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之華》,不咋地呀

2021-02-08 有隻貓電影

我時常覺得,要求其他人對某部電影或書籍或人或事有客觀評價的人呢,是傻逼。

客觀是什麼?

客觀是意識之外,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的一切事物。

換言之,不管人們是否認識它、是否知道它、是否承認它...都照樣存在的。

比如:萬有引力。

在牛頓發現它之前就已經存在,儘管人們感覺不到、認識不到,自打有地球開始他就存在,它依然是客觀存在的。

主觀又是什麼?

跟客觀正相反,指被人的意識所支配的一切。

比如:人們想問題、做事情,都屬於主觀範疇。

所以,身處於世,除了天地間的宇宙真理,其實我們對任何事物的看法都會受自身眼界、學識、閱歷而帶有主觀性。

哪怕你評論一個90斤身材高挑皮膚白皙的姑娘「這個姑娘好漂亮」這樣一句話,其實都帶有非常明顯的主觀印記。

也許你會覺得,你這是很客觀的看法,公認的,大家都說這姑娘漂亮。

問題是,所謂的「大家」是多少人?

地區與國度的不同,都會有不同的審美。

地處太平洋西南部的一個小島上。有個叫湯家的王國,這個國家的人們都喜歡肥胖,無論男女老幼,他們把肥胖作為衡量「美」的標準,越胖越美。

「脖子要短,腰身要粗。」

這樣女子在湯加才是標準的美女。

如果不夠胖,就要用紗布一圈圈纏起來,用來「遮醜」。

你看,你覺得美的姑娘,放在東加王國還是個醜八怪。

你所謂的客觀,不過都只是相對而已。

就如開頭所說,如果要求其他人對某部電影或書籍或人或事有客觀評價,那麼這個人就是傻逼。

我就奇怪,為什麼總有那麼多又蠢又壞的傻逼要求我在寫電影的時候客觀呢?

我無論寫什麼,都會帶有我個人鮮明的印記。

文字裡流淌的是我的思想,我的情感,甚至我的喜好。 

客觀什麼的,見鬼去吧。

OK,嘮叨完廢話,談談今天要寫的電影,一部大牌雲集的片子。

巖井俊二導演,陳可辛監製,周迅秦昊主演,還有胡歌自毀形象在裡面扮演一個渣男。

看到陣容,你大概都知道我要講什麼了——

《你好,之華》

說起巖井俊二,很多人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情書》。

你大概還記得這個畫面。

少女站在白茫茫的雪地中心大聲呼喊著:「你好嗎?我很好!」


那是一場告別儀式。

你好嗎?——你在天國還好嗎? 雖然你不愛我,但我還是希望你好。

我很好!——雖然你不愛我,但有人愛我。儘管遭遇了這些,但我還是會好起來。我會放下包袱,走完屬於我的人生。

《情書》這部電影細膩溫婉、含蓄優美、幽雅清麗,描述了一個深入到骨髓的暗戀的故事。成為很多人心底不可逾越的一個經典。

所以《你好,之華》出來的時候,大眾還是很期待。

畢竟,導演是巖井俊二,演員是周迅。

他們兩個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好奇,期待。

貓姐也是非常之期待。所以在上映第一天就去看了。

看完之後,怎麼說呢。

略感失望。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深刻領悟到一個「真理」——其實一切失望都源於期望值太高。

因為有《情書》這座標誌碑樹立在前,《你好,之華》看起來怎麼都有一股揮之不去的模仿痕跡在裡面。

還是模仿不到位,劣等的那種模仿。

把日劇唯美精緻壓抑的那一套搬遷到中國大連這座城市,看著總有點兒彆扭。

很明顯,巖井俊二水土不服了。

電影當然也沒很差,甚至尹川(秦昊)在祭拜之南,之南的女兒睦睦與他說起之南對他的情感時候,眼眶還紅了。

情感之於人類,是靈魂裡永恆不滅的焰火。

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我是很感性的。

我承認,我被故事打動了。

但仍然不能掩飾整部片子與中國水土格格不入之感。

電影的開頭是一場葬禮,與《情書》的開場是一樣。

妹妹之華(周迅)在姐姐之南死去之後,收到一張姐姐的同學聚會邀請函。

她決定代姐姐參加這個聚會。意外的是,居然沒有同學認出她不是姐姐,而是妹妹。

她沒想到在聚會上遇到了自己年少時的暗戀對象尹川,出於心底那一絲絲貪戀以及不可描述的心情,她隱瞞了自己是妹妹之華而不是姐姐之南。

他們兩個還加了微信。

回家後尹川發了一條簡訊給她,說喜歡了她三十多年,一直沒忘記她。

沒想到這條簡訊被之華的老公杜江看到,杜江大怒,摔了她的手機。

就此,之華就開啟了與尹川的書信來往之旅。

故事就此拉開序幕,引發出一段封存三十多年的往事。

在這裡吐槽下,這信寄得也太快了。

整個影片在寒假的時間線下,甚至到影片快結束的時候,還沒有過年。

掐指一算,也就一兩周的時間。

之華的信,尹川的信,表姐妹的信,來回之間五六封信。

平均下來每封信至少要四五天時間才可以寄到。

我都懷疑有沒那麼快,郵政寄信的速度,誰不知道,那個慢,又不是快遞。

何況,現代社會,誰還不用手機,沒手機真真是寸步難行。

我感覺就是特意為了信這個載體而設置不用手機,故事背景如果放在十年前還行,放在2018年,感覺蠻彆扭。

整個故事,就是一場關於錯過。

尹川深愛著之南,之南卻被底層社會混混張超(胡歌)從他身邊奪走。

一直忘不了她的尹川還寫了一部以之南為名的書。

其實我有點奇怪,之南在高中時是學生會主席,大學後身為那個年代的天之驕子,居然會喜歡初中畢業在食堂打工的張超,難道靠的就是一張臉?

張超對她還不好,打罵家暴,脾氣暴躁。

跟尹川相比差的是十萬八千裡遠。

電影裡也沒有明確交代她為什麼選擇渣男,甚至在渣男打罵她的時候也沒有選擇離開他。

她的形象也很模糊,一出場已經去世,留存的也只是眾人印象中的她。

總之,蠻迷的。

少女時代的姐姐之南由2005年出生的鄧恩熙演飾。

好小,才13歲。

看起來真真青春逼人,清新俏麗。

我很喜歡的小演員張子楓飾演少女時代的妹妹之華,以及之華的女兒周颯然。

一人分飾兩角。

一個活潑可愛。

一個靦腆羞澀。

講真,我看到她遞情書給尹川被拒之後,臉上那隱忍受傷的小表情,有點心疼。

小姑娘向喜歡的男孩子表白,還被拒。

蠻難堪的。

不過蠻佩服她這麼直接就遞情書,喜歡就上了,不磨蹭,很有勇氣。

像我,好像從來沒這個狗膽。

又及,我覺得張子楓低頭雙手奉上情書這個動作,好像是日本姑娘才有的。

像我們中國女孩子,都是直接把情書丟給對方,然後羞澀的跑了.

笑。

很青澀可愛甜蜜的青春,懷念。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普通的純愛電影。

有青春年少青澀的愛戀,有在時光長河裡錯過的遺憾。

我們總無法得到全部,無論金錢,還是情感。

我們會得到,會失去。

在漫漫人生裡,也會永遠懷念,走過的時光,以及那深入靈魂的情與欲。

無需再多言,這就是人生。


-- - END - 

看完記得點讚哦↓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有隻貓電影

毒舌、吐槽、八卦,看盡所有電影,寫盡所有人生。

相關焦點

  • 電影《你好,之華》,它的拍攝地原來在這!
    話說,驢叔前兩天去看了周迅主演的電影《你好,之華》,不知道大家有看嗎?在我國北方,有這麼一座特別的城市,它見證百年滄桑,這裡有叫板日本的櫻花海,用浪漫粉色喚醒春天的美麗,這裡有與舊金山漁人碼頭同名的「漁人碼頭」,這裡就是譽為:東北之窗、北方明珠、浪漫之都、廣場之城、足球之城的——「大連」,而它就是電影《你好,之華》的拍攝地。
  • 《你好,之華》,之華是你,之華是我,之華是我們每一個
    《你好,之華》這種文藝片,有種神奇的力量,就是把人拉回到曾經的青春年少裡,咀嚼,回味兒,把曾經的酸澀拿出來,透一透氣,然後,釋懷,總結,延伸出新的意義。那些曾經的傷也好,痛也好,全部不見了,代之而來的,就是珍貴而不可再尋的情懷。那份心靈的悸動,依然還在,但變得平和與自在,又可以愜意揮灑。
  • 《你好之華》=《情書》?
    看完首映禮的我,身體後移,儘量地讓腳離地而窩成一個小小的人兒,雙手環抱在胸前,淡淡吐出四個字「好溫暖啊」周圍則是持續的鼓掌聲,大家在燈未亮之時,用兩隻手全力的表達對這部電影的喜歡。說不出的喜歡,但就是莫名的喜歡。舒服到想要和自己喜歡的人緊坐在一起,身上蓋著淡藍色的毯子,頭靠在對方肩膀之上再看一遍。
  • 你好,之華|你好,青春?
    【重要提醒,這是《你好,之華》的觀後感,劇透嚴重,非常嚴重】其實題目未必適合,因為故事不僅僅是青春,所以我打了問號。但我想不到更合適的題目了。我去搜了一下,不僅是我和朋友這麼認為,很多人都這麼想,劇情大致就是從前夫出來開始崩壞,我到現在都很想知道尹川是怎麼找到張超的,你們誰看懂了給我講講,我搜了好幾個地兒都沒搜到,不知道是我錯過了什麼還是怎麼回事。
  • 《你好,之華》:婚姻需要的是地氣,而不是仙氣
    閱讀全文約需7分鐘《你好,之華》:婚姻需要的是地氣,而不是仙氣之華代替去世的姐姐之南參加初中同學會,本想告訴大家姐姐已經去世的真相,但在那樣歡慶的場合卻始終說不出這個喪訊。在同學會上,她遇見了年少時自己無比傾慕的學長尹川,兩人互加了微信。 尹川發微信給她說「這三十年,我一直喜歡你」,結果被之華的老公看到,醋意大發的老公把之華手機摔壞。之華就乾脆不用手機,而是選擇以書信的方式向尹川傾訴心事。
  • 仍然非常巖井俊二的《你好,之華》
    所以就創作了《你好,之華》這個故事。不過,相比《情書》,《你好,之華》其實是更加複雜的關於信的故事了。因為,這裡涉及更多的人物,更複雜的人物關係。《你好,之華》的另一大看點自然是主演周迅。她飾演的之華,也是串起這部電影的核心角色。說起來,周迅出演的之華是個很奇妙的角色。因為看過你就知道,她未必真正算影片的核心,雖然片名叫做《你好,之華》,但是,真正的核心,其實是之華的姐姐:之南。
  • 《你好,之華》| 最好的周迅,最渣的胡歌,最溫柔的巖井俊二!
    『 你好,之華 』很多人看完電影後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電影不叫《你好,之南》?男主愛的是之南。『 你好,之華 』我不喜歡被介紹成袁之南的妹妹。我也有名字呀,雖然沒有姐姐長的好看。但我主動一點你能不能看到我呀~你喜歡姐姐沒關係,我離你比較近呀你不喜歡我沒關係,只要我對你有用就行我給你幫姐姐遞情書呀,可是你怎麼會笨到相信我真的會把情書給姐姐
  • 《你好之華》:是尹川寫給之華的,關於整個青春的情書的情書
    之華代替之南去參加同學會,但是並沒有說之南的事情,在這裡之華和尹川相遇了,並且之華開始以之南的名義與尹川通信……尹川愛的其實是之華有很多人說這部影片拍得很亂,尤其是在最後結尾的時候,也有的人說沒有看懂,其實如果你好好想一想影片的名字和這部影片的劇情就可以發現如果尹川一直愛著之南,為什麼影片不叫《你好,之南》,
  • 《你好,之華》好看嗎?
    看完《你好,之華》之後,我就想,我該如何向朋友推薦這部電影?這是一部非常巖井俊二的電影,仿佛他鏡頭下的人物始終沒有變過,《情書》裡寫給天國的書信,「錯位」後的人生際遇,這種「錯位」更在《你好,之華》中得到更完美的詮釋。我們如果以《情書》作為原點,《你好,之華》就是這個時間線上最完美的延展。
  • 《你好,之華》|巖井俊二的水土不服
    作者:李昱微 樹神《你好,之華》這樣的電影很容易讓人放下日常對待普通影片時的審視目光,它包含著那麼多像稻草堆一樣一點就燃的洶湧情緒。|少女之華與成年之華作為主角的之華在中學時代是一個求不得的低自尊少女,很容易讓人感同身受。
  • 《你好之華》:寫給所有生命的情書
    當看見《你好之華》中頻頻出現的相似元素時,有人說這簡直就是《情書》的翻版。葬禮、書信、圖書館、暗戀、被認錯的兩個人,甚至晨晨綁在鳥爪上的那封寄給天堂的信裡寫著的還是那句最經典的問候:「你好嗎?我很好。」巖井俊二也坦言,在創作時,自己有意識地加入了這些為人們熟知並廣泛喜愛的因子。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帶有強烈的巖井俊二風格的電影。
  • 《你好,之華》 周迅領銜主演的電影
    一組官宣海報刷曝了朋友圈,《你好,之華》來頭不小昨晚,由日本導演巖井俊二執導,陳可辛監製,周迅領銜主演的電影《你好,之華》發布了官宣海報
  • 《你好,之華》,我們的一生
    《你好,之華》已經上映一個多禮拜了。
  • 專訪巖井俊二 | 《你好,之華》不是純愛電影
    中間隔著一個翻譯,往往兩人彼此都不知道對方在說啥,lost in translation。當然,見面交流了,接收到採訪對象的眼神表情,還有整體散發出來的氣場,比隔著大眾媒體一鱗半爪的印象還是強太多了。一場小小的跨語言對話尚且如此困難,由此聯想,像《你好,之華》這樣一個跨國合作的電影項目,不知道要涉及多少方方面面的具體問題。
  • 周迅《你好之華》,愛有波瀾,但也不驚!
    該片由 巖井俊二 擔任編劇並導演,也是他首次執導華語電影陳可辛監製,也是周迅與陳可辛時隔十三年後再度合作由周迅 張子楓 秦昊等主演,胡歌出演渣男,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看《你好,之華》時總會想起《情書》它們無論是在拍攝手法、主題上,都太像了總感覺巖井俊二的《情書》是寫給天國的信而《你好,之華》更像你我的情書在巖井俊二的電影裡,一切都是輕盈克制而充滿詩意的,雖然以葬禮作為開頭,但前半段的基調都是明朗跳動而活潑的,時時有幽默的細節,隨著劇情的慢慢展開
  • 巖井俊二日版「你好之華」首曝預告片
    巖井俊二執導的 《你好,之華》2018年在內地上映,累計票房8000萬,作為他的首部華語作品,表現尚可。同一個劇本拍攝的日本版 《最後一封信》今日也曝光預告片, 松隆子、 福山雅治扮演的便是 周迅、 秦昊在片中的角色。
  • 《你好,之華》:青春的散文詩
    袁之華(周迅飾)代替去世的姐姐之南參加初中同學會,遇見了彼時傾慕的學長尹川(秦昊飾)。陰錯陽差地,之華開始透過沒留地址的書信重拾失落的年少歲月,向尹川傾訴心事。另一廂,收到信的尹川把回信寄往之南的老家,被之南女兒睦睦收到。睦睦也以之南的名義回信,希望探尋母親的青春時代。
  • 你好之華:人生再苦,也有希望
    他們不了解中國,自然也拍不出讓人信服的故事。但是巖井俊二的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如果一個導演在用心講一個故事,無論在哪個國家,這個故事的力量和美都是不變的。《你好,之華》就是這樣一部電影。 很多人拿這部電影和《情書》作比較,如果一定要做比較,我只能說,歲月在巖井俊二的身上烙下了很多悲傷的影子。
  • 你好,之華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你好,之華》一切起源於巖井俊二一個「將現代人扔到無人荒島」的小構思。有一天,他想到一件事:一名主婦,惹惱了丈夫,被摔壞了手機,然後怎麼辦?因為在日本,很多主婦是不上班的,沒有私房錢,也沒有藉口買手機。
  • 給大家推薦一部好電影:《你好,之華》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部好電影,名字叫:你好,之華!如果我讓大家看完電影,再告訴你導演是誰,也許你會感受到更多,因為觀影時你沒有帶著特別的偏愛或者偏見。但,我對這個導演太熱愛了,所以不忍心藏著他的名字。巖井俊二。這個電影是巖井俊二導演的。就是那個大名鼎鼎的治癒系電影《情書》的導演。日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