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恐怖情人的驚魂指數有多高,關鍵並非在於對方到底有多恐怖,而是受害者本身是否能夠洞察他的恐怖徵兆,如果你輕易原諒了他的暴行,就是在為自己不斷複製悲哀。
這是曾經轟動社會的命案。幼教老師被男友槍殺,只因為他不甘分手。更令人覺得加倍恐怖的是,他並非初犯。之前,也曾經因為感情決裂而殺害前女友,坐牢獲得假釋,出獄之後,再度犯下大錯。
恐怖情人的驚魂指數有多高?當事人和親友們,或許總是在案發之後才同感意外。但是,千萬不要忽略學者專家時常提醒的重點,從日常的行為反應就可以觀察對方,是否具備「恐怖情人」的特質。
例如:個性過於孤僻,完全沒有朋友;言行思想偏激,而且自以為是,覺得別人都是錯的,只有自己是對的;情緒起伏很大,悲傷或憤怒時很容易失控。
上述特質,其實不難察覺。問題是,通常當事人發現的時候,已經很難抽身。有時候是因為自己離不開;有時候是因為被對方糾纏。
通常,當事人發現的時候,本身已經陷入情網,與其說是幫對方找藉口脫罪,還不如說是替自己編織「真愛不悔」的理由,於是把對方大大的恐怖端倪。
解釋為小小的個性缺失,甚至還誤以為:只要我多忍耐包容,他漸漸就會改變。有些家暴的個案,受害人還會有微妙的心態:「他只是因為一時情緒激動,才會動手打我。這次原諒他,下次就不會了!」
結果卻事與願違,這個「下次」之後,還有許多個「下次」。盲目原諒的結果,等同於「得過且過」,只會助長對方的威勢,增加恐怖行為發生的次數,讓彼次之間的傷害更深。
恐怖情人,真的很恐怖!但是,面對恐怖情人的驚魂指數會有多高,關鍵並非在於對方到底有多恐怖,而是受害者本身是否能夠洞察他的恐怖徵兆。
若能及早發現,先有心理準備,再尋求親友或專家協助,就有很多機會可以避免悲劇發生。最怕的是:被愛蒙蔽,傻傻不自覺;或是,明明發現可疑的前兆,卻遲遲沒有處理的行動。
所謂「處理的行動」,並非貿然提出分手、立刻與對方決裂。突如其來的撤離,很容易刺激對方,引爆難以想像的暴力行為。
姿態卻要柔軟而緩和,先確定自己本身的安全,並想辦法幫助對方找到精神的支持,才能針對雙方不同方向的未來,提出懇談。
遠離恐怖情人的意志要堅決,必須儘量避免分道揚鑣時的兩敗俱傷,彼此的前程才有各自幸福的可能,認清恐怖情人,不要不斷為自己複製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