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與食品、藥品、醫療器械,俗稱 " 三品一械 ",它們的質量安全與公眾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為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化妝品違法違規行為,保障公眾的 " 面子 " 安全,4 月 23 日,記者從廬陽區逍遙津市場監管所獲悉,該部門組織執法人員對化妝品銷售市場進行了專項監督檢查。
自 2020 年 2 月 21 日至 4 月 20 日兩個月的時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藥品監督管理局先後 8 次公開通告共 341 批次多個生產廠家、多個標示品牌、多個品種類別的假冒及不合格化妝品名單。(詳細品種名單請查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 公告通告欄,網址:http://www.nmpa.gov.cn/)
據了解,逍遙津市場監管所此次組織的執法檢查,主要就是對照通告所列的假冒和不合格化妝品名單,集中對轄區化妝品專營店(櫃)、美容美髮店進行全面檢查。一是查看經營戶是否存在無照或超範圍經營,是否經營宣傳療效、使用醫學術語的化妝品;二是查看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執行情況及查驗、購銷記錄是否真實完整;三是查看化妝品標籤標識是否完整、是否註明批准文號(特殊用途化妝品)、是否粘貼中文標識(進口化妝品)、是否存在塗改標籤標識等行為;四是美容美髮店是否存在銷售自製化妝品、分裝銷售化妝品的行為。
截至目前,通過市場檢查並未發現被通告批次的問題化妝品,但也在百貨大樓韓秀美妝專櫃、美潔化妝品店發現試用裝未標註使用有效期限問題,在名發世家宿州路店發現使用的 " 貝特富植物營養護髮素 " 未標註生產日期,在安室美堂科技駐顏中心發現使用的 " 養生泥炙 " 標籤標識不全等問題,執法人員當場責令改正或停止使用、銷售。下一步,逍遙津市場監管所將加大對化妝品市場的日常監管頻次,及時查處化妝品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讓不安全、不合格的化妝品遠離市場,無處遁形。
因化妝品的組成成分相對比較複雜,一些不法分子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利用人們愛美、求快心理,往往在生產過程中非法添加有損人體健康的汞、激素、抗生素等禁用成分,給消費者身心健康帶來潛在的嚴重危害,損害了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權。因此執法人員提醒消費者,務必在正規的、有一定規模的商場、超市、化妝品店選購化妝品,並留存好購物票據,按說明書做好過敏測試,且可下載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發布的 " 化妝品監管 "APP 及時查詢化妝品備案信息,了解化妝品相關知識,避免購買未經備案的假冒偽劣產品;不要聽信美容美髮店的營銷,購買來源不明的化妝品。若發現產品存在生產許可證編號等標籤標識不全、未經海關進口無中文標籤、超出保質期、使用醫療術語虛假宣傳功效、特殊用途化妝品(育發、染髮、燙髮、脫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曬)未註明批准文號等問題,請及時撥打 12315 進行投訴舉報。
【來源:合肥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