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評選一個最經久不衰的電影題材,我肯定會投愛情片一票。
遠了不說,只看近幾年,愛情題材幾乎拍啥火啥,國產愛情片也是年年都能出爆款。
最近,一部陣容超強的國產愛情片,再次吸引了我的注意。影片定檔4月19日,被稱為「2019最痛錯愛」——《如影隨心》。
戳心了!《如影隨心》終極預告揭婚戀眾生相 陳曉杜鵑同床異夢
誰都逃不過真香定律。有事攢人品,無事燒高香。
偷了別人的愛情,總要你拿另一種代價償還。
看到一個詞,叫「自然消減」,可以用來形容情侶之間。
離開只要一個瞬間,想要離開,卻是一個不斷疊加的過程。
可能他回消息越來越慢了,可能他忘了你的生日,忘了你不能吃辣,可能他跟別人說他一直單身。沒有人會因為一件事,輕易放棄一個人。但失望的次數多了,再喜歡的人也能想得明白。
很多分手之後的人問我:
為什麼我那麼喜歡她,她還是選擇離開我?
其實答案很好找,在那些平日生活裡的細節裡,在聊天記錄也裡有跡可循,那些隨意,默然,不耐煩,可能只有失去的時候,才會幡然領悟~
最後一次,她不想再給你機會了。
她清空了你們幾百頁的聊天記錄,刪掉你們所有的合照,刪掉了你。那些你做過的,你沒有做到的,你傷害的,你的好你的壞,都已經變得不重要了。
現在你知道她為什麼離開你了嗎。
不是她任性也不是狠心,只是對你溫柔太久了,心早就疲憊了。
她每失望一次,她就少做一件愛你的事;每失望一次,她在你心裡就後退一個臺階。
所以後來你也找不到她了。
「多少黑名單,曾經互道晚安。」
每個人都在愛情裡有各種各樣的不安,自己想不開,看了別人的經歷慢慢就懂了。
《前任3》告訴我們,愛在心口難開,只會演變成為遺憾。
《後來的我們》告訴我們,想不負此生真的很難。
在4月19號,即將上映——《如影隨心》
它能讓你看清很多,找到愛情每個階段裡的自己。
電影改編自作家安頓早年作品,講述了音樂家陸松與設計師文罌之間的愛情故事。陸松由陳曉飾演,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小提琴手,杜鵑飾演的是文罌,端莊迷人。
愛過、錯過,都是感情最讓人心碎的地方。
如果說顧長衛的鏡頭會講故事的話,那霍建起的鏡頭就是在吟唱一首詩。
影片也多採用了畫中的主色調,紅色與藍綠色,大膽、冷豔、迷人。
電影《北西》系列導演薛曉路首次任出品人,還有打造過《後來的我們》的金牌音樂製作人陳建騏,歌后那英等。
不同於以往的都市愛情電影,這個故事直擊了當下年輕人情感裡的痛點。
預告片裡的一句話,直接道出了愛情裡的猜疑和複雜:
「是不是因為我們曾經騙人,所以我們最怕被騙。」
套路與背叛,心動與底線,感情裡最需要的是信任,如果沒有,所有都將潰敗。
這個世界很公平,你以什麼樣的方式得來的愛情,最後也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失去。偷來的感情,都長不了。
前兩天我看了電影《如影隨心》預告片,陳曉飾演的小提琴家陸松,十足雅痞,杜鵑扮演的室內設計師,氣質冷豔。
偏偏這兩個人,就像翅膀勾住了翅膀,在巴黎邂逅。
海明威筆下寫:
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麼你此後一生中不論去到哪裡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
同樣的,如果你有幸在巴黎熱戀過,那麼你以後也將和這個人糾纏到底。
像所有熱戀中的情侶一樣,他們浪漫到極致。
一起牽手在巴黎的街頭巷尾,雙眼注視著對方,就像要燃燒起來一樣。
我確定愛上一個人的方式很簡單,看到他的時候心噌地冒出一團火,噼裡啪啦把你五臟六腑都燒起來。
不見他一眼,渾身難受。
陳曉和杜鵑兩人之間就是這樣,火花亂濺,情慾湧動。
可是所有光鮮亮麗的東西,背後都有黑洞。
我們每個人都只是在努力假扮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哪裡來的完美情人呢?
杜鵑離開單調乏味的醫生前夫,以為自己遇到陳曉是真愛。可誰知道,完美情人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坑,前人栽在裡面還沒出來,杜鵑又跳進去了。
陳曉因為隱瞞自己真實情況得來的愛情,最後也因為被識破謊言破碎。
人與人想要長期穩定的關係,除了一開始的共性和吸引,在長久的相處過程中,喜歡逐漸加深,滿滿依賴上對方。這還不夠,要走得長遠,要對對方暴露出最真實的自我。這個自我不是全盤是閃光點,更多的是各自最不堪的一面。
杜鵑是偷來的愛情,最後也要還回去。
越是深愛的,往往也正是痛苦的源頭
愛情,像是影子,抓不住卻也離不開
不管最後是一個人或是兩個人,愛,如影隨心
兩個人很精彩,一個人很自在
4.19 / 敢愛,敢心碎~
百大微信平臺底部菜單
↓
百大生活
↓
百大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