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記憶之胡曉梅《夜空不寂莫》

2020-10-13 若塵2012

胡曉梅,女,江西人,出生於1971年;主持人、作家!1992年—2007年主持的電臺節目《夜空不寂寞》在深圳保持了連續15年的最高收聽率紀錄,被譽為「中國南方的廣播奇蹟」。

2014年,主持深圳衛視《你有一封信》。

胡曉梅的職業生涯中獲得兩項國內的行業最高大獎:全國主持人「金話筒」金獎、「全國首屆十佳欄目」。

(註:以上圖片、信息來自百度 ,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及時刪除)謝謝……

我只是這座城市的過客,一次偶然的機會,有幸與胡曉梅通過收音機在夜空中的電波相遇!所謂的相遇,只不過是通過電波,入迷似地戀上了《夜空不寂寞》、迷上了她的聲音!與其說是夜空/不寂莫,不如說,這座改革前沿城市/在高速發展的當時,幾百萬出門在外的務工者的心靈寂莫,及感情空白而迷茫更貼切!

1999年,我從內地剛到深圳,對於生活在交通閉塞、經濟發展還停留在八十年代的湖北五線小城市的我,對於未知世界的渴求,是多麼強烈;即使自己是一無學歷二無技術,在改革開放的大潮裹挾下,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這片南國熱土!

3月8日,晚上七點多到的廣州站,出站臺穿過隧道,來到火車站地下室,坐公交車去流花車站去深圳;在流花車站花了80元坐大巴到了深圳龍崗第一職業介紹所;

大巴車急速行駛在廣深高速公路上,一路上的工業區,成片成片的在熱火朝天開發中,即使在夜間,遠處工地上的各種鋼架及吊車如蛛網,工地上的燈光加天上星光,連成一片!分不清那是天堂那是人間!已經建好的工業區,也是燈光通明;正加班加點生產中!工業廠房三層的最多……高速公路上的標語牌隨處可見;「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在斑駁的燈光照耀下,一閃而過……而此情此景的我,雖然飢腸轆轆,但仍然演飾不至心的激動,似乎好日子馬上就要到來……

23:00左右,終於到達目的地(深圳龍崗區第一勞動職業介紹所),已經是夜半時分,漆黑的夜空,滿天的星星隱秘在雲層深處,是否預兆著明天 ,又將是陽光燦爛的一天呢?

我不知道,繁華的深圳,從來都不缺少傳說……

當晚在區職業介紹的五層小旅館住下來(一層是區職介紹辦公室,二三層是現場招騁和來深務工人員培訓之用),交了一百元押金,15元/床位/晚;樓下及沿街的商店、夜總會等,正是燈火輝煌,歌舞昇平的不夜城~深圳,正式拉開了夜生活的席幕……吃了泡麵,躺在雙層鐵床上,三月份的廣東的蚊蟲,還有同屋住的天南海北的打工者同眠,一夜無眠,暫不細說……

第二天一大早,隨行帶隊的職業販子(勞務派遣負責人)讓我們在一樓大廳交了120元職業介紹費(3次機會)……

三月的南國深圳,陽光明媚,溫暖溼潤,馬路邊上的花壇裡,種滿了茂盛而高大的美人樵,粗壯的枝葉和花朵,紅得似火、黃得耀眼;而馬路邊上的榕樹,象一位老爺爺似的,滿身的鬍鬚隨樹支垂下,春風襲來,如老爺爺用手溫柔地撫摸著自己的鬍子……滿街的摩託載客司機,穿著編號的或黃或綠色的背心,戴著統一式的頭盔,腳趿拖鞋,大聲嚷嚷「摩的、摩的,去那裡」……身材矮小、特有的兩廣人面孔,皮膚曬得幼黑,快速穿梭於人流之中攬生意。

街景的眾生相,對於我這個外鄉人看來,一切都是新奇而驚訝!對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就這樣定格在記憶中……

此時,正是廣東的改革開放大潮發酵正濃時,長途大客車一車一車的持得務工者匯聚到這些勞務市場,務工人潮如流水線上的商品,永不停息;短短一個多小時,肩扛背駝著行李,臉上還掛著青澀和對未來生活憧憬的男男女女,擠滿了一、二、三樓大廳,大包小包的行李包裹胡亂地堆在門口角落裡;操著全國各地的南北□音,在這幾百平方的大廳裡,混亂而嘈雜!有穿棉衣的、有穿毛衣的、還有穿短袖汗衫、襯衣的,五顏六色的服裝也是一大景觀……

此處省略一萬字,後期貼子再介紹……

3月13日這天,我們和其它地方人員集中在三樓大廳,幾百人站成幾排,工作人員給我們這些五湖四海的務工者,講解入職前培訓,半個小時的介紹,讓我知道了深圳的地理位置及法律、法規、氣候、風土人情和特區建區的起因,感謝我們的總設計師鄧爺爺,讓我今天有如此豐富的記憶……

培訓完成後,其中的一些人,跟著工作人員,提著各自行李包裹,花了二元錢坐公交車,去一個未知世界!從此,有些人輝煌、有些人落泊……

我被帶進了六和塑膠廠;在丁山橋工業區旁的照相館拍了登記照,然後又去坪地郵局開了帳戶;職介所工作人員提醒我們,出門在外,錢財貴重物品隨身攜帶!保命錢暫時先去銀行存起來安全……一起進廠的有六、七個人;

六和廠是一棟黃色的三層樓房,在工業區的第二排,廠房剛好靠河邊,一條常年流淌不息的河裡,廣東的塘蝨魚很多;河的對岸,是坪地富人區:西湖苑別墅區和西湖賓館!正中三層是生產車間,一樓車間,二樓倉庫,三樓是噴油和彩繪車間;左邊三層,一樓為工廠辦公室,二三樓是宿舍(老闆和他的傭人在2樓,每層樓約有七八間;三樓是管理人員宿舍);右邊三層被其它公司租用;員工宿舍在廠房後面一棟房裡……

六和廠有一百二三十人,老闆姓蔡,我們背後稱乎為蔡胖子;是臺灣人,聽說是退役飛行員,身高一米八,體重一百八十斤的大胖;現任妻子是河南D城人;標準的長腿大美女;給蔡胖子生了一女一子;三樓的廠長是蔡夫人的小舅子;廠區的大院子裡,白天總是停著一臺灰色凌志320;蔡胖子白天總是睡覺,晚上就開車出去活動……

工廠24小時生產,12小時二班倒;當天晚上,江西贛州的彭志強總管,安班我們幾個上夜班;我被分配開啤工,也就是吹氣式塑膠玩具,每隔6秒,夾模模具生產一個玩具,然後將玩具邊角料用斜口鉗剪掉;這活真不好幹;濃重的塑膠味不說,手腳還要快,當晚,我的手上就被弄了幾個大大水泡;玩具速度太快,來不及剪完,變硬了如鋼鐵般堅硬!每天中、晚飯,由做飯的一對湖南夫婦推著小車,拉前車間來;吃飯不停機;每次吃飯象打杖;飯還沒吃完;流水線上的玩具堆成山,只能用幾隻大塑料框先裝著……

相關焦點

  • 【搶票】「美麗星期天」之夜空中最亮的星——深圳大學金鐘流行...
    夜空中最亮的星——深圳大學金鐘流行合唱團賞析音樂會時間:2018.07.01. 15:00地點:深圳音樂廳演奏大廳知名作曲家、聲樂家姚峰領銜並擔綱講解經典作品《迎風飄揚的旗》、《一路有你》全新演繹莘莘學子借歌聲獻禮建黨97周年
  • 那一晚,她點亮了整個深圳的夜空...
    昨晚,在深圳東方銀座雅高美爵酒店舉行了一年一度的聖誕節點燈儀式。
  • 一片銀板鍛打成壺:唐代技法在深圳「復活」 │ 「深圳記憶」專欄
    如今,時值盛年的魏東早已將「銀壺收工技法」發揚光大,共收徒弟15人,直接傳授技藝百餘人之多,嘔心瀝血培育10年之久。近年來,魏東經過長久研發,創新推出「滿鋦瓷」,為此,他將深圳定義為他心中的「藝之故鄉」。「我真正意義上的從藝之路是從深圳開始的。在這裡,我看到了藝術,也看到了藝術的延續,更找到了真正的歷史責任。」魏東說。
  • 高等教育花開並蒂優質資源利在千秋 ——港中大(深圳)、深北莫落戶...
    從創辦之初,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就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中華傳統和社會擔當的創新型高層次人才。國際化的氛圍、中英並重的教學環境、新型交叉學科設置和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都是其鮮明的特色。  近8年時間裡,不僅港中大(深圳)的美麗校園成為了龍崗一景,其創造的佳績更為龍崗乃至深圳的教育基底增色不少。
  • 夜空之美:2016年最震撼人心的10幅星空攝影
    這項賽事由著名天文圖片網站TWAN(The World At Night)、美國國家光學天文臺(NOAO),以及無國界天文學家組織旗下的全球天文月活動共同主辦。自2008年創始以來,這項賽事到今年已經是第7屆了。與往年一樣,本屆攝影大賽分為兩個主題:「夜空之美」和「對抗光害」。前者需要突顯出星夜之美,後者則要強調光汙染之害。
  • 大運會攝影作品集 中英文對照版《深圳記憶》出版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孟迷)深圳攝影師吳峻以深圳大運會為主線的攝影作品集《深圳記憶》中英文對照版於1月19日由中國攝影出版社在國內及海外出版發行。該書由張藝謀親筆題寫書名,國際大體聯榮譽主席喬治·基裡安和國際大體聯主席克勞德·路易斯·噶裡恩分別作序。
  • 南國再見,南國 ——深圳影院記憶之一
    當我試圖梳理自己深圳電影生活的記憶,這個名字就驀然跳了出來。讓我沉吟、思念,還有些許傷懷。是的,只要你曾見識過二十多年前的深圳娛樂生活,就無法繞過這個名字——南國影院,它曾是一個符號,一個深圳電影的地理坐標,甚至是一道頗具代表性的城市風景,銘刻著無數深圳人的生活經驗。
  • 記憶與新生:前海壹號之深圳40th X雲端慶生會圓滿舉辦
    卓越·前海壹號,「記憶與新生:深圳40th X雲端慶生會」如今,正值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迎來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回顧過去,深圳經濟特區所取得的成就,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現歷史性變革的縮影;展望未來,獨具創新活力的深圳,將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和全球標杆城市提供重要支撐。慶生會上,李詠濤先生分享了三大觀點,來闡述他對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看法。
  • 深圳人童年的記憶,有著「地球之肺」的稱號,像愛麗絲的夢遊仙境
    在深圳周邊城市長大的我當然知道深圳有很多樂園景點, 無論是從小家裡的長輩擁有還是在學校舉行的遠足,都把深圳的樂園列入了選擇,前幾天在網上刷了綠色世界的公園點,看到網上拍的照片嚇了一跳。朋友說這個景點好像不大,那也是國家AAAA水平景點,來到景區門口,她說這裡和她記憶中小時候看到的沒什麼區別, 只有八十元的票比其他樂園便宜, 檢票後我們去小區, 第一個到達的景點是最上網本的打卡場,有被稱為「地球之肺」的熱帶雨林區, 進入熱帶雨林之前工作人員會給大家分發傘,我想一進去會像真正的熱帶雨林一樣下雨吧, 一進去,雨衣可能連傘都不實用, 熱帶雨林有人工降雨
  • 大師講古 | 深圳的那些「古代」餐廳
    多少人的舊記憶1979年,「小漁村」深圳獲批立市。1980年8月26日,被批准設立「深圳經濟特區」。說到丹桂軒,莫大師腦海中首先跳出來的兩個詞語和一個場景:詞語一:片皮鴨,詞語二:古早一個場景:排隊莫大師說,那時候羅湖丹桂軒的招牌菜「片皮鴨」人氣頗高,想吃都得事先訂的,現叫肯定沒貨。當年可是不少人是衝著他們家的鴨子去的。
  • 夜空中最亮的星現實版決戰紫禁之巔 雙月同日超明亮火星來了
    連歌手「AKA西藏悍匪」韓紅在2014年聖誕演唱會中也翻唱了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 正如這首歌,夜空中最明亮的星就要來了!在天氣晴好的條件下都可以欣賞到超級明亮的火星,其深紅的亮度甚至可以超過當晚的木星,光彩奪目的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
  • 懷舊之旅:文化傳承 尋找南山記憶——南山 · 時光記憶展
    高能來襲:時光荏苒,城市變遷一磚一瓦,一街一景無不濃縮著一代人的記憶而生於斯長於斯的你,對南山的最大的印象是什麼以上種種,凝聚了無數奮鬥青年對南山這片夢想熱土的深厚情感與追憶之情。歲月已逝、光輝猶存,邀您共同走入上世紀80年代的深圳南山,追溯流動的時光,感受變化的南山,尋找獨屬於您的南山記憶,一同講述不忘初心的故事。
  • 從輝煌到落寞 這座體育館裝載深圳人33年的記憶
    不遠處的網羽中心、體育場、遊泳館分別在1989年、1993年、2002年接連開放,和體育館一起被統稱為深圳體育中心的「一場兩館一中心」,承載了無數深圳人的記憶。因「設施設備老化、服務功能不足」等問題,33年來屹立在銀湖、筆架山之南的深圳體育館將可能有新的規劃。6月22日,一則「關於深圳市體育中心改造提升的公告」讓人們的目光重新聚焦到這裡,打開了深圳集體記憶的閘門。
  • 我愛學習之讀書感悟 | 夜空中最亮的星
    我愛學習之讀書感悟 | 夜空中最亮的星 2020-11-28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莫欺少年窮!王薪凱取得「三分王」稱號,曾是深圳棄將
    莫欺少年窮,在體壇中有多少少年因前期「天賦」不明顯而被球隊棄用,但是如果這名選手遇到自己人生中的伯樂的話,那麼此後的發展也使得球迷目瞪口呆,而廣東宏遠隊最新獲得「三分王」稱號的王薪凱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 深圳歡樂谷跨年夜場活動有哪些
    2020-2021跨年夜,深圳歡樂谷有一系列的精彩活動!跨年音樂節帶你嗨爆跨年夜!百萬級煙花大秀點亮夜空,在熠熠星空綻放炫麗色彩!30000平方米光影森林,5大主題場景空間等待探索!40餘項夜間項目讓你的快樂翻倍升級!
  • 觀影|《路過未來》:夜空、沙漠與霧中風景
    在宏大敘事的視角下,人們會更多關注深圳在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進程中,種種敢為人先的重大歷史事件。而在這些事件背後,支撐深圳乃至整個中國實現經濟騰飛的,正是片中主角耀婷、李倩等代表的廣大農民工群體的辛勞與付出。片中的耀婷、李倩和新民都已經是第二代農民工。他們的父母在深圳付出了幾十年的辛勞打拼之後,卻在這座城市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片瓦之地,而只能返回甘肅老家養老。
  • 七彩霓虹把夜空染得如此俗氣
    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和你一樣的月光一樣地照著新店溪一樣的冬天一樣地下著冰冷的雨一樣的塵埃一樣地在風中堆積一樣的笑容一樣的淚水一樣的日子一樣的我和你一樣的笑容一樣的淚水一樣的日子一樣的我和你什麼時候蛙鳴蟬聲都成了記憶
  • 深圳城中村的故事:黃貝嶺,在那地鐵的盡頭,有你歸家的記憶
    那些曾經的記憶依然無法抹去。離開的人對這裡越來越懷念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一個城中村。在黃貝嶺城中村的入口是一個霸氣的大門,非常的雄偉壯觀,可以看出是多麼的土豪。這樣的城中村已經不是普通人能夠居住得起的,房租更是高的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