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成功企業家曾說:「不要擔心失敗,而應該擔心為了怕失敗而不敢做任何的事。」
近期,一個8歲女孩馬子惠成了網紅。在2020-2021年度北京市青少年短道速滑聯賽上,她在發令槍響後剛出發就不慎摔倒,但她沒有放棄,而是爬起直追,成功彎道超越,最終進入決賽奪得該項目冠軍。
馬子惠的成功在於即使剛開始時失敗了也永不言棄,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成功。當然,這除了個人素質外,也要歸功於她的老師和父母平時的良好教育。每一個人在開始嘗試做一件新事情時,都不知道是否會失敗,但是如果不做,便永遠不會成功。
假如孩子想做某種新的嘗試,而父母告訴孩子「不許失敗」或者「不許做錯」,這不但不能鼓勵孩子,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壓力,使他畏縮不前。而且因為太過於害怕失敗,孩子便會認為,如果不做,便不會失敗,如此一來,便會失去嘗試新事物的意願,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會缺乏勇氣去做。這種對失敗的恐懼,對孩子來說害處相當大。
孩子常有大人意想不到的創意,做父母的以為可能會失敗,便命令孩子「不許做」,這便可能扼殺了孩子的潛在能力。因此,做父母的雖然放心不下,也不宜對孩子做多餘的幹涉或幫助。
這種怕失敗而不願做任何事的心態,會阻礙孩子健康成長。孩子本來是要經歷失敗才會成長的,換句話說,失敗的痛苦體驗反而能成就孩子學習各種事。因此,為人父母的應該鼓勵孩子不要怕失敗,要勇於嘗試勇於挑戰,這樣,才會使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