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博朋克建築文化與《東京製造》

2021-02-14 即說會談

提到賽博朋克文化,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一定是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1968年創作的《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和他的衍生電影作品,雷德利·斯科特( Ridley Scott )在1982年導演的《銀翼殺手》。這兩部作品可以說是賽博朋克文化發展史上的奠基之作。

《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1968

《銀翼殺手》——雷德利·斯科特( Ridley Scott )1982

可實際上賽博朋克文化真正的興起是始於法國藝術家墨比斯(Moebius)和編劇丹·奧班農(Dan O`Bannon)於1975年創作的短篇漫畫《漫長的明天》(The Long Tomorrow)

「在一座骯髒的未來城市裡,密布的高樓在城市居民之中形成一道深深的鴻溝」

這部作品在視覺上第一次生動地展現出了賽博朋克文化中極端對立的世界。同時它對三個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他們在日後也將塑造並擴張賽博朋克文化的世界。他們分別是前文提到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和漫畫家大友克洋(Katsuhiro Otomo),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

大友克洋在日後創造出了日本三大賽博朋克漫畫之一的《阿其拉》(Akira)(另外倆個為後文將提到的《攻殼機動隊》和《銃夢》,即前不久上映的《阿麗塔:戰鬥天使》的漫畫原型)

大友克洋 《阿其拉》1982

高聳入雲的密集建築群和霓虹般的摩託車尾燈,成為了阿其拉的標誌

而威廉·吉布森也於1984年創作了轟動一時的賽博朋克小說《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真正引起大家興趣的,是小說裡面所展現的世界,涇渭分明的世界:

一邊是骯髒、充滿犯罪的物質世界,一邊是明亮的網絡空間;一邊是大街上為了生存抗爭的人們,一邊是繞地球環行的貴族努力找辦法填補他們人為延長的壽命;一邊是來自我們世界的老舊殘跡——在故事早期,凱斯買了「一把50年前南美版瓦爾特PPK手槍的越南仿製品」——另一邊則是能夠讓人們用新的肢體、眼睛和皮膚來強化身體的尖端科技,只要他們買得起。

威廉·吉布森 《神經漫遊者》1984

而這個世界觀,也為賽博朋克文化世界框定了一個框架。在這個框架內,其實討論最多的是對於人性本質和自我本質的探討,這也是賽博朋克文化最深刻的內涵,但在此我們就不做更多贅述了。

在威廉·吉布森所定義下的賽博朋克世界裡,「高科技和低生活」(High tech and low life) 是一句高度概括和濃縮這個世界的話。它所代表的,就是賽博和朋克。

賽博朋克是未來主義背景下科幻小說的一個子類,專注於「低生活和高科技的結合」,其中包括先進的技術和科學成就,如人工智慧和控制論,與一定程度秩序崩潰的社會,通常是後工業化的反烏託邦。工業集團和政治組織不再以國家劃分,而是在信息網絡控制的全球一體;社會高度繁榮,貧富差距社會問題也十分嚴重,燈光璀璨的繁華的外表之下是擁擠混亂骯髒潮溼的貧民世界。    ——來自維基百科

了解賽博朋克世界的根本矛盾和設定之後,我們才能明白賽博朋克世界裡的建築蘊含著怎樣的批判和思索。

在網絡世界高度發達,人的意識已經可以剝離物質世界,而暢遊在乙太網絡裡面。建築物作為物質世界的主要構成,除卻功能性,它更是成為了一種意識形態的表達。賽博朋克的城市設計中,城市是由三個主要的視覺元素所構成的:

巨構建築 + 密集城寨 + 霓虹燈

在各式各樣的影視文化作品裡,巨型建築或建築群永遠是賽博朋克世界裡最引人注目和嘆為觀止的景象。而這些建築物一般都是象徵權力的政府機關,和商業壟斷的科技巨頭

《銀翼殺手》裡的城市中心,象徵暴力權利的核心,洛杉磯警察局

雷德利·斯科特《銀翼殺手》(1982)泰瑞爾公司大樓

這些建築龐大的體量體現著遠超現實的科技水平,與城市整體的體量差距還代表著和底層人民的階級鴻溝。它們將整個城市籠罩在建築陰影之下也象徵著對於底層人民不可置疑的監控和壓迫。

和巨構建築相對的,是城市底層以橫向無限延伸的生活單元聚合體。密集城寨首先在視覺上的震撼力是毫不遜色於巨構建築。

電影《全面回憶》劇照

密集的城寨就是賽博朋克標語「高科技低生活」中低生活的代表。用建築的語言將馬克思筆下的預言實現:

市民階級出現極端分化,權財加身的少數人佔有過大的空間,而大多數人則在擁擠的場景裡過著一種隱秘而卑微的生活。

它是以微小單元為個體,自然生成了一個無組織無規劃的的巨型整體。這是一種在物質城市界面上表達出來的自下而上的抗爭,是一種反烏託邦精神。在強權的巨構建築之下所表達出來的無政府主義精神。

    

經常被賽博朋克概念畫做為靈感的 蒙特婁 Habitat67

《上海製造》中居民樓頂加建的鴿舍

密集城寨看似雜亂無章肆意生長,但它就如居民樓頂的鴿舍一樣,是用凌亂的語言表達了高度的邏輯性與實用性。任何一個加建、改建、生長、刪除都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減少生活成本、擴張生活空間。就如同Renzo Piano的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一樣,把功能性毫無掩飾的暴露在外面而已。

在賽博朋克影視作品裡,密集城寨的現實生活中原型,最經典的莫過於已經拆遷了的香港九龍城寨。

香港九龍城寨 http://p0.ifengimg.com/fck/2017_32/e41d267e4a105d7_w640_h380.jpg

前文提到的威廉·吉布森,和日本三大賽博朋克漫畫中其二的《攻殼機動隊》(同時也是電影《黑客帝國》的靈感來源)作者押井守,都曾被九龍城寨深深的震撼到。並在作品中多次、細緻地將香港的城市文化融入到了賽博朋克的文化世界中。這也就導致了如今的賽博朋克文化設定中,繁華混亂的街道上總是充斥的各式各樣的(甚至詭異的)漢語文字。或者也可能是西方人對於東方文化神秘性的一種迷戀

「城寨矗立在一條跑道的盡頭,等待被清拆……那些雜亂無章的窗戶就像夢之巢,它們似乎吸收了啟德機場的全部瘋狂活力,他們像黑洞一樣吮吸能量。」——威廉·吉布森(1993)

押井守《攻殼機動隊》(1995)中對香港城市的復刻

電影《攻殼機動隊》(2017)對九龍城寨的刻畫

賽博朋克世界中,街頭詭異的東方文字 來自遊戲《Burning Daylight》

看過銀翼殺手2049的朋友肯定會對裡面的巨幅廣告留有印象。在所有的賽博朋克影視作品裡,鋪天蓋地,動輒與樓其高的霓虹廣告總會充斥著觀眾的眼球。這無疑表現出了這個社會的高度繁榮與發達。與巨構建築一樣,是科技高度發達的一種表現。

霓虹的世界所帶來的繁榮感

佔據整個大樓立面的巨幅廣告《銀翼殺手2049》劇照

這種巨幅的廣告同時也是一種侵略性的表現。科技和商業巨頭可以無視人的隱私和選擇,以最粗暴的方式將廣告和產品投映在人們的眼前。

作為一種人造光源,霓虹燈布滿了每個視野可及的角落,象徵著人類城市的龐大體量,同時映襯了這個世界自然資源已經消亡殆盡。高飽和度的顏色覆蓋了所有的表面,表達出了整個社會和世界都是人為創造的,人類對於這個社會的完全控制和侵佔。

賽博文化興起之時,正值日本的高度發展時期。大東京都市圈的成立吞併了周圍的若干小城市;現代主義極簡建築文化所帶來的未來感;高速的新幹線將眾多遙遠的城市連成立一個密集的網絡。我們也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日本畫作家對賽博朋克文化這麼的感興趣,因為有著太多的共同點。

動畫《攻殼機動隊》中對於新東京市的描繪,龐大的中心和觸手般蔓延開來的交通網,仿佛要將世界都聯繫起來

當現實生活中的建築師遇到了城市臃腫和過度發展的問題時是怎麼辦的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日本近現代建築史上的重要的運動之一,新陳代謝運動。

Rem Koolhaas的著作 《Project Japan》 以訪談的形式對新陳代謝運動進行了系統地記錄

當時的日本由於戰敗,擴張受挫,在全面否認傳統文化、擁抱未來技術的同時,面對著急迫的土地資源匱乏的問題。作為現實世界的「畫家」,以丹下建三(Kenzo Tange)為首的日本建築師們紛紛開始了如何用最先進的科技來解決土地問題的未來暢想。

丹下建三和他的 東京灣的水上都市 城市規劃

菊竹清訓的 海上城市(Marine City)

黑川紀章的 中銀膠囊塔(Nakagin Capsule Tower)

所有的這些方案和暢想,都體現出了這些建築師對於「擴張」的全新理解。利用水上的廣袤空間,和向上的「無限」延伸,還有利用模塊化達到替換零件般的更新。就如名字「新陳代謝」所講的那樣,他們把城市和建築物的擴張和更迭想像成生命的周期性有機成長。橫向的,縱向的,可更替的生長,才能達到城市的「無限」擴張與建築物的「永恆」。

新陳代謝運動是一場宏偉的暢想,落實的建築物和規劃也是少之又少。但窘迫的土地資源和飛快地城市發展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這必將會為城市帶來一些「畸變」。由SANNA創始人之一的冢本由晴就在《東京製造》一書中記錄了一些東京的「非傳統建築」或者說「濫建築」(Da-me Architecture)。這種自下而上發起的即興建築,和賽博朋克文化裡的密集城寨有著同樣的,毫無粉飾的強烈邏輯感。

(由於資料有限,本文將使用 Lys Villalba對《東京製造》的回訪錄《Made in Tokyo: 15th Year Update》  https://lysvillalba.net/Made-in-Tokyo-15th-Year-Update)

本人對於賽博朋克文化的關注,更多的是源於對影視作品裡密集城寨的刻畫的喜愛。看似凌亂漫無目的的雜亂生長,誇張不可置信的建築形式,仔細看來之後可能都有其背後的邏輯及原因。還有就是在超高科技水平之下,無法實現的建築空間的刻畫,讓人仿佛置身於建築設計的迪士尼樂園。

附上分享會時使用的影視素材:

賽博朋克2077遊戲宣傳片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4679343?from=search&seid=15454358337951914746

【1080P/BDrip/劇場版】攻殼機動隊(押井守)1995【中文字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0423168?from=search&seid=14778361423356238263

(同時推薦所有《攻殼機動隊》的TV版和劇場版)

在此次分享會舉辦之時,2019年11月,《銀翼殺手》的第一部電影中的賽博朋克世界已經不再是未來世界了

最後用銀翼殺手裡反派的遺言,同時也是電影史上最經典的即興臺詞之一作為結尾。我們下周再見啦!

相關焦點

  • 東京vs香港:誰才是賽博朋克世界的聖地?
    《攻殼機動隊》也讓皮哥了解到了一個新名詞——賽博朋克。據說,香港和東京,是我們現實世界裡最具賽博朋克味道的兩座城市。 那麼首先,什麼是賽博朋克呢?賽博世界鍾愛的另一種意象:都市的衰敗。無論東京還是香港,都體現著同一種精神內核:風雨欲來的末世感。在賽博朋克世界中,城市,是一個繁華外衣下藏汙納垢的地方。人,在都市中的缺位和隱秘,正好為種種邪惡和犯罪提供了溫床。在賽博朋克世界裡,為追蹤目標或罪犯,常常要耗費整部電影的功夫。正因為這千百萬個面容模糊的人,才能鎖定個體變得如此困難。
  • 《賽博朋克2077》裡面的Cyberpunk「賽博朋克」到底是什麼?
    「賽博朋克也可以說得上是在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的互相映射中誕生的。在這一反覆的過程中,它慢慢變得豐滿,並有了更複雜的內涵。」若提起「賽博朋克」大家腦子裡會出現什麼樣的場景呢?我想,它大概率就會是這樣的:「如今他住在最廉價的棺材旅店中。
  • 《銀翼殺手2049》裡的賽博朋克文化,你看懂了幾個?
    相比於哲學問題,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影片賽博朋克文化的視覺化。 也許在創作之初,影片的定位就沒有著重放在哲學的討論上。 而是重點表現賽博朋克文化,把這一文學形式,用電影形式具象化,呈現給觀眾。
  • 《銀翼殺手2049》裡的賽博朋克文化,你看懂了幾個?
    相比於哲學問題,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影片賽博朋克文化的視覺化。也許在創作之初,影片的定位就沒有著重放在哲學的討論上。而是重點表現賽博朋克文化,把這一文學形式,用電影形式具象化,呈現給觀眾。,更是一種讓人著迷的文化。
  • 《賽博朋克2077》,都市打工人的精神解藥
    作為引爆賽博朋克亞文化概念的第一款3A大作,2077精品化的遊戲質量,在題材基礎上,促成其成為爆款的可能性。值得一提的是,騰訊、網易等遊戲公司已經披露了賽博朋克題材遊戲的製作計劃。總而言之,2077在各種因素疊加之後擁有了將小眾變成大眾的能力,自身也在此過程中成為了聲勢浩大的IP。全民明黃色ptsd的背後,是賽博朋克這樣的小眾亞文化的潛移默化。
  • 真正的賽博朋克文化是什麼樣子的?
    最近因為賽博朋克2077的發售,大家好像一夜之間對賽博朋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然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因為賽博朋克2077這款遊戲才了解到賽博朋克這個詞,對於賽博朋克的文化背景完全不了解,所以在這裡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賽博朋克風格,幫助朋友們更好的理解賽博朋克2077的遊戲背景,以免大家即便是買了遊戲還被當成雲玩家。首先,賽博朋克並不僅僅是一個遊戲的名字,是這款遊戲用了賽博朋克這樣的背景設定才叫賽博朋克2077。
  • 《賽博朋克2077》確認參加2019東京電玩展
    《賽博朋克2077》計劃明年4月份正式發售,開發組CDPR宣布本作將參加下個月的東京電玩展TGS 2019。《賽博朋克2077》今年的重要展會基本上一個不落,先是在六月份的E3上讓基努裡維斯亮相,成為整個展會亮點,又在本月的科隆遊戲展GC 2019上提供了現場展示。
  • 2077年的世界,很賽博朋克!
    在這款以近未來為背景的遊戲中,玩家能夠自定義角色、技能和玩法,探索包羅萬象的「賽博朋克」都市。那麼,賽博朋克究竟意味著什麼?它是如何火遍全球的?賽博朋克(Cyberpunk),由cybernetics(控制論、神經機械學)和punk(朋克、反叛)兩個單字組成。
  • 日本乾脆把年號換成賽博朋克算了
    鱗次櫛比的樓廈、陰沉的天氣、東方傳統文化與現代化都市的強烈對比、充滿鋼鐵味道的機械義肢、霓虹燈招牌、樓宇上出現的日本藝伎的全息影像——這些賽博朋克的影視作品,就像東方特色的藝術品,視覺上有著扭曲現實的陰鬱感,但又不失華美。所有的招牌和符號都指向著一個熱鬧和多元的東方世界——日本。
  • 《賽博朋克2077》小東京成就達成心得 小東京怎麼解鎖?
    賽博朋克2077小東京怎麼解鎖?不少玩家到目前已經達成了白金,對各項獎盃的解鎖有自己的技巧,這裡給大家帶來了賽博朋克2077小東京成就達成心得,一起來看下吧。賽博朋克2077小東京成就達成心得  小東京解鎖條件:完成西流區所有委託與NCPD 密報。
  • 【信口開河】賽博朋克到底是什麼
    在冷戰陰影下,年輕的潮流文化開始出現濃烈的反烏託邦風格。那種反高雅、反權威的朋克音樂和藝術就是這種思想的體現。「朋克」文化的影響始於音樂,代表性樂團如性手槍(Sex Pistols)、雷蒙斯合唱團(The Ramones)、衝撞樂隊(The Clash)等,後來逐漸向動漫和遊戲擴散。
  • 《賽博朋克2077》不過是賽博朋克的低劣複製品
    賽博朋克曾經作為一個重要的反資本主義小說流派脫穎而出。如今,它已經淪為一種看上去酷的復古美學,以至於很容易被埃隆·馬斯克這樣的富人挪用,向懷舊的X世代推銷受《銀翼殺手》啟發的醜陋卡車。本文原載於《雅各賓》雜誌。《賽博朋克2077》遊戲畫面。如果你認為諷刺已經死了,只需要觀察下埃隆·馬斯克最近關於《賽博朋克2077》的推特。
  • 重慶來福士,濃濃的賽博朋克風吸引遊客
    但是還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重慶還有一個別稱,和東京、香港一起被稱為最具賽博朋克感的城市。所謂賽博朋克,其實是科幻電影中一支重要而獨特的美學派別,著名的電影《銀翼殺手》《阿麗塔:戰鬥天使》《黑客帝國》等,都屬於賽博朋克。其所代表的美學趣味延伸到了幻想世界中社會的方方面面。而其中最具標誌性的,就是其城市美學。
  • 《Akira》|賽博朋克動畫的鼻祖
    上映於1988年的動畫電影《Akira》(中文譯名「阿基拉」)因為蘊含塑造了一座霓虹燈裝飾下的極具階級差異的東京城市景觀,因而被譽為是「賽博朋克動畫的鼻祖」。這部作品還成功躋身2002年6月《WIRED》雜誌評選的影史上最佳的20部科幻片名單,成為該名單中唯一一部動畫電影。
  • 史詩級賽博朋克(cyberpunk)美學風格場景設計指南
    賽博朋克文化自上世紀60年代起,賽博朋克這一概念逐漸成為一種文化,從美國蔓延到日本,英國、蘇聯,並擴展到電影、動漫、音樂等領域。而現如今,賽博朋克這一反主流文化在電影與遊戲的作用下正逐漸向主流靠攏。賽博朋克影響力賽博朋克影響廣泛,不僅包括文學領域,更涉及了影視、時尚(Ins濾鏡)建築和藝術等。因此,它既是一種風格,更是一種文化。
  • 賽博朋克是怎麼被「玩壞」的?-虎嗅網
    ,比如香港和日本的霓虹燈廣告牌,比如九龍城寨這個現實建築成為賽博朋克建築的靈感來源,以及大量日本藝伎投影元素等等。而為什麼《銀翼殺手》在賽博朋克文化中有著豐碑一樣的地位,就是因為它影響了賽博朋克由美國新浪潮運動中的文化概念,同時逐漸轉向影視作品的過程中,墊定了視覺概念風格的基礎。
  • 國產電影離賽博朋克有多遠?
    讀解賽博朋克的定義是困難的,它現已演變成涉獵文學、電影、動畫、音樂、時尚等多領域的泛文化現象,因此,它的意涵也在隨不同作品的誕生不斷被擴充、被豐富。其中,電影為世人描摹了賽博朋克世界最初的「視覺印象」,奠定了賽博美學初始的風格模版,在賽博文化發展史上扮演了奠基者和開拓者的角色。賽博朋克電影簡史賽博朋克最初降生於科幻文學界,1953年的《被拆毀的人》、1968年的《仿生人會夢到電子羊嗎?》
  • 賽博朋克2077要來了?不如先看幾本賽博朋克風小說
    賽博朋克2077馬上要發售了,有個問題上了某乎熱搜:看來即便經歷了跳票,很多遊戲發燒友還是很期待啊[狗頭],今天章魚哥想給大家帶來一篇賽博朋克科普文,最後推薦幾本賽博朋克風小說。一、賽博朋克到底是什麼意思?賽博朋克是一個音譯詞,其英文名稱Cyberpunk,是Cyber和punk的合成詞。Cyber:即控制論(Cybernetics),也可以翻譯為「神經機械學」。Punk:即朋克,最初是指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一種搖滾音樂,漸漸形成了一種獨立的文化符號。
  • 《賽博朋克2077》太酷了!
    《賽博朋克2077》是知名遊戲《巫師》系列開發商CD Projekt RED(簡稱CDPR)被很多玩家公認的業界良心企業開發製作的其次賽博朋克的美學是非常吸引人的一個主題而且遊戲中無論是畫面精緻度還是題材、玩法都堪稱完美從CDPR 2013年1月公布的第一則
  • 【科普】從樂高忍者城了解什麼是」賽博朋克「
    我最近有了解到,這個藝術風格叫做「賽博朋克」。Cyberpocalypse那麼什麼是賽博朋克呢?賽博朋克(cyberpunk,是cybernetics與punk的結合詞),又稱數字朋克、賽伯朋克、電腦叛客、網絡叛客,是科幻小說的一個分支,以計算機或信息技術為主題,小說中通常有社會秩序受破壞的情節。現在賽博朋克的情節通常圍繞黑客、人工智慧及大型企業之間的矛盾而展開,背景設在不遠的將來的一個反烏託邦地球,而不是早期賽博朋克的外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