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最後歲月:8年牢獄每日寫自傳 化名王川埋葬(組圖)

2021-01-18 搜狐網

百團大戰中,彭德懷在前線哨所觀察敵情,這裡距敵人只有500米

  彭德懷,不滿18歲即投身湘軍,靠著戰功從一名二等兵升到團長。他本可繼續沿著這個階梯上攀,但他卻苦苦尋索一條救國救民之路。年屆30,他找到了共產黨,頓見曙光。從1928年到1953年,25年中他有22年身在前線。

  1959年廬山會議後,彭德懷從新中國的政治舞臺上消失。在接踵而來的「階級鬥爭」和「文化大革命」中,他的「罪行」不斷升級,從「投機革命」、「偽君子」、「野心家」到「裡通外國」。1974年,他在囚禁中含冤辭世。彭德懷的生命歷程反映出中華民族近百年的苦難、追求與奮鬥。他的豐功偉績、剛風勁節令人敬仰,他百戰未死卻死於為民諫諍的結局令人悲痛。  

從百戰沙場到挨批鬥百場

  1967年7月開始,重傷中的彭德懷被數十個單位遊街「揪鬥」。他強直著頭,挺立身軀,傷痛和憤怒使他在被「遊鬥」中幾度昏迷。

  1967年7月,《人民日報》號召痛打「落水狗」。一代民族精華被揪上批鬥臺,遭肆意凌辱。

  江青十分「關注」彭德懷她幾次不陰不陽地提到:「彭德懷在衛戍區養得胖胖的,過去還沒有公開批判一下呢」,「要把他批倒批臭呵」。7月19日早飯後,彭德懷被告知要去「開會」。直到吉普車開進北京航空學院,他才想到,這是開他的「批鬥會」。下午,他被帶到北航六系一間教室裡,面對著60多個紅衛兵。

  「彭德懷,交代你的問題!」一個紅衛兵厲喝一聲。「你為什麼要發動百團大戰?」

  「打日本鬼子唄!」

  「百團大戰沒有請示毛主席,受到毛主席批評?」

  「嘿,不對的。打電報了嘛!毛主席、中央軍委發來了電報祝賀,說"百團大戰真是令人興奮,像這樣的戰鬥是否還可以在山東其他地方組織一兩次"。」

  北航原黨委一個負責幹部韓愛晶不知從哪裡冒出來,批判彭德懷在華北「搞獨立王國」,「背著主席打百團大戰」,「暴露了我軍力量,把日寇引到根據地來,造成很大損失……」彭德懷怒不可遏,打斷韓愛晶的話,講為什麼打百團大戰,打得怎麼英勇。一部分紅衛兵似乎聽入迷了。韓愛晶趕快扭轉局面,喊:「彭德懷,交代你在廬山會議上反黨反毛主席的罪行!」

百團大戰中,彭德懷在前線哨所觀察敵情,這裡距敵人只有500米

  「我沒有罪行,只有錯誤。對廬山會議還保留我的看法。」

  全場喧譁起來,有人帶頭高呼:「打倒彭德懷!」

  韓愛晶從桌子上跳過去,指著彭德懷鼻子吼:「你反不反對毛主席!?」

  「我不反對毛主席,我只是對毛主席無話不談。」

  韓愛晶一拳出去,打得彭德懷倒退幾步,跌坐在地上。呼啦圍上去一堆人,拽的、打的、踢的,拳腳交加。彭德懷認得其中一個紅衛兵,說:「小同志,你不要發火,你不懂事……」話未說完,有人幾個猛拳衝著彭德懷胸部打去,彭德懷頭撞在課桌上,跌倒時又撞在水泥地面上,發出重重的響聲。

  彭德懷忍痛喊:「你們怎麼這樣對待一個快70歲的人!」

  會場大亂。彭德懷被拽起來,打倒;再拽起,再打倒,連續7次!一個穿皮靴的大個子飛起一腳,向躺在地上的彭德懷右胸踢去,彭德懷深哼一聲,昏迷過去。

  下午5時50分,彭德懷在半昏迷中被人架回囚室,勒令起身,連夜寫「認罪書」。

  風雲日緊。7月25日,中央文革在天安門廣場召開大會,林彪在會上喊出了「打倒軍內一小撮走資派」的口號。從7月26日開始,重傷中的彭德懷被數十個單位連續「揪鬥」。其中6次為萬人大會,7次「遊街」。彭德懷不甘受辱,強直著頭,挺立著身軀。一些彪形大漢被挑選來揪押他。傷痛和憤怒使他在被「遊鬥」中幾度昏迷。

  連續的「批鬥」一直進行到1967年末。曾經百戰沙場的元帥,挨批鬥又何止百場!

  參加批鬥會回來,彭德懷還要寫自傳交代全部歷史,從6歲時寫起。哨兵日記記載,彭德懷在挨批鬥的日子,每天要寫自傳八九個小時;不挨批鬥的日子,一天寫十二三個小時。  

重磅書摘  第一次落下英雄淚

  「為了革命的利益,必要時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這是我入黨誓詞的最後一句,現在是時候了。」

  「大批鬥」的暴虐過去了,1968年開始了一場更為殘酷的、隱秘的鬥爭審訊。

  1967年9月28日至12月6日,專案組8次審訊彭德懷的入黨問題,目標是「彭德懷是假黨員」。從新年開始,又突擊審訊彭德懷所謂「裡通外國」問題。從1952年到1959年,彭德懷5次被派去蘇聯談判或訪問,在專案組的方案中都當作「裡通外國」罪行來審查。

百團大戰中,彭德懷在前線哨所觀察敵情,這裡距敵人只有500米

  多次逼供,彭德懷忍無可忍,「騰」地跳起來,拍桌子大吼:「你們的目的達不到!」審訊者一起站起來罵:「你簡直無恥之極!」「混蛋透頂!」……

  專案組用車輪戰突擊審訊彭德懷,一堆人圍著彭德懷,你一喝,我一喊,輪班無休止地追逼,一句話反覆問,直至彭德懷精神恍惚,「要什麼給什麼」。

  廬山會議後,彭德懷曾要求黨中央審查他;「文革」開始,他衷心歡迎審查,相信審查會洗清他的冤屈,澄清事實的真相。但殘酷的事實使他認識到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他不顧災難的後果,在被審時痛斥怒駁,對操生殺之權的專案人員捶桌怒吼:「你再審,我也是頑固!」「我就是頑固,頑固到底!」「你們把我槍斃了吧!我什麼都不怕!」

  1968年5月7日,由陳×等5人「攻他的核心問題」,審訊室內彭德懷忍無可忍,他怒吼、痛罵。主審人鼓動說:「不交代不能收兵」。最後,陳×的筆記記著:「我們的目的基本實現了。」

  彭德懷在半昏迷狀態下回到囚室,拿出一張紙條寫下:「為了革命的利益,必要時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這是我入黨誓詞的最後一句,現在是時候了。」

  從被揪以來,彭德懷忍受著紅衛兵的批鬥、哨兵的監視、專案組的審訊,期待著「九大」使黨的一切回到正常軌道上來。1969年4月1日,這一天終於來到,當彭德懷在囚室裡聽到院外群眾遊行,高呼慶祝「九大」開幕的口號時,不禁痛哭。這是被監禁以來,他第一次落下英雄之淚。

  「九大」開了24天,他深深失望。他將自己的生命早已置之度外,但他不能不擔憂黨和國家的命運。哨兵日記上記著,彭德懷在看到這次大會的公報後,常常徹夜不能入睡,有時嘆氣、流淚、搖頭,有時「呆坐發愣」,「突自笑起來」。在看「九大」公布的中央委員會及政治局委員名單時,他「扳著手指頭數」,「流淚4次」。「九大」開會期間,哨兵日記每天都有他嘆息、流淚的記載。

  從1967年8月的大批鬥和審訊開始,哨兵日記就常常記錄彭德懷「通夜不睡」。「九大」以後,彭德懷明顯地衰老了,更經常失眠。9月11~14日連續4夜,他幾乎徹夜沒有入睡。他常常自言自語,有時靜坐出神,有時唱歌發笑,踢腳、揚手。有時發脾氣、吼叫:「要命啊!」「好苦啊!」

百團大戰中,彭德懷在前線哨所觀察敵情,這裡距敵人只有500米

  1970年7月2日,江青催促專案組對「主要案犯」定案。7月21日,彭德懷專案組上報建議:「撤銷彭德懷黨內外一切職務,永遠開除黨籍,判處無期徒刑,終身剝奪公民權利。

  彭德懷不是一個「完人」,但他是一個真正的人,一個「大寫」的人。

  為尊重歷史原貌,本版文字除署名外,均節選自彭德懷傳記編寫組歷經三十年收集資料、訪問、寫作和修訂出版的《彭德懷全傳》第四冊,還原了彭總的最後歲月。文中小標題為編者所加,由於篇幅原因,本版在摘錄時有所刪節。  

訪談  三十年磨一劍,  還原彭大將軍真面目

  問:作為彭德懷傳記組成員,您能介紹一下為彭總立傳的過程嗎?

  彭德懷傳記組成員何定教授:1978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為彭德懷舉行追悼會,鄧小平代表中央致悼詞,為彭德懷恢復了名譽。會後,經楊尚昆、黃克誠等老革命家的提議,由中央軍委辦公廳和北京師範大學支持,成立了基於自願參加的彭德懷傳記編寫組。

  《彭德懷全傳》從1979年開始收集資料、寫作到和讀者見面,經歷了30年的時間,其間不無曲折。從1959年9月至1978年12月的近20年間,彭德懷的手稿、筆記大部被銷毀,關於他的公開的、內部的文字資料,則充斥著對他「罪行」的清算。從1978年春起,傳記組沿著彭德懷生活和戰鬥的足跡,訪問了上百名的老將軍、老紅軍、老八路、老民兵、老鄉親。從他們的回憶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鮮活的彭老總。正如張愛萍上將所說,他不是一個「完人」,但他是一個真正的人,一個「大寫」的人。

  為彭德懷立傳經歷了一個由簡到繁、由繁到簡、再由簡到繁的過程。從1983年8萬字的《彭德懷傳略》到傳記初稿的120萬字,到1993年壓縮為58萬字《彭德懷傳》出版,其間也很不容易。近幾年,黨史、軍史專著和老一輩革命家的年譜、傳記、回憶錄相繼出版,披露了許多史實,使我們能夠在《彭德懷全傳》中對這類問題進一步分析、考證。這次出版的《全傳》,對於廬山會議、彭德懷在「文革」中的情況記述得尤其詳細。

百團大戰中,彭德懷在前線哨所觀察敵情,這裡距敵人只有500米

  眾所周知,從1959年彭德懷在廬山上書為民請命被罷官,到1979年中共中央為他恢復名譽,20年間對這位功勳赫赫、剛正清廉的革命元戎,務在「批倒批臭」。本跡淹沒,謬誤流傳,世人莫識彭大將軍廬山真面目。隨著社會的進步,思想的解放,有若干過去仍未能觸及的彭德懷歷史公案,終於可以由時間來澄明是非。  

最後一聲吶喊  「我仍然挺起胸脯,大喊百聲問心無愧」

  根據江青的指示,專案組一面起草對彭德懷的審查報告,一面出提綱要彭德懷寫自傳。

  彭德懷從極度精神折磨造成的失態中掙扎出來,再從頭寫「交代」第三次簡歷。他把這種寫「交代」變成最後一次搏鬥。

  繼1962年寫「八萬言書」之後,他再一次回顧生平:從童年的苦難到青年的探索,從平江起義的怒潮到開創紅軍根據地的鏖戰,從萬裡長徵的奇蹟到敵後抗日的烽火,從大西北的解放到抗美援朝的勝利,從新中國的國防建設到廬山會議上的罷官,70年歲月像一幕接一幕歷史長劇在心中重演。他一天天伏案寫,伏案抄,似乎忘記了自己是身陷囹圄。有時他沉思嘆息,潸然淚下;有時他興高採烈,哼起湖南小調。他時而點頭自語,時而又橫眉冷對。

  彭德懷的第三次簡歷,為人們留下了一份關於他波瀾壯闊一生的記錄。彭德懷的坦率陳詞,被當作他拒不認罪的證據,收藏在檔案裡。9年後,「四人幫」垮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彭德懷恢復了名譽,人們發現了這些材料,才驚嘆於它的珍貴价值。縱然身為囚徒,彭大將軍仍然是彭大將軍橫刀立馬,正氣凜然。「交代」材料最後的一聲吶喊「我仍然挺起胸脯,大喊百聲問心無愧」,將響徹千古。  

彭總含冤逝世  逝世時,他身旁沒有親人,沒有同志。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逃喪命,將彭德懷判處無期徒刑的方案終於未能執行,但對他的審訊仍然繼續著過去的一套。

  在一次提審中,專案組甚至提出1951年在朝鮮前線犧牲的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是彭德懷有意害死的。這樁誣陷給彭德懷造成很大的刺激,使他既氣憤又傷心,連續失眠,甚至發生了幻視幻聽。

  1974年8月,彭德懷病勢垂危。9月2日上午,專案組李××、任××進入彭德懷病室。據專案組筆記,這次談話斷斷續續約四十分鐘,彭德懷說:「我自己犯有很多錯誤,但我不搞陰謀詭計。」

百團大戰中,彭德懷在前線哨所觀察敵情,這裡距敵人只有500米

  1974年11月29日14時50分許,彭德懷的心臟停止了跳動。他身旁沒有親人,沒有同志。

  彭德懷逝世後,專案組在給中共中央的報告中如是說:

  彭德懷的手錶。這塊手錶是彭德懷從抗美援朝時開始戴起,直到剛被關押時還戴著,後來就不讓戴了。彭德懷被關押期間穿的棉衣和內褲。衣服上的補丁都是彭德懷自己補的;棉衣上的布面已破了,棉花大部露在外面。彭德懷在關押中的生活用品:鋁勺和手帕,是侄女彭梅魁為他買的。

  受審人員彭德懷,因患直腸癌,經治療無效,於1974年11月29日病死。彭德懷是裡通外國、陰謀奪權的反黨分子,我們意見,將其化名王川,屍體火化後,骨灰存放成都一般公墓。

  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批示:「照報告上所提辦法辦。」

百團大戰中,彭德懷在前線哨所觀察敵情,這裡距敵人只有500米

百團大戰中,彭德懷在前線哨所觀察敵情,這裡距敵人只有500米

百團大戰中,彭德懷在前線哨所觀察敵情,這裡距敵人只有500米

百團大戰中,彭德懷在前線哨所觀察敵情,這裡距敵人只有500米

百團大戰中,彭德懷在前線哨所觀察敵情,這裡距敵人只有500米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彭德懷三次交代身後事,將骨灰放在家鄉葫蘆裡,扔到大海週遊世界
    彭德懷給人的印象,是剛毅與堅強的,毛主席曾寫給他的詩「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詩至今讀來,仍讓人感覺盪氣迴腸,不過1959年的廬山會議以後,彭德懷的政治命運發生了改變,他對自己的未來,也感到模糊不清,彭德懷的侄女彭鋼回憶,彭德懷曾三次和她交代身後事。
  • 彭德懷元帥為何在1960年和1974年兩次更改遺囑?
    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等都相繼籤字,表示同意。 回家後,彭德懷帶彭鋼到南海划船。一邊走,彭德懷一邊說:「小兔,我把這個事交給你了。」 彭鋼問:「什麼事就交給我了?」 彭德懷嚴肅地說:「今天我們都定了,死後不留屍體,不埋葬,都變成骨灰,你把我的骨灰燒好了,放到家鄉的那種葫蘆裡。」
  • 誰下令秘密保護彭德懷骨灰:不準換盒,不準移動
    1978年12月24日,彭德懷同志的追悼大會將在北京召開,相關的籌備工作也在緊張的進行,但在此時卻出現了非常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彭德懷同志的骨灰仍然一點消息也沒有,不知道能否找到?也不知道流落到什麼地方?
  • 劉坤模十二歲嫁給彭德懷,後與他人同居生子,彭德懷說不要怪她
    就這樣,彭德懷家中開始準備迎娶新娘子,最後於1922年的農曆三月初七,彭德懷正式將細妹子娶回了家。從此,他們成為了一家人。當時劉坤模剛剛12歲,而彭德懷正好大她一輪。但是婚後,彭德懷對劉坤模是十分的體貼,劉坤模晚年曾回憶道:「婚後他一直像老大哥那樣關懷我,照顧我,我在他身邊感到溫暖。」
  • 五月天的《自傳》,寫滿了我們自己
    在拒絕成人、懷念青春的基調奠定已久,友誼與愛情萬歲的聲音響徹雲霄之後,他們推出了新專輯,取名叫《自傳》。文案裡說,這張是「此生唯一自傳,堪稱詩一般」。之前寫過,所有文藝,本質上是心疼自己。五月天的《自傳》,何止記錄了他們的成長,也返照著每個喜歡五月天的人,如何跋涉青春,穿越愛河。今天的推送來自作者大地。
  • 劉坤模:彭德懷深愛之妻,8年驚魂顛沛流離,再嫁他人與彭總緣盡
    所以就給彭德懷發了一份電報,電報的內容就是這首六言詩。當然彭德懷收到這首六言詩後,就把最後一句改了: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英勇紅軍。彭德懷是中國共產黨中的高級將領,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領導了平江起義,時任紅軍第五軍軍長,後來和紅軍第一軍會合,組成紅軍第一方面軍。在抗日戰爭時期,彭德懷擔任八路軍副總司令。
  • 彭德懷臨危受命再次出徵,載譽歸國接受史達林宴請
    1934年紅軍開始長徵時,要他率部當開路先鋒,他服從中央決定,由贛南打到陝北;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時,要他率部挺進華北敵後開展遊擊戰、創建根據地,他服從中央決定,直到贏得抗日戰爭勝利;1947年蔣介石大舉進犯延安時,要他率領只有相當於敵十分之一的兵力,保衛黨中央,他又服從中央的決定,最後解放了大西北。如今,要他領兵抗擊竄到了我國東北邊境的侵略者,對彭德懷來說,更是名副其實的臨危受命。
  • 老電影《怒潮》與彭德懷
    吳將軍是平江人,非常熱愛自己故鄉,想搞一部平江撲城的電影,但自己是大老粗,寫不出來,就找省文聯主席周立波幫忙(寫《暴風驟雨》、《山鄉巨變》的大作家),周立波找來青年詩人未央,後來八一廠專業編劇鄭洪也加入進來,三人合作寫成了劇本。因為單寫平江撲城情節太簡單,於是改成從北伐開始,到參加毛委員領導的秋收起義結束。
  • 彭德懷與《小二黑結婚》
    1943年9月,扉頁上印著彭德懷題詞「像這種從群眾調查研究中寫出來的通俗故事還不多見」的土紙鉛印本《小二黑結婚》出版了。但新華書店負責人卻認為,即便是真實的也不能這樣寫,這麼寫就暴露了解放區的陰暗面,是在給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政權抹黑,會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某些文化界領導人更認為,這部小說是一本庸俗化的小故事,不值得出版,當前的大事是抗日,應當高歌邊區軍民偉大的抗日戰爭,而不是兒女婚事,出這樣的書,沒有多大價值。
  • 五月天《自傳》:發酵在歲月裡的回憶殺
    在我看來,這更像五位「大夥子」蓄謀已久的一起夏日「殺人」事件——歲月為刀,殘酷又溫柔,剖開人生,那些深刻的、你本已遺忘的故事片段汩汩淌出,美妙或哀傷。最終我們靜靜躺在名為「曾經」的血泊裡,染一身回憶腥甜,待輪迴重生。
  • 日軍C計劃:以美女特務誘惑警衛員,刺殺彭德懷,險些成功
    魏巍八百裡太行,埋葬了無數革命先烈的遺骸,見證了中華民族抗擊日寇的歷史。1942年5月的太行山,迎來日軍最大規模的一次圍剿。日軍為這次圍剿做了充分準備,3萬多名全副武裝的精銳,對八路軍總部進行圍追堵截,幾乎所有路線都被日軍封死,彭德懷和左權兵分兩路突圍,左權在突圍中壯烈犧牲。
  • 浙江省博物館開年大展探秘古埃及文明(組圖)
    雖然古埃及文明早已遠去,但豐富的歷史遺存依舊訴說著埃及昔日的地中海大國歲月,並幫助今天的人們重構這一法老國度的歷史。1月22日,浙江省博物館開年大展《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明展》在西子湖畔揭開神秘面紗,通過來自義大利多家博物館的180件文物搭建一座跨越時空的橋梁,帶領觀眾探秘古埃及文明。
  • 每日一歌《光輝歲月》Beyond
    今天是每日一歌第一篇《光輝歲月》Beyond。《光輝歲月》是中國香港搖滾樂隊Beyond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黃家駒作曲並為歌曲的粵語版填詞。該曲的粵語、國語版分別收錄在Beyond1991年4月發行的國語專輯《光輝歲月》中。該曲是黃家駒為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創作的一首作品。
  • 《彭德懷元帥》:彰顯信仰之美
    就是1945年辛亥革命元老、抗日英雄續範亭在延安第一次見到彭德懷,寫了一首詩所讚揚的,「爽直將軍貴姓彭,志如鐵石氣如鯨;三軍一致稱模範,粗布徵衣半老兵。」電視劇《彭德懷元帥》從歷史的真實性出發,對他的性格刻畫實現了新的突破,我不敢說該劇已經做得很完美,但至少這方面做出了可貴的探索。
  • 彭德懷寫的絕密電報公開,披露毛岸英犧牲...
    這張珍貴的合影拍攝於1950年10月16日,是毛岸英在國內留下的最後影像。它見證了毛岸英作為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的最後時光。毛岸英犧牲當天,彭德懷專門向中央軍委作了匯報。這封短短的電報,彭德懷足足寫了一個多小時。「我們今日七時已進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個參謀在房子內,十一時,敵機四架經過時他們四人已出來,敵機過後他們四人返回房子內,忽又來敵機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燒彈,命中房子,當時有二名參謀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燒死,其他無損失。」
  • 彭德懷的苦澀婚姻:苦等髮妻十年,卻不料她已改嫁,孩子已經兩歲
    參軍湘軍後,彭德懷作戰很是勇猛,三年後,他當上了連長,在兵荒馬亂的歲月裡,他也算是小有成就,就在他滿心歡喜準備回家和周瑞蓮成婚時,家鄉卻傳來消息,周瑞蓮被地主老財逼死了。原來周家曾欠地主家錢,因無力償還,周母被地主氣死,地主叫囂要將周瑞蓮賣了抵債,周瑞蓮寧死不從,跳下了懸崖。
  • 揭秘廬山會議:朱德因保護彭德懷而被降職
    錯誤批彭不跟風  1959年7月2日起在廬山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原定議題是總結1958年發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以來的經驗教訓,繼續糾正已經覺察的「左」傾錯誤,以求在此基礎上統一思想,爭取更大勝利。
  • 鄧小平參加彭德懷追悼會,短短幾句悼詞,讓家人當場落淚!
    彭德懷是解放軍第一猛帥,打硬仗,打狠仗,打得美國第一次在沒有勝利的停戰書上簽了字。他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輩革命家、軍事家,也是解放軍「十大元帥」之一。彭德懷1989年出生於貧苦家庭,後投身參加革命。一生功勳卓著,領導過大大小小無數戰役,為中國革命事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
  • 為什麼彭德懷的樣子令巴金興奮不已?
    1952年3月,著名作家巴金到朝鮮慰問並採訪。3月20日,彭德懷接見了巴金等十七位文藝工作者。25日晚,巴金一揮而就寫下了《我們會見了彭德懷司令員》這篇文章(標題沒有錯,是巴金等會見彭,而且刊登在當時的《人民日報》上)。
  • 在都市裡的風景裡沒有人(王川/文)
    最後完成是著名的夾江宣紙,成為低級的毛竹「掉」進種種筆墨的陷阱。我還在低極的紙上塗畫一些東西,我畫了三十年的畫)其中十六年在紙本設色,「真」是「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假」的是我們可能永遠告別了這一張「天下第一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