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曉琳 通訊員 彭曉明 寧津報導
「自己工作中有個習慣,就是走到哪裡把筆和本子帶到哪裡,把工作中的感悟體會隨時記下來,時間長了,就成為了一種行為自覺,後來一整理,發現已經6萬多字了。」近日,德州市寧津縣紀委幹部吳金松向記者介紹了他撰寫工作札記的習慣,他身邊放著一本自己撰寫的巡察工作札記。翻開《巡察工作札記》,巡察重點、巡察技巧、巡察隊伍管理、線索的挖掘與形成、巡察過程的溝通銜接等內容一應俱全,活像是一本巡察「小百科」,寧津巡察辦已把這本札記發放到寧津縣每一位巡察幹部手裡。
2017年5月,吳金松調任寧津縣委第四巡察組副組長,成為一名紀委編制巡察幹部。面對角色的轉變,他開始了白天在工作中摸爬滾打著學、晚上在星月陪伴下刻苦去「鑽」的日子,學紀律法規,研理論政策,有一次一邊看資料,一邊吃飯,竟然把紙巾當成了饅頭塞進了自己嘴裡。第一輪巡察結束後,他就熟悉了巡察監督的全部業務流程、監督重點和工作要點。由於業務突出,吳金松經常被抽調參與省委、市委的巡視巡察工作,很多和他一起參與工作的同志都習慣稱呼他為「老吳」,在他們眼裡,老吳能一個文能提筆、武能徵戰的角色。
寧津縣審計幹部劉昆分享了一段與吳金松共事的日子:在齊河巡察期間,我們已掌握一名人員「吃拿卡要」嚴重侵害群眾利益的部分違紀事實,但在我們與該人員的談話中,該人員嬉皮笑臉,向巡察組挑釁。這時,剛才一直面帶微笑的老吳忽然站起來走到該人員身邊,目光凜然地警告該人員:「我勸你要端正態度,明確告訴你,我不怕你報復,但是你的問題我一定會了解清楚,不然我沒法向群眾交待!」這幾句話猶如千鈞雷石,讓這個人頓時沒有了囂張氣焰。我萬萬沒想到的是,老吳短短幾秒又恢復了平和,給該名人員倒了一杯水,又語重心長的向該人員面對面做起了思想教育和攻心引導工作,僅僅半個多小時,該人員交代了自己「吃拿卡要」近2萬元的違紀違法事實。
2019年,吳金松在外出巡察期間,一邊學習,一邊研究,創立了「談話突破法」,在欠缺有效證據支撐的條件下,充分運用、挖掘和提煉談話技巧,依靠談話手段就移交科級幹部問題線索4條5人,該方法被寫入當輪市委巡察經驗報告。
「一接觸老吳,或許會覺得這個人不太好相處,但是相處久了,你會發現他為人坦誠、情感細膩,從不藏著掖著。我在工作中哪兒做得不夠細緻,他都會不留情面的指出來,我也曾不高興過,但現在深刻體會到他是為我好。」寧津縣委巡察辦副主任張迎超對記者說。如今,吳金松已經轉任寧津縣紀委監委宣傳部部長,成為一名紀檢監察宣教幹部。「來到紀委三年多了,過去幹巡察也好,現在幹宣教也好,只要是時刻想著為全面從嚴治黨做貢獻,就會有不竭動力,宣傳教育是預防腐敗的重要一環,趁著還算年輕做點實實在在的事兒就挺好。」吳金松說完這話,喝了一口水,臉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笑容裡滿是歲月淘礪的平和踏實。
【來源:海報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