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鄰居的一臂之距,到社會幼稚化:一位歐洲外交官眼中的日本

2021-02-08 職得日本

也許就是因為熱愛,才跟許多的歐美人士一樣,無法忍受他們的駐足不前。因為一個駐足不前的友邦,從長遠來講不是我們的福氣。

過去在國內,我們對於日本的看法很容易流於「哈日」或「仇日」這樣的極端。一方面與歷史糾葛有關,另一方面也因日本是亞洲最早西化的國家,從文化到經濟發展,我們都受到日本深刻的影響。

那麼,其他歐美國家人民眼中的日本,又是如何呢?其實,許多歐美媒體即使對日本文化與美學有正面評價,但是對於日本社會與政治,往往卻有尖銳地批判。

我的一位朋友就是歐洲外交官,她的觀點就比較接近這種視角。曾經被派駐在東南亞與中國的她,熱愛中國文化,住在國內時甚至還自費學漢語。

日本鄰居的「一臂之距」

去年歲末一個陰寒的下午,我到她的住處去拜訪。外交官住在一棟公寓大樓裡,嬌小熱情的她下來給我們開門。上樓時,整棟大樓只有我們話聲的迴響。

發現到這一點的她,一方面請我們壓低聲量,一方面抱怨著她的日本鄰居們異常喜靜,對於外國人都保持著禮貌的距離,有點像英國人所謂的「一臂之距 / one arm’s length」,讓習慣南歐、東南亞熱情的她有些難以接受。

走進她的住處,打開門一片橘紅迎來,照亮了灰暗的水泥外牆。當我看到公寓裡的鋼琴時,不禁問她是否能在這彈奏樂器。因為日本公寓通常隔音不佳,而怕吵的人大多是高齡者,因此通常都禁止彈奏樂器。

她笑著說,跟房東溝通花了很大的力氣,才說服房東鋼琴只是「裝飾品」。

她隨後提到有次她們大使在家辦宴會,正式宴會尚未開始,大家只是在聊天而已,竟然就有警察到場關切——只因為有鄰居覺得我們太吵。這讓她感到啼笑皆非:不知是歐洲人太吵,還是在日本即使是豪宅隔音也不夠好?

幼稚化的日本社會

我們的話題很快轉到其他的議題。比如從日本動漫、東京奧運吉祥物,談到了日本社會的幼稚化,而這樣的幼稚化正席捲全世界。

如果說,近十年來流行的超級英雄電影,已經被許多歐美知識分子批評「簡化現實」、「逃避問題」、「沒有深層思想」,那麼日本動漫角色會被批評得更慘也不足為奇:

這些角色偏向可愛化,沒有對這社會的反思,不會引起任何衝突,也不鼓勵對社會議題的討論。以國內動漫同好界的說法:就只是賣萌而已。

而日本社會並不是沒有重大迫切的議題(人口老齡化、新生兒減少),但是在日本對於這些議題的討論熱度,似乎都比不上某個動漫人物又火了,或是某個藝人又出緋聞了讓大眾有興趣。

而如果日本人對這麼切身的議題都沒興趣,更別指望他們會在意其他更遙遠的議題了。

當外交官談到這裡時,身為虛擬世界愛好者的我,不禁有些想要替這些作品辯護,因為喜好這些動漫不代表就會使人幼稚化。但是我又想起日本的現況:

之前與日本大學生交流,他們就提到日本年輕人普遍對政治無感;這次外交官也告訴我,她所參加的許多議題討論會,從廢除死刑到同性婚姻,參與運動者幾乎都是四五十歲以上中年人士,年輕人非常少見。即使日本已經是超高齡化社會,但這樣的比例還是詭異到不行。

這位外交官的丈夫是位東南亞裔的藝術家,也和日本當地的藝術家有過多場合作與交流。他也提到日本的許多藝術作品的確很有獨特風格與美學,但是卻有個很大的問題:

在這些作品華麗的外表下,並沒有什麼深層寓意,或想藉此探討社會議題。和那位外交官一樣,他也認為這顯示日本社會幼稚化的一面:避開任何爭議,但這樣也避免了討論和發聲。

這樣的批評不禁讓我想起,村上春樹訪問東京地鐵沙林案受害者時,對日本社會的批評:日本社會不僅批評加害者,也通過遺忘與其他手段,排擠了受害者。

離開外交官的家之後,再度踏上灰暗的街道時,我還是一直想著剛剛的討論。

其實那位外交官的想法與我的有些相近:日本的文化作品外表多採多姿,但是內容乏善可陳。當然一定有死忠動漫迷出來爭論《進擊的巨人》、乃至於《機動戰士高達》的政治寓意(至於新世紀福音戰士的那些聖經神話寓意,庵野秀明自己都說那些與神話相關的元素,都只是覺得名字很酷就拿來用了,觀眾有些過度解讀)。

但是稍稍回想一下,你就會發現它們的寓意深度與廣度,實在難以與西方作品相比。

真人電影的話就更不用提了。就連如今奧斯卡獎頒獎典禮,頒獎人與得獎人們都會利用機會提倡女性平權、氣候議題等政治議題,反觀日本的電影與頒獎典禮還是小情小愛、和和氣氣。

也許有人會認為筆者只是一個日本黑,但事實上筆者自認為是個熱愛日本通俗文化的人。也許就是因為熱愛,才跟許多的歐美人士一樣,無法忍受他們的駐足不前。

因為一個駐足不前的友邦,從長遠來講不是我們的福氣。

●最新九國社會意識調查:日本年輕人擁有了想要的一切,除了夢想

●工作時賺不了錢,退休後依舊落魄:在日本做個官,為什麼如此「悲催」

●種族歧視、保護主義大行其道:你現在還想赴美國留學嗎?

相關焦點

  • 中日雙語| 一位中國年輕外交官的發現和期待
    2018年10月,日本首相時隔7年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中日兩國領導人一致同意在今後5年實施總規模為3萬人的青少年互訪交流,並將2019年設為「中日青少年交流促進年」。過去的一年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本刊採訪了活躍在兩國青年交流第一線的一位中國外交官,看看他眼中的2019和對未來的期待。
  • 「不變」與「變」:一位拉美外交官眼中的中國減貧經驗
    「不變」與「變」:一位拉美外交官眼中的中國減貧經驗導讀中國減貧成功的經驗在於,從中央到地方對扶貧事業給予一以貫之的大力支持,但在具體扶貧措施上因地制宜、與時俱進地採取不同政策。「精準扶貧」戰略準確識別扶貧對象,保證了「脫貧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 兇手在鄰居眼中竟是這樣一個人…
    鄰居說法 他從來不與人打招呼昨日14時,中山區某老式居民樓外,除了一位老人默默的在垃圾點挑揀紙殼發出的輕微聲響外,一切靜悄悄的。「閻永波?我們不認識這個人……」幾位鄰居有些避諱似地快速回絕了採訪。輾轉多次,一位80多歲的老鄰居告訴記者:「知道這個人,但很少看到他,更沒說過話,見面不打招呼。」另一位女鄰居告訴記者,很少能夠見到閻永波,但大家在案發後都能記起這裡住著這個人。一位女鄰居說,閻永波和父母,以及去世的二哥一家都住在這棟樓裡,但不在同一單元。該鄰居說,閻永波和二哥家的關係並不好,雖然住得近在咫尺,但從沒見他登過二哥家的門。
  • 放棄做外交官嫁入皇室,日本「最美皇后」雅子的一生值得嗎?
    ▲也許因為爸爸是外交官的緣故,雅子從小就跟著爸爸到處飛,所以在語言方面也絲毫難不住她,日語、英語、俄語、德語、法語都很是熟練。而雅子的興趣愛好也非常廣泛,棒球、網球、騎馬等戶外活動,都是她的愛好。▲到了她7歲的時候,雅子回到了日本讀小學和初中。高中時期,又去了美國讀高中,後來考上了哈佛大學的經濟系。
  • 漫畫版包拯紅遍歐洲,歪果仁眼中的他竟是這樣的…
    2010年,由法國作家歐勵行同中國漫畫家李昆武合力創作的《從小李到老李一個中國人的一生》漫畫在法國公開出版,這套作品創作時間長達10年,是李昆武的自傳體漫畫。據參考消息網報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故事」一經面市便成了暢銷書,陸續在英國、德國、日本、韓國等13個國家發行。
  • 一位葡萄酒狂熱粉絲眼中的歐洲歷史
    在悠久的歐洲歷史中,葡萄酒文化佔據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如果你不理解葡萄酒,那麼你很難說自己理解了歐洲文化。在《流浪的葡萄樹》中,記者、作家尼娜·卡普蘭通過親自走訪,考據典籍,探尋葡萄酒的歷史與文化脈絡。今天的這篇文章中,卡普蘭將來到英國的裡奇伯勒堡壘。
  • 美國警察毆打中國外交官,外交官用中國功夫反擊,結局令人唏噓
    當時的清朝駐紮在美國的外交官叫做譚錦鏞,是我國的一位武官。他和那些貪汙腐敗的清朝官員不同,從小就受到了先進思想的影響,當時的皇帝也十分看好他,他苦練英語,最後以外交官的身份被派遣到了美國。在1903年,他被派往了舊金山,當天辦完公事之後,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路過了一條小溪,當時的他還在想工作的事情,因此帽子被風吹走也沒有注意,而自己長長的辮子也散落了出來。  突然,一句英文打斷了他的思路,是一句罵人的話。
  • 從天才外交官到皇家生娃機,她的一手好牌,是如何被皇室打爛的?
    @本文作者:盧璐《如懿傳》火到了鄰國日本,有個網站便搞了一個調查,調查觀眾對哪個角色最是有好感。
  • 一個外交官眼中的真實印度
    印度80%的石油都靠進口,現在油價從100多美元一桶下降到30多美元一桶。印度喜上心頭。同時現在是數字經濟,而印度又是數字大國,軟體技術很厲害。這些都給印度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根據莫迪及一些機構的預測,大約在2030年印度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 鄰居:秀蘭·鄧波兒是影響了一個時代的美國甜心
    中新社舊金山2月11日電 題:秀蘭·鄧波兒鄰居:她是影響了一個時代的美國甜心  中新社記者 劉丹  美國著名童星秀蘭·鄧波兒於當地時間10日夜間在家中去世,鄰居們稱她不僅在銀幕上扮演了帶給人們歡笑和希望的小天使,更是一位影響了一個時代的美國甜心。
  • 在巴黎和會上駁斥日本、從列強虎口奪食,為這位中國外交官點讚!
    外交工作在中國有著悠久歷史,也湧現了一批傑出的外交官。按現代話講,外交官的核心職責就是與列國交流,維護祖國的尊嚴和利益。外交官肩負神聖使命,在複雜的政治關係中斡旋,需要使命擔當、智勇雙全、社會活動能力等綜合素質和能力。近代,隨著我國封建制度漸趨腐朽和衰落,對外交流逐漸轉向閉關自守。隨著在與列強入侵戰爭中的失利,在國際外交舞臺上往往處於被動地位,孱弱無能,導致籤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
  • 扒一扒所謂「外交官眼中的印度」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
    這位的來頭可不止前外交官這麼簡單,更是一位具有經天緯地之才、不世出的奇人!不但小學沒畢業就做上了英語老師、政治老師,還自學考上了北大碩博,這種天賦異稟無師自通,讓我對他的景仰猶如恆河滔滔連綿不絕,又如恆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 活躍在內蒙古的日本「草根外交官」:浦井智司
    浦井在中國的朋友圈除了當地經營日本料理店的朋友、來自其他國家的外教以外,交流最多的便是學生了。浦井性格靦腆,但與學生們卻能打成一片。他經常邀請學生到家中一起做日本料理。每到生日、教師節、聖誕節,總能收到學生們的禮物。 來赤峰之前,對於這個幾乎沒聽說過的城市浦井還是感到有些不安。但在老師和學生的幫助下,他很快地適應了這裡生活。
  • 日本女外交官緒方貞子去世 曾祖父是孫中山密友
    緒方貞子(朝日新聞) 海外網10月29日電據日本《朝日新聞》29日消息,日本前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專員、日本國際協力機構理事長緒方貞子去世,享年92 緒方貞子是日本女外交官,在她1990-2000年出任聯合國難民署專員時,應對了伊拉克北部、波赫、科索沃和非洲大湖地區等大規模的緊急救援行動,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成為當代的日本名片。 1927年,緒方貞子出生在日本東京一個外交官家庭,曾祖父是日本前首相犬養毅。犬養毅在明治時代對中國革命極表關切。
  • 從平成到令和,處境尷尬的日本天皇
    從平成到令和,處境尷尬的日本天皇五一這幾天,和我們一衣帶水的東方鄰居日本,迎來了他們的新天皇
  • 人權「雙重標準」讓美國外交官無顏置喙
    事發10多天來,川普始終採取的是高壓而不是安撫、疏導的平息政策,川普不僅下令在各地大力加強警力打壓抗議活動,而且向各地緊急派遣國民警衛隊,甚至要緊急調派美國作戰部隊到各地平亂,遭到了美國軍界離任和現任高級官員的反對和抵制。
  • 陳法拉結婚老公是誰 曾在2006年擔任法國駐日本的外交官
    陳法拉結婚老公是誰 曾在2006年擔任法國駐日本的外交官時間:2019-05-21 20:20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陳法拉結婚老公是誰 曾在2006年擔任法國駐日本的外交官 海峽網綜合 夫婦喜得千金。陳法拉宣布結婚,與Emmanuel Straschnov修得正果。
  • 九位外交官身陷囹圄 遭日本殘忍殺害
    八位領事館人員被脅迫承認汪偽政府 吳志惠(菲律賓華僑):這個地方叫做聖地牙哥城堡,以前是西班牙人關這些菲律賓政治犯的地方,菲律賓的國父何塞·黎剎就是被關在這裡,而在日本深入馬尼拉市的時候,中國的領事館的人也給他抓去,給日本人抓去,日本人就利用這個島嶼,關這些中國來的外交官。
  • 外交官憶開放往事(4):最難忘艾菲爾鐵塔首披「中國紅」——專訪...
    趙進軍強調,「外交官為祖國強盛而驕傲,沒有40年的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繁榮富強的中國」。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的GDP是2600多億美元,居世界第15位,去年達到12.2萬億美元,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第三位的日本的兩倍半。改革開放使中國脫貧7億人,也創下世界奇蹟。以前出國回家探親,左鄰右舍都來看望,大家都好奇國外到底什麼樣,如今中國人走出國門,到國外求學、經商、探親、旅遊已很平常。第二,改革開放40年對世界影響巨大。
  • 澳再次公然挑釁,議員揚言驅逐百名中國外交官,專家:圖窮匕見
    撰文丨佳華編輯丨小懶近日,由於疫情肆虐,歐洲等國家因為這個原因忙得焦頭爛額。最關鍵的是澳大利亞之前的很多步伐都是緊跟美國的,我國如今成了美國眼中可以威脅到他們地位的國家,美國自然對我國進行各種限制。澳大利亞作為這位老大哥的小弟,自然也是步步亦趨。繼上一次出言不遜之後,澳大利亞再次公然挑釁,一名議員揚言要驅逐至少百名中國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