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哥一笑,生死難料!黑棺一抬,人間白來?
最近,一支來自異國的「黑人天團」橫空出世刷爆了全網!
如果你刷抖音、B站,這7位黑人老哥你一定不陌生,他們總是頭戴禮帽,身穿黑色西服,一副炫酷墨鏡,一臉迷之微笑,抬著棺材歡樂「蹦迪」;
江湖人稱其為:「亡下七武海」,出自最近的全網「梗王」——
黑人抬棺。
1
「黑人抬棺」到底是什麼梗?
如果你還不知道這個梗,先看一波「黑人抬棺」原版視頻。
https://v.qq.com/x/page/t0947b3zlho.html
這個黑人抬棺的原版視頻出自於BBC在2017年的一篇報導,「黑人抬棺」其實是加納的喪葬習俗。
在加納的宗教信仰中: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去往新世界的開始。
所以在加納,葬禮是非常重要的儀式和社交場合,加納人一生中最昂貴的不是婚禮,而是葬禮。
在加納,為葬禮定製的奇葩棺材的本地特色也經常引發關注。
抬棺舞在當地自然就不是什麼稀奇事了,抬棺舞「天團」的團長班傑明在採訪中就表示,「抬棺舞」其實最初來自一位酋長的送葬定製,子女希望逝去的酋長在見上帝的路上最後舞蹈一次,沒想到「舞蹈送葬」表演大獲成功,受到追捧;
後來,其他殯葬公司模仿起這種送葬方式,快樂版的「黑人抬棺」才真正在當地流行起來。
不過這些「業餘團隊」時常翻車;
有的跳著跳著把棺材跳翻了;
還有的抬著抬著把人給整活了;
編輯
所以啊「抬棺」還是得「專業團隊」來,哈哈哈。
話說回來,「歡樂送」團隊的抬棺梗,為什麼最近突然火爆起來了?
2
新時代流行的秘密:「泥石流」式反差
2017年原版視頻剛發布時,其實並沒有引發全網的火爆流行,最近黑人抬棺的爆火是因為有人在視頻中配上了Vicetone的大熱曲目《Astronomia》(「此曲一到,大事不妙」);
將電音奇妙地與抬棺老哥們專業的舞步,精準的節奏結合,為「黑人抬棺」注入靈魂,沙雕的氣場瞬間撲面而來,一場當地的抬棺習俗變成了「歡樂送」的「墳頭蹦迪」。
正如老炮兒曾提到過的:主流的事情往往沒人關注,你要做一些小小的逆主流才行,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不正常」的事情更容易引發流行。
為什麼主流的東西不被關注,逆主流的東西才能傳播?
主流的往往是常識,常識大家都知道,主流的往往是常理,常理大家明白,比如地球是圓的,沒必要天天說;
主流的往往是共識,共識不用討論,難以快速吸引大眾注意力。所謂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的事情才能被大家注意。
在主流世界,我們總是被千篇一律的審美「迷亂」,強烈反差的「泥石流」更容易洗涮我們早已「厭膩」的主流審美!
「黑人抬棺」的流行,也是如此,充滿魔性的反常送葬方式,自然就與大多數常規認知形成了「泥石流」般的反差,而這種反差引發的強烈獵奇心理,讓人們不自主的關注、討論、傳播...
所以在這個新時代,想要創造流行,必須製造新鮮、奇葩、特別、反常的事,用「泥石流」的反差衝擊大眾的認知,「只有最大程度不一樣,才能最大程度被需要」!
3
爆紅的傳播邏輯:衍生梗
「泥石流」的反差只是為「黑人抬棺」火爆建立了基礎,老炮兒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提到過,一件刷屏事件的關鍵在於個別用戶的積極推動:
首先內行用戶(以創作為主的大V)進行梗的二次衍生,「黑人抬棺」破圈爆火的關鍵,就是各路網友在各個社交平臺二次創作的UGC進行了神助攻。
在youtobe、B站等國內外視頻社區,配以魔性BGM,與「作死行為」進行鬼畜剪輯的視頻;
彈幕評論區「遊墓民族」、「銀盒護衛隊」等新的綽號;
各類遊戲的奇葩版本;
各種表情包;
疫情之下,讓人們待在家的另類警示;
各種順口溜段子;
黑哥一笑,生死難料;
黑棺一抬,人間白來。
腳一滑,人一叫,孟婆端湯閻王笑。
眼一閉,布一蓋,親戚朋友等上菜。
你一口,我一口,吃飽還得兜著走。
哭一下,吃一口,哭完我們趕緊溜。
棺一抬,土一埋,一人一句古德拜。
其次,聯絡者(以信息分析、分享為主的媒體、達人),比如我們,將這些二次衍生的UGC再擴散傳播;
最後,普通人在各個平臺都看到,從眾效應作用,大家跟著也嗨起來了。
這樣一個快速發酵的爆紅傳播邏輯其實是老炮曾提到過「梗」營銷的玩法:
在傳播底層建立一個易於快速擴展複製、並能引發主動傳播的「橋段」也就是基礎「梗」,接著引發大V、大眾自行生成UGC,主動分發,最後引發吃瓜的大眾跟風進行討論傳播。
「黑人抬棺」梗的爆紅或許是有機緣巧合,但它這種衍生梗的傳播邏輯還是有跡可循,做營銷時值得參考。
4
「黑人抬棺」背後的本質:安慰劑效應
看到這裡,「黑人抬棺」梗似乎和很多莫名其妙火了的梗一樣,沒有稀奇之處,前面說到的兩點似乎也是很多梗爆火的邏輯?
但是老炮想說每個莫名其妙、突如其來的刷屏背後,必然契合了當下某個大眾共通的心理需求。
心理學中有一個安慰劑效應:本意是指就算治療無效,但是因為你相信是有效或有好的期待,最終症狀會得到緩解或好轉的現象。本質是指面對無法改變的負面影響,一個有正面期待的心理寄託(也就是安慰劑),能夠產生心理安撫的作用。
前面我們說到,「黑人抬棺」出現在加納,是因為加納人相信「死亡是一次新生」,大多數人都願意用亡者生前喜歡的方式,高高興興地送他們展開新的旅程。
「黑人抬棺」近期的爆火背後,本質的原因是最近全球突如其來的疫情侵襲,讓我們或看到或經歷了一場場生死,悲傷、恐懼的負面情緒遍布;
此時,「黑人抬棺」作為一個顛覆常理的「歡樂送」、一個「死亡是一次新生」的新看法衝刷而來,自然就成了當下人們忍受無處安放的負面情緒時,無形中安撫心理的宣洩口。
面對這樣一個能夠安撫心理的「安慰劑」,我們自然樂意主動地討論和傳播。
所以,在評論區能看到有人直接表示「如果我死了,也想這樣被歡樂的離去」...
也能看到,有網友在評論區用尼採的:「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開啟了對生命的重新思考。
最後:
每一個事物爆火的套路固然有跡可循,但是真正決定一場話題營銷(傳播)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能否洞察到當下大眾共通的心理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