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長假期》可以說是日本現象級藝人木村拓哉的封神之作,但我當年看這部劇時,實在不理解為什麼男女主角都不是太漂亮,而且故事平淡,連劇情衝突都沒有,為啥這部劇爆了。
今年,在我身邊很多朋友「被離職」之後,再看這部《悠長假期》,我突然明白這部劇為什麼受歡迎了。
因為它不狗血、夠真實、接地氣,讓無數平凡的人們在這部劇中看到了自己。
過氣女模特葉山南在婚禮上被未婚夫放了鴿子,但這不是最慘的,未婚夫還捲走了她的財產。無奈葉山南死皮賴臉住進未婚夫的公寓,與瀨名秀俊成了舍友。
葉山南的人生到了低谷,而瀨名秀俊也好不到哪。身為鋼琴家,他卻被教授批評彈琴「沒感情」,可以說在專業上基本被判了「死刑」,瀨名秀俊絕望放棄,卻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
兩個處於失業狀態的人,對未來生活一片茫然,在焦慮中左衝右突,試圖找到出口。
這兩個人工作上不如意,感情上也不如意。
葉山南在同居相處的過程中漸漸喜歡上瀨名秀俊,可是瀨名秀俊喜歡的是學妹涼子。而涼子卻喜歡上葉山南的弟弟、已經有女朋友的真二。
這種情節設定,除了逃婚以外,真的就和我們的日常生活高度貼合。劇中男女主角和我們普通人一樣,工作、生活都不是那麼如意,但是,他們又不想拿自己的問題去麻煩別人,畢竟在這個社會,每個人都很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要解決,沒人會真正和你感同身受,所有的問題你只能自己默默消化。
所以葉山南和瀨名秀俊在剛開始,都努力表現得若無其事,可是隨著相處,兩個敏感且善良的人,都感受到對方的不如意,於是極力想要幫助對方振作。
而當他們感受到來自對方的溫暖時,愛情就來臨了。
這種普通人日久生情的情節設定,比起霸道總裁愛上灰姑娘,更很容易引起共鳴。
《悠長假期》有許多你想都想不到的、有意思的臺詞。
瀨名:在自己什麼都做不好的時候,……你可以這麼想,就當作是很長很長的休假……不必勉強衝刺,不必緊張,不必努力加油……一切順其自然……
葉山南:然後呢?
瀨名:就會好轉。
葉山南:真的嗎?
瀨名:大概……
這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會發生的對話啊!
很多電視劇的臺詞,其實都脫離了生活,但《悠長假期》,少了說教般的臺詞,多了日常的對白。
這樣的對白,似乎無釐頭,實際上很能打動人心,似乎就是身邊的好友會對你說的話,所以當聽到這樣的對白,會有一種親切的感覺。
親切,就是這部劇的魅力。
每一個人的一生當中,都要經歷至少一次的低潮。
這種低潮,可能會讓你頹廢到想放棄人生。
作為亞洲工作壓力最大的國家之一,日本人一生當中,會經歷多個低潮期,有些人甚至因此抑鬱自殺,有些人從此躲在家裡啃老,再也不出門。
所以《悠長假期》這部劇,看似劇情平淡,其實很勵志。
日本人喜歡這種略有點頹廢的題材,比如2019年的《風平浪靜的閒暇》,也同樣是一部沒有戲劇衝突的電視劇,講述一個女生辭去東京的工作,到鄉下過了一段無所事事的日子,這個故事實在太平淡,但卻意外地受歡迎,在豆瓣上也拿到了8.8的高分。
它的主題就是:遇上低潮的時候,不要過度自責,就當是放了一個長假,順其自然,不勉強、不焦躁,更不做無謂的努力,靜待好運的降臨。
對於這種「精神勝利法」,以前我一直是持懷疑態度的,但我一個今年「被離職」的好朋友說,多虧了今年重溫《悠長假期》,他挺過了四五個月的失業期。
這部劇讓他相信,再大的困難都會過去,與其焦慮不安,不如暫時享受這無所事事的一段時間。
說實話,第一次在屏幕上看到木村拓哉的時候,並不覺得他長得有多好。
木材的眉眼是漂亮的,但他的嘴和牙齒卻不是那麼好看,嘴唇太厚而且牙齒不夠整齊。
女主山口智子也是同樣的問題。
他們在一起,還挺有夫妻相的。
但,一個演員有沒有魅力,長相其實幫助不大。木村拓哉和山口智子的這種長相,頗有一種「缺陷美」,很耐看。
上海人常說,小孩要破點相,長大了才會好看,大概也是一樣的道理。
就是這兩個靜態照片並不怎麼漂亮的男女主,當他們一動起來,卻意外有種攝人的魅力。木村拓哉站在街頭隨意打哈欠的鏡頭,那種慵懶的神態,圈粉無數。許多粉絲說,第一次被木村拓哉圈粉,是劇中那個他站在街頭打呵欠的鏡頭。
真正的演員,即使有著優越的外型條件,也不懼怕在攝影機前暴露自己的不完美。因為那一個呵欠,電視劇中的角色就「活」了,讓你相信那是活生生的一個人,而不是虛幻世界的一個角色。
《悠長假期》之所以大火,是因為木村拓哉賦予角色以靈魂。
當時的日本正處於「失去的20年」,經濟衰退讓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失業的焦慮籠罩著他們。而《悠長假期》則說,就把失業、失戀當成是一次假期吧,好好享受假期,假期結束時,一切都會好起來。
這種日劇無疑是那個時代的日本年輕人最需要的「安慰劑」。而木村拓哉略帶頹廢的氣質,以及鬆弛自然的表演,無疑打動了觀眾。
自《悠長假期》開始,木村拓哉開啟了屬於他一個人的時代。
在日本,沒有哪一個男星的關注度可以超過他,他宣布婚訊時引起軒然大波,電視臺每15分鐘滾動播放這則消息,在此之前,只有天皇駕崩才有此操作……
與其說《悠長假期》捧紅了木村拓哉,不如說木村拓哉帶紅了這部劇,他們互相成就,才有了這讓人念念不忘、無限回味的《悠長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