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劉德華、佟大為、張靜初、林志玲、斯琴高娃主演的動作冒險片《天機:富春山居圖》(簡稱《天機》)今日起在全國公映,這部電影被看作今年6月電影市場中最有實力的一部國產片,有望掀起觀影熱潮。
據記者了解,昨日凌晨,美亞大光明影城、奧斯卡影城、天山影城友好店、和平都會、人民電影院等首府影院,均安排了零點首映場。
作為一部動作片,《天機》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故事緣自一個轟動海峽兩岸的真實事件,虛與實的交織裡,各種懸念將不斷吸引影迷的注意力。而這種電影生產方式,在中國並不多見,或許,它將引領一種新類型電影在中國的發展。
電影背景
取材真實事件
《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元朝名畫,為著名畫家黃公望所繪,畫面以浙江富春江一帶的山水為背景,淡雅精緻,變化豐富,被後人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富春山居圖》輾轉流傳到明末收藏家吳洪裕手中時,因吳洪裕過於喜愛此畫,死前竟留下遺言,讓人將此畫焚燒殉葬,幸被其侄從火中搶出,但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較長的後段稱《無用師卷》,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較短的前段稱《剩山圖》,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2011年,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辦「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這一活動的前前後後,眾多媒體均進行了大量報導,並且,這樁10年推動、兩年準備、兩岸7家頂級博物館精誠合作的盛大展出,還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關注,最終,分離了360多年的《富春山居圖》終於在臺北聚首。
藉由此真實事件,以及大陸運往臺灣的《剩山圖》保額高達1.5億元人民幣,電影《天機》便應運而生。故事梗概為,《富春山居圖》合璧展在即,國際黑市開出天價,各方大盜聞風而動,於是,一場盜畫與護畫的驚險動作片就拉開了帷幕。導演孫健君此前受訪時表示,這是「一部追求極致的電影」,有1200多個特技鏡頭,有來自33個國家的工作人員參與創作,曾擔任過《碟中諜》動作導演的鮑勃·布朗也與他一同工作,整個拍攝過程猶如一次歷險。
由於這部電影取材真實事件,最後結尾自然是「山水合璧」,為了表現合璧展的氣場,當時才竣工不到一年的國家博物館就被作為拍攝場地,讓電影中展覽的場景更加恢宏。此外,為顯真實,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許戈輝還在片中客串,對片中張靜初飾演的角色進行了電視專訪。
另外製片方透露,《天機》耗資1.6億,有巨額資金支持,其品質想必可以達到一定的水準。
票房預期
有望稱雄六月
還在5月15日時,《天機》導演孫健君就對媒體說,因為投資巨大,如果票房3億就會很慘,5億勉強保本,8億則比較理想。他同時表示,自己對影片的轉制3D視效及特效很自信,認為達到了中國電影在這兩方面的新高度,可與好萊塢比肩。
於是,很明顯,《天機》就成為了今年6月最重頭的國產片,從中影公司的排片表上就可以看出,它不但享有端午節假日這個小黃金檔,前後還均有十多天的好萊塢大片真空地帶,而同檔期的其他國產片的影響力則明顯偏弱。排片給足面子,影院上映方面也對《天機》表現出了足夠的重視。
美亞大光明影城經理楊立告訴記者,他從院線總部得到消息,院線領導在北京參加了《天機》的試映會後,對此片大加讚賞,稱無論是劇情、動作、特效、音樂,還是演員的表演,都很有大片水準,因此必定要給足上映空間。楊立說:「《天機》在美亞至少要佔據30%的場次,以滿足觀眾的需要。」
人民劇場相關負責人蘇蕾認為,6月20日之前的這段時間,由於沒有好萊塢新片上檔,影市氣氛較為低迷,國產片中,也就數《天機》知名度較高,在前後無敵的情況下,想必也能有一番作為。因此,人民劇場至少會拿出4個影廳來上映此片。
對於《天機》的上映表現,人民電影院經理李東生不作預測,但他仍會積極排片,不但有零點首映場,還會拿出兩個主力影廳來上映此片,「如果這部電影在前兩天的表現很好,我們可以隨時增加排片量,但如果不盡如人意,也可能減少容量。總之,一切都取決於影片上映後的表現。」
畫外分析
掀起真實事件改編之潮
影迷經常會在一些電影片頭看到這樣的字幕:「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在好萊塢電影中,出現這類字幕的電影有很多都極具觀賞性,例如改編自「9·11」事件的《93航班》、改編自真實沉船事件的《鐵達尼號》、改編自印尼海嘯事件的《海嘯奇蹟》、改編自真人真實經歷的《當幸福來敲門》、改編自真實法律案件的《永不妥協》,以及《伊甸湖》《美國黑幫》《換子疑雲》《驚天大陰謀》《銀行大劫案》《熔爐》《殺人回憶》《戰爭之王》等,不勝枚舉。這些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已然成為了一個電影類型。
在中國內地,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也有不少,但這些電影大多叫好不叫座,有些甚至不叫好更不叫座。例如王小帥的《左右》和蔡尚君的《人山人海》,即便前者於2008年在第58屆柏林電影節獲得最佳編劇銀熊獎,後者於2011年在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拿到最佳導演銀獅獎,也基本無人問津。另外諸如楊真執導的《守候》、楊子執導的《娜娜》、楊亞洲執導的《最長的擁抱》等,均改編自感人的真實事件,但遺憾的是,很多影迷甚至都不知道這些電影的存在。說起來,也許只有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能夠像好萊塢同類作品那樣,吸引到廣泛的關注和高昂的票房。
《天機》的出現,為同類型國產片開創了又一個製作方向,它緣於近前發生的真實事件,劇情極其時尚和商業化,既有真實感,又充滿想像力,倘若票房大賣,很可能會被其他電影人仿效,將此類型片繼續發揚光大。
導演孫健君說,中國電影曾經有一些古裝大片很受歡迎,比如《英雄》《十面埋伏》等,近年來又出現了不少火爆的小清新、小可愛式電影,比如《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失戀33天》《北京遇上西雅圖》等,但他認為,中國電影不能只有這些,中國更需要能夠走向國際市場的時尚大片,而《天機》就是本著這一理念,經過種種困難才最終誕生的。
記者陳嬌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