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潛水遊世界divetheworld微信公號第406次分享,類別【潛水攝影】。每天推送潛水美文,請持續關注。一起玩潛水,遊世界。
前陣子發的《做一隻潛水的「豬」》介紹了阿巴呆的潛水故事,回復潛水豬收取。今天就來欣賞一下他的水下作品,雖然潛齡僅有一年,200多潛所拍攝的照片不禁讓人刮目相看。
文/阿巴呆、徽商雜誌 圖/阿巴呆
「我的夢想是,做一隻潛水的『豬』。吃飯,睡覺,潛水,攝影……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郭之焱(圈內花名「阿巴呆Abuddy」)說出這句話時眼中竟閃過小女孩兒般的一絲羞澀,僅僅一秒,他便重新恢復「平靜」,正襟危坐,眼神篤定,讓我有一剎那的晃神。
10年前與潛攝的擦肩而過讓他這口氣已經憋到爆炸的邊緣,一旦抓住便像一頭餓了一整個冬天的猛獸,目之所及,皆為「獵土」。
從詩巴丹到阿尼洛,從藍壁到圖巴塔哈……一年200餘潛的驚人紀錄只為證明一件事:他是個瘋子,水是他的藥。
潛攝裝備:佳能5DIII的相機、新百微和8-15的廣角,sea&sea的防水殼和sea&sea YS-D1的雙燈。
Manta Ray, 馬爾地夫
護士鯊, 馬爾地夫
鯨鯊,圖巴塔哈
豆丁海馬,科莫多
豆丁海馬,Anilao
與潛攝結緣
最初學潛水是因為在西藏徒步時傷了膝蓋,為了給自己一個走世界的理由,13年考了AOW證書。本以為這項運動一年有個一、二次的行程給自己枯燥的生活增添一些樂趣而已,自從在菲律賓anilao清澈的海底第一次見到藍色海星而興奮的手舞足蹈後,變得一發不可收,幾乎每個月都會選擇潛點背起行囊。而第一次看見藍色海星的興奮很長時間成為潛友們的笑柄。
當海底的深邃多彩呈現在我面前時,使我產生一種衝動,希望可以定格這些畫面,讓我的朋友和親人分享。即便在此之前,在陸地再好的相機一律使用P檔的我,還是勇敢的拿起了相機。第一臺相機是SONY卡片機RX100,簡單配了個防水殼。可想而知,一個菜鳥拍的照片,不要說什麼色彩還原了,即便是對焦和曝光這些基本要素我都無法做到準確,但這已經足以使我的朋友們讚嘆不已了。
Goby, Anilao
鬼蝦,Anilao
一個偶然的機會,參加了「五年七班」組織在印尼美娜多的「水攝工作坊」,使我有幸結識了新加坡的攝影師Aaron Wong 。使我對潛水和水攝有了全新的認識,照片不僅僅只是做簡單的記錄,還可以注入拍攝者的思想和靈魂,甚至能夠表達他對這個世界的想法。我不要只做大海的遊客,我要做她的信使,把大海和她的主人們的美麗和奇異傳遞給我的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愛護和保護她。
回到國內毫不猶豫的升級自己的裝備。連快門和光圈都沒搞清楚的我,就這樣好幾萬人民幣下去了。有朋友開我玩笑,什麼年齡了還想成為大師?有沒有可能成為「大師」真的不重要,能為身邊的朋友推開一扇欣賞絢麗多彩海底世界的窗。如果我的努力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和鼓勵,就值得我去追求和努力。
Goby, Anilao
隆頭鸚哥,圖巴塔哈
玩兒潛攝這一年多時間是我最瘋狂的一段時間,雖然我不是什麼名人,但也引得身邊不少朋友的爭議。
「你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外面玩兒,你的企業怎麼辦?」「他這種玩法純屬不務正業」……類似這樣的質疑已經聽得不少了,如果沒點定力,只怕我到現在也還是個潛攝的門外漢。
很少有潛友能猜出我是做企業的,十幾年的創業經驗到現在,工廠早就走入了平穩發展期,沒有大起大落,更不存在「老闆不在就亂成一鍋粥」的情況。
這十年來,我很少在工廠裡待著。我信佛,每年都會花一個月時間去寺廟靜修,玩兒了潛攝之後只不過是「在外」的時間又多了一些而已。
反而我最看不慣的正是很多企業家「到此一遊」的炫耀心態——似乎他們外出的目的就是拿著照片來向別人炫耀說:看,我見過這個。即便在海底,這個定律也很難被打破。
他們往往成群結隊,手裡拿著最新最昂貴的相機,在海葵、海扇、珊瑚前面排著隊,拍攝「到此一遊」的照片。在所有旅遊地,中國人的相機幾乎都比老外的好,單反普及率是最高的,雖然大多數的單眼相機都打在全自動擋上。
而跟在陸地上不一樣的是,在水下拍照片,需要更好的穩定和平衡,如果你中性浮力掌握不好,拍照片就容易踩到海葵、折斷珊瑚,最後留下一片狼藉。
海蛞蝓,科莫多
墨魚,科莫多
海鞭上的決鬥,科莫多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一個中國潛攝的發燒友,他每次發現什麼漂亮東西,總是立即衝上去,佔據最有利的地形,然後變換角度,上上下下拍個夠,等他心滿意足之後,只留下被他腳蹼踢起的滿天塵沙,其他人啥也看不見了。
這種心態似乎已經成了一種慣性,短時間內很難改的過來,所以我自己的潛攝圈內是絕不會允許這樣的「潛友」加入的。若說我矯情,我便認了,而且我還要一直矯情下去。
我的願望就是:從明天起,做一隻潛水的「豬」,吃飯,潛水,睡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下一步計劃我早就排滿了,8月份的科莫多之行,10月份的墨西哥之行,最令我期待的就是明年8月份的北極冰潛,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冰潛,光想起來我現在就已經全身熱血沸騰了!
合肥
沉船,圖巴塔哈
甜甜圈海兔覓食,峇里圖藍本
潛攝故事
飛舞的藍環
Anilao(阿尼洛)一直都是「微距天堂」,這裡有數不清的可供潛水攝影愛好者拍攝的古靈精怪、玲瓏美麗海洋小生物。而藍環章魚是水攝愛好者喜歡的題材,但它「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的習性和劇毒的特點,又會給很多水攝愛好者造成很多困擾。
這張圖片完全是一次意外,本來當天我們是準備拍一種被稱為「虎皮海兔」的小生物,卻意外地發現這隻被困在一米多深、100平方水潭裡的「藍環章魚」。它可能受到了驚嚇,藍環全開,並且不停地飛舞,這是很罕見的,卻為我們創造了絕好的拍攝姿態。但這種行為也很危險,它身懷劇毒且四處亂竄,對拍攝者的安全構成了很大的威脅,所幸在導潛的指揮下,且戰且停使我們得以有驚無險地滿載而歸。
飛舞的Manta Ray, Raja Ampat
早安,Raja
因為怕耽誤了早班的船,離開raja(四王島)的那天起得特別早,閒來無事沿著潔白的沙灘向著棧橋的方向慢慢踱步。東方已經發白,星星還明亮地掛在深藍色的天空上,不遠處的棧橋的剪影依稀可辨。我敏銳地預感到在接下來的十餘分鐘裡,伴隨著旭日東升將會呈現異樣的美景。而來raja六天了,每日大強度潛水和攝影的勞頓竟使我險些錯過這近在咫尺的美景。拆開整齊的行裝,以極快的速度把相機和防水殼裝配完畢,趟著海水來到自己預設的機位。這才發現天公作美,海面平靜得如一面鏡子一樣。現在要做的事就簡單了:等待日出,美景出現,按下快門。
夜潛時的Manta Ray, 馬爾地夫
Manta來了!
在raja第一次遇到成群的曼塔時,我竟激動到熱淚盈眶。彼時說不清是因為這個龐然大物在水中的輕盈、優雅的姿態給我造成的視覺衝擊;還是因為感概怎樣的機緣巧合才使得我與它們可以從遠隔萬裡的兩個世界中在那一刻、在那兒,面對面地相遇。
現在想來二者應該都有,但後者的因素要多一些。那天上午導潛領著我們一行4人來到預設潛點,我們沿著峭壁在能見度只有10米的海水中緩緩地潛行,陽光透過略顯渾濁的海水在20多米的深度使原本的大藍水看起來呈現出怪怪的灰色。經過40多分鐘的搜索和觀察,我們無奈地接受一無所獲的現實,按潛水計劃開始返回潛水船,在上升的過程中陽光經海水折射產生數十道白色的光柱向海底聚攏,使人產生一種陽光從海底照射上來的錯覺。
就在這種亦真亦幻的環境裡,夾雜著從20米帶上來的一點點失望,「曼塔」來了!它們排著有序的隊列來到我們面前,盡情展示它們優美的舞姿。驚喜來得太突然了,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我並沒有去按快門,而是想辦法克制自己激動的情緒。
Manta Ray, Raja Ampat
潛攝經驗
也會有剛剛開始學水攝的朋友問我的經驗,我想除了一些基本成像原理外,不外乎多潛多拍。就我而言,不僅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通過200多次的下潛練就了良好的中性平衡,也花了很多時間在魚池裡琢磨各種參數對最終成像的影響。出行潛水時,儘可能的跟「水攝團」,和普通的潛水度假相比,除了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外,在潛點的選擇和DM的安排上也會有針對性。有時針對某一個題材,甚至會連續潛3次直到大家滿意。當然多看像David Doubilet這樣大師們的照片,從中汲取養分並試著和照片溝通也是尤為重要的。
我現在還不可以準確的表達對哪位大師情有獨鍾,一來我喜歡水攝的時間太短,能夠了解和知道的大師太少;再者因為我對攝影知識的匱乏,使我無法在伯仲之間分清大師們的作品。我想再經過一段時間我不僅會有自己喜歡的偶像,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許我還可以創造更多的水下美片。
回復 mulu或 新目錄查看歷史文章
回復以下 關鍵詞查看對應內容
中性浮力|蛙踢|配重|強流|減壓病|潛水季節|打包清單|手勢|潛水英文|潛點分類|帛琉|馬爾地夫|PG|媽媽島|藍碧|墨寶|圖藍本|詩巴丹|Anilao|濤島|加拉帕戈斯|水下攝影技巧系列|潛水攝影欣賞|旅行|潛伴
關於潛水遊世界微信公眾號(divetheworld)潛水遊世界是旅遊資訊分享互動平臺,同時提供潛水旅遊諮詢代理服務
本著「有用、有趣、長知識」的原則,每天推送潛水美文,涵蓋潛水攻略、潛點介紹、潛水安全、潛水攝影和約伴曬圖等集傳播性和互動性於一身的優質內容
© DIVETHEWORLD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進入查看更多內容,潛友互動約伴,潛水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