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生長在板慄樹下,在日本百元一斤成高端菜,我國農民卻怕它出現

2020-12-25 小楊講三農呀

由於各地區、各國家的飲食習慣問題,我國重視食材。到國外沒有人喜歡,甚至成為入侵物種,相反,外國重視的食材也是如此。進入我國後同樣不受重視。除了少數人喜歡吃之外,很多人不能接受。

舉兩個簡單的例子,白玉蝸牛、葛根、白玉蝸牛在我國屬於高級食材,特別是歐洲地區,但與魚翅、扇貝、鮑魚同名的世界四大名菜在我國很少吃。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國民不吃蝸牛。葛根也是如此。葛根作為我國歷史悠久的非正式兩用材料備受喜愛,但在國外,葛根並未被列為世界100大入侵物種之一。

儘管如此,這些材料在我國仍然大量種植。因為可以作為出口商品。下一位筆者分發這樣比較特殊的食材,它是我國的土瓜,經常生長在慄樹下面,在日本一百元一斤長成高級料理,我國農民反而害怕它出現。

這種特別的食材就是「灰樹花」。也許很多朋友沒有聽過那個名字,但肯定見過它,覺得有毒。這是因為灰原是野生細菌。大部分野生細菌不能吃,有毒,灰樹花長得很特別,所以人們認為它有毒,對它不太在意。所以不知道它,也不知道它的名字是否正常。

但是對很多從事板慄種植的果農來說,經常會看到灰色的樹花。最終,這種灰色的樹花在民間有一些俗稱,如「慄子蘑菇」但種植慄子的水果農民不喜歡它,甚至害怕它出現。

原因是灰樹花喜歡生長在板慄的根部。因為吸收板慄根部的營養生存下來,板慄的心材腐爛,不僅影響板慄的生長,還影響板慄的產量。要知道,板慄健康成長至少能得到十幾年。所以灰樹花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沒有受到農民的招待,所以在市場上很難看到它。

但是最近幾年,灰色的樹花突然冒出來,成為野生菌中含有的高級食材,甚至很多農民朋友都專門種植它,但主要用於出口(如日韓、東南亞一帶,而且價格不低)。例如,在日本,從幾年前開始賣了1600日元以上的一斤。這朵灰樹花突然冒出來有很多原因。首先,灰樹花本身是可以食用的野生菌,是非正式的兼用蘑菇。

第二,灰樹花的營養價值特別高。中國農業專家研究發現,灰樹花含有人體所需的18種胺基酸和10種以上對人體有用的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其中多種是食用菌中最高的。因此,也被稱為「細菌人參」。

第三,最重要的一點是日本地區喜歡吃灰色的樹花。早在1970年就開始人工種植,但由於需求太高,全年供應不足,每年都要從我國大量進口,因此,灰樹花開始在我國種植,很多農民專門種植以供出口。

近年來,我國浙江、河北、四川、雲南、福建一帶的灰樹花卉也開始規模化生產,不僅合理利用了這種野生菌,還使廣大農民受益。

相關焦點

  • 玉米病變後產生的黴菌,國內幾乎沒人吃,出口50元一斤成高端菜
    導讀:玉米病變後產生的黴菌,國內幾乎沒人吃,出口50元一斤成高端菜最近是梅雨季節,隔幾天一個高溫,隔幾天又連著下幾天雨,這雨熱反常使得很多農作物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像筆者家菜園裡的青椒、茄子以及西紅柿等幾種蔬菜,
  • 長得像芹菜,俗稱「蛇不見」,蛇見到就怕,百元一斤成稀罕貨
    導讀:長得像芹菜,俗稱「蛇不見」,蛇見到就怕,百元一斤成稀罕貨在農村的大山裡,生長著許多的野生植物,而大多數野生植物因具有獨特的價值,被生活在山區的農民朋友當成寶貝,而隨著人們對這些有價值的野生植物的開發,使得它們其中絕大部分都成了市面上搶手貨
  • 一生只產一次卵,在日本被譽為「水中人參」,300元一斤成稀罕貨
    導讀:一生只產一次卵,在日本被譽為「水中人參」,300元一斤成稀罕貨鱔魚是我國一種很常見的水產品,因其味道好、營養高,深受消費者喜愛,每年一到上市的季節,基本很快就被搶購一空。其實在我國還有一種水產品和鱔魚長得非常像,不過它在我國並不是很受喜愛,反而在日本深受喜愛,它就是「鰻魚」。筆者最早認識鰻魚,是通過日本動漫中的「鰻魚飯」所認識,說句實話,鰻魚大多生活在與海水交接的鹹淡水域中,而日本的大部分地區都是臨海的,因此鰻魚也就成了日本居民常食用的食材之一,故而鰻魚一直以來都被人們稱作「日本鰻」。
  • 種植超4千年,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貨,做醃菜是一絕,別錯過
    導讀:種植超4千年,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貨,做醃菜是一絕,別錯過和幾個在城裡生活的朋友聊天,他們感嘆說,還是農村的生活好,可以在房前屋後或者野外開墾一片菜園,想吃什麼菜都可以自己種,不像城裡,基本上不能開菜園種菜,都要去菜市場或者超市購買
  • 樹上這種「黑棗子」,兒時摘來當糖吃,如今20元一斤成高價水果
    #野生植物知識#導讀:樹上這種「黑棗子」,兒時摘來當糖吃,如今20元一斤成高價水果「春雷動,萬物生」,春季到來之後,農村野外各種野生植物紛紛開始生長,而對於很多生活在農村的裡朋友來說,春季不僅僅是植物生長的季節,還是一個吃野菜的好季節。
  • 它是農村過年必備菜,南方路邊就有,城裡卻要20元一斤,還常缺貨
    我國地大物博,各個地方都有著不一樣的特色。就拿過年要吃的一些必備菜來說,差異就很大,在江南的一些地方,必備菜就有豬蹄、油豆腐等,而在北方,餃子則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會從年三十吃到年初五,這可能就是文化的差異,不過卻是人們舍不去的一些美好記憶。
  • 在日本它的地位堪比人參,在中國曾被視為救命菜,如今卻常被忽視
    在日本它的地位堪比人參,在中國曾被視為「救命菜」,如今卻常被忽視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植物我們都能堅定地叫出其名字,但是不得不說,單憑名字去區分一種植物,往往是錯誤的,因為同名異物,或同物異名的屢見不鮮,如果未曾見過實物,僅憑書中的描述介紹,那也是讓人懵懵懂懂難以區分。
  • 水稻田裡一種似竹葉的野草,農民痛恨不已,卻是3元一斤稀罕野菜
    不過有些雜草、害草雖然對農作物有害,但是換一個環境卻成了價值不錯的野菜或草藥,就如灰灰菜,它就常生長在農作物田附近,但是它卻是一種可以食用的野菜,諸如此類的野草還是很多的。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南方農村水稻田裡一種似竹葉的野草,農民痛恨不已,卻是3元一斤稀罕野菜。
  • 曾當「特供菜」被熱炒,一斤30元,如今一斤2元,農民都說不好賣
    這可能也是體現出我國是一個好客的民族吧。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蔬菜,它曾當「特供菜」被熱炒,一斤30元,如今一斤2元,農民都說不好賣。這就是秋葵,也叫做黃秋葵,關於它的產地目前還沒有特別的定論,只是多數人認為它是一種外來的物種。
  • 下雨後才長出來,過去一撿小半桶,如今是「高端菜」1斤賣70元
    摘要:下雨後才長出來,過去一撿小半桶,如今是「高端菜」1斤賣70元文/農夫也瘋狂春天的雨水特別的多,昨天夜裡筆者這裡下了一整晚的雨。都說「春雨貴如油」,其不僅溼潤了大地,有利於農民春耕春播,而且還給各種植物提供了發芽的條件,經過春雨的滋潤好多的野草也都長出來了。在春天當下雨以後,經常能在一些泥地裡見到一種烏黑似木耳的東西,它也被稱之為「天菜」,在小時候經常吃,一撿就是小半桶,如今卻成為了「高端菜」,一斤要賣到70元還供不應求。
  • 生長在巖壁上的一種「菌」,卻被叫做「木耳」,市場280元一斤
    在大自然中有著眾多的野生植被,曾幾何時這些植被慢慢成了我們所熟悉的,比如說有些植物可能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古代的時候一些野生植物常被人們採摘來入藥治療一些疾病,而有些植被以前的時候被當作野菜,比如說馬齒莧,大家都知道在我國有句老話叫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對於背靠著大山的山民來說他們全指望著山裡的一些山貨來增加自己的收入維持一家的生計
  • 開花就不能吃了,味道酷似生薑,國內吃它的不多,常出口日本
    導讀:開花就不能吃了,味道酷似生薑,國內吃它的不多,常出口日本用花來入菜,在咱們國家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兒,像槐花、夜香花、金針花都能當菜,不過都是用的花蕾,綻放了之後就老了,所以吃花主要是吃花蕾。在山區林地中,有一種叫做「洋合筍」的植物,它的花蕾便是一道好菜,素有「野人參」的美名。不過在咱們國家,都是把它當做野菜對待,國內吃它的人不多,倒是咱們的鄰居,日本,對于洋合筍愛到不行,日常做菜做湯都喜歡放點它,甚是喜愛它獨特的味道。反倒是在國內,城裡的人很多都沒聽過洋合筍的名字,也沒嘗過它的味道。
  • 這樹滿身刺,樹芽卻是極品野菜,出口日本成高端菜,營養不輸人參
    導讀:這樹滿身刺,樹芽卻是極品野菜,出口日本成高端菜,營養不輸人參吃野菜可以說算是我國的一種「傳統文化」,尤其是在農村裡更為普遍,每年開春以後,很多老一輩的農民就會去野外及山裡挖野菜吃野菜。在我國農村地區,能吃的野菜實在是太多了,而不同的地區,所生長的野菜也不同,人們喜愛吃的野菜也不同,比如薺菜,屬於早春野菜,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不過一般喜愛吃薺菜的,大多在湖北、河南、江蘇、湖南等中部省市。又比如魚腥草,也算是一種比較有名的野菜,在南方各地都有分布,不過僅在四川、貴州一帶受喜愛,其他地區都不愛吃。
  • 上海農民種菜調查:1元綠葉菜賣到8元,緣何依然暢銷?
    可每年夏天,上海蔬菜供應都有「夏淡」:氣溫升高、雨水增加,不利於蔬菜生長。照理說,夏淡菜價隨行就市,農民收入不會少。可部分農民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一來種菜成本居高不下,本來盈利空間就不大;二來生鮮電商的「價格戰」也傳導到菜農身上,採購價難以提高,讓農民覺得,菜雖然賣出去了,可還是沒有議價權。有什麼辦法讓農民降本增收?
  • 南方1種野菜,北方人嫌它臭,鈣含量是牛奶3倍,出口日本20元1斤
    導讀:南方1種紫色野菜,常用它煮魚,北方人吃不慣,出口日本成高端菜筆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目前也是常年在農村生活,經常去到田間地頭,所以就能看到各種不同的植物,有些還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野菜。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南方地區十分常見的紫色野菜,常用它來煮魚吃,北方人卻嫌棄它有臭味不愛吃,可是鈣含量是高鈣牛奶的3倍,出口日本卻是高端菜,一斤要賣到20元。紫蘇,這是很多的南方朋友都相當熟悉的野菜了,去到菜市場,也常常能見到這種野菜。
  • 此種野菜俗稱「拒馬菜」,以前農民拿來餵豬,如今城裡賣20元一斤
    ,因為大家的生活條件好了,所以吃野菜的也就少了,甚至有些農民從地裡或者山上採挖了這樣的野菜直接拿回家餵豬,但是這種野菜在城裡卻能賣到20元一斤。,其實它的花期和果期也是在秋天,但是只要你沒有把它的根挖斷,那麼它還是能再生長。
  • 農村常見菜醃鹹菜才美味,畝產10000斤,自帶辣味,農民種它賺錢
    而到了今天,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但還是會將鹹菜當成一種特別的美味,平日裡也會將它當成輔菜進行品嘗,餐桌上總少不了這些食材。當然芥菜在我國不少地方都可以進行栽種,特別是在南方,這裡的氣候溼潤,因此更適合它的生長。
  • 常遭農民砍傷,真正價值少人知,嫩葉20元1兩,再有兩月將上市
    正是因為交通便利了,有些在農民眼中不起眼的野花野草,如今都變成了香餑餑。如果你家裡的院子裡有這種樹,可千萬要保護好莫砍了燒柴,它的嫩葉在古代是貢品,如今20元一兩。再有兩月就要上市了,大家可要珍惜哦!在農村院子裡普遍都是種植香椿樹,因為它的寓意好聽,是非常長壽的一種樹木,並且還被稱為「樹王」,所以農民也很樂意把它當成觀賞樹木栽種在院子裡。香椿樹為何常被農民砍伐?在農村所見到的香椿樹一般都長得不高,尤其是在院子裡的香椿樹不僅長得不高,而且還生長緩慢,莖幹也比較的細小。
  • 常被誤認有毒,如今不少人去採摘,一斤12元,農民:太瘋狂了
    疏花蛇菰就是如今受歡迎的野草之一,之前它常被誤認成有毒,如今有不少人專門去採摘,一斤能夠賣到12元,不少農民對此認為實在是太瘋狂了。 疏花蛇菰,單聽這個名字就覺得它肯定很神奇,最起碼樣子絕對不一般。疏花蛇菰多生長在茂密的樹林裡,因為自身顏色足夠鮮豔,所以找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
  • 長海底石頭上的菜,生長快周期短,改個名字被炒到400元一斤
    導讀:長海底石頭上的菜,生長快周期短,改個名字被炒到400元一斤海洋中生存著許許多多的生物,有人鯊魚、鯨魚等讓人害怕的海洋巨獸,有檉子王、大海螺、三文魚、基圍蝦等人們喜愛的海鮮,但更多的則是人們不太熟悉的生物,正是因為海洋的資源十分的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