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墨千年畫,流水無弦萬古琴 | 絕倫美奐詩意中國魂

2021-02-19 我歌月徘徊文學朗誦網

 提示:點擊上方"我歌月徘徊文學朗誦網"↑免費訂閱

我歌月徘徊文學朗誦網 | 國內最久的文學朗誦網站
朗誦 | 配音 | 播音 | 美文 | 關注一切值得聆聽的聲音

作者:莫辭花下  心瀾問水

1 .

青山不墨千年畫

流水無弦萬古琴

五千年的滄海桑田

五千年的葉落歸根  

我把寸心寸血匯入每一滴水

以靈犀、以深情、以萬般期待

在你的大地上奔流

是生存還是毀滅

白雲蒼狗的風雲萬象永不停歇

天上人間

一條大河從一首詩流入心裡

浩浩蕩蕩永不回頭

萬古蒼茫

一條大江湧著帆影詩韻

自天際橫流義無反顧

三江併流出峽谷

五湖雲水寫春秋

飛花瀉玉的大瀑布勢如破竹

婉約明麗的清溪小河石上流風骨

翠竹林勁骨拔節玉葉臨風

無源的桃花溪清清漾漾似有似無

你的黃果樹你的壺口瀑你的若日朗

歲歲年年一瀉驚千古

逝者如斯,月印千江

不息的流水是一曲浩瀚的歸夢悠揚

2.

青山不墨千年畫

流水無弦萬古琴

五千年的滄海桑田

五千年的葉落歸根   

我把寸風寸雨 融入你的山石泥土

以不羈以柔潤在高山大地上行走

億萬年的冰峰沉默是金

那穿越千劫的白雪就是神聖的祝福

一步步叩響大地

一聲聲呼喚蒼生

嶙峋壑壁,千山萬谷入畫圖

濃墨重彩,崇山峻岭動詩音

大漠的落照隱去曾經的駝影

戈壁的冷月映著無邊的蒼絕

一條絲路古道成為大地的傳奇

不盡的南北雙飛雁銜起萬裡風塵

狂歌痛飲 朔風席捲多少羌笛、徵人、烽煙

萬裡長城萬裡春秋鼎盛

華夏民族的筋骨固壘天驕

山之墨韻翻騰著雲海勁松

山之高狂寫盡了凌絕天下 蕩胸層雲

九百六十萬平方幅員遼闊

千山千嶺千層秀 

平原沃野萬香流

每一塊石頭、每一粒泥土

或黃或黑或紅

都是天下蒼生的浩蕩本草倉廩五穀

3.

青山不墨千年畫

流水無弦萬古琴

五千年的滄海桑田

五千年的葉落歸根

我把寸魂寸墨滴進你的故紙長卷

以百感以交集 閱讀你的歌詠詩賦興衰榮辱

清愁鬢角的寒霜曾凝著多少機抒的嘆息

秦皇漢武的霸業消隕了多少壯士的枯骨英豪的血淚

那以智慧澆鑄成的一枚枚漢字啊

是我大中華無聲的壯歌

竹簡隸書之刀鋒劍氣

橫掃長城櫛風沐雨的千年瘡痕

瘦金體料峭的寒意

描畫出青花懷抱烈焰之痛安於寂然的風骨

甲骨文的深邃

鐫刻著青銅編鐘的玉質清韻

宣紙狂草游離之靈魂

追憶射天狼 滿江紅的雄風

蠅頭小楷清逸之雅

拓下每一位繡娘廝守的白月光

醉裡挑燈看劍,翰墨絕響

樓船金戈鐵馬,忠魂流芳

大風起兮雲飛揚

旌旗烈烈、戰馬嘯嘯、烽火滾滾

那是令春風不能自已的肝膽

雲水舟橫、綠蟻新焙、暗香浮動

那是風華絕代傾國傾城的線裝柔腸

蘭亭簾鉤芭蕉雨

明月千裡,秋風老酒共話桑麻

彎弓長雲暗雪山

大江東去,功敗垂成檻外空流

燭搖西窗,一紙悲歌裹紅妝

紅旗舞長風

飄揚著戰火鋒刃上的鐵血 

人間有正道

踏出了東方的雄關、正義、榮光

4.

青山不墨千年畫

流水無弦萬古琴

五千年的滄海桑田

五千年的葉落歸根

我以寸馨寸香融入你廣大的安泰端莊

步步生蓮簇擁你的慈詳與恩養

鍾靈毓秀的江南

一代代書生俊彩風流

人傑地靈的河山

一輩輩豪傑縱橫四海

煙霞故紙湧現出多少騷人墨客

萬千水墨走出來多少丹青畫傑

歌舞樓臺唱出了多少善惡悲喜

劍氣如虹挺立著多少忠魂俠骨

聽,幽州臺的悲歌訴說著赤子的迷惘

看,滕王閣的秋水長天冼煉著少年的豪氣

他,茅廬秋風悲憫著朱門廣廈之外的饑寒交迫

他,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或廟堂或江湖或民間

悲苦猶如十指倒生的芒刺

即使披霜蓋雪

也要懷抱一方厚土的生死與冷暖

還有他

仗劍去國 鬥酒百篇 何懼天子之船

散盡千金寶馬萬裡輕舟上走出一位狂放的詩仙

還有他

曾記否他的秋夜月映長天

灑一片濃思厚愛

千裡共嬋娟

曾記否他的江河水蕩塵煙

清風淡酒

自古江山處處掩風流

我紅豆玲瓏的南國

我淡酒之遠的重陽

我坐看雲起的南山

我花影凝杯的梅朵

我長風入懷的竹海

我劍舞清歌的樓臺

江山百代 各領風騷

還有他

朝花夕拾奼紫嫣紅下的野草

曾是這世上最清醒的一季茂盛與生長

彷徨踩踏出雲梯

吶喊喚醒了蒼天

一蓑煙雨任平生

或歸隱或漁樵或踏歌或長嘯

還有他

沁園春的紅梅瑞雪飄送著人間永恆的春色

蝶戀花的絕唱湧動著心中動情的輓歌

大渡橋上的鐵索緊拴著歷史的回憶與悲壯

白浪滔天激蕩著碣石上王者磅礴的凱歌

 原創作品,授權發布,平臺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輯微信:songdu2018

 部分圖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我們只為傳播朗誦藝術,如有侵權,請原作者後臺聯繫我們,馬上處理

推薦公眾號《如花女人心》正在推送著名演播藝術家趙兵教授朗誦和普通話矯正講座,歡迎關注收聽學習。

最美的時刻,遇見最好的自己

長按上面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千年曠世古琴,一弦驚豔至美滹沱
    2000年,世界著名樂隊甲殼蟲御用鋼琴【施坦因韋·莫德爾(Steinway Model)Z鋼琴】以208萬美元的價格被英國著名歌手喬治·麥可買下;2005年,坦南特夫人小提琴【The Lady Tennant】以203.2萬美元拍出,引起輿論轟動。你以為這就是上限了嗎?
  • 崢嶸歲月流水無限萬古琴
    一位參加過大西南剿匪和抗美援朝數十次戰鬥,曾經榮立一等功兩次、二等功兩次的人民功臣,卻因失手槍殺了自己的部下而痛不欲生,最後隱功埋名鄉間四十八個春秋,默默忍受著道義和心靈的拷問——流水無限萬古琴
  • 七夕會雅玩|青山映畫水流音
    古琴曲《高山流水》原本一曲,唐代以後分為《高山》和《流水》。它們的音樂語言形象生動,相比之下,《高山》更寫意,《流水》更象形。二曲現存數個版本,其間有差異、有類同,如世間的山水,千差萬別、各賦秉性;然山者聽起來就是山,水者一聽便為水,一動一靜,一剛一柔,個性鮮明。
  • 古琴有幾根弦?分別代表什麼?
    現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古箏愛好者就超過了兩百萬人,臺灣地區也有三十五萬人。海峽兩岸的民眾,都不約而同地掀起了一股學習古箏的熱潮,成為修心養性的一大時尚。  其二,古琴琴身以獨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故古稱「七弦琴」。琴弦由絲絨繩系住,拴繞於弦軸上,屬彈撥樂類的"無馬樂器";古箏則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構成。
  • 古琴乾貨 | 古琴有幾根弦
    古琴,古代稱琴、瑤琴,現代稱古琴、七弦琴。在中國古代文獻《詩經》、《左傳》、《國語》、《呂氏春秋》等都有記載。
  • 【詩藝國際】徐 克 | 虛 無
    ▼ 虛 無~~~~ 詩藝國際 ~~~~★文學殿堂,文友棲園不忘詩心,砥礪前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攜手並肩,與時共進✾歡迎長期賜稿,再現詩意生活傳統詩、詞、曲、賦,現代詩歌譯詩,詩評,詩配畫文學理論散文,隨筆,雜文、短微小說來稿請寄:153811241@qq.com
  • 古琴原來有五根弦,內和五行,外合五音,後來又加了兩根你知道有什麼含義嗎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四千餘年,據《史記》載,琴的出現不晚於堯舜時期
  • 巫娜 古琴《荷香淡淡》專輯
    古琴 簫 大提琴《四季風景》專輯中文名: 《荷香淡淡》
  • 古琴 • 弦上山水現,指下無古今
    即便聽琴,聽的難道不也是弦外之音麼?《紅樓夢》第八十七回,林黛玉得寶釵和詩後,也賦了四章,翻入琴譜,以當和作。妙玉與寶玉走近瀟湘館,聽得叮咚之聲,便在館外石上坐下,傾聽黛玉邊彈邊唱。聽到最後是「人生斯世兮如輕塵,天上人間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這館裡弦外的嘆息,無不叫人黯然神傷。
  • 書畫圈新書推薦——《陳十田唐人詩意山水畫百開冊》
    千年前,蘇東坡一句「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既將文人畫之祖追溯至詩畫名冠盛唐的王維,又為文人畫定下了金科玉律般的一條審美標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蓋此以降,歷代文人畫家們或對詩作畫,或畫成題詩,「吟詩作畫」幾乎成了中國傳統文人的經典形象。
  • 「畫中人活了!」這幫8090後用千年古琴復現大唐盛世,被馬伯庸翻牌...
    身穿中國古代服飾,手拿著傳統的樂器的他們,宛若千年以前的畫中人,耳邊卻傳來熟悉的旋律,《長安十二時辰》、《左手指月》、《醉漁唱晚》......萬5,轉發2萬5,留言區也淪陷了:「寶藏琴社,感覺你們就是唐朝來的人了!」
  • 古琴仙子趙曉霞遵義演繹千年流韻
    享有「古琴女神」「古琴仙子」美譽的著名古琴演奏家趙曉霞帶領紫霞雅樂團、邀請著名笛簫演奏家喻曉慶一起為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場古典清雅的藝術盛宴。  《流水》《神人暢》《酒狂》《小園香徑獨徘徊》《三峽船歌》等一首首曲目陸續上演,既有古代古琴名曲、廣陵琴派代表曲目,也有近代著名琴歌,時而幽咽呻吟,時而激憤高歌,頓挫與起伏之間盪氣迴腸。
  • 《清音一百弦 曲曲為君彈》文詞 珊珊
    清音第一弦,月色掛中天,情潮如夢,風玉相戀,緣遇,一諾雲天摯愛牽,依情緣, 夢愛千年。清音第二弦,山水共秋瀾,含情眉目,宛轉心尖,情透,煙雨青園畫影牽,秋波漾,共醉纏綿。清音第三弦,半世扣心弦,輕狂寫意,一念紅顏,心戀,瀟灑江湖著字甜,風雲談,意興闌珊。 清音第四弦, 綺夢幻雪緣,純美如雪,情賦雪蓮,憐念,藍玉雕琢囈語天,銀河苑,醉雨拂顏。
  • 如何欣賞古琴音樂?
    其按音的運用,完全服從於描摹自然這一主題,相信聽過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的朋友,會認可這一看法。 但這位琴人所演繹的《流水》,卻因為按音吟猱技法運用上的錯誤,把《流水》的意境給破壞了,讓人聽了很不舒服。
  • 古箏、古琴,傻傻分不清楚
    古琴長約120cm,寬約20cm,有7根弦,故又名七弦琴。古箏長約163cm,寬約34cm,有21根弦。與古琴相比,古箏多了琴碼。古琴需要專業的琴桌,擺放時把琴軫放在桌子外側,這是為了方便用琴軫調弦。琴頭與雁足處都放有防滑墊。在彈奏古琴時,左右手都不需要戴義甲。
  • 「高山流水,古韻今風」 | 相約清華附中合肥學校2021年新年民族音樂會暨古琴雅集
    中國民族音樂從中國幾千年歷史深處走來,代表了華夏文明的脈絡與歷史的傳承。從先秦的禮樂到後世的各民族音樂大融合,她所承載的,是華夏民族的文化傳統;她所發出的,是中華大地的莊嚴正音。「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 古琴曲欣賞《關山月》再續千年滄桑邊城夢
    近人有用琴簫合奏的形式演奏此曲,使之更富有詩意,襯託出了深切的懷念家鄉之情。熊雲韻,著名古琴演奏家,首位榮獲全球「華語金曲獎」的青年古琴藝術家,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古琴專業。個人專輯被列入古琴申遺十周年大師集系列專輯中,熊雲韻的代表曲目《廣陵散》獲頒世界金獅獎演奏最高金獎,獲全國古琴大賽金獎。《琴氣廣陵散》獲全球華語金曲獎最佳民樂專輯。
  • 千年古琴揚州發聲 聽!這一曲穿越千年的琴音
    手中的這張琴,琴面光潔如鏡,絲弦柔韌彈性,吟猱綽注間,音色或深沉、或悠遠,如長空雁叫、似萬古流泉,無一不恰到好處,讓人靈臺明淨、心曠神怡。蘇東坡大喜,在琴背上,刻下了「紹聖二年東坡居士」。時光流轉,到了明代,這張琴輾轉到了江南。這片風柔水暖之地,不斷滋養著古琴的音色,而泛音清亮、古樸松透的琴聲,也吸引了眾多江南文人。
  • 12·25,《帆影弦歌萬千重》在北京隆福劇場等您
    發布會現場,擔綱器樂劇《帆影弦歌萬千重》創意策劃、出品人和主演的知名青年國樂演奏家吳茜演繹了劇中古琴表演片段。嫋嫋琴音,韻味悠長——伴隨著美妙的樂聲,人們「身臨其境」走進大運河源遠流長的風情文化帶,從小橋流水的江南到繁花似錦的京城,一路盡展運河兩岸靈動多彩的風俗畫卷和時代氣息、人文風貌。
  • 說著四川話,長得像重慶,號稱小香港,陝西這座千年小縣城真特別
    陝西小武當,海拔1000米以上,山頂上有真武上殿,登上打鼓臺,腳下放著多雲,從北俯視月亮河道,南臨漢江峽谷,有險峰峽谷,又有高山階地,無論哪個季節來到這裡,都有不同的感覺和體驗,古人評論說:「青山不是墨千年畫,綠水無絲,萬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