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汪涵用洪亮的聲音向全國觀眾宣布:「這是我們 2013 年《快樂男聲》的季軍,白舉綱小白!」
19 歲的白舉綱站在他演藝圈的起點,也是他夢的開端,用盡全力喊出了自己的獲獎感言,如同宣誓,眼中有光亮。「我們在追夢的路上,可能會有很多美好的景象擋住自己,大家一定要看清所有的美好,要選擇為自己的理想奮鬥!」
今年是音樂之聲的30歲生日,我們也在追夢的路上不斷地成長。白舉綱也送上了他的祝福,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看他都說了什麼吧!
回想起當年,白舉綱說當時感覺有一股未知的力量在推動著自己。這股力量,再次被他提起,是在他的2020年的 EP《白日夢境》的紀錄片中,或許就是當他「想到白日夢時」那股動力。
「我是一個愛做夢且敢做夢的人。」但現實中總會有各種各樣外界的聲音在幹擾著,讓他醒來。畢竟,當一個「偶像歌手」開始組樂隊、玩搖滾,他必須承受的就是大量原始粉絲流失,還有新圈子對於新面孔的不歡迎,甚至是排斥。「我敢嘗試別人不願意的東西,挺好的。」
在原創音樂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中,白舉綱的「白日夢症候群」樂隊在眾多參賽的搖滾樂隊中顯得有些刺眼,選秀出身、螢屏常客的他一出場就被打貼上了「偶像歌手」的標籤,於是「不夠地下」就成為了專業樂迷們不假思索決定淘汰他的理由。
「撕掉標籤」是娛樂圈多少藝人至此一生都在進行著的鬥爭。白舉綱也不例外,但對於標籤帶來的偏見,他沒有辦法、也沒有必要去改變,「全世界 60 多億人,難道所有人對你說的話都得去在意嗎?太累了,那樣的話或許一天都過不完。」
既然矛盾是無法消除的,倒不如選擇在與它共存的同時讓自己過得肆意。
歌沒做完那就熬夜做,隔天起不來就不吃早飯、不去健身 …… 自己的世界裡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只有你自己在不在意。
與在節目上有點「軸」、有點固執的形象不同,私底下的白舉綱隨性、沒有距離感,他會在後臺一邊打遊戲一邊勸老張把上衣扎進褲子裡,說這樣上臺才「顯得精神」,扭頭又開始調侃阿星肱二頭肌不夠大 …… 就像大學時期男生宿舍裡再普通不過的日常。
即使在很多網友眼中是個搞笑而不自知的「鐵憨憨」,他卻篤定地自認為臺上臺下都是個「酷蓋」,因為自己敢於挑戰別人卻步的事物,生活中如此,音樂上亦是。
就像他的代表作《耳盲》中的一句歌詞「我想我們終究會被遺忘,留不住驕傲,留不住過往」。入夢一瞬,造夢一生。當那股力量通過音樂,從他的夢境湧進無數人的現實,他也就活成了自己所希望的「 dream boy 」。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