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坤模:彭德懷深愛之妻,8年驚魂顛沛流離,再嫁他人與彭總緣盡

2021-01-18 中孚鑑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這首詩是在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吳起鎮的時候,當時的寧夏騎兵就來了。毛澤東決定打寧夏騎兵一下,以免敵人進入陝北根據地。所以就給彭德懷發了一份電報,電報的內容就是這首六言詩。

當然彭德懷收到這首六言詩後,就把最後一句改了: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英勇紅軍。

彭德懷是中國共產黨中的高級將領,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領導了平江起義,時任紅軍第五軍軍長,後來和紅軍第一軍會合,組成紅軍第一方面軍。

在抗日戰爭時期,彭德懷擔任八路軍副總司令。解放戰爭時期,彭德懷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司令、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後來又帶領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抗擊美軍。

彭德懷戰功赫赫,對中國的革命解放事業、新中國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革命的各個重要時期,彭德懷都是軍隊的高級將領,也是毛澤東、朱德軍事方面的得力助手。

彭德懷是黨、國家和軍隊的重要領導人,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他忠於國家,忠於共產主義,為了黨和人民,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他的豐功偉績將永遠記載在史冊之上。人們也不會忘記我們敬愛的彭大將軍。

彭德懷,給人的形象是能打大仗、惡仗、狠仗的將軍。在戰場上他威風凜凜,性格上他為人直爽、敢做敢為。

當然,中國革命之路是波折重重的,彭德懷作為中國革命者一員,他的革命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的。

威風凜凜、讓敵人膽寒的彭大將軍,不僅一生的革命之路波折不斷,而且他的幾段婚戀史也都是不幸的。

彭德懷的夫人先是劉坤模,後是浦安修。不過劉坤模由於戰爭的原因和彭德懷失散而再嫁。而浦安修後來也和彭德懷提出離婚。而在劉坤模和浦安修之前,彭德懷還有一位初戀女友周瑞蓮,但彭德懷的這段感情也是以悲劇而結束。

下面就來聊聊彭德懷的婚戀經歷,讓我們更加能了解彭德懷元帥。

周瑞蓮

周瑞蓮,是彭德懷舅舅家撫養的女兒,她們兩人從小一起長大,可謂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重要的是周瑞蓮的父親也答應了彭德懷和周瑞蓮的婚事,並定下了婚期。

然而世事難料,當時國家貧弱、百姓困苦,彭德懷從小就立志要救國救民,而想要救國救民,就需要尋求一條救國之道,所以決定出去尋求心目中的救國之路。

同時那時的彭德懷家裡也窮,沒有多少積蓄,他打算攢到了錢,混出點名堂,再把周瑞蓮風風光光的娶進門。

於是,彭德懷就告別了未婚妻子周瑞蓮離開了家鄉。而後彭德懷則參軍進入了湘軍。

由於彭德懷作戰勇敢、英勇善戰,所以就從一個普通的士兵,一步一步的升到了連長。

在這段時間裡,雖然彭德懷不欺壓百姓、不接受不正當的經濟來源。但他通過自己的省吃儉用,還是積攢了一些積蓄。

彭德懷有了這些積蓄,再則這時又是連長,此時回去也算是衣錦還鄉,當然也是風風光光娶周瑞蓮進門的時候了。

正當彭德懷滿懷喜悅之情的準備要回家鄉和周瑞蓮成親的時候,卻傳來周瑞蓮身亡的噩耗。

原來,周瑞家由於家裡貧困,父親就欠了地主的債,周父還不起債務,地主就讓周瑞蓮抵債。而周瑞蓮愛的只是彭德懷,她寧死不屈,結果就跳涯身亡了。

對於周瑞蓮的離世,讓彭德懷久久不能忘懷,由於是被地主逼死的,所以彭德懷就更加痛恨那些無情的地主。當然也更加堅定了彭德懷要為窮苦人民謀出路的信念。

劉坤模

一,嫁於彭德懷

劉坤模是彭德懷的原配妻子,原名叫劉細妹,1910年出生。於1922年,12歲的劉坤模嫁給了彭德懷。雖然當時劉坤模冒充14歲,但彭德懷覺得她還小,所以當時彭德懷和劉坤模只有夫妻之名,而無夫妻之實。兩人成親後,彭德懷不僅教劉細妹讀書寫字,而且還讓她放足。並為她改名為劉坤模。坤為女的意思,坤模就是女中模範之意。

自周瑞蓮身遭橫禍後,彭德懷不能忘懷,所以就一直一個人過著。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到了1922年時,這時彭德懷已經24歲了。

都這麼大了,所以家裡就是決定給彭德懷找一個妻子。此時的彭德懷雖然還沒有忘記周瑞蓮,但也不能一輩子一個人生活,所以就聽從家人之言,準備成親。

彭德懷的原名叫彭得華。由於彭得華為人正派、厚道,當鄉裡人聽到他準備結婚的消息,於是就紛紛給他介紹姑娘,其中一個就把劉坤模介紹給了彭得華,介紹的人則是劉坤模家的親戚。

一天,鄉親就帶著彭得華去了劉坤模(原名劉細妹)家中。當時劉坤模正在家中幫母親做家務。

進到院中,劉細妹就看到親戚帶著一個英武男子。而當時劉細妹雖然還小,但長得還是很清秀的。所以彭得華就看中了劉細妹。

劉細妹家中原有兩個姐姐,不過卻都做了童養媳,結果沒過多久都不在了。如今劉細妹才十二歲,劉母不想讓劉細妹重蹈兩位姐姐的覆轍。所以雖然劉母也喜歡彭得華,但還是有些不願意把劉細妹過早的嫁出去。

劉母雖然有些擔心,但劉細妹的哥哥劉玉峰卻贊成妹妹和彭得華的親事。因為劉玉峰和彭得華相知甚深,他知道彭得華的為人,也知道彭得華的本事和志向。當然更加知道彭得華沒有抽菸、喝酒、打女人、逛花樓的惡習。所以劉玉峰認為,妹妹若嫁給了彭得華為妻,是不會受委屈的。

於是,劉玉峰就力勸母親答應劉細妹和彭得華的親事。劉母想想也是這個道理,於是就答應下來了。

婚事既然定了一來,那接下來的就定婚期、辦婚禮了。

結婚那天,婚禮過後,送走親朋,屋裡只剩下了彭得華和劉細妹。

彭得華對劉細妹說:「細妹,你覺得我老嗎?嫌棄嗎?」

劉細妹笑道:「你才二十多歲呀,怎麼能說老呢?」

當時的社會,畢竟跟現在不同。在那時,有很多貧困家庭的女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送出去當童養媳,等長大就成親了。像劉細妹這麼小的年齡就結婚,在如今的社會是不能容忍的,但在以前的社會卻普遍。

當然,由於那時劉細妹還小,只有十二歲。所以那時彭德懷和劉細妹只是有夫妻之名。

兩人成親後,彭得華就不讓劉細妹纏足了。同時還教劉細妹讀書寫字學文化。並且後來又為劉細妹改名為劉坤模,以此鼓勵劉細妹要做女中模範之人。

本來劉坤模只是一個山村的小姑娘,思想、接觸的事物很有限。但自從嫁給彭德懷後,不僅學會了認字,而且還得到放足。

婚後不久,彭得華考取了湖南陸軍講武堂,同時還改名為彭德懷。

劉坤模問彭德懷為什麼要改名字?

彭德懷說:「我曾當了六年的兵,如今又考進了湖南陸軍講武堂。不管是帶兵還是進講武堂,我都不是為了做高官、發大財。我要做一個為百姓做好事的人。古語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所以我改名為彭德懷。」

劉坤模聽後,頗受啟發,所為之後學習更刻苦,她希望自己能學好知識,到時能和彭德懷一起為百姓做好事。

時間飛逝,一日復一日,

彭德懷從湖南陸軍講武堂畢業後,又進入了湘軍,此時彭德懷不僅作戰勇敢,而且又是講武堂畢業的學生,所以很快,彭德懷就當上了連長,當然此時彭德懷由於要帶兵,所以就和劉坤模分別兩地了。

1924年,彭德懷此時正在湘西帶兵作戰。之後又帶領部隊回到長沙。

到長沙後,當彭德懷安定下來時,就派人把妻子劉坤模接了過來,此時彭德懷已經是代理營長了。

彭德懷為了讓劉坤模更好的接受教育,學習到更多的文化和知識,於是就把劉坤模送到了湘群學校讀書。在學校裡,劉坤模學習刻苦,文化知識提高很快。

本來彭德懷參軍是為了救國救民,然而這些年的軍旅生涯,打過來、打過去,卻始終是軍閥之間的戰爭,軍閥換來換去,還是軍閥,百姓的生活艱難卻沒有得到改善,軍閥根本不顧百姓的死活,這就和彭德懷當初參軍的志願相違背。

所以,彭德懷越來越發現,這並不是自己所要尋求的救國之路。

特別是在蔣介石發動反革命事件後,彭德懷更加迫切的希望能有一條真正的救國之道路。

正當彭德懷苦悶之時,段德昌帶著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走進了彭德懷的視野。經過彭德懷的了解和研究,終於認定這就是自己苦苦尋求救國之道。

雖然當時蔣介石已經發動了反革命事件,正在大肆抓捕、屠殺共產黨人,在此極度的白色恐怖危險之下,彭德懷還是毅然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彭德懷就開始了自己為共產主義奮鬥一生的歷程。

而在家庭之中,彭德懷對妻子劉坤模則非常疼愛。每當回到家中,彭德懷就會搶著做家務,希望妻子劉坤模能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上。

在家中,彭德懷可以允許劉坤模撒嬌,卻不允許劉坤模不好好學習。

彭德懷常認真、親切的對妻子劉坤模說:「我常年在軍隊中,是要帶兵打仗的,而打仗時子彈是不長眼睛的。如果我哪天被子彈打中死了,以後的日子就只能靠你自己了。所以你要好好的學習,學好知識、本領才能生存。」

從這話中,雖然感覺彭德懷對劉坤模很嚴厲,但從字裡行間卻也可感受出彭德懷對劉坤模滿滿的愛意和關心。如此對妻子的嚴厲,就是對妻子的將來負責,因為他擔心自己如果一旦戰死了,劉坤模以後的日子只能靠自己了。

二,顛沛流離生涯

彭德懷自從參加革命後,就和劉坤模聚少離多。當然那時好歹還有相聚團圓以敘夫妻情之時,

然而,到1928年時,彭德懷要發動領導平江起義,為了革命,也為了劉坤模的安全著想,彭德懷就讓劉坤模回家,並且答應劉坤模:等革命勝利後就去接你。

但就是這一別,不僅讓兩人十年之間失去了聯繫,而且也分斷了兩人的夫妻情緣。

1928年7月22日,由彭德懷、滕代遠等人在平江縣領導發動了平江起義。平江起義的爆發,不僅打擊了國民黨在湖南的統治,而且也壯大了紅軍的力量,更加推動了平江和湘鍔贛邊界的革命發展趨勢,可謂是意義重大。

正是因為平江起義的意義重大,所以平江起義轟動當時,讓國民黨深恨之。而彭德懷是領導平江起義之人,自然而然的就是國民黨首要抓捕之人。

當時劉坤模正在哥哥劉玉峰家中居住。得知彭德懷領導了平江起義,知道事情嚴重,作為彭德懷妻子的劉坤模,自然也是國民黨要抓捕之人,於是就連夜逃走躲避。

劉玉峰先是帶著妹妹劉坤模逃到表嫂家裡,隨著事態的嚴重,國民黨對劉坤模就加大力度的搜查抓捕。

劉坤模在表嫂家不能久留,於是又逃走了。由於國民黨的抓捕,劉坤模就開始了她的逃亡、顛沛流離的生涯。

由於被國民黨追拿,劉坤模只得沿街乞討過活,沿街乞討的日子肯定不好過,可想而知當時劉坤模的處境之難。

劉坤模就這樣一直顛沛流離著,到了春節的時候,此時鄉間放起了鞭炮聲,劉坤模想到春節佳節之時,自己還在顛沛流離,丈夫彭德懷也下落不明,自己也不知道哪一天會被國民黨抓住殺了,想到這些,劉坤模不免傷心流淚。

然而事到如今,傷心也無事於補,只得承受著這種痛苦。

劉坤模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著擔心受怕、傷心流淚的日子。

直到1930年7月的時候,劉坤模收到了彭德懷寄來的信。

劉坤模天天等、天天盼,終於等到了彭德懷的來信,知道彭德懷還活著的消息,劉坤模很高興。

知道丈夫還活著,劉坤模對未來又有了希望,為了將來和彭德懷見面時,讓彭德懷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劉坤模於是決定繼續讀書、好好學習。

經過劉坤模的努力,終於在1931年的時候,考進了長沙南華女中上學。本來讀書讀的好好的,但還不到一年,劉坤模卻被人認出是彭德懷的妻子,彭德懷當時是中國共產黨軍中的高級將領,是國民黨主要抓捕之人。

劉坤模被人認出是彭德懷的妻子,這不是小事,於是就連夜逃走。此時又無地方可去,只得回老家躲起來。

劉坤模就這樣躲躲藏藏的又過了一年多的時間,由於劉坤模自嫁給彭德懷後,上了不少的學,也算是有些學問的。

為了日常的生活開支,劉坤模就去一個偏遠的山村去教書。但好景不長,由於她是彭德懷的妻子,校長怕遭到國民黨的報復,於是就把劉坤模辭退了。

劉坤模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就這樣又失去了。之後雖然又找了幾家學校去教書,但都是因為她是彭德懷的妻子,而遭到辭退。

此時的劉坤模雖然生活困苦,但她對彭德懷的思念之情卻沒有變。也正是由於她對彭德懷的思念之情,讓她的膽子也大了起了,雖然她沒有出過遠門,但為了尋找彭德懷,劉坤模就豁出去了,決定去大城市上海闖上一闖。

劉坤模為什麼選擇去上海呢?

因為上海是大城市,大城市裡面工廠自然多。彭德懷是共產黨,共產黨不僅發展農民運動,而且還要發展工人運動。工廠裡面應該會有共產黨員,只要自己進入工廠,或許就能聯繫到彭德懷了。

劉坤模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於是在1935年7月時,劉坤模就去到了上海。

然而劉坤模到了上海才知道,自己想的太簡單了,當時全國動亂不止,上海雖是大城市,但社會動蕩也是很嚴重的。

重要的是,在動亂的局勢下,很多工廠都倒閉了,大批的工人找不到工作。劉坤模此時來到上海,無依無靠,又找不到工作,處境更加困難了。

劉坤模在上海實在呆不下去,就買了一張去武漢的船票,然後打算再轉道回到湖南老家。

三,再嫁他人

船到南京的時候,上來了一位老太太,然後就挨著劉坤模坐了下來。

這位老太太是誰呢?

她就是陶鑄的母親董唐姑。陶鑄,是湖南祁陽人,也是共產黨員、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克思主義者。1933年5月的時候,由於被叛徒出賣在上海被捕。直到1937年的時候,才被組織營救出來。

劉坤模是湖南人,董唐姑也是湖南人,兩個老鄉在外地相遇,自然有難得的親切感。很快兩人就相互建立了信任感。

在交談之中,老太太告訴劉坤模自己的兒子是共產黨,兩年前被抓了,現在還關在獄中,這次就是來南京去看兒子的。

劉坤模知道眼前這位老太太能把秘密告訴自己,就是把自己當做自己人,是對自己信任,心裡很感動。於是劉坤模就跟董唐姑說:自己的丈夫也是共產黨,但如今卻下落不明。

兩人的情況雖然不同,但遭遇卻有相似之處,所以就更加相互信任了。

到了武昌的時候,董唐姑需要去看望兒子陶鑄的一個老朋友,名叫徐任吾。此時劉坤模和董唐姑相約結伴,於是就陪著董唐姑一起去了。

見到徐任吾後,劉坤模得知,徐任吾是一位教書的先生,也是湖南人,這次和徐任吾見面,給劉坤模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劉坤模、董唐姑告別徐任吾之後,又繼續往湖南老家趕去。

但當劉坤模回到老家時,發現家鄉的局勢還是很嚴峻,毅然受到國民黨迫害,根本沒有劉坤模容身之地。

想要在家鄉生活,就需要工作。但因為自己是彭德懷的妻子,卻又找不到工作。

之前劉坤模曾經做過教書的工作,只是因為被人認出身份才被辭退的。這時劉坤模就想到了在武昌見到的教書先生徐任吾,於是就給徐任吾寫了一封信:希望能幫自己找個工作。

沒過多久,劉坤模就收到徐任吾的回信,信中說已經找到了一份教書的工作給劉坤模。

劉坤模收到信後,就於1935年底的時候,去到了武昌。

從1928年到1935年底,已經有七八年的時間,在七八年裡,劉坤模顛沛流離、遭受了不少苦,去到武昌有了一份安穩的工作,也讓她有了一份慰藉。

再則,當時彭德懷下落不明、杳無音信,而徐任吾卻對劉坤模有意,同時劉坤模對徐任吾的印象也還不錯。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坤模就嫁給了徐任吾。婚後,劉坤模和徐任吾生下一個女兒。

當然,雖然劉坤模嫁給了徐任吾,但她對彭德懷的思念卻沒有變。

四,情緣難續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在國家、人民、民族的利益面前,國共摒棄前嫌聯合抗日。為了抗日,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八路軍的總指揮是朱德,副總指揮是彭德懷。

此時的彭德懷身為八路軍的總指揮,名氣自然更大了,也是各大報紙刊登的對象。所以,劉坤模就從報紙中得到了彭德懷的信息。

於是劉坤模就給彭德懷寫了一封信。

彭德懷收到信後,給劉坤模回了一封信:「坤模,收到你的信,很開心。你要來,就去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找林伯渠主任。」

劉坤模收到彭德懷的回信後,心中很開心,因為終於可以看到思念的彭德懷了。劉坤模沒有直接去找彭德懷,而是先回到湖南,找到彭德懷的弟弟彭金華,然後再去找彭德懷。

1937年11月,劉坤模和彭金華來到延安,剛好那時彭德懷從前線回延安參加會議。

劉坤模和彭德懷已經有十年沒見了。劉坤模在這十年裡確實吃了很多苦,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而彭德懷心裡同樣是日夜牽掛妻子劉坤模,只是為了中國的革命事業,彭德懷只得把自己對妻子的思念壓在心底。

如今兩人終於相見了,彭德懷的喜悅之情是難以掩飾的。

然而喜悅歸喜悅,如今的劉坤模已經不是以前的劉坤模了,因為她已經另嫁他人,並生下一個女兒。

沒過多久,彭德懷就收到了一封來自武昌的信,沒錯,是徐任吾寄來的。彭德懷打開信封,裡面有一張照片,是徐任吾、劉坤模和女兒的合影。

徐任吾信中的內容是說:自己和劉坤模已經是夫妻,並且女兒還小,只有兩歲,離開不母親。希望劉坤模能回來,也希望彭德懷能成全。

彭德懷雖然還放不下劉坤模,但此時已經也沒有辦法了,他作為八路軍的副總指揮、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怎麼能和別人一個妻子呢!

當彭德懷開完會準備返回前線的時候,彭德懷把徐任吾的信交給了劉坤模,並勸劉坤模應該回到孩子身邊。

劉坤模聽了,已經是淚流滿面了,她為自己以前的事後悔。但後悔也不能改變現實了。

彭德懷看著劉坤模傷心的樣子,就安慰劉坤模說:「讓我們面對現實了。雖然我們不能做夫妻了,但我們還可以做朋友,可以成為同志。至於你是回到武昌,還是願意留下來在抗大學習,由你決定。」

劉坤模此時也只得面對現實,因此她和彭德懷的婚姻已經結束了,但她也不願回到武昌,於是劉坤模說道:「我是來參加革命的,我不回去,我要在抗打學習。」

彭德懷聽了後,露出了笑容,親切的對劉坤模說:「既然你要留下,那就在抗大好好的學習,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說完,彭德懷就離開了,因為他要趕回前線指揮戰鬥。

以前同志們雖然看到彭德懷一個人,但知道彭德懷心中還有牽掛的妻子。如今彭德懷處理好了和劉坤模的關係,他單身的事情很快就傳來了。彭德懷作為中國共產黨的高級將軍,個人生活問題還是要解決的的,所以後來同志們就把浦安修介紹給了彭德懷,很快兩人就結婚了。

而劉坤模後來在別人的介紹下認識了任楚軒,並於1939年,劉坤模和任楚軒結婚。

五,猶憶大將軍

時間到了1987年,有一天,彭德懷的家鄉,要來一位老人,她就是劉坤模。

這一年,劉坤模已經77歲了。她的來到驚動了彭家子侄們,

彭德懷的侄媳婦喊劉坤模伯母,把她迎進屋內。彭德懷的其他侄子、侄女、堂侄女們也紛紛的趕來了。

劉坤模這次回來先拜訪了鄰居們,之後又去彭金華、彭榮華烈士的墓前憑弔。

在離開的時候,劉坤模想到自己以前和彭德懷相識、相知、相處、相離的種種經歷,驀然湧入腦海之中,回想起來,仿佛就像昨天的事,但卻又恍如隔世、遙不可及。

於是劉坤模就寫了一首詩:

橫刀人不見,烏石緬雄風。

華夏開新宇,猶憶大將軍。

相關焦點

  • 劉坤模十二歲嫁給彭德懷,後與他人同居生子,彭德懷說不要怪她
    1962年,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人人如履薄冰,明哲保身。彭德懷的第二任妻子蒲安修迫於形勢,忍著悲痛離開了與彭德懷一起居住的吳家花園。彭德懷不禁悲嘆道:要是坤模,她決不會離開我的!這裡的坤模正是彭德懷的結髮之妻。彭德懷逝世後,1980年由彭德懷養大的侄女彭鋼去哈爾濱拜訪已經70歲的劉坤模老人時。
  • 彭總的曲折婚戀
    從那時起,我更了解他的為人,也更愛他了……」   彭德懷當然也深愛著浦安修,不過他的愛如冬天裡的冰雪,能滋潤大地萬物,卻寒冷刺骨,讓人受不了。   一次在太行山,浦安修和丈夫聚會以後要回單位了。彭德懷要求浦安修自己背著背包回到工作地點。浦安修說:「我一個回去你放心嗎?幾裡長的山溝,遇上野獸怎麼辦?你能不能派人送我一程?」彭德懷說:「你這麼大個女人還怕野獸?
  • 劉坤模十二歲嫁給彭老總,晚年彭老總:要是坤模,她決不會離開我
    彭老總的一生是一個傳奇,無論是在抗戰的時候,解放戰爭還是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彭老總的身姿都屹立在戰場上,讓我們敬仰。但是關於彭老總的婚姻生活,卻不是完美的。他的初戀是自己的表妹,卻因地主的逼迫身亡,髮妻劉坤模,後改嫁他人。
  • 結髮妻子劉坤模給彭老總寫下一首詩,詩文氣勢磅礴,盛讚了彭大將軍
    彭老總給劉坤模抹去眼淚,三人開始坐下聊天,彭金華講了他們三人來延安的過程。彭老總掛念了劉坤模九年時間,詢問:「細妹子,你這些年過得還好嗎?」 劉坤模開始講述起,這些年怎麼過來的,說到武漢教書後就結束了。彭老總以為劉坤模在武漢當了老師,能夠自食其力了,心裡很高興,為有這樣的妻子而自豪。突然,細心的彭老總發現劉坤模的頭髮,有燙髮的痕跡。
  • 彭德懷|1生經歷3段悲情婚戀,曾拒絕外國金髮碧眼女記者愛的表白
    安娜趕忙說:「彭,我愛你,為了你,我不怕任何危險!」彭德懷說:「我這個人說話很直接,有時很傷人……你愛我,我很感激,可我不愛你呀!」安娜被驚得說不出話來,彭德懷又說:「安娜,我們是生活在兩個世界裡的人,在你的國家裡你大聲說愛某一個人是一種習慣,但在我的國家卻不行,我們的百姓還在水深火熱之中,像你那樣去愛一個人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奢侈!」
  • 彭老總痛失初戀,苦心培育結髮之妻,浦安修痛哭:我不應該離開他
    前言彭老總一生共有過三段愛戀,只是結果都不是太好,留下許多遺憾。初戀本該與他長相廝守,不料卻選擇了跳崖自殺,結髮妻子與他分別10年,另嫁他人無法破鏡重圓。最後陪他度過後半生的妻子,卻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時候選擇了離開,讓他傷心到了極點。
  • 彭德懷的苦澀婚姻:苦等髮妻十年,卻不料她已改嫁,孩子已經兩歲
    之後,彭德懷教劉坤模讀書識字,幾個月後,彭德懷告別劉坤模,前往長沙報考湖南陸軍講武堂,1923年8月,彭德懷從講武堂畢業,回到了家,與妻子歡聚一段時間。而劉坤模則是重新嫁給了一個老紅軍任楚軒。1947年12月,彭德懷給餘秋裡打電話:「老表,我那個寶貝侄子在你那裡嗎?」餘秋裡:「你是說彭起超啊,在我這裡當特務連連長。」
  • 《彭德懷元帥》:彰顯信仰之美
    就是1945年辛亥革命元老、抗日英雄續範亭在延安第一次見到彭德懷,寫了一首詩所讚揚的,「爽直將軍貴姓彭,志如鐵石氣如鯨;三軍一致稱模範,粗布徵衣半老兵。」電視劇《彭德懷元帥》從歷史的真實性出發,對他的性格刻畫實現了新的突破,我不敢說該劇已經做得很完美,但至少這方面做出了可貴的探索。
  • 金髮碧眼洋記者追求元帥大叫:我愛你!不想元帥黑著臉說十三個字
    1918年兩人定下婚約,然彭德懷因貧窮不得不離家參軍,去尋找出路。在家的周瑞蓮因地主逼債,父親無奈自殺,周瑞蓮也因反抗賣身抵債而跳崖身亡。第一段戀情就這樣無疾而終。之後的1921年,他曾籌集170塊大洋只為贖一個叫月月紅的青樓歌女。可惜這時的彭元帥還未走出上一段感情的陰影,終究不過是妾有意而郎無情。1922年,在親友撮合下,24歲的彭德懷娶了貨郎之女劉細妹,給她改名劉坤模。
  • 丈夫答應她,戰爭勝利後去找她,10年後再相見,妻子:不如不見
    丈夫答應她,戰爭勝利後去接她,10年後再見髮妻,她已改嫁有小孩 提起彭德懷元帥,很多人都感到無盡的悲哀。彭德懷元帥的一生戎馬戰場,但在生活感情方面,卻始終很不圓滿,而且,彭元帥在晚年的時候被冤枉含冤而死,還是令人十分揪心的。
  • 彭老總坎坷情史:髮妻因抵債跳崖,原配無情背叛,自由戀愛卻離婚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毛主席曾寫這樣一首六言詩致敬彭德懷同志。彭德懷自幼家境貧寒,八歲喪母,父親多病,輟學之後給人看牛、打工吃盡了苦頭。彭德懷親手縫補衣物(劇照)在1928年,彭德懷的祖母跟父親都相繼離世了,劉坤模不再需要待在家中照顧祖母跟父親,於是就把劉坤模接到了身邊,將劉坤模接到自己的身邊
  • 《彭德懷元帥》央視開播 董琦走上革命道路
    董琦  搜狐娛樂訊 由宋業明執導,馬繼紅、高軍編劇,董勇、楊童舒、羅鋼、董琦等領銜主演的長篇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彭德懷元帥》已於5月20日登陸央視一套,每晚20:00準時與觀眾見面。青年實力演員董琦首次挑戰正劇,飾演彭德懷元帥的原配妻子劉坤模,換上一身軍裝開啟了革命道路。
  • 副司令偷走作戰地圖,救了彭德懷一命,彭:今日不是你,老夫休矣
    1950年10月8日,當得知中央決定彭德懷出任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時,遠在中朝邊境的東北邊防軍第十三兵團司令部立刻就炸開了鍋,大家紛紛表示:彭總來當司令,可真是太好了!因為,在戰區司令級別的將領當中,彭德懷是少有的「勇猛型」統帥,擅長以弱敵強,以硬碰硬,習慣打惡仗,而且他還是解放軍副總司令,由他來坐鎮朝鮮對付「遠東王」麥克阿瑟是再合適不過了。
  • 1952年,浦安修來到朝鮮戰場看望彭老總,為何卻被當眾罵哭?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彭老總在延安見到了朝思暮想的細妹子,也就是劉坤模。劉坤模是彭老總的原配妻子,他們於1922年結為夫妻,婚後相敬如賓,度過了一段開心的時光。後來,彭老總參與領導了平江起義,兩人從此失去聯繫,直到國共第二次合作,劉坤模才在報紙上得知,自己的彭大哥已經當上了八路軍副總指揮。兩人相見,都分外激動。只可惜的是,劉坤模當年走投無路,不得已改嫁他人,並且還有了孩子。彭老總得知後很難過,但破鏡難重圓,他們後來都開始了各自的生活。彭老總一心抗日報國,可他已經快四十歲了,身邊沒有人照顧可不行。
  • 彭德懷最後歲月:8年牢獄每日寫自傳 化名王川埋葬(組圖)
    「大批鬥」的暴虐過去了,1968年開始了一場更為殘酷的、隱秘的鬥爭審訊。  1967年9月28日至12月6日,專案組8次審訊彭德懷的入黨問題,目標是「彭德懷是假黨員」。從新年開始,又突擊審訊彭德懷所謂「裡通外國」問題。從1952年到1959年,彭德懷5次被派去蘇聯談判或訪問,在專案組的方案中都當作「裡通外國」罪行來審查。
  • 李奇微是如何評價彭德懷的
    根據明確史料記載,李奇微曾3次評價彭德懷。 彭總在朝鮮戰場 第一次評價:「彭德懷是智勇雙全而且非常勇猛的戰士。」
  • 揭秘廬山會議:朱德因保護彭德懷而被降職
    錯誤批彭不跟風  1959年7月2日起在廬山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原定議題是總結1958年發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以來的經驗教訓,繼續糾正已經覺察的「左」傾錯誤,以求在此基礎上統一思想,爭取更大勝利。
  • 彭老總叫醒小戰士,卻被打了一拳,事後彭老總給了他1個銀元
    好比西漢的李廣,治軍不嚴,但他把士兵視為親人,所以他的部隊的戰鬥力很強,用太史公的話說,李廣的士兵「鹹樂為之死」。  據傳是諸葛亮所著的《將苑》裡說,「善將者,不恃強,不怙勢,寵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懼,見利不貪,以身殉國,壹意而已。」具備這些素質的將領在古代更少,但我國老一輩將帥卻普遍都是如此。
  • 侄兒軍銜被壓低一級,卻是叔父彭德懷授意!知道原因後他淚流不止…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是1935年,毛澤東為彭德懷寫下的一首詩。彭德懷是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一生赤膽忠誠、叱吒風雲,為革命勝利立下赫赫戰功,贏得「彭大將軍」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