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漫妮在《三十而已》這部劇一開始是勵志典範。
從獨自一人昏倒在家中,後來媽媽電話幫她叫了救護車送到醫院,知道她是因為工作太忙,沒有好好照看自己。
在高級奢侈品店做櫃姐,工作八年眼看有機會可以升遷。
在見多了有錢多金客人之後,王漫妮似乎不為所動,並沒有急於找一個有錢的嫁了,而是一心要找一個真正讓她感受到愛的那個人。
王漫妮一個人在上海漂泊打拼,日常勵志,努力工作獨立自強,她看似是一個非常明白自己,不被金錢所蠱惑的人。
那麼為什麼她會被浪漫多金的梁正賢迷惑地團團轉,哪怕不婚也能接受呢?
王漫妮自認獨立女性不依賴男人,在一開始也是如此表現的,所以我們看的很爽。
曾經她給我們印象很深的兩個畫面。
肯花百萬買珠寶的陳女士,拿著離婚補償款向王漫妮傾訴自己和前夫白手起家,等終於成了富翁卻被前夫拋棄的遭遇。王漫妮幾乎不忍讓她花這筆錢,充滿同情。
這裡我們似乎感受到王漫妮三觀很正,因為她看到太多有錢了,家庭卻沒有了的客人。她也更會更懂得把握自己的命運吧。
還有一次是她拒絕了相親對象,一個幾百萬年薪的金融投資人。
當她看到這個相親對象拉著她和各種名流拍照極盡巴結能事,她毫不猶豫就拉黑了這個人。當這個人後來過來羞辱他,她也是毫不猶豫地讓這個男人買單更多來回敬他。
怎麼看都是一個清晰自己方向的獨立女性,生活再苦也有自己的目標。
只是回想起來,那個男人咬牙切齒說王漫妮只是賣得貴,好像是預言一樣。
果然看似不拜金的王漫妮找了一個金領遠遠達不到的消費階層談戀愛。
因為工作被獎勵郵輪旅遊,並因為升艙遇見了有錢浪漫的梁正賢。
王漫妮有點迷失,還好在走下郵輪的時候她表現清醒,她明確拒絕梁正賢說,她要回到現實生活中去,不能停留在郵輪上。
嘴上這麼說,心裡去早已如小鹿一樣怦怦跳,這裡和許幻山拒絕林有有一樣,嘴上很乾脆,眼睛卻不敢直視明顯心動了。
區別在於一個是單身一個則是已婚,還是很不同的。
王漫妮形象比較漂亮,又見多了有錢人,她在內心深處是渴望找到一個愛她同樣又有經濟實力的男人的。
要知道在後來的回憶中,她遇見前男友,就因為男友不能隨時購買她想要的珠寶和衣服,她就以此為由斷然分手了。
就算只有藉口也是夠難看的,明明就是看金錢很重的吧。
可是她不承認,當顧佳說她如果只看梁正賢的金錢還好一點,就怕投入真心才得不償失。
最可怕的就是,王漫妮不僅要金錢還要真心,這樣的男人畢竟太少了。
如果王漫妮自己是一個有實力有內涵可以在精神和外貌對等,那麼也許她可以找到。
但畢竟她只是一個在上海打拼多年的高級打工者,年紀和相貌並不是絕對出眾,實力也沒有超群。卻想通過感情捷徑進入更高階的圈子。
這和顧佳想要通過太太圈走捷徑做事業類似,終究是要栽跟頭的。
從聽到梁正賢說不婚主義,並且標榜正是因為愛,才願意彼此不束縛,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上個世紀的兩個名人,薩特和波伏娃有名的開放式伴侶關係。
上個世紀,法國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創始人西蒙波伏娃和同樣存在主義作家薩特建立長達51年的開放式伴侶關係,兩個人有精神和肉體的關係卻不阻擋另一個人有其他的伴侶。
而西蒙波伏娃更寫出《第二性》這樣的女權主義著作。保守派認為她反傳統敵視傳統婚姻家庭,而女權主義和先鋒者卻讚賞她追求女性獨立的思想。
西蒙波伏娃在她的一生中踐行著自己從年輕時就提出的誓言,絕不讓自己的意志屈從於他人的意志。
然而,在她的作品,還有描寫她的電影中,分明又有一些悲觀的情緒。對人生的價值還有人類社會發展都有悲觀情緒。
從女性角度,她可以接受薩特有其他伴侶,自己也可以有,但女性那種獨有伴侶的心態似乎並不能如男性那麼瀟灑。
尤其薩特的伴侶如果不進年輕漂亮還同樣有智慧的話,波伏娃同樣會有危機感。
在王漫妮和梁正賢的關係中,就算是西蒙波伏娃和薩特那樣精神同等,地位相當的開放式關係,也會遭遇女性更願意一個伴侶,而男性可能渴望更多。
更何況,在梁正賢的思想裡,王漫妮和他之前喜歡的那些拜金女沒有太多區別,無非多花一點時間厭倦罷了。
他甚至不是想和王漫妮擁有開放式關係,而是自己擁有多個女伴, 王漫妮只能等著他好像寵物,又好像古時候的妾,甚至還不如妾,就是看起來更好看的包養。
開放式關係也是有高階和低階。
就算以哲學科第一名和第二名同樣是哲學家和作家,智慧同等思想同行的西蒙波伏娃和薩特,也很難在開放式關係上獲得真正的平等。
人們對女性的目光總是苛刻了一些,哪怕是在看似更開放的法國。
更何況從物質到精神都不對等的王漫妮和梁正賢呢?
所以王漫妮醒醒吧,還沒結婚就被羞辱拋棄也許看起來很殘忍,卻也還來得及看清自己的處境和真實人生吧。
作為生命的旁觀者,我們總是看的很明白。
比如顧佳可以很清晰地看清王漫妮遇見的問題所在,她卻解決不了自己的家庭問題。
曉芹可以安慰王漫妮,卻很難走出自己家庭的怪圈。
我們作為觀眾,上帝視角卻也不一定能讓自己的家庭如此舒暢自然,更多看清自己的選擇。
曾經說過的不後悔,其實也許是年齡沒有到,什麼都可以放棄。等待年齡到了,才發現手裡的牌已經不多了。
就好像圍城中的方鴻漸,曾經可以和性感的鮑小姐私會,又和純情的唐小姐相約,還有傲嬌的蘇小姐追捧,最後卻只能和有點小聰明的孫小姐結婚。最後還被一地雞毛的生活折磨的很不堪。
像極了我們的生活,以為自己不後悔,選擇多,卻發現年齡到了,機會越來越少了。
30歲甚至40歲的女性,也許不都像王漫妮那樣,想要物質又想要真心和精神,但也可能有其他方面的迷失。
只想說,當手中的牌越來越少,別輕易放棄手中的任何一個機會,隨意傷害任何一個真心以待的人。
那麼問題來了,你認為王漫妮骨子裡是拜金女麼,還是又當又立呢,她適合怎樣的伴侶?
@怡姐話人物 , 探索影視文化人物,細品百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