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在天津優勝教育海光寺店交了11200元學費,9月18日就停課,但是學校說明停課原因,也沒有給出後續事宜的安排,孩子今年剛剛初三,找到合適的老師不容易。」家長劉宇航向未來網記者表示,截止到現在為止還有52節課時共計大概5824元沒有退費。
多家門店關閉、拖欠員工工資、會員退費遇阻……近來,優勝教育負面消息頻頻爆出。目前,北京、上海、天津、成都、重慶、哈爾濱等地家長投訴優勝教育出現關店熱潮後退費無門。
不僅如此,據企查查信息,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這段時間,優勝教育創始人陳昊相繼註冊了天津牛師來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海思科技有限公司、泰州優勝牛師來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天津優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有消費者質疑稱,「牛師來了」是優勝教育的「換馬甲」操作,賣不掉的校區可能會換成新的品牌。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鍾蘭安向未來網記者表示,明顯不能夠承擔退費債務的企業不進行清算,也不申請破產,而是重新去註冊新的公司進行經營,由舊的公司來承擔債務,是會存在合同詐騙的嫌疑。
多地爆雷,上演關店潮
未來網記者在黑貓投訴、聚投訴等投訴平臺上注意到,大多數投訴優勝教育的消費者的主要訴求為關店後的退費和課程安置問題。
事實上,今年8月,北京市海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投訴集中的優勝輝煌等教育培訓機構進行公開點名,北京優勝輝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6月21日至7月20日共接到投訴155件,解決率為14.92%。
有消費者反映,報名繳納3萬多學費,孩子上了一段時間課程之後覺得沒什麼效果也並沒有達到此前宣傳的效果,反而讓孩子厭惡。優勝教育幾次搬家影響了孩子的學習和時間。當時報名時優勝教育答應隨時退費,然而現在卻找各種理由不予及時退費,消費者希望優勝教育及時退還學費13085元。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瀋陽市渾南區恆達路的優勝教育恆達路校區已經閉門多日,目前有超過200位家長進入「退費維權群」進行聯合維權,學校牌匾上的聯繫電話已成為空號,但甚至有家長在國慶節前夕才剛剛報名。
優勝教育上海黃興路校區,有消費者表示,在一對一教學中,課程安排極差,雙方籤訂退款合同已近三個月。「優勝教育客服、相關聯繫人也多次拉黑、拒聽電話,態度惡劣,也不溝通,拒不退款已嚴重違約。要求優勝教育退回學費9832元。」該消費者坦言。
在重慶優勝教育魯能校區,有一名機構教師向記者表示,六月和七月份共計上了7次,單次課時費為140元,合計1260元。優勝教育魯能校區倒閉跑路後求薪無果。
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優勝教育的經營模式分為直營和加盟。此前,該公司在其他城市被曝光時,陳昊表示:「涉事門店是加盟商,而非直營店。」值得一提的是,陳昊在回應時曾提到:「從法律上,總部與加盟商財務獨立。」
而從這一點來說,確實給員工討薪和家長退費造成了很大的難題。
家長:企業「馬甲」太多,訴訟主體不一致維權太難
未來網記者了解到,事實上,由於訴訟主體的不一致,很多家長和機構教師的維權之路都變得異常艱難。
「我拿到的合同及收據上蓋的章是北京宏志勝文教育諮詢有限公司(簡稱為宏志勝文),當時籤合同的老師解釋說,這是他們的上級公司,合同、收據、發票都是這個公司負責出具,通過POS機刷卡的錢也是到這個公司,只有刷卡小票上的商戶名稱顯示的是『天津優勝金獅橋校區』,校區的營業執照註明公司為天津優通勝遠教育培訓學校有限公司。」消費者楊女士表示。
而天津大港的王女士遇到了相同的問題,王女士介紹,「和我們當時籤合同的是優勝教育大港分校,而蓋的章是『天津市興河昊澤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我去法院起訴,法院說訴訟主體不一致,不予受理。」
據企查查信息,優勝教育隸屬於北京優勝輝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長、最終受益人為陳昊,陳昊曾是天津衛視求職節目《非你莫屬》嘉賓。
從股權信息來看,宏志勝文、優勝輝煌、宏志勝文、興河昊澤4家公司並無從屬關係。
股權穿透圖顯示,北京優勝輝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有30家分支機構,其中21家已註銷(包括兩家被吊銷)。北京優勝騰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百分百控股北京優勝輝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而陳昊85%控股北京優勝騰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記者還發現,北京優勝輝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司法風險高達232條,涉及合同糾紛、勞動糾紛等方面,其中教育培訓合同糾紛多達55起。
此外,在一些地區門店開始關閉時,優勝教育的創始人還在註冊公司。
企查查官網截圖
未來網記者發現,老師和家長提到的「牛師來了」已有官網,網站底部顯示公司為北京牛師來了科技有限公司,可撥打客服熱線時卻提示號碼有誤。而在企查查上也並無此公司,只有天津牛師來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未來網記者還注意到,今年3月在天津市中心生態城發布的一條招聘信息中顯示,天津牛師來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線上運營實習生和學科教師實習生,並使用優勝教育的品牌logo,而該公司的企業簡介一欄赫然寫著「天津牛師來了科技有限公司是優勝教育旗下的分公司」等字樣。似乎說明了這兩家企業之間的關係。
企業簡介顯示,天津牛師來了科技有限公司是優勝教育旗下的分公司。公眾號天津市中心生態城發布的招聘信息截圖。
有消費者質疑稱,「牛師來了」是優勝教育的「換馬甲」操作,賣不掉的校區可能會換成新的品牌,往後的維權可能會更難。
負面纏身轉身開公司 「換馬甲」行為違法嗎?
為什麼一家拖欠了員工工資,退費困難負面纏身的公司,轉身又可以成立新公司,無債務糾紛的進行招生、招聘?
律師鍾蘭安向未來網記者表示,在不退費、拖欠工資暴雷之後,還能重新註冊企業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這些拖欠工資、不退費行為還沒有走到法院的破產程序階段。
鍾蘭安進一步解釋道,因為只有進入法院的破產程序,法人代表人或者公司的高管人員,在規定的時間內是不能再重新註冊公司的。
目前的情況,並沒有發展到破產階段,該公司法人申請重新再註冊公司,這在法律上的目前來說是沒有障礙的,但是他顯然是違反了商業道德和誠實信用的法律原則。
「但該行為依舊可能涉嫌違法。明顯不能夠承擔退費債務的企業不進行清算,也不申請破產,而是重新去註冊新的公司進行經營,由舊的公司來承擔債務,是會存在合同詐騙的嫌疑。舊公司明明沒有履約能力,還籤署了多個合同,收取家長高額費用,存在違法嫌疑,公安機關應當進行調查。」鍾蘭安表示。
北京市海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場科科長周宏聲表示,現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遇到類似情況,可以向政府機關投訴,此外,消費者也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來解決糾紛。
鍾蘭安也坦言,目前來說,消費者維權的方式只有三種。一是向當地的工商部門去進行投訴、舉報,工商部門來進行查處、調解,挽回損失。
二是向人民法院提請訴訟,要求法院來對案件進行判決。三是向公安機關進行報案,因為企業這種操作模式就等於是過去的這種欠債的公司全部給甩掉,重新註冊新的公司,來承接過去的資產,從某種角度來說,嚴重的規避了法律,這樣的行為需要公安機關立案調查,查一查是否存在合同詐騙或者涉及其他犯罪。
而碰到如上文所說的由於籤署合同時企業主體不一致而導致的無法訴訟。鍾蘭安表示,事實上,正常情況下消費者與誰籤署合同就只能告誰。如果有證據證明這些企業之間存在財務混同,可以讓他們一併承擔責任。但一般消費者顯然是達不到舉證標準。
「這就造成了消費者舉證難,維權難的情況。通過法院維權就並不是一個最佳方式。」鍾蘭安坦言,對於這種有明顯犯罪嫌疑的,公安機關應當進行立案偵查,防止其卷錢跑路,侵害消費者權益。
來源:未來網 作者:張冰清 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