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三元裡打通扶貧路上「最後一米」

2020-12-27 大洋網


12月9日至11日,白雲區三元裡街道扶貧工作人員及該街轄「兩新」組織代表一行8人,赴貴州荔波縣黎明關水族鄉己隴村、懂朋村,開展「兩新」黨組織「暖冬·助學」對口扶貧主題行動。





12月10日,在黎明關水族鄉政府,扶貧行動組與鄉、村兩級黨組織班子成員座談。據悉,廣州市白雲區對口幫扶單位及相關愛心企業,在危房改造、產業發展、文化保護、飲水工程、環境整治、智力支撐等方面,給予了黎明關大力支持,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資金969萬元,加快了黎明關水族鄉脫貧攻堅步伐。三元裡街從項目投資、公益捐贈、消費扶貧等多個維度開展對口扶貧工作,先後投資85萬5個項目,捐贈物資5批價值51.5萬元,12批次一線考察調研、走訪慰問,3批次發動黨員幹部群眾消費扶貧,實施精準扶貧,打通扶貧路上的「最後一米」。




人大三元裡街道工委主任彭劍英表示,這次「暖冬·助學」主題行動,旨在深度推進基層黨建引領脫貧攻堅深度融合,調動「兩新」組織在繼精準扶貧道路上的鄉村振興中的積極性和內動力,拓展打造白雲新城CBD黨建生態系統。


據悉,參與這次行動的還有廣東新濠畔集團有限公司、建華建材銷售(廣東)有限公司、廣州曙光醫院、廣州市湖北蘄春商會、廣州素萃化妝品有限公司、立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桂花樓皮具城有限公司、廣東梵蜜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州中興運動損傷專科醫院、廣州高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10個「兩新」黨支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這10個「兩新」組織中,涉及到化妝品、房地產、批發市場、食品、醫院等多個產業,這次行動,既是對口精準扶貧行動,也是企業幫村「造血循環」「互利雙贏」的探索行動。





座談會後,舉行了捐贈儀式,三元裡街一行將行動籌集的價值217939.8元的物資轉交給鄉政府安排慰問到戶,其中包括電熱毯515件、電磁爐515個、書包276個、文具276套、電腦4臺、辦公用品1批、護扶品1批等。此外,三元裡街一行還到己隴村、懂朋村慰問貧困戶和困難學生並送上慰問品,叮囑老人家防寒保暖,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積極向上,讓他們在寒冷的冬天深切感受到了黨的關懷、黨的溫暖。





[ 編輯: 【圖文記者 劉小格】【編輯 嚴直高】 ]

相關焦點

  • 《一個都不能少》:直面扶貧路上的最後一公裡
    前不久,正在央視播出的《一個都不能少》在硬核立意、高燃故事的呈現等方面都可圈可點,為當下扶貧題材電視劇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處處讓人感受到主創團隊創作主旋律作品的情懷。與部分立意淺薄的扶貧題材電視劇不同,《一個都不能少》通過赤貧村、焉支村與首富村丹霞村合併,共同建設起新丹霞村的故事,將「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無縫連結,形成其硬核立意。劇中,精準扶貧的「上半場」在兩村合併前已由丹霞村完成了,兩村合併後進行的是「下半場」:帶動新老丹霞村村民建設小康的新丹霞村。
  • 打通產業扶貧「最後一公裡」——農業發展銀行舉辦2020年定點扶貧...
    在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扶貧產品展示區,少數民族姑娘身著民族服裝,笑容甜美。高山大米、螺茶綠茶、黑豬臘肉……琳琅滿目的產品,吸引了不少客商前來諮詢、購買。「我們產品很好,但是困在大山裡,走不出去,這次農發行邀請我們前來,我們很感激!」隆林南方味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楊璐說道,「今天我們就接到了好幾份大單,非常開心。」
  • 「空中扶貧之路」打通的背後故事
    「空中扶貧之路」打通的背後故事金羊網  作者:錢瑜 楊雪薇 章婷華  2020-07-15 在7月13日,珠海已正式開通珠海-重慶-林芝航線。開通兩條航線背後,珠海付出了不少努力。
  • 「山路」通暢幸福來——懷化市舉全市之力打通扶貧道路「最後一...
    隆冬時節,記者深入懷化山區,探訪打通扶貧道路「最後一百米」取得的成效,體味出山區百姓出行不再難的歡欣,見證脫貧攻堅的新氣象。 「舉全市之力打通扶貧道路『最後一百米』,建好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幸福路』,絕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農村交通問題在小康路上掉隊。」這既是懷化市委、市政府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奮鬥目標,也是向全市廣大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讓農民兄弟走進春天裡,看到希望的花朵競相綻放。 一路一橋總關情。
  • 扶貧路上的「家宴」
    落木風霜十月寒,精準扶貧人心暖。12月9日上午,湘潭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第一黨支部在支隊總支,組織委員,副支隊長 鄧勇的帶領下,前往湘鄉市山棗鎮新元村的陳嗲嗲家舉辦一場別出心裁的「家庭會宴」,並邀請新元村村幹部參加。
  • 南城全力推進排水許可證辦理 打通汙水接駁「最後一米」
    近日,南城街道召開重點企業「城鎮汙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辦理推進會議,督促並幫助企業加快排水許可證申辦,全面打通汙水接駁「最後一米」,全力衝刺決戰決勝水汙染治理攻堅戰。打通汙水接駁「最後一米」南城生態環境分局還聯合水務運營中心和汙水廠工作人員一同上門對轄區醫院、工廠、小區等大型排水戶進行勘察,現場核查雨水井和汙水井的連接情況。對照排水戶排水設施接駁平面圖,找出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要求企業及時整改,切實促進排水許可證的辦理。
  • 宜君:扶貧路上暖心事 感人至深「幹群情」
    「我能撿回這條命,靠的就是政府和咱扶貧幹部!」貧困戶王鐵玲感激地說。王鐵玲是宜君縣雷塬綜合服務中心八丈塬村人,是一名退伍軍人,他上有滿頭華發的父母,下有求學的幼子,是家裡唯一的勞動力,更是家裡的頂梁柱。
  • 容縣這個鎮兩條民宗路驗收通行 打通發展「最後一公裡」
    近日,容縣民族宗教事務管理局工作人員對石頭鎮上石村春菜屯兩條總長406米、寬3.5米的標準化水泥硬化道路的建設項目進行驗收,打通了兩個村屯發展「最後一公裡」。驗收中驗收通行該建設項目是通過2020年中央提前下達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少數民族發展支出方向)建設的,資金約22萬元,現已全部通過驗收並通行,不僅方便了上石村春菜片80多戶300多人、合水片300多戶1000多人的出行,還解決了該村每年
  • 不管有多苦,我們一直在路上——觀《最後一公裡》有感
    不管有多苦,我們一直在路上——觀《最後一公裡》有感 來源:四川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8-11-30 15:04 四川新聞網宜賓11月30日訊(殷孝洋)當最後一公裡路成了全村唯一的希望
  • 保亭副縣長楊玲:提升「一張審批網」覆蓋率打通農村服務最後一公裡
    中組部、團中央「博士服務團」風採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副縣長楊玲:  提升「一張審批網」覆蓋率打通農村服務最後一公裡  「通過全省統一的『一張審批網』實施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全程網辦,實現群眾、企業辦事『零跑腿』,這是一項重要的便民服務改革工作。」
  • 大同區扶貧工作隊:千方百「技」打通產業扶貧之路
    大同區扶貧工作隊:千方百「技」打通產業扶貧之路 2020-10-16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微電影丨扶貧路上的《一芽三葉》
    原標題:微電影丨扶貧路上的《一芽三葉》10月17日第七個「國家扶貧日」臨滄市檢察院脫貧攻堅主題微電影《一芽三葉》正式「上線」《一芽三葉》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充分展現邊疆「直過民族」貧困地區的脫貧成果,記錄扶貧工作者投身一線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偉大跨越,由雲南省臨滄市檢察院出品、中共臨滄市委組織部、中共臨滄市委宣傳部聯合出品的脫貧攻堅微電影《一芽三葉》於10月17日國家扶貧日當天在臨滄市電視臺正式上映。
  • 打通法治鄉村「最後一米」 桐廬合村鄉村村都有法治指導員了
    打通法治鄉村「最後一米」 桐廬合村鄉村村都有法治指導員了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1-26 23:11:03為打通鄉村法治「最後一米」,全面提高基層治理水平,按照「一村一員」的工作要求,結合實際,合村鄉在縣委的支持下給每個行政村都選派了1名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高、社會責任心強的政法幹警、律師。在日常工作中,派駐法治指導員都會走村入戶了解村民法律需求,解決村民法律訴求。
  • 社區圖書館,打通全民閱讀「最後一公裡」
    「近年來,隨著全民閱讀活動的蓬勃發展,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裡』的建設如火如荼。我館在唐山市區已經建成了9個社區圖書分館,這些社區圖書館的書籍由我館提供,面向居民開放,而且全部跟我館實現了通借通還。」據唐山市圖書館館長助理吳鳳芹介紹,居民距離公共圖書館比較遠的,借書還書都落到社區,真正做到了打通全民閱讀的「最後一公裡」,大大方便了群眾。
  • 太原市新南二社區: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讓五中全會精神入...
    太原市新南二社區: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讓五中全會精神入心更暖心 2020-12-23 21: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扶貧路上的好教師-一顆感恩心,三載扶貧路-鞏店中學米偉安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鞏店中學教師米偉安老師,精準幫扶貧困戶的那一幕幕感人事跡。米老師老師在鞏店中學工作三年,在這三年裡,他以校為家,鞏店中學顯然已成為他的第二故鄉。米老師是鞏店中學一位從事教育工作3年的歷史教師,3年來,在校長王繼先的支持下,他主動承擔起教育扶貧的重任。
  • 打通農業科技信息服務「最後一公裡」
    原標題:打通農業科技信息服務「最後一公裡」   行程1.08萬公裡,走訪了渭南、安康、寶雞以及寧夏、雲南等地40餘家農民企業,累計挖掘優質農產品28個,農掌門科技服務平臺
  • 一部短視頻致敬扶貧路上最可愛的人
    1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8日訊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扶貧路上,總有那麼一群人不畏艱難困苦,毅然奔赴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扛起精準扶貧大旗,選擇不懈堅守,助力困難群眾走上幸福小康路。日前,濰坊市坊子區鳳凰街道通過記錄扶貧幹部潘祥卿扶貧工作日常點滴,製作短視頻《以家人之名 與你同行》,以此向扶貧路上最可愛的人們致敬。1979年出生的潘祥卿,是坊子區鳳凰街道的一名扶貧幹部,主要包靠幫扶趙家社區趙文信、營子社區李樹田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幫扶工作中,潘祥卿拿出擔當、扛起責任,用紮實的工作詮釋著脫貧攻堅的精神內涵。
  • 【我的扶貧故事】張承毅:扶貧路上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哥哥,等這段日子結束了,紮根基層與民眾一起親嘗這段奮鬥史的你就可以回去啦,帶著美好的成果和你辛苦付出後大家的讚嘆,在這條滿是泥濘的路上,謝謝你用真情和汗水,給我們帶來了希望,辛苦你啦!扶貧路上,我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我叫張承毅,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人,是桐梓縣委辦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員。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暖心故事丨榕江縣水尾水族鄉林業站...
    經常有朋友問我:「你們這些幹部在村裡扶貧都幹了些什麼,有效果嗎?」對此,我曾也心存疑慮。如今,我可以很肯定、驕傲地回答他們:「我們做了很多實事,成效當然顯著!」駐村參與扶貧工作的這幾年,是我進步最大、感觸最深、感悟最多的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