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之劉夢娜:每天都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2021-02-20 奶爸大剛親子營

我一直認為,

優秀的女人都具備一些特質:

內心獨立,隨時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原則,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鬆弛有度。

 

今天的主人公,

就符合以上所有特質。

大半湖南人都對她很熟悉,

每天六點半,湖南衛視新聞聯播,

她和另外兩位主播魏哲浩、熊琪都會準時向我們播報湖南。

她,

就是劉夢娜

作為本次藝娃星計劃全國少兒才藝風尚大賽的主審之一,劉夢娜女士也為我們的大賽錄製了祝福語,快點進來看一下吧!

說起劉夢娜(曾用藝名:丟丟),畢業於浙江傳媒學院,曾經擔任湖南衛視《百科全說》主持人、《直播大事件》御用主播,經常做客《越淘越開心》、《越策越開心》。

相比這個名字,

大家可能會更熟悉和喜歡「丟丟」這個稱呼。

印象中的丟丟,

開朗大方,思維敏捷,專業素質過硬,

特別是直播中的表現,

總是能靈巧有度的串聯起各個部分,

應對突發事件也毫不含糊。

未曾想,

這個在螢屏前一直活躍著的她,

已然是一個有著兩娃的靚麗辣媽!

當我問起產後恢復的怎麼樣時,

丟丟笑著直言:「我還沒開始恢復呢!我還在可以放肆吃的階段!」

這和電視節目裡的她如出一轍,

親切而又獨特。

對於會不會因為工作而錯過孩子成長的問題,

丟丟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關鍵是懂得放手。有些媽媽總覺得放不下心,但其實沒有什麼不放心的,就是一個取捨的問題。只要你願意,你就能平衡好事業、家庭和個人生活。」


我很驚訝,作為一個被採訪者,丟丟可謂是無話不談,

別人避諱的感情問題,癖好問題,她也一概都不迴避。

她的老公,是她留學美國時的同學,

因為年齡相差不大以及生活觀念有所不同,

兩人從談戀愛開始就小吵不斷,

「我其實覺得兩個人就該吵架,而且要好好把話說透了,兩個人的感情反而越來越好。」

她說,

七年之癢的時候,

她認真提過離婚的事,

但每次都被老公非常堅定地拒絕。

婚姻裡兩個人是否有一方能一直堅持,決定了兩個人將一拍兩散或是愈愛愈深。

「碰到這麼寬容的一個人,我真的很幸運。」

眼眶溼潤的丟丟反覆提及自己的老公,沒有他的支持理解,這份婚姻不會走到現在,自己的生活的狀態也不會如此理想。

正如丟丟說,

現在的生活與工作的狀態就是她理想的狀態,

即使懷二胎時提前18天才停下工作,她也覺得特別輕鬆。

她究竟還有什麼樣的生活工作小秘訣?趕緊往下戳吧~

Q:當媽之後自己最明顯的改變是什麼?

A:耐心。到第二胎我已經磨鍊到可以把耐心給到所有人了。

 

我本來不是有耐心的人,我就會看很多育兒書。

書上說要和孩子多溝通,並且要有技巧,不要給孩子說「不」的機會。

比如你說「我們一起去吃飯好不好?」「我們吃完飯再玩遊戲好不好?」這樣徵詢他意見的方式通常是不奏效的。

但如果你給他明確指令,「三分鐘後吃飯」;「雞蛋可以不吃,牛奶要喝掉;」 反而他會很聽話。

 

書上的理論都是有道理的,但用到孩子身上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孩子情緒超級不ok的時候,只能用分散注意力去哄他。

Q: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最辛苦的時候是怎麼處理的?

A:每當我來姨媽,生病,壓力大或者情緒控制不住的時候我就覺得養孩子真是件超級辛苦的事情。

這個時候不管孩子幹嘛,我都覺得特別累!這種時候我就會踹一下老公,說:「你去哄五分鐘。」

Q: 有沒有過工作很長一段時間不能陪孩子?這種情況下怎麼辦呢?

A:有,最長得有一個星期吧。

 

我認為孩子5歲之前還是需要父母幫忙帶,現在是我和我老公盡力交替帶,讓彼此的出差時間岔開,至少能有一方能夠陪孩子。

 

如果你想要有自己的生活,不希望孩子只粘自己,就要趁小孩小的時候讓他習慣面對各種人,各種問題,讓孩子早點適應不是只有媽媽的生活。

很多時候媽媽會擔心孩子捨不得自己,其實捨不得的都是媽媽自己,而不是孩子。

Q:生完孩子之後對老公有沒有忽視?

A:有,

老公有表達過說自己在家庭裡太沒地位。有孩子的頭兩年我精神狀態是很不好的,我們經常吵架,但我們會提前設置底線,比如可以爭吵,但是不能摔門,不能分床,不能輕易說離婚…

 

後來等孩子大一點,我們之間會更加注重溝通,很多時候我們以為不給老公帶孩子的機會,他很高興,但可能其實他是願意帶孩子的。

 

Q:和老公之間有沒有情感的保鮮方法?

A:吵架,偶爾大吵,不要怕吵。

 

兩個人彼此在乎,才會有吵架。有時吵到非常傷心,但轉念想到他的好,就覺得對方是真的為自己好,然後促進自己正視問題。

有底線的吵架會把問題說明白,之後感情又會更上一個臺階。

 

以前自己也要求老公要浪漫,

但真到那個時候就發現,那種送花送禮物的浪漫也不是自己追求的,所以之後變成他的錢打到自己的卡上,我想買什麼就自己去買。

我覺得我和老公之間最浪漫的事,就是當老人孩子都睡了,我和老公兩個人叫夜宵吃,然後各看各的視頻,時不時的乾杯,我覺得這就是我們之間最浪漫的事。

Q:在教育孩子方面,家裡一般聽誰的?

A:我和老公有教育理念的分歧。

我會更相信書中的理論,但另一半主張不能太溺愛孩子,要打。

這就導致偶爾我們會唱紅白臉,造成孩子的理解混亂。

 

現在他會慢慢的接受我的理論,捨不得打孩子。

當孩子非常不講道理,非常失控的時候,反而我會發微信要他打。

Q:怎麼看待女兒富養,男孩窮養?你所認為的放養式教育是什麼?

A:沒考慮過富養女兒窮養兒子,一心只想把最好的給他們。

在條件範圍內滿足他的物質要求,反而讓他在金錢方面並不貪心。想要的不會太執著。

 

我認為的放養式教育還是要讓孩子儘可能的去體驗不同的東西,接觸不同的人,嘗試更多的戶外運動。

我之前帶孩子還是太精細了,導致現在孩子只吃自己該吃的東西,任何其他好吃的都拒之門外;

去海邊沙灘遊玩,心情好的時候可以撒開玩沙子,但平常都不願意把手弄髒。

Q:還有什麼可以分享給媽媽們的育兒經驗或者一種女人的生活態度嗎?

A:不要太把自己框在孕婦和奶媽這種身份裡,生孩子就像女人來大姨媽一樣,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產後抑鬱就是媽媽們太失去自我了,其實在自己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孕期這段時間反而能夠做很多自己之前沒時間做的事情。

 

比如我懷二胎時就去了四個國家旅行,即使有難得的不上班時間,我也會化個妝保持自己愛美的那顆心。有時候休息不一定就是睡覺,做自己喜愛做的事反而更能夠放鬆自己。


Q:  現在很多媽媽特別焦慮自己的孩子的成長,你們這些明星的孩子都怎麼培養的?

A:  讓孩子在一個自然狀態下自然成長,但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多接觸不同的實物,比如語言環境的培養,你說長沙話,石家莊話,孩子自然會帶來很多方音語調。

再有,就是要多歷練。記得我們在學校學習主持的時候,就是厚著臉皮,多上臺多練習!我現在每次登臺前還是會緊張,每次也需要深呼吸,但多年的舞臺經驗,對於我而言,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


最後,劉夢娜還想對即將參加大賽的全國選手們說一聲,有夢想,十八般武藝,等你來Show~祝全國的小選手們,勇敢的展示自我風採,詮釋炫麗的閃亮舞臺!

大賽聯繫人:13912936086(elva樂樂老師)

桃籽 | 15150588450

微信 nono450

——騷擾小編——

相關焦點

  • 專訪舞者朱潔靜:「每一天成為更好的自己」
    「無論是再難拿下的角色,她都能拿下。受再重的傷,都能東山再起。當時,我就覺得她不止於此。」七八年過去了,朱潔靜一步步走到舞臺中央,走進公眾視野,走向最真實的自己。她先後主演「現象級」舞劇《朱䴉》和《永不消逝的電波》。
  • 楊熙雯:解除夢想的封印,成為更好的自己 | 新東方25周年人物專訪
    漸漸的,當她看到孩子們一雙雙求知的眼睛,目不轉睛地看著自己,聽著她的每一句話,她才發現,被人關注著,是一種莫大的幸福。從當初不願面對傷痛的女孩,到如今獨當一面的語文組長,楊熙雯跟著自己的學生一起,一點一滴地成長,因為她清楚,成為更好的自己,就是證明自己的最好方式。
  • 劉夢娜、端木林莎明星家庭分享種植牙經驗 掀星城愛牙熱潮
    活動吸引了星城近千名市民現場參與,並邀請了湖南衛視主播劉夢娜及父親、湖南經視主播端木林莎及父親這兩個明星家庭參與,分享種植牙體驗。 本次活動由長沙美奧口腔醫院趙鑫院長親自講解護牙、植牙知識,通過植牙手術視頻講解的方式,向現場關愛牙齒健康的市民展示前期拔牙和牙周護理、種植牙兩階段的具體操作方法。
  • 人物專訪寫作指南
    普通素人的採訪一般都是「紀實為主」,他們的某個社會現象引起了輿論或者成為了一個教材,比如「網紅」,「農民工」,「基層人員」。 專訪的稿件匯總一般寫作手法是生動形象和圍繞核心觀點處理,專訪的特點是「專」和「訪」,缺一不可。
  • 你想成為更好的自己,還是更好地成為自己?【703】
    前兩天朋友問了我一個問題:你想成為更好的自己,還是更好地成為自己?乍一看,這兩者似乎沒什麼區別,但是細細想來,差別不小。成為更好的自己,言外之意就是要每日精進,讀書、寫字、運動、工作等等,不斷進步;而更好地成為自己,或許就是一種隨心所欲、隨遇而安的狀態,不需要費力討好,也用不到努力迎合。
  • 劉夢娜喻美壬攜《鄉村合伙人》送溫暖!
    就算是跟當地村民對唱,看起來都毫無壓力!而他們口中所唱的山歌,正是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嗚哇山歌。嗚哇山歌悠揚野性,詞曲之間滿滿的原生態令人難以忘懷~ 他深知千年古樹對村子的重要性,在對崇木凼村進行開發和規劃時,一再的強調要保存好村子的代表:千年古樹~這樣為村民著想的陳黎明老師簡直不要太帥!
  • 智遠專欄|人物專訪寫作指南
    你所描繪的人物除了專訪核心內容外,要添加情感色彩,比如人物的細節「坐姿」「服裝」「語言停頓等」。就像GQ對羅永浩的報導一樣,如果你看完那篇專訪的輸出,能清晰的找到差異化的人物特徵與其他大IP商業大佬不同之處,那麼這就是一篇成功的專訪報導。
  • 【剽悍一隻貓的剽悍財富營】更加堅定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剽悍一隻貓的公眾號上,我看了一些文章,發現貓叔的很多經典金句都很喜歡,覺得很經典,和自己的觀點不謀而合,有些話還很扎心有道理,慢慢到每天空了就要去看一看公眾號文章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一天我看到了行動營的招募信息,看到幹掉「懶慫拖」自己就很想嘗試一下,但可能因為沒自信又或者是怕自己不能很好的完成,所以掙扎糾結了好幾天,在開課的最後2天我還是決定突破一下自己。
  • 恆大銷售專訪主管郭月新:遇到更好的自己
    與竭力維持每個角色的平衡相比,自由獨立的成為自己更為重要,女性需要超越家庭關係的束縛,去追求自我成長與自我實現。 在追求自我成長與自我實現的過程中勢必會站在「舍」與「得」的十字路口做一個另自己痛苦的決定。這是新社會對女性的高要求,如何兼顧工作和家庭是每一位職場女性必須要面對的一個課題。
  • 獨家專訪/被導演罵臭頭!SpeXial易柏辰《奈何》爆紅:讓自己更好
    記者林奕如/專訪易柏辰(易恩)在甜寵劇《奈何BOSS要娶我》1、2季飾演楚炎,深情守護女主角夏林(王雙 飾)超耀眼,出身男團SpeXial第三代成員的他,還是備受寵愛的忙內(老么之意),跨足戲劇圈並非一開始就有信心,他自曝剛開始拍戲時,曾被導演罵到臭頭
  • 真題範文 | 成為更好的自己
    其中人物角色在3D動畫師眼裡無不例外的完美,卻遭到了評論界的批評和市場的失敗。之後,3D動畫師們學會了將不完美因素融入設計,創造出的人物也更討人喜歡。這件事不得不讓我深思,所謂的完美與不完美對於我們真正的意義是什麼呢?「完美」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枷鎖。假若你性格溫柔,會有人說你懦弱。那麼你性格活潑點吧?就會有人說你譁眾取寵。假如你努力工作,會有人說你是圖表現。
  • 蕭戰:我一直在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對此,蕭戰也毫不掩飾,臉上的鏡頭承認自己胖了。 我每天都鍛鍊了一段時間,我一直在吃肉。 看來帥哥也是自覺健身肌,而不是吃海堡壘肥肉。軍事題材劇對人物體型自然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在拍攝過程中體能消耗也一定很大,認為肖佔增肌肉健身也是提前為新劇做準備,很敬業。
  • 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關注「韋彪愛創作」,每天給你一把金鑰匙,帶你一起成長。 想要優秀,你必須成為一個合格的「時間投資人」,你需要認真思考,認真選擇,想盡辦法將時間投資到高價值的人和事上面。 高價值的人和事,就是對你的成長有利的人和事。只要你長期堅持這樣的原則,你會發現,自己的時間投資回報會非常豐厚。 因此,牢記這句話:時間就是我的命。
  • 專訪Karsa:在RNG每天都過得很幸福
    接受騰訊體育專訪時,回憶起當時的場景,Karsa說:「那時候我沒什麼特別的想法,也講不出話,因為一直在哭。反而是鍋老師一直在安慰我,他說:『沒事沒事,小事小事,S8我們再加油。』」  之所以流淚,是因為決勝局被替換下場時,Karsa一度十分內疚,覺得是自己的失誤導致團隊打得如此辛苦,輸了就是「背鍋」俠。坐在場下觀看比賽時,早在RNG推掉水晶前,Karsa便泣不成聲。
  • 堂娜曝「終結單身秘訣」:讓自己成為更好的女人
    記者蔡琛儀/專訪 54歲的堂娜,修長的身材、靜謐的面孔、輕柔的嗓音,舉手投足、言談之間盡散發出優雅、知性氣息,過去她以歌手之姿出道,後來多了演員、主持人身份,接著她投入瑜伽世界,開設瑜伽教室,婚後她幾乎淡出演藝圈,今年是她出道35年,終於在4月17日於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愛是自由」演唱會,
  • 忌日快樂 土拔鼠之日:每一天,我們都有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它講的是一個青春貌美(婊氣沖天)的女大學生泰莉在9月18號生日這天晚上被面具人殺死,每天不斷重複這一天,醒完又死,死完又醒,直到找出誰是要殺她的人才可以逃離時間困境的故事。明白是否應該打破生活的牢籠,明白自己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這部影片定位為校園青春驚悚喜劇,其實是在向電影《偷天情緣》(也叫土撥鼠之日)致敬。土撥鼠之日是是1993年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
  • 《晚熟的人》: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並成為更好的自己
    人到中老年仍然可以重振旗鼓,相比較年輕時,「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才華正等待著時機,等待著機遇,等待著平臺施展。所以,莫言通過這篇短篇也寄託著一種寫作希望,曾經都已成為過往,「晚熟」還有無限的希望,影響更為深遠,更偉大的作品還待明天。尤其想到我們自身。
  • 懂得放棄,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有位哲人說過:」如果你不能成為大道,那就當一條小路;如果你不能成為太陽,那就當一顆星星。決定成敗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做一個最了解的你。」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不是選擇什麼的生活方式,而是在任何情況下能夠真實的做自己。經歷世事的磨礪,看清生活的本質後,我們逐漸明白,做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要一邊學會選擇,一邊懂得放棄。
  • 去遇見更好的人,去成為更好的自己
    而所有的幸福感和安全感都是自己給的,你可以去享受錦上添花的溫柔,但不要依靠任何人去取得快樂。我們有權利做自己,也有能力去保護自己,還有能力去做更好的自己。生活不是為了去迎合其他人而活得,對任何人你都有一點防備心。不是因為你對我不重要,是因為我自己對自己來說太重要了。
  • 人物專訪:《遠光燈的秘密》星探與收音師——子凡
    今天該部影片已經接近尾聲,正在為上映做準備,我們每天一期欄目,講述天成星泰劇組成員的故事,今天為大家講述主人翁——張範志傑(子凡)。05年參軍五年兵齡,中共黨員,退伍後在南方做化妝品行業培訓講師五年,同時也跟劇組拍戲,2016年回鞏義有緣參與拍攝【我的太子保鏢】網大電影,居中扮演道長角色,由於子凡對影視的熱愛有幸和天成星泰兄弟們一起打造屬於他們自己的電影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