯。一碗熱騰騰的肉丸胡辣湯加上一勺店家精心熬製的辣椒油,一口肉夾饃一口湯,不一會就渾身微微冒汗,一個字「美」。

冰峰

冰峰是目前《裝臺》裡唯一出現的飲料,這是一款極具西安特色的汽水飲料,它誕生於1953年到現在已有67年的歷史,生產商是西安市食品廠。

冰峰屬於橙子味汽水的一種,最早只有玻璃瓶包裝,每瓶200ml,從最早的兩毛錢一瓶,到現在的2元一瓶,冰峰的包裝和口味這些年裡幾乎沒有任何變化,易拉罐和紙盒裝的是近幾年才有的。對很多西安人來說,冰峰不僅僅代表的是西安味道,它更像是一種故鄉情結,很多人從外地回來,喝的第一瓶飲料就是「冰峰」。

涼皮

麵食是陝西飲食文化的靈魂,除了各種各樣的麵條,涼皮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涼皮是擀麵皮、米皮、釀皮的統稱,這是一種起源於陝西關中地區的傳統美食。

赫赫有名的「三秦套餐」就是由涼皮、冰峰、肉夾饃組成的。如果說肉丸胡辣湯和臘牛肉夾饃是西安人早餐標配之一,那「三秦套餐」就是西安人的午餐標配之一。網上有這樣一句話,來西安不吃羊肉泡、涼皮、肉夾饃等於白來。

鍋盔

第一集快要結束的時候,刁大順(張嘉益飾)去找竇老師「片」(聊天的意思),手裡拎著的就是鍋盔。竇老師看到後很高興,隨手就拿著吃了起來。

鍋盔也叫幹饃,是陝西關中地區的傳統麵食小吃,因為樣子又大又圓像鍋蓋,還有傳說古時候士兵為了攜帶方便,常常將它掛在胸前,由於餅太硬有時能起到檔箭的作用,所以就被稱為「鍋盔」。

就像劇中竇老師說的,好的鍋盔要做到兩條。一是,面要揉的好;二是,火色一定要好,要做到三翻六轉。這樣做出來的鍋盔,看見後,不想吃都不由你!對於很多陝西人來說,什麼山珍海味吃的再好,沒有一塊鍋盔壓著,就好像沒吃飽一樣!

隨著《裝臺》這部劇的播出,人們不僅能看到生活在西京城裡的人生百態,還能看到各種各樣的特色美食,而上面說的這6種,僅僅只是第一集中出現的,也就是說這只是個開始!

本文由約翰飯特稀編輯/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如果您有不懂的地方,期待您在下方留言區提出。如果您也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讚」+「關注」+「轉發」。

相關焦點

  • 《裝臺》昨日開播 張嘉益閆妮攜手演繹「乾飯人乾飯魂」
    【《裝臺》昨日開播 張嘉益閆妮攜手演繹「乾飯人乾飯魂」】由馬曉勇編劇、李少飛執導 ,@張嘉益工作室 @素描閆妮 領銜主演的 @電視劇裝臺 已於昨晚開播。臘牛肉夾饃、胡辣湯、鍋盔,首播過後劇情走向儼然成了一部「舌尖上的西安」,「乾飯人,乾飯魂,乾飯得用大鐵盆」彈幕霸屏,網友紛紛表示自己看餓了。 跟隨《裝臺》的鏡頭,觀眾將古城西安的美食、美景盡收眼底。
  • 《裝臺》開播 張嘉益閆妮攜手演繹「乾飯人乾飯魂」
    由馬曉勇編劇、李少飛執導,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的電視劇《裝臺》已於11月29號晚開播。臘牛肉夾饃、胡辣湯、鍋盔,首播過後劇情走向儼然成了一部「舌尖上的西安」,「乾飯人,乾飯魂,乾飯得用大鐵盆」彈幕霸屏,網友紛紛表示自己看餓了。跟隨《裝臺》的鏡頭,觀眾將古城西安的美食、美景盡收眼底。
  • 《裝臺》一部陝西美食鑑賞大劇!乾飯人之魂熊熊燃燒
    由張嘉益、閆妮主演的電視劇《裝臺》已於11月29日開播,劇裡展現出了地道而濃鬱的陝西地域特色,大雁樓、鐘鼓樓、古城牆除了這些極具地域特色的標誌性建築,該劇還將陝西各種特色美食搬上螢屏。肉夾饃、胡辣湯、臊子麵,劇情走向儼然成了一部"舌尖上的西安"劇裡一開場,就伴隨著一首歡快的陝味民謠,將各種陝西美食一一展現在屏幕上,火紅的辣椒澆上滾燙的熱油,隔著屏幕都能聞到香味!
  • 細數《裝臺》裡的陝西味道,跟著乾飯人張嘉益一起咥西安!
    陝西面孔演繹陝西人的故事無疑是對陝西最好的宣傳。而《裝臺》這部熱播大劇也源自陝西作家陳彥筆下小人物的家長裡短。《裝臺》中張嘉益飾演的刁大順和夥計們在劇團裝臺卸臺,講述的真實百姓生活和人間冷暖最能撫慰人心,僅開播就好評如潮,成為網絡熱點。
  • 張嘉益、閆妮《裝臺》肉夾饃、胡辣湯開場,有「乾飯人」內味了
    該劇根據陳彥的同名小說改編,由李少飛指導,張嘉益閆妮攜手出演張嘉益扮演一個十分接地氣的「乾飯人」刁順子,閆妮則扮演在刁順子生命中忽然出現的女人蔡素芬。讓肉味更加回味無窮像張嘉益扮演的裝臺人加油,乾飯人!打工就是為了乾飯!不幹活,就不能幹飯!
  • 電視劇《裝臺》昨日開播 張嘉益閆妮聯袂演繹「陝味」市井圖
    》的期待早在熱議中得以窺見:異鄉漂泊的遊子、本地的同胞被熟悉的「陝普」勾起鄉愁、喚起共鳴;計劃出行的旅客對陝西美食美景魂牽夢繞,迅速將其列為旅行目的地;影視劇資深愛好者不僅對張嘉益、閆妮這對老搭檔的再合作津津樂道,更對戲骨加持下的品質信心十足。
  • 《裝臺》張嘉益吃麵,扯下多少演員的遮羞布
    新劇表演吃麵條,撕碎了演員吃戲的遮羞布說起吃戲,就不得不提到當下正在熱播的電視劇《裝臺》中,張嘉益的一段吃麵戲。這滿屏充滿食慾的鏡頭畫面,不得不令人想到現在流行的網絡語「乾飯人,乾飯魂,乾飯都是人上人」。
  • 電視劇《裝臺》陝西味兒濃鬱,張嘉益:我們要求演員重新進入生活
    開播至今,《裝臺》豆瓣評分高達8.4分,收視率也接近破2,成為了年底當之無愧的國產劇大熱門。作為該劇的主演,同時身兼藝術總監的演員張嘉益對於《裝臺》收穫的成績既意外又頗為驕傲。在他看來,《裝臺》的成功一方面基於原有小說文本的紮實基礎,另一方面也得益於整個主創班底在表演和內容上對品質的堅持。《裝臺》中大量起用了西安籍演員,如張嘉益、閆妮、姬他、孫浩等人都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就連飾演裝臺隊伍的演員也幾乎都是陝西本地人。劇中為照顧觀眾而採用的「陝普」,儘可能多地保留了陝西當地方言的一些關鍵用詞,同時大量地採用了陝西當地美食,來展現西安本地的城市面貌以及陝西人獨特的生活方式。
  • 豆瓣8.4「陝味」十足的《裝臺》,為何能還原 「陝西人間煙火味」
    這部貼近基層群眾真實生活的劇,被網友美譽是「陝西文旅宣傳片」。無論是張嘉益和閆妮這一組國民度頗高的陝西籍主演生活化的創作,還是滿屏充斥了地域特色的眾多陝西美食,無一不展示了極具陝西地方特色的標誌性符號。
  • 張嘉益、閆妮主演《裝臺》陝西味兒濃鬱,豆瓣8.4成年底大熱門
    在他看來,《裝臺》的成功一方面基於原有小說文本的紮實基礎,另一方面也得益於整個主創班底在表演和內容上對品質的堅持。《裝臺》中大量起用了西安籍演員,如張嘉益、閆妮、姬他、孫浩等人都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就連飾演裝臺隊伍的演員也幾乎都是陝西本地人。劇中為照顧觀眾而採用的「陝普」,儘可能多地保留了陝西當地方言的一些關鍵用詞,同時大量地採用了陝西當地美食,來展現西安本地的城市面貌以及陝西人獨特的生活方式。
  • 《裝臺》收視口碑雙豐收,訪談張嘉益
    」這一工作,張嘉益專門在開拍前一個月,提前回到西安,回到城中村,每天去體驗生活,觀摩裝臺人幹活,了解他們的生活。這也為劇作更加真實還原西安裝臺人的生活打下了基礎。「其實做演員,最主要的是要放下自己,有些時候你去想如何演好一個角色的時候,第一步要看能不能放下自己,你要先把自己放下,你才能夠進入角色。」
  • 文藝星開講丨如何走進「裝臺人生」?張嘉益、閆妮這樣說
    片方供圖編者按:「人就是你給我裝臺,我給你裝臺。」12月,一部聚焦舞臺搭建者真實生活的電視劇《裝臺》登陸螢屏,呈現了普通人的生命底色。該劇不僅因濃濃的「陝味」深受觀眾喜愛,張嘉益、閆妮的精彩演繹也引發了大家的共鳴。如何走進「裝臺人生」?
  • 《裝臺》開播:張嘉益狀態惹人憂,美食、模特成亮點,劇情細節多
    大量陝普在人物對話中穿插著,即使不是本地人聽著也感到一種莫名的親切。兩位主演張嘉益和閆妮恰巧都是陝西人,所以聽臺詞原音一點也不生硬,近些年來被方言帶火的電視劇也不少,不過有的是加分項,有的成了「翻車現場」,《裝臺》很明顯是屬於前一種。
  • 《裝臺》收視口碑雙豐收,小布訪談張嘉益……
    」這一工作,張嘉益專門在開拍前一個月,提前回到西安,回到城中村,每天去體驗生活,觀摩裝臺人幹活,了解他們的生活。這也為劇作更加真實還原西安裝臺人的生活打下了基礎。《裝臺》中的刁順子又是底層人物,很多觀眾評價「張嘉益把順子演活了」 。也有很多人看來,演好小角色並不容易,那麼張嘉益有著怎樣的經驗呢?
  • 張嘉益閆妮新劇演繹「裝臺」人生,展現難得一見的煙火氣
    現實主義大劇《裝臺》正在央視一套熱播,這部劇時常夾雜逗趣的陝普,又特別的「裝臺」職業,透視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展現原汁原味的陝西生活文化和風土人情,為時常脫離現實人生的國產劇,帶來了難得一見的煙火氣。
  • 張嘉益閆妮陝味新劇《裝臺》央視首播收視破1
    這部劇的陣容也很有看頭,除了張嘉益、閆妮之外,還有陳小藝、宋丹丹、秦海璐一眾老戲骨加盟共同演繹。這對默契搭檔再合作,趣味不減,溫暖升級,更有眾多實力派演員加盟,陣容強大,聯手演繹陝味煙火氣十足的裝臺大戲。
  • 張嘉益眼中的「裝臺」什麼樣?
    《裝臺》,都看了吧?是這樣的,其實在這部電視劇開播前,首先「迷」住我的,是張嘉益的這組海報。西裝革履、看報遛鳥,這拽勁兒絕了,還是那個帥二叔沒錯!這部劇說人話、接地氣,越看越「上頭」,網絡上好評如潮,豆瓣也打出了8+的高分!
  • 電視劇《裝臺》今晚開播 張嘉益閆妮領銜演繹生活的小美好
    該劇將鏡頭對準了以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為首的一群舞臺搭建者的真實生活,並從刁順子的視角出發,講述一群普通小人物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當憨列列的刁順子遇上羞答答的蔡素芬,家長裡短、雞飛狗跳,盡顯煙火氣,裝臺人將平凡的精彩人生照向現實,溫暖而珍貴。
  • 電視劇《裝臺》今晚開播 張嘉益閆妮回陝演繹生活的小美好
    開播當日曝光「煙火真情」版片花,故事鏡頭對準了以刁順子為首的一群舞臺搭建者的真實生活,以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的視角出發,講述一群普通小人物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當憨列列的刁順子遇上羞答答的蔡素芬,家長裡短、雞飛狗跳,盡顯煙火氣,裝臺人將平凡的精彩人生照向現實,溫暖而珍貴。
  • 《裝臺》收穫高口碑 張嘉益吃個西紅柿都是戲
    電視劇《裝臺》目前正在央視一套熱播,劇集播出沒多久便收穫良好口碑,男主角張嘉益(張嘉譯)更被贊演活了男主角刁順子。不少觀眾感嘆,「吃個西紅柿也是滿滿的戲,太到位了」。電視劇《裝臺》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同名小說,對準的是大家不大熟悉的行業——裝臺,即舞臺拆卸行業,講述的是裝臺小人物刁順子,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改變命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