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喜歡吃魚,做魚的方式也特別多,油炸、水煮、紅燒等等。在以前還有一種小雜魚的吃法,用鹹菜燒小魚,等之後吃是最好吃的,由於煮的爛爛的,也不用擔心它的魚刺。那時候因為河流裡的小魚特別多,也沒有在乎是什麼魚,但後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於這些小魚的需求也精細化了,這也就有了各種魚類品種不同的價格。
今天咱們就來說這樣的一種小魚,一半天使一半惡魔,在我國曬乾一斤30元,卻在歐洲被列為入侵物種。
這就是麥穗魚,是一種小型的淡水魚類,常生活在較淺的水區,是我國一種很常見的小型魚類。在我國它有著比較廣泛的分布,南至廣西、雲南北到黑龍江、西至蘭州都有它的分布,幾乎所有的淡水水域中都會有它的身影,相對來說水流湍急又深的水域很少有麥穗魚。要是水草多的地方,麥穗魚更多。它是一種原產於我國的魚類物種,在這些分布的地方,它有著自己的天敵,比如黑魚、鯽魚等,所以它在數量上也有一定的控制。
麥穗魚的食物非常的廣泛,其中一種食物就是孑孓,它就是蚊子的幼蟲。麥穗魚孵化出來體長到25毫米後就開始吃孑孓等幼蟲了,因此它被人們稱為「天使」。因為它對於水域的適應性非常的強,無論是高溫還是低溫,尤其對於水域的酸鹼度要求不高,所以被一些地方引進作為滅蚊的魚類品種,在我國的雲貴高原地區,也被引入來進行蚊子消滅,但由於缺乏天敵,有稱為入侵物種的隱患,其中最為主要的是缺乏天敵的存在,成為了滇池原生態物種滅絕的元兇之一,因為麥穗魚除了吃孑孓之外,它會吃水草中的魚卵,別看它的個頭不大,但是食量卻是相當驚人的,所以又被稱為「惡魔」。這也是為何人們稱呼麥穗魚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惡魔的原因。
不僅在雲貴高原有這樣的情況,在歐洲的很多國家都有這樣的情況,本來是用來消滅蚊子的,但由於缺乏天敵存在,所以泛濫的情況十分的嚴重,在歐洲的很多國家都被列為入侵物種。但在我國的東部卻沒有泛濫,一方面是有天敵的存在,另外一個最為主要的方面就是人們喜歡食用這種小型的麥穗魚,在以前的時候直接爆炒來吃,而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發現曬乾後的麥穗魚口感更好,因為水域中麥穗魚比較的多,所以新鮮的價格比較便宜,一般也就3-10元一斤,而曬乾之後就比較貴了,因為分布的地域不同產量也不同,所以價格上差異還是比較大的,不如江蘇沭陽縣一斤在30元,而江西贛州地區一斤要50元。這可能也是我國麥穗魚產地數量不多的主要原因。
在一些地方甚至還出現了專業養殖麥穗魚的農戶,畝產可達2000斤以上。以上就是關於麥穗魚的一些介紹,您有什麼想說的,期待您的留言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