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謹一領導下的瑞幸正在逐步向好。
作者 : 謝康玉 未來消費獨家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剛從財務造假事件中過關、門店經營也逐漸向好的瑞幸,再迎新動蕩。此前已「謝幕」的陸正耀再次掀起波瀾,繼甩鍋與自保的戲碼之後,一場奪權大戲再度拉開帷幕。
1月3日,瑞幸7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多位業務總監,籤署了一封《關於罷免郭謹一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和CEO的請求信》,請求瑞幸咖啡董事會和大股東之一大鉦資本,罷免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
圖為瑞幸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
聯名信的中心思想是,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能力不足還德行欠佳,他帶領下的公司已處於生死一線。「由於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的無德無能,公司已經到了存亡的邊緣。為維護廣大員工、消費者和投資人的利益,鄭重請求董事會和大股東,立即罷免郭謹一的董事長兼CEO職務,並儘快任命新的公司管理層。」
聯名信中列舉了郭謹一的種種罪狀,包括與供應商存在利益輸送、濫用權力剷除異己、個人能力低下、降低原材料品質、做高採購價格、壓縮門店員工編制以謀私利等。
但是這種說法與外界看到的當前郭謹一領導下的瑞幸非常不同,不久前還宣布實現6成門店盈利,並以極低代價取得中美兩邊監管的處罰和解,外界認為瑞幸反而步入成立以來最健康穩固的時期。
自然,1月6日,郭謹一這邊做出回應,發布全員信稱,自己對任職以來的所作所為文心無愧,提請董事會成立調查組對其進行調查,還原真相。
同時他還要求董事會對參與此次舉報的組織者進行調查,稱此次舉報信是此前因財務造假被驅逐的陸正耀、錢治亞等組織並主持起草,部分當事員工不明真相,被裹挾籤字。「無論怎樣,公司的治理和改革必須堅決推進!和舊勢力徹底切割!」「公司現在經營穩定,收入向好,是一些造假出局人絕不想看到的。」
按照郭謹一的說法,目前公司一切向好之際,此前的造假陸正耀,發動了此次挑起舉報的主謀,意圖覬覦目前公司的向好成果。
圖為此前因財務造假被罷免的陸正耀
作為此次舉報的組織人之一,副總裁李軍隨即在朋友圈發文稱,目前並沒有得到董事會和大股東的任何正面回復和相關行動,並斥責郭謹一是在抹黑,「詆毀我們不明真相,污衊我們是要玷汙瑞幸毀掉公司,還居然要求董事會反過來調查我們!更可笑的是還甩鍋給陸總和錢總?」
這起奪權,或是復闢的宮鬥戲,還得從2020年瑞幸自爆財務造假說起。在被渾水質疑財務造假後,自知難逃一劫的瑞幸在今年4月承認財務造假。出了這等事的第二天,時任瑞幸董事長陸正耀在還帶著一群高管發朋友圈:「今天更要元氣滿滿」。
此後作為瑞幸咖啡實際控制人的陸正耀,開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金蟬脫殼之術。一邊扮演著受委屈的弱者形象,一邊推時任瑞幸COO劉劍、CEO的錢治亞出去頂罪。隨著外界識破了這是兩個「背鍋俠」, 要求陸正耀對此事直接負責。
6月26日晚,瑞幸連發出三個公告,讓原本在臺面之下的內鬥公開化。三個公告的背後,是兩個不同的利益集體。
邵孝恆、黎輝、劉二海一派想先讓陸正耀出局,而自知位置難保的陸正耀則來了一個神操作,自己要求召開董事會罷免自己。並罷免邵孝恆、黎輝、劉二海三人的事職務,另外任命兩位新董事。
陸正耀打的如意算盤是,自己卸任的同時把幾個對手一起拉下馬,再在董事會中補上兩個自己人,來維持不會失去對公司的控制權。事實上,陸正耀至今仍是瑞幸的最大股東,加上自己撤下再提名新董事,怎麼看於他都是影響不大。
從當時的股權結構來看,陸正耀持股25.75%,擁有29.98%的投票權;瑞幸前CEO錢治亞持股 16.60%,擁有19.32%的投票權;陸正耀的姐姐Sunying Wong持股9.72%,擁有12.17%的投票權,也就是說整個」神州系",把持著瑞幸52.81%的股份和61.47%的投票權。
而當時的瑞幸的董事會成員中,除了樸天若已於6月19日辭任,再除去陸正耀想要罷免的邵孝恆、黎輝、劉二海,此前為內部調查成立的特別委員會成員之一莊偉元(如果邵孝恆也離開,委員會將僅剩下莊偉元)。
剩下的郭謹一,5月剛剛接任CEO,此前曾是陸正耀在神州租車的助理。曹文寶和吳剛為5月新任命的董事會成員、均為公司業務負責人,當時站隊不明。但從這此奪權時間裡我們看到,曹文寶和吳剛,並沒有在籤署罷免信的名單裡。他們與郭謹一,一同是站在陸正耀的對立面。
加上陸正耀希望補上的YingZeng、Jie Yang,這樣一來陸正耀雖然退出董事會,但卻在董事會中有至少3個自己人,這樣一來依然能保持對公司的控制權。
不過最終的結果,未能如陸正耀所願。7月5日,瑞幸召開股東特別大會。會議投票通過了對陸正耀、黎輝、劉二海及Sean Shao的董事罷免議案。7月14日瑞幸又宣布了董事會重組結果:除7月5日股東大會通過的決議以外,郭謹一接替陸正耀成為新一任董事長。
緊接著9月2日,瑞幸咖啡召開特別股東大會,選舉邵孝恆為董事會獨立董事。瑞幸董事會由查揚、莊偉元、劉峰、邵孝恆4名獨立董事和郭謹一、曹文寶、吳剛3名管理層董事組成,至此以邵孝恆一派的勝利宣告內鬥短暫結束。
時間來到10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行政處罰決定書(國市監處〔2020〕19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被處以罰款200萬元。
12月17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針對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約11.75億元人民幣)達成和解。
國內國外監管部門都對其做出處罰後,造假事件算是得以解決,在法律層面上已經「順利過關」。同時在郭謹一上臺後,瑞幸的整體策略發生了很大改變,從之前的不計成本擴張,進入到了收縮陣線、更看重單店經營指標的階段。
從不久前發布的財報來看,過去三個季度雖增速緩慢,門店數大幅減少,但卻有60%的門店實現盈利。
2020年12月,瑞幸咖啡的聯合清算人向開曼群島大法院提交了首份報告,其中透露瑞幸咖啡未經審計的最新財務信息,從數據上看,瑞幸咖啡2020年前三季度維持增長,但增速放緩。
截至11月30日,瑞幸咖啡門店數減少至3898家,前三季單季收入分別為5.65億、9.8億和11.45億。仍在維持增長,但增速明顯放緩,為35.8%。現金及等價物為50億元,其中60%的門店實現了盈利。
時間進入到了2021年1月,瑞幸解決了法律了問題,解決了業務的問題,正在慢慢修復對外失信的品牌口碑之時,陸正耀以聯合多數管理層的聯名信,而且自己還不在聯名信上露面,試圖再次逼走現有董事會成員,再次回歸瑞幸。
郭謹一的回擊顯示,他應該是非常不甘心,也不會屈服的。但是,郭謹一縱然不回屈服,一直以來路子狂野的陸正耀,應該也不會輕易放過瑞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