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翻車」、長租公寓爆雷……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熱點有這些

2021-01-17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4日訊 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聯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共同梳理出「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分別是:防疫產品價格和質量問題突出;「直播帶貨」新問題層出不窮;「雙11」複雜規則難壞「尾款人」;酒店、旅遊、出行退訂糾紛多;長租公寓接連爆雷跑路;在線培訓服務亂象頻現;未成年人網遊充值、打賞退款難;外賣平臺「多等5分鐘」被指「甩鍋」給消費者;智能快遞櫃超時收費引不滿;航司「不限次飛行產品」限制多。

  一、防疫產品價格和質量問題突出

  社會影響力:113.3

  話題解析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防疫產品市場需求呈爆發式增長。隨之而來的是,防疫產品質量違法案件與消費者投訴大幅增長。防疫產品消費維權問題具體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個別不法經營者銷售「三無」、假冒偽劣口罩。二是在微信群以代購或團購口罩的名義實施詐騙。如藝人黃某某以「賣口罩」為名實施詐騙。三是趁機哄抬口罩、防護服、測溫槍等防疫用品價格。如北京一藥房10隻口罩賣850元被罰。四是個別電商平臺商家通過「砍單」、捆綁搭售、以銷售口罩為名誘導消費者下載APP等不良營商手法,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如大量消費者通過微博、投訴平臺反饋電商平臺「海豚家」存在「砍單」行為,被中消協點名。五是由於個別電商平臺商家進行預估銷售,但實際所售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產品發貨不及時,引發消費者不滿。如南丁公司聲稱有貨,但在消費者下單購買口罩後遲遲不發貨,被北京市消費者協會與通州區消費者協會聯合約談。

  疫情不僅是對有關部門綜合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檢驗平臺、商家素養的一塊「試金石」。輿論認為,有關部門加強監管,多次開展專項行動,嚴厲查處違法生產銷售口罩等防疫產品行為,全力保障防疫產品質量和市場供應,有助於維護市場秩序。各級消協組織認真履職,加大涉疫消費糾紛處理力度,切實保障了消費者合法權益。輿論呼籲,電商平臺能切實履行監督責任和行業責任,商家應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誠信經營。

  二、「直播帶貨」新問題層出不窮

  社會影響力:108.3

  話題解析

  2020年,直播帶貨頻頻「翻車」,不僅產品質量低劣、虛假宣傳、售後服務不到位等老問題依然突出,公眾人物帶貨刷單造假、流量造假、虛假舉報等新問題也層出疊現。11月,中消協點名了李佳琦、李雪琴等參與的直播存在買完商品不讓換、數據注水等問題。事後,李佳琦、李雪琴本人表示十分重視社會監督,將進一步優化業務流程,把消費者權益保護責任落實到位。此外,辛巴帶貨的燕窩被指是糖水、羅永浩承認帶貨的皮爾卡丹羊毛衫是假貨等話題也引發輿論熱議。

  直播帶貨作為新消費業態,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費風險。針對直播帶貨亂象,有關部門紛紛「亮劍」。國家廣電總局2020年11月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市場監管總局11月6日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等以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引導規範,強化導向和價值引領,直播電商的合規化正在加速。各級消協組織積極履職,對問題表現突出、消費者反映強烈的直播電商平臺進行約談,督促問題整改,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輿論認為,網絡平臺經營者應對網售產品、直播內容以及網絡主播嚴格把關,及時遏制不良商品流向市場,切實阻斷違規不良內容傳播,讓消費者買的舒心、用的放心。直播從業者尤其是明星、網紅、企業家等公眾人物應主動審視自身,以嚴謹的態度,做好理性消費的引導。消費者在參與直播活動時,也要增強風險防範意識。輿論期待,有關部門、消協組織、電商平臺、從業者、消費者各方共同努力,構建良好的直播生態。

  三、「雙11」複雜規則 難壞「尾款人」

  社會影響力:100.2

  話題解析

  相較往年,2020年的「雙11」從十月下旬開始,堪稱「史上最長」網購節。近一個月的促銷活動中,各大商家紛紛推出「全年最低價」「定金抵扣」「紅包補貼」「滿減」「限時搶購」等優惠活動吸引消費者眼球,但滿減、津貼、紅包、合併購買等複雜的計算方式堪比數學考題,被網民調侃為「沒奧數功底不敢應戰」。其中,淘寶、天貓平臺設計的不合併付尾款不能使用滿減優惠券、「雙11」當日不能退款、先付尾款才能退款等規則更是難壞「尾款人」,這些複雜的規則不僅降低了消費者體驗,更引發消費者對其合理性的質疑。此外,還有不少消費者反映,在天貓、京東等平臺上的部分商品價格存在先提價後打折、虛假促銷、誘導交易、大數據殺熟等問題。

  每年「6?18」「雙11」「雙12」前後是消費維權的尖峰時段。促銷期間的消費亂象不僅反映出平臺經濟中存在的諸多消費維權問題,也呈現出當前良莠不齊的電商生態。對此,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對網購、促銷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的監管,同時也應對電商平臺、從業人員實現常態化監管;電商平臺應進一步加強自身運營管理,規範經營活動,全力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輿論呼籲,「雙11」少一些「套路」與「算計」,多一些「真誠」與「實惠」。

  四、酒店、旅遊、出行退訂糾紛多

  社會影響力:99.6

  話題解析

  疫情暴發初期,各大航空公司、旅行社、酒店、餐飲企業、OTA平臺退改需求激增,但由於退改訂單無法及時處理,引發大量消費者投訴,甚至個別地區出現集體維權現象。具體來看,餐飲服務方面,部分消費者預訂了年夜飯和婚慶、生日等宴請用餐,但因疫情影響,無法正常聚餐,退訂時與商家發生糾紛的情況較多;住宿方面,個別酒店趁機漲價、拒退定金或預付款等問題突出;出行服務方面,航空客票退票難、航空訂單處理慢、航空公司和OTA平臺相互推諉、服務態度差、航空客票退改政策不明晰等投訴量較高;旅遊服務方面,部分平臺、旅行社退款不及時或以代金券代替退款,引發消費者不滿。

  面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嚴峻考驗,政府部門及航空公司、旅行社、酒店、餐飲企業、OTA平臺、景區等經營主體須總結經驗教訓。從政府側看,有關部門、消協組織、行業協會應制定和修訂應急預案,督促企業維護消費者權益。從企業側看,航空公司、旅行社、酒店、餐飲企業等經營主體要始終把消費者權益放在首位,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而OTA平臺也要扮演好協調者的角色,幫助消費者解決實際問題,協助配合消費者依法維權。此外,消費者在保持理性消費、耐心溝通的同時,也要積極行使監督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五、長租公寓接連爆雷跑路

  社會影響力:97.9

  話題解析

  2020年,蛋殼、青客、巢客、嵐越、寓意長租公寓接連發生爆雷、跑路事件。長租公寓爆雷不僅導致大量租客無法得到平臺曾經承諾的服務,甚至還面臨已付房租或身負貸款卻無房可住的情況,而房東也面臨收不到租金、房屋也無法收回等問題。同為受害者的部分租客與房東之間還因為房屋租賃的問題產生爭執,甚至出現過激行為。

  長租公寓企業借國家「房住不炒」「租購併舉」政策的東風,在房屋租賃市場逐步發展壯大。然而部分企業通過「長租短付」的方式,得到大量租金沉澱,並將這些資金用於競價圈房、非理性擴張。這些違法違規行為導致沉澱資金被高速消耗,最終造成資金鍊斷裂,企業爆雷、負責人跑路失聯。

  針對長租公寓爆雷引發的大量消費維權問題,輿論在強烈譴責長租公寓企業負責人跑路失聯現象的同時,認為有關部門應果斷出手,絕不能讓問題相關方一跑了之,將「爛攤子」留給政府和社會。輿論認為,監管部門應儘快建立完善長租公寓監督機制,同時加強對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參與住房租賃業務的監管,切實降低房屋租賃市場的金融槓桿率,促進長租公寓行業高質量發展。輿論期待,長租公寓企業能夠實現良性發展,不斷提升自身服務水平,提高服務質量,維護房東、租客的切身利益。

  六、在線培訓服務亂象頻現

  社會影響力:91.0

  話題解析

  疫情期間獲得井噴式發展的在線教育消費維權問題頻現。2020年7月,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嗨學網虛假承諾,讓消費者陷入交錢容易退錢難的困境。同月,學而思網校因存在低俗視頻、教唆早戀等突出問題,被北京網信辦及屬地教育主管部門約談並被責令限期整改。在線英語學習機構「阿卡索外教網」被曝外教教學質量差,遲到、玩手機等現象屢見不鮮,且教學資質認證存疑。「噠噠英語」被指擅自修改課程屬性,主修課縮水變身口語課。10月,「優勝教育」被曝總部人去樓空,家長退費困難重重,教師薪資也被拖欠。12月,「學霸君」被指經營不善、學員申請退款、教師被辭退,眾多學生家長求告無門。

  在線教師資質造假、機構無證辦學、誘導消費、虛假宣傳、霸王條款、解除合同退費難等行業亂象叢生,消費者維權愈加困難。此外,在線教育行業的「分期貸」也飽受輿論詬病。針對行業亂象,一方面需要在線教育平臺儘快從資本競爭中回歸到教育本位,強化行業自律,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另一方面也需要有關部門進一步強化行政監管,聯合消協等相關社會組織制定在線教育服務標準,夯實維權制度保障,規範在線教育市場發展。

  七、未成年人網遊充值、打賞退款難

  社會影響力:89.4

  話題解析

  近年來,「宅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疫情期間,在居家防疫等客觀因素影響下,網路遊戲、網絡直播等在線娛樂方式成為不少未成年人的首選。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人瞞著家長給網絡主播打賞、給網路遊戲平臺充值等相關事件不時見諸報端,所涉錢款金額巨大,家長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失去錢財卻求助無門。比如「南京小學生玩『吃雞遊戲』14分鐘花掉4萬元」「四川廣元8歲『熊孩子』為遊戲充值刷走父親4000多元」「江蘇泗洪『熊孩子』刷禮物花掉家中40萬元賣房款」等。此外,7月,《北京青年報》對家長反映比較嚴重的娛樂APP展開了相關調查,發現「和平精英」「王者榮耀」「貓和老鼠」「開心消消樂」等手機遊戲APP以及「鬥魚」「一直播」等直播平臺APP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形同虛設,漏洞百出。

  針對這一類問題隱患,5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明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在眾多未成年人網絡消費的案例中,仍少有家長能夠尋求到警方或者新聞媒體的幫助,進入司法訴訟環節的更是寥寥無幾。輿論認為,由於存在流程繁瑣、舉證困難、運營平臺和遊戲公司互相推諉等問題,家長在退款維權時往往面臨不小的困難,消費者權益難以獲得保障。保護未成年人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這不僅需要有關部門及企業健全退款機制,提升退費糾紛處置效率,還需要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主動作為,肩負起引導和管教責任。

  八、外賣平臺「多等5分鐘」被指「甩鍋」給消費者

  社會影響力:88.5

  話題解析

  9月8日,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在社交平臺「刷屏」。該文援引多個真實案例稱,算法驅動下的「實時智能配送系統」不斷壓縮外賣配送時間,最終導致騎手不得不在「與死神賽跑,和交警較勁,和紅燈做朋友」的高危環境中工作。該文吸引了大量網民的跟進閱讀與討論,還促使公眾對外賣平臺的算法、價值觀和用工模式進行重新審視,餓了麼、美團等外賣平臺也因此被推上風口浪尖。

  9月9日,餓了麼回應稱,將在訂單結算時增加「我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新功能。該回應旋即引發軒然大波,輿論普遍認為,大規模壓縮外賣配送時間,肇始於外賣平臺為控制成本、提升效率,而對騎手採取的壓榨式績效考核,作為規則的制定方、服務費的收取方以及外賣騎手的直接或間接僱傭方,外賣平臺不反思自身的經營模式,卻反而呼籲消費者讓步,有「踢皮球」之嫌。輿論認為,解決外賣騎手的「系統之困」問題,既需要外賣平臺的主動作為、從技術與算法上做優化,也需要外賣平臺、商家、騎手以及監管機構、消費者等多方的共同協商,推動新業態的持續健康發展。這也警示有關企業,在實現商業利益的同時,也須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不能習慣性地「甩鍋」消費者。

  九、智能快遞櫃超時收費引不滿

  社會影響力:87.4

  話題解析

  豐巢於4月30日推出的會員服務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根據收費規則,非會員快遞櫃保管每超時12小時將徵收0.5元,3元封頂。部分小區選擇停用豐巢快遞櫃,豐巢公開解釋收費緣由但未改收費決定。5月13日,中消協表示,合理保管期內不應單獨收費。5月15日,國家郵政局表示,豐巢此次調整免費保管期限的行為雖未違反規章禁止性規定,但在調整過程中,存在徵詢意見不足、應對處置不妥等問題,要求豐巢公司認真考慮用戶訴求和業態發展需要,儘快提出合理解決方案。5月15日晚間,豐巢官方公眾號發布《關於用戶服務調整說明》,對快遞櫃收費事件致歉,同時也對免費保管時長進行調整,將免費保管時限從12小時延長至18小時。

  豐巢快遞櫃超時收費引發消費者不滿,主要體現在:其一,消費者認為,豐巢單方面增收保管費將增加消費者的成本,侵犯了消費者權益;其二,部分快遞員未徵求消費者同意,便擅自將快件放在快遞櫃的行為,讓消費者頗為惱火;其三,消費者反映存放快遞櫃的物品經常出現被別人取走或丟失的情況。對此,輿論呼籲,有關部門應繼續推進智能快件箱、公共服務站等快遞末端設施建設,加大服務規範和監督力度,幫助群眾解決「快遞最後一公裡」問題。

  十、航司「不限次飛行產品」限制多

  社會影響力:78.5

  話題解析

  2020年,為了進一步提振航空經濟,多家航空公司推出「隨心飛」類產品,吸引旅客出行。6月,東方航空推出民航領域首款「周末隨心飛」產品。乘客可以在2020年內的任意周六和周日,不限次數乘坐東航和上航經濟艙,飛往國內除港澳臺以外的地區。該產品上線後,部分消費者的搶購熱情高漲。隨後,海南航空、華夏航空、春秋航空等航司也陸續推出「不限次飛行」產品。產品銷售火爆的同時,也遭到不少消費者投訴。產品使用條件苛刻、使用體驗差、回程購票難、虛假宣傳、機票兌換難等投訴,引發輿論追問「不限次飛行」產品是否真能方便消費者出行。

  此類產品較為苛刻的使用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加之產品的宣傳重點落在「不限次」,宣傳內容與消費者體驗形成較大落差,給消費者留下了企業虛假宣傳的感受。輿論認為,針對「隨心飛」類產品在技術、售後和服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有關部門、各級消協組織應暢通消費者投訴舉報渠道,維護消費者權益,同時進一步加大公示力度,完善公示制度,讓輿論監督發揮力量。相關航司應認真分析「不限次飛行」產品被投訴的原因,迭代產品,切實提升服務質量,優化消費體驗。

(責任編輯:馬常豔)

相關焦點

  • 中消協公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直播帶貨」新問題層出不窮
    今日關注 2021新年伊始,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基於大數據平臺數據與輿情社會影響力測算結果,共同梳理出「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 中消協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你遇到過這些問題嗎
    信網1月14日訊 14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分別是:防疫產品價格和質量問題突出;「直播帶貨」新問題層出不窮;「雙11」複雜規則難壞「尾款人」;酒店、旅遊、出行退訂糾紛多;長租公寓接連爆雷跑路;在線培訓服務亂象頻現;未成年人網遊充值、打賞退款難;外賣平臺「多等5分鐘」被指「甩鍋」給消費者;智能快遞櫃超時收費引不滿
  • 上海市消保委公布2020年十大消費投訴熱點:「直播帶貨」、網路遊戲...
    2020年,你明明白白消費了嗎?上海的消費投訴熱點有哪些?針對2020年的消費投訴整體情況,1月13日,上海市消保委公布了2020年上海十大消費投訴熱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0年,整體而言,網購投訴仍居高位,以逾3.76萬件投訴案居於首位。此外,教育培訓、旅遊及相關產業鏈涉疫糾紛、健身服務「付款容易退款難」等成投訴集中的問題。
  • 2020消費維權輿情熱點,這些你肯定也關注過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2020年12月12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消費者協會指導中國消費者報社、中國消費網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消費·維權高峰論壇」在京召開>廣告問題排名居首直播帶貨問題頻現今年10月19日,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發布全國12315平臺2020年前三季度統計數據。
  • 《2020消費維權輿情狀況分析報告》發布 機票退票、線上消費、文娛...
    綜合今年前三季度消費者投訴數據的整體情況,中國消費者報社通過大數據輿情監測系統,對今年1-11月份消費維權輿情數據情況進行了分析,數據顯示,2020年3月份是消費維權輿情的高峰階段,4月之後走勢相對平穩,年末的11月份,相關輿情信息量有增加趨勢。
  • 長三角消保委聯盟:直播帶貨和網路遊戲成網絡維權新熱點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直播帶貨、社區團購、教培行業……1月12日,記者從安徽省消保委獲悉,2020年,長三角消保委聯盟共受理消費者投訴455764件,同比上升5.23%,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94億元。其中,網絡消費投訴中直播帶貨和網路遊戲問題成新熱點,此外,長租公寓問題依舊嚴峻,教育培訓服務問題多發。
  • 城璞長租公寓「爆雷」:有租客剛搬進去
    廣州城璞長租公寓「爆雷」:此前房租驟降,有租客剛搬進去。 9月16日晚,盧浩剛搬進長租公寓不久,突然收到了公寓業務員發來的信息,稱「公司資金鍊斷裂已申請破產,請第一時間到公司登記維權」。在向長租公寓繳納了3萬多元的年租金後,居住僅3天的盧浩面臨被房東「驅逐」的風險。
  • 2019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 中國消費者協會
    2020新年伊始,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聯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基於大數據平臺數據與輿情社會影響力測算結果,共同梳理出「2019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分別是:奔馳車主哭訴維權引起各界反思;「雙11」被指規則複雜暗藏消費陷阱;AI換臉軟體爆紅卻涉嫌侵權;「直播帶貨」中的消費問題頻現;培訓機構跑路學員退費無門還陷「套路貸」;上海迪士尼禁止外帶食品惹爭議;視頻網站超前點播付費模式引發爭議;炒作經濟熱潮下存在消費侵權隱患;中消協首例公益訴訟調解成功;知名品牌家電特約售後服務亂象被曝光
  • 長租公寓、社區團購……長三角消保委聯盟公布2020年五大投訴熱點
    網絡消費投訴新熱點 2020年,長三角消保委聯盟共受理網絡消費投訴111671件,除了傳統的網絡購物投訴外,直播帶貨和網路遊戲問題反映較為集中
  • 長租公寓爆雷不斷,深陷泥淖的蛋殼該如何收場?
    但正是這種浮躁、急迫的心態,造成了太多難以預料的惡果——頻頻爆雷的P2P平臺就是最真實的寫照。而近段時間牽動千萬人的熱門話題,當屬持續曝出負面信息的蛋殼。從傳聞蛋殼資金鍊斷裂到發布聲明,再到多個辦公地點人去樓空,只經歷了極短的時間。看起來,蛋殼已經回天乏力,即將迎來自己的終局。蛋殼這一巨頭的轟然倒下,也讓長租公寓這一商業模式備受質疑。
  • 長租公寓接連「爆雷」 精細化與規範化成未來發展趨勢
    此外,本次疫情成為了長租公寓「爆雷」的催化劑,陳霄告訴記者,長租公寓存在著投入成本高,租金回報率低,回報周期長的特點。突發的疫情導致長租公寓出租率顯著下降,空置率上升,最終導致長租公寓現金流緊張。
  • 半島調查丨長租公寓頻爆雷 年輕人租房有煩惱
    原標題:半島調查丨長租公寓頻爆雷,年輕人租房有煩惱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白菊近日,蛋殼公寓陷入「破產危機」,不用和房東打交道、免去高額中介費的長租公寓受到年輕人熱捧,本應為年輕人提供便利的新型租房模式卻漏洞頻出,為了在這座城市有個「家」,選擇長租公寓的年輕人反而陷入了更深的煩惱。
  • 青客公寓深陷維權危機 上市也蓋不住長租公寓的雷
    《博望財經》發現,目前上海、蘇州、南京等多地已有QQ、微信維權群,在全國青客公寓維權總群的QQ群中,已經有近千名維權租戶。數據顯示,青客公寓已經連續3年淨虧損,資產負債率也在逐年走高。2017年、2018年、2019年,青客公寓的虧損額分別為2.45億元、4.99億元、4.98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37.17%、143.82%、145.02%。 值得一提的是,據企查查資料顯示,青客公寓在去年5月份和今年3月份,兩度被上海徐匯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標的分別為335511元和790809元。
  • 半島調查丨長租公寓頻爆雷,年輕人租房有煩惱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白菊近日,蛋殼公寓陷入「破產危機」,不用和房東打交道、免去高額中介費的長租公寓受到年輕人熱捧,本應為年輕人提供便利的新型租房模式卻漏洞頻出,為了在這座城市有個「家」,選擇長租公寓的年輕人反而陷入了更深的煩惱。
  • 2020樓市關鍵詞|長租公寓爆雷:資本角逐賽中 沒有誰是真正贏家!
    隨著地產行業的不斷發展和住房需求的不斷細化,住房租賃行業中的細分類目長租公寓憑藉「精細化運作」一直處於行業成長的上風口。直至2020年,不少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商業運營升級雙重考驗的長租公寓企業,最終走上了一邊「急速擴張」,一邊「暴雷不止」的不歸路上。
  • 蛋殼爆雷啟示錄:租金貸的野蠻突變,長租公寓的萬丈深淵
    在2020年10個月的時間內50多家分散式長租公寓陸續爆雷、跑路之後,排名行業第二的蛋殼終於轟然倒下。雖然有專家為蛋殼爆雷尋找各種理由,但誰都不能否認的是,在5年時間之內蛋殼的幾何式發展,以及帶動整個行業一起陷入瘋狂的過程,是最終讓蛋殼公寓走到當前這一步的重要原因之一。
  • 長租公寓黑色的2020,願租客被歲月溫柔以待
    文|公司研究室 姜研2020年即將過去,這一年,對於在大城市的打工人員來說,除了新冠疫情,最心驚肉跳的恐怕還是長租公寓的爆雷。特別是蛋殼剛剛爆雷的那些日子,那些曾經以為長租公寓就是家的年輕人,愁緒滿腹,有時候甚至是一夕數驚。11月蛋殼爆雷,作為競品,當時的自如數次發表申明:一切正常。
  • 長租公寓公司不到半年就「爆雷」,南寧超百名租戶、業主被「炸傷」
    據悉,與韋女士有同樣遭遇的市民超百人,涉案金額超百萬元。業內人士坦言,該公司的做法異常,涉嫌「入場就是為了出場」。  南國早報特別策劃·關注南寧長租公寓  事件:長租公寓公司「爆雷」傷人  「受害者的維權群已經有160多人,平均每人損失約1萬元,初步統計涉案金額超過100萬元。」
  • 2020國考面試經濟熱點:「直播帶貨」疫情間的創新消費方式
    國家公務員面試技巧頻道提供2020國家公務員面試答題技巧、國考面試攻略、國家公務員面試注意事項等。本文整理2020國考面試技巧:「直播帶貨」疫情間的創新消費方式。】這段時間,「直播帶貨」成為消費熱詞。
  • 長租公寓爆雷事件愈演愈烈,為何他家敢申請上市?
    中華網財經7號院紫荊工作室出品 文/鈺開今年冬天格外冷,一方面是因為還沒有消失的「疫情」,另一方面是因為此時無法安居的「長租公寓」。自從蛋殼公寓「爆雷」後,多地發生長租公寓「連環雷」,長租公寓成了重災區,均是由於資金鍊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