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時常覺得,要求其他人對某部電影或書籍或人或事有客觀評價的人呢,是傻逼。
客觀是什麼?
客觀是意識之外,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的一切事物。
換言之,不管人們是否認識它、是否知道它、是否承認它...都照樣存在的。
比如:萬有引力。
在牛頓發現它之前就已經存在,儘管人們感覺不到、認識不到,自打有地球開始他就存在,它依然是客觀存在的。
主觀又是什麼?
跟客觀正相反,指被人的意識所支配的一切。
比如:人們想問題、做事情,都屬於主觀範疇。
所以,身處於世,除了天地間的宇宙真理,其實我們對任何事物的看法都會受自身眼界、學識、閱歷而帶有主觀性。
哪怕你評論一個90斤身材高挑皮膚白皙的姑娘「這個姑娘好漂亮」這樣一句話,其實都帶有非常明顯的主觀印記。
也許你會覺得,你這是很客觀的看法,公認的,大家都說這姑娘漂亮。
問題是,所謂的「大家」是多少人?
地區與國度的不同,都會有不同的審美。
地處太平洋西南部的一個小島上。有個叫湯家的王國,這個國家的人們都喜歡肥胖,無論男女老幼,他們把肥胖作為衡量「美」的標準,越胖越美。
「脖子要短,腰身要粗。」
這樣女子在湯加才是標準的美女。
如果不夠胖,就要用紗布一圈圈纏起來,用來「遮醜」。
你看,你覺得美的姑娘,放在東加王國還是個醜八怪。
你所謂的客觀,不過都只是相對而已。
就如開頭所說,如果要求其他人對某部電影或書籍或人或事有客觀評價,那麼這個人就是傻逼。
我就奇怪,為什麼總有那麼多又蠢又壞的傻逼要求我在寫電影的時候客觀呢?
我無論寫什麼,都會帶有我個人鮮明的印記。
文字裡流淌的是我的思想,我的情感,甚至我的喜好。
客觀什麼的,見鬼去吧。
OK,嘮叨完廢話,談談今天要寫的電影,一部大牌雲集的片子。
巖井俊二導演,陳可辛監製,周迅秦昊主演,還有胡歌自毀形象在裡面扮演一個渣男。
看到陣容,你大概都知道我要講什麼了——
《你好,之華》
說起巖井俊二,很多人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情書》。
你大概還記得這個畫面。
少女站在白茫茫的雪地中心大聲呼喊著:「你好嗎?我很好!」
那是一場告別儀式。
你好嗎?——你在天國還好嗎? 雖然你不愛我,但我還是希望你好。
我很好!——雖然你不愛我,但有人愛我。儘管遭遇了這些,但我還是會好起來。我會放下包袱,走完屬於我的人生。
《情書》這部電影細膩溫婉、含蓄優美、幽雅清麗,描述了一個深入到骨髓的暗戀的故事。成為很多人心底不可逾越的一個經典。
所以《你好,之華》出來的時候,大眾還是很期待。
畢竟,導演是巖井俊二,演員是周迅。
他們兩個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好奇,期待。
貓姐也是非常之期待。所以在上映第一天就去看了。
看完之後,怎麼說呢。
略感失望。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深刻領悟到一個「真理」——其實一切失望都源於期望值太高。
因為有《情書》這座標誌碑樹立在前,《你好,之華》看起來怎麼都有一股揮之不去的模仿痕跡在裡面。
還是模仿不到位,劣等的那種模仿。
把日劇唯美精緻壓抑的那一套搬遷到中國大連這座城市,看著總有點兒彆扭。
很明顯,巖井俊二水土不服了。
電影當然也沒很差,甚至尹川(秦昊)在祭拜之南,之南的女兒睦睦與他說起之南對他的情感時候,眼眶還紅了。
情感之於人類,是靈魂裡永恆不滅的焰火。
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我是很感性的。
我承認,我被故事打動了。
但仍然不能掩飾整部片子與中國水土格格不入之感。
電影的開頭是一場葬禮,與《情書》的開場是一樣。
妹妹之華(周迅)在姐姐之南死去之後,收到一張姐姐的同學聚會邀請函。
她決定代姐姐參加這個聚會。意外的是,居然沒有同學認出她不是姐姐,而是妹妹。
她沒想到在聚會上遇到了自己年少時的暗戀對象尹川,出於心底那一絲絲貪戀以及不可描述的心情,她隱瞞了自己是妹妹之華而不是姐姐之南。
他們兩個還加了微信。
回家後尹川發了一條簡訊給她,說喜歡了她三十多年,一直沒忘記她。
沒想到這條簡訊被之華的老公杜江看到,杜江大怒,摔了她的手機。
就此,之華就開啟了與尹川的書信來往之旅。
故事就此拉開序幕,引發出一段封存三十多年的往事。
在這裡吐槽下,這信寄得也太快了。
整個影片在寒假的時間線下,甚至到影片快結束的時候,還沒有過年。
掐指一算,也就一兩周的時間。
之華的信,尹川的信,表姐妹的信,來回之間五六封信。
平均下來每封信至少要四五天時間才可以寄到。
我都懷疑有沒那麼快,郵政寄信的速度,誰不知道,那個慢,又不是快遞。
何況,現代社會,誰還不用手機,沒手機真真是寸步難行。
我感覺就是特意為了信這個載體而設置不用手機,故事背景如果放在十年前還行,放在2018年,感覺蠻彆扭。
整個故事,就是一場關於錯過。
尹川深愛著之南,之南卻被底層社會混混張超(胡歌)從他身邊奪走。
一直忘不了她的尹川還寫了一部以之南為名的書。
其實我有點奇怪,之南在高中時是學生會主席,大學後身為那個年代的天之驕子,居然會喜歡初中畢業在食堂打工的張超,難道靠的就是一張臉?
張超對她還不好,打罵家暴,脾氣暴躁。
跟尹川相比差的是十萬八千裡遠。
電影裡也沒有明確交代她為什麼選擇渣男,甚至在渣男打罵她的時候也沒有選擇離開他。
她的形象也很模糊,一出場已經去世,留存的也只是眾人印象中的她。
總之,蠻迷的。
少女時代的姐姐之南由2005年出生的鄧恩熙演飾。
好小,才13歲。
看起來真真青春逼人,清新俏麗。
我很喜歡的小演員張子楓飾演少女時代的妹妹之華,以及之華的女兒周颯然。
一人分飾兩角。
一個活潑可愛。
一個靦腆羞澀。
講真,我看到她遞情書給尹川被拒之後,臉上那隱忍受傷的小表情,有點心疼。
小姑娘向喜歡的男孩子表白,還被拒。
蠻難堪的。
不過蠻佩服她這麼直接就遞情書,喜歡就上了,不磨蹭,很有勇氣。
像我,好像從來沒這個狗膽。
又及,我覺得張子楓低頭雙手奉上情書這個動作,好像是日本姑娘才有的。
像我們中國女孩子,都是直接把情書丟給對方,然後羞澀的跑了.
笑。
很青澀可愛甜蜜的青春,懷念。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普通的純愛電影。
有青春年少青澀的愛戀,有在時光長河裡錯過的遺憾。
我們總無法得到全部,無論金錢,還是情感。
我們會得到,會失去。
在漫漫人生裡,也會永遠懷念,走過的時光,以及那深入靈魂的情與欲。
無需再多言,這就是人生。
-- - END -
看完記得點讚哦↓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有隻貓電影
毒舌、吐槽、八卦,看盡所有電影,寫盡所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