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聚焦2018數博會》專題節目,再播主題「泡沫散盡,區塊鏈或將真正迎來高速發展期」,節目中還特別提及初鏈(TrueChain)官網及相關代碼。
然而,初鏈TRUE的宣傳熱度還沒持續過一天。這個被譽為央視推薦的明星項目就被曝出一段「割韭菜語音」的音頻。
初鏈被曝出的割韭菜錄音。
頓時業界譁然。這段錄音中的坐莊的「月哥」希望藉此造成市場恐慌,收取低價籌碼。
錄音裡面還特別地提到了初鏈會上央視,並且昨天也確實上了央視。央視作為國內最頂級的媒體沒有之一,其覆蓋人群數以億計,其在非廣告時段居然為一個項目方來「站臺」。更可怕的是,項目方還放出豪言,只要願意,每個月都可以上央視。
這可不是吹牛皮,確實在短短的三個多月的時間內,初鏈先後三次登陸央視。
第一次是2月9日,登陸CCTV-2第一時間欄目,進行了專題報導!
第二次是5月26日,初鏈再次登陸央視數博會專題報導。
僅隔一天,也就是5月27日,初鏈第三次登陸央視CCTV-4,初鏈混合共識黃皮書亮相央視報導。
這三次央視報導,在初鏈的微信公眾號上都有轉發。
確實從二級市場上的表現來看,在這三次媒體報導後,初鏈都有不同程度的拉升。
對於操盤錄音。初鏈的官方很快做出了反應。聲明如下:官方始終以社區為重,該錄音系某不良資金盤團隊炒作拉盤其他項目虧損,一直試圖找我方合作並多次在對話中套話以達到自己的不可告人的目的。我方詳細了解對方情況並知曉對方之前的不良行為後,多次拒絕與之合作。對此,官方聲明未與也不會屑於與任何此類不良團隊合作,以正試聽。技術優先,社區第一,目標前行的路上一起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聲明中,初鏈團隊並沒有說此錄音是偽造或者杜撰的,那就間接承認整個錄音的真實性。
如果這個錄音是真的情況下,那麼割韭菜的手法太令人恐怖了。項目方、資本、交易所、媒體相互勾結形成了一條價格操縱的利益鏈。
其實這僅僅揭開了數字貨幣價格操縱的冰山一角。據稱為幣圈資本大戶「豬豬俠」表示,當一個項目發展好後,會有N個莊家在操作,他們會主動聯繫項目方負責人,只要拉動幣價後幣就有流動性,會有更多人參與其中,曝光度也更高。幣圈很多項目不管項目方知道與否,都會有大戶參與其中,成為莊家,WICC、EOS、SOC、GTC、ONT這些都有莊家。
今年2月,一家名為NEM的加密貨幣公司的總裁Lon Wong表示,加密貨幣如今還在發展階段,其價格遭到操縱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即使在主流市場上也能看到這一現象的存在。
一般新幣上交易所,都在經過一輪拉升,有的是幾日行情,有的是一日遊;更有甚至者開盤高走,然後直接走軟。最後價值歸零。
其實,不僅是新幣,已經在二級市場上運作了很久的幣也存在著價格操縱問題。前不久,EOS拉高出貨,就有著很成熟的人為操作痕跡。據傳 「溫州幫」是此次價格操縱的主體。
在比特幣發展初期,在一些流動資金很少的交易所上,比特幣和山寨幣的拉高出貨行為就頻頻發生,可以說,在那個時候,這種伎倆就已經相當成熟。
以前QQ群、微信群是價格操縱主要戰場。現在這個群體開始轉向私密的方向,Slack,Discord,和Telegram等群組更變隱私,也更方便他們收割韭菜。
無論怎樣,但其結果都是一樣的:先低價吸籌,然後為某加密貨幣拉盤(手段包括傳播該幣的重大合作關係或其它重大利好的假消息),然後在價格飆升至高點時進行砸盤,收割利潤。
這些只是最一般的操作手法,至少還算溫和。還有一些更為微妙的手段,更隱蔽,危害也最大,但其影響可能更為惡劣。
例如:開發人員先大量購買某個垃圾幣,然後暗示將用BTC來對該幣的分叉幣進行拉盤。還有就是,加密貨幣團隊在宣布重大合作消息之前大量吸籌。
甚至一些交易所提前告知它參投或扶持的幣種即將上線,使他們能夠在大量資金湧入之前確保提前以低成本上車。已被停止交易的EDU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
可以說每天都有交易者試圖對加密貨幣系統進行操縱,並從他人身上竊取利潤。持幣大戶製造拋售假象來驚嚇散戶割肉,交易員先入場大量低價購買某幣,然後將吹捧該幣具有鮮為人知的無限潛力,哄抬幣價……這就是價格操縱的完整手段。
很多韭菜就是這麼被無情地收割著。初鏈的事件被曝出來,僅僅揭開了幣圈亂象的一角。
對「韭」當歌,人生幾何?BiBiQ在此提醒幣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文-BiB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