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與其他日子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於西海岸新區的企業和企業家而言,則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從今年6月17日開始,西海岸新區將每個月的17日,確定為「企業服務日」,到11月17號正好是第五個。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西海岸新區舉辦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企業家座談會,邀請新區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外資企業、港澳臺資企業、商會等共50家企業及社會團體代表參與座談,頂格傾聽企業家的意見建議,助力新區優化發展環境,營造尊重企業家的濃厚氛圍,進一步激發企業家建功新區的熱情。
市場主體是我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今天,優秀企業家代表匯聚一堂,交流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體會、暢談發展願景,他們C位亮相,是真正的主角。會上宣讀了新區山東省百強民營企業、青島市百強民營企業名單,為表彰企業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並為青島市百強民營企業頒發了獎金。
座談會上,山東省百強民營企業賽輪集團、青島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改革試點企業青島西海岸發展集團、「獨角獸」企業青島中加特電氣有限公司、青島市「隱形冠軍」企業青島中科華聯有限公司、外地企業代表分眾傳媒等企業代表就新階段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我覺得大家講得都很有激情,我聽了以後和大家感同身受,很有體會,話題聚焦起來就是第一是創新,第二是奮鬥,第三在大局大勢下行動。但『美中不足』的是大家沒有給政府提點要求、說說政府服務方面還有那些不足、有哪些急需改進的地方。因為中國人比較含蓄,北方人更含蓄,往往一開會都談好的方面。」聽了大家的發言後,青島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區工委書記、區委書記孫永紅做出上述「點評」。
有感而發,孫永紅從如何優化營商環境開始,圍繞如何把握好「三個新」——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脫稿」講了半個小時。
從字裡行間,我們深切感受到一個國家級新區的使命擔當與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感受到了西海岸新區發自內心對企業家的尊重、呵護與成全,感受到了一個主政一方的區委書記的率真、果敢與溫情。
「企業家是自己人,自己人就一起幹事,一起成長,一起拼搏!」
1、西海岸有一支「夢之隊」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企業強則城市強,企業活則城市活。
2019年,西海岸新區GDP達到3554.4億元,位列19個國家級新區前三強、山東省137個縣市區首位,全市綜合考核「六連冠」;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2.2%,佔青島市的31.3%,對全市投資增長貢獻率42.8%。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關鍵是有一支敢闖敢拼,有實力有擔當的企業隊伍。
座談會上,宣讀了青島西海岸新區山東省百強民營企業和青島市百強民營企業名單。入圍山東省民營企業100強的新區企業共兩家,分別是賽輪集團、青島瑞源工程集團;入圍青島市百強企業共29家,佔全市比重約三成,其中包括萬達國貿、賽輪集團、瑞源、康大、佳沃、雷沃、明月海藻、億聯控股、鴻凱常贏、福瀛建設、金盾控股、天一集團等一批知名企業。
座談會上,發言的企業就是西海岸「企業天團」的典型代表——
山東省百強民營企業賽輪集團是中國首家A股上市民營輪胎企業,公司集輪胎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在青島市民營企業100強名單中,躋身第8位、製造類企業第1位。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51億元,同比增長約10.5%;實現淨利潤12億元,同比增長約79%。
賽輪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我認為,一個企業、一個企業家沒有故事、沒有夢想是沒有未來的!希望企業家能和政府同頻共振,而且標準一定要超前,制度建設要超前,監管要同步。」賽輪集團董事長袁仲雪說。
青島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改革試點企業、青島西海岸發展集團緊扣城鄉建設產城融合開發、現代產業園區開發運營、股權投資和資本運營三大主業,培育發展開發建設、影視文化、智慧科技、醫療康養、金融投控、資產運營、高端製造七大產業集群,一年一大步、三年一跨越,總資產由成立之初的10億元躍升至650億元,控股或參股4家上市公司。
「我們正在編制「十四五」的產業規劃,確定的目標是瞄準世界一流企業,力爭資產總額突破2000億元,營業收入超過1600億元,利潤總額超過30個億,形成以上市公司+供應鏈體系+全運營場景的七個百億級產業集群。」青島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改革試點企業青島西海岸發展集團董事長劉魯強表示。
青島中加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為山東省瞪羚標杆企業和全球獨角獸500強企業,專業研發與製造智能化電動機及自動化控制系列產品,從2017年到2019年三年時間,營收從1個億到8個億。「耐得住寂寞、經得起煎熬、扛得住誘惑」,青島中加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國利認為這是中加特成功的原因。
2020年,西海岸新區新認定青島市專精特新企業327家,佔全市新認定數量的21%,總量達到540家;擇優推薦17家企業申報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7家企業通過2020年青島市隱形冠軍認定;2家企業入圍山東省民企100強,29家企業入圍青島民企100強。
當然,與浦東新區、濱海新區等先進新區相比,西海岸新區企業隊伍的整體實力還有相當的差距。如何打造一支與國家級新區相匹配的企業家「戰隊」,這是政府和企業家都需要進一步思考和實踐的問題。
2、企業的未來在新區的「機遇清單」裡
城市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只有互相懂得,相互成全,才能攜手共進。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家的能力和團隊的努力,但本質上是享受國家發展的紅利。」分眾傳媒聯合創始人、首席戰略官陳鵬在座談會上表示,做企業,要善於把握大勢,抓住國家發展方向,與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向同頻共振。
正如陳鵬所言,改革開放40年,隨著中國經濟騰飛,在不同的時代都湧現了大量、優秀的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但是縱貫這些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的共同之處是他們都具有高度的戰略眼光和格局,讓自己的企業在那個時代中站在了國家經濟發展的潮頭。
著名企業家張瑞敏曾多次表示,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所有的企業都不能說自己成功,所謂的成功只不過是踏上了時代的節拍。
在陳鵬看來,西海岸新區的價值不僅在與目前的產業結構和布局,更在於西海岸新區所疊加的國家戰略、主推產業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
國家戰略疊加的青島,歷史性地站在了中國新一輪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最前沿。而西海岸新區毫無疑問是國家戰略疊加最為密集的區域,沒有之一。
「經略海洋、自貿區、軍民融合示範區、國家級新區、開發區、自貿區、保稅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中日(青島)地方合作示範區……」座談會上,孫永紅一口氣列舉了西海岸新區疊加的9個國家戰略,「戴著『帽子』是讓大家發現你與眾不同,但不代表你身體多壯,不能滿足於戴著帽子,要樹立強烈的新區意識,站起來奔跑!」
如何把戰略勢能轉化為發展動能?如何把「帽子」轉化為發展成果?西海岸新區一直在思考和實踐。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疫情衝擊,加速了產業鏈重構的進程,也為每一個區域推進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融鏈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精準把握產業鏈重構之「變」,搶抓產業鏈轉移的機遇,這是西海岸新區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一個有效做法。
今年以來,西海岸新區圍繞「一核引領、三點布局」的產業布局,引進了幸匯智慧礦山機械、越疆「人工智慧+機器人」創新應用示範基地等297個億元以上項目、總投資3496億元。下一步,將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加快布局高端石化、集成電路、半導體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國家級示範區。
與此同時,西海岸新區精準把握疫情衝擊之「變」,搶抓新經濟新業態崛起的機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網紅經濟、跨境電商、新基建、智能製造等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針對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戰略思想。
在孫永紅看來,對外開放是西海岸新區最大的優勢,要融入新發展格局,最正確的是要高舉對外開放的旗幟,發揮國家開放發展戰略的疊加效應,進一步增強開放新優勢,用開放贏得發展,不能平均用力,國內循環、國際循環「一般粗」。
「要落實好、把握好新階段的新特徵,融入到新格局,拿出新優勢,做成新特質,落實好新的發展理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每個新區人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歡迎全世界的人。」孫永紅說。
對於企業來說,能否順利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之中,不僅關係到企業能否正常生存,更關係到企業未來的發展。
這是新區的願景,也是企業的未來。企業家自當把自身發展與新區發展同頻共振,相向而行。
3、把每個月的這1天留給企業背後的深意
從今年起,青島把每年的11月1日作為「企業家日」。西海岸新區立足實際,從今年6月起將每個月的17日定為「企業服務日」。這樣做的目的是為幫助企業解決面臨的主要困難和突出問題,優化產業發展環境,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企業加快發展的積極性。
在「企業服務日」,舉行企業家座談會,市委常委、新區工委書記帶隊,新區工委、區人大、新區管委、區政協有關領導,以及區直各單位部門、駐區有關單位負責人,傾聽企業家心聲,這是對企業家最大的肯定和尊重。
整場座談會用時兩個半小時,新區工委書記和管委主任總共講了40分鐘,其餘時間全部留給了企業家,而且發言不限定範圍,不限制時間,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被如此氛圍感染,企業家十分珍惜這樣的機會,紛紛打開了話匣子。有位企業家因為沒控制好時間,講了近半個小時,但自始至終沒有被人打斷。
「頂格傾聽」,這也是營商環境。什麼樣的營商環境才是好的營商環境?在孫永紅看來,營商環境不能簡單理解為服務好、態度好、熱情,「營商環境重要的標準就是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開放型、服務型、效率型,關鍵是要讓企業家滿意。」
圍繞這一目標,今年以來,西海岸新區高度重視營商環境改善工作,建立「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完善區領導聯繫企業和商會常態化機制,不斷提高「管理就是服務」的意識,創新服務舉措,推行智能化審批服務,推行「拿地即開工」建設模式,加強政策落實,經濟發展活力進一步釋放,廣大企業實現了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這樣的努力得到了企業家的肯定和點讚。
「『專業化』『服務型』的政務工作給帶我們效率;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帶給我們機遇;資金及人才戰略的『頂格推進』帶給我們資源;『一對一』專屬幫辦服務帶給我們溫度。」青島中科華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郅立鵬表示。
當前,企業發展環境正面臨著深刻而複雜的變化。特別是今年以來,新冠病毒疫情對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產生巨大衝擊,西海岸新區很多企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在關鍵時候,扶企業一把。今年,西海岸新區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實施民營和中小企業梯次培育計劃,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分類培育,精準施策,從創新發展、財政貢獻、企業上市、項目申報、人才激勵等方面給予扶持,推動新區國家、省、市百強企業、青島市「專精特新」企業、隱形冠軍企業、瞪羚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獨角獸企業數量實現突破性增長,逐步形成梯次發展的新格局。
「西海岸新區地理位置優越、戰略定位高、發展環境好,並且一直高度關注民營企業,出臺多種措施促進民營企業發展,政府主動上門為民營企業排憂解難,實現政府與企業同頻共振。」賽輪集團董事長袁仲雪為新區優質的營商環境點讚。
4、誠意滿滿的「三句承諾」
「企業家是新區十分寶貴的財富,更是新區發展的重要力量,藉此機會,向在座的各位企業家朋友,並通過你們向全區所有企業家表個態……」座談會上,西海岸新區管委主任、區長周安作出了「三句承諾」——
第一句話,我們將不遺餘力地優化發展環境,用我們的「用心」換大家的「舒心」。
「我們將對標先進地區,以企業家滿意不滿意、舒服不舒服為標準,持之以恆地打造精簡高效政務新生態,只要是新區管委區政府出臺的政策,我們一定精準兌現;只要是外地能夠為企業做到的,我們一定會做到,並且做得更好。」
第二句話,我們將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保障,用我們的「真心」換大家的「安心」。
「企業負責生產經營,我們負責陽光雨露。哪些事情我們來替你們做,哪些事情我們共同商量著做,哪些事情你們在前頭自己做,我們共同研究。我們將牢固樹立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理念,真心實意幫助企業高質量發展。」
第三句話,我們真誠希望企業家朋友紮根新區、發展新區,用大家的「熱心」成就西海岸的「雄心」。
「我們新區的雄心就是打造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化新區。這個目標需要全區企業家積極參與、主動作為。真誠希望大家在西海岸投資發展,在西海岸成長壯大,為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再立新功。」
用心換來舒心,真心換來安心,雄心換來熱心,政企齊心則將換來西海岸新區揚帆遠航、抵達彼岸的信心!
「我們要把西海岸新區這個土壤深耕好,讓每一粒種子都能發芽,每一棵嫩芽都能成長為參天大樹。」座談會上,孫永紅富有詩意的一席話讓人由衷感受到了西海岸這片土地迅速崛起成長壯大的力量!
作者 |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