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寫文章了,其實原因很簡單,小編最近研究的很多內容,都籤了保密協議,好多事情不能說。
不嘮別的,小編的一個同學,曾經是做生信科服服務的,苦逼的幹了好幾年,工資也不高。最近去了一家做藥物設計的公司,起薪2.5萬,本科。
弄得小編都心動了。
輔助藥物設計,其實就是一個輔助作用,如果說加上人工智慧,就能飛上天,這個還是有點小扯的。
畢竟alphaFold預測蛋白結構,秒殺其他一些算法,準確率也沒有很高。
藥物設計,是輔助。
其實生信分析找靶點,也是輔助。
最初,小編入坑生信,一直不知道天天捯飭計算機到底有啥用,也說不清楚自己做的事情有啥意義。
後來小編的老師給小編舉了一個例子。
亮劍第一集,李雲龍想要幹掉敵人的指揮所,但是苦於迫擊炮的射程夠不到。
李雲龍喊來張大彪,讓他帶領隊伍推進500米,為迫擊炮贏得射程。
然後老李讓柱子一炮幹掉敵人的指揮所。
果然,柱子不負眾望,兩炮幹掉了指揮所,其中一炮打歪了。
這個過程中其實就是生物信息跟溼實驗結合的過程。
生物信息就是張大彪,負責推進500米,縮小篩選的範圍,為溼實驗贏取合適的射程。
柱子,就是溼實驗,負責一炮幹掉指揮部。
當然了,大多數的時候,大家都希望張大彪,直接推進到指揮所,節省炮彈。
作為生信從業者,深知直接推進到指揮所,真的會損失慘重,還是需要打一炮的。
所以,總而言之,生物信息就是一個輔助的作用,其直接幹到指揮所的可能性有,但是不大,希望各位恩公恩婆,也能理解我們。
我們儘量給大家節省炮彈。
但是炮彈這玩意,該放還得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