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上流行一種「消費返本」的模式,簡單來說,就是你消費多少錢,平臺就給你返多少錢。
這種「消費就是賺錢,消費就可以致富」的模式,顛覆了大家以前關於消費的認識,簡直就是一個神話。
但是,這事你會信嗎?
反正小編是不敢相信的,因為這聽著就像天上會掉餡餅一樣,明顯就是騙人的嘛,拿這種東西來騙人,真把大家當傻子啊!
小編以前認為,這麼簡單的騙局,是肯定不會有人上當的,因為這種騙人手法太低級了。
這就像說,你給我10萬元,一年後我保證給你5萬元,不僅如此,以後每年都給你5萬元,至於我把錢拿去幹嘛,你就不用管了。
後來小編發現,投資這種騙局的人還真不少,可能是因為傻子太多了,每個騙局總能賺到錢,所以儘管監管部門大力打擊,騙子仍然層出不窮,因為這錢實在是太好賺了。
雲聯惠出事前,廣東當地政府已經明確表達了對雲聯惠的態度,在雲聯惠總部大門口的正對面,赫然矗立著這麼一個牌子:
大樓的側面,還有一個牌子,佔據了大樓主要廣告位。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引用過這樣一段話:
「資本逃避動亂和紛爭,它的本性是膽怯的。這是真的,但還不是全部真理。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
那些騙子的利潤,恐怕遠遠不止300%吧,所以為此,他們有動力犯任何罪行,冒任何風險。
心比天高
5月8日公安關掉雲聯惠官網,並發出通告:廣東雲聯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雲聯商城「以」消費全返「等為幌子,採取拉人頭、交納會費、積分返利等方式引誘人員加入,騙取財物,嚴重擾亂經濟社會秩序,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並成功摧毀「雲聯惠」特大網絡傳銷犯罪團夥,黃某等多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在行動中落網。警方同時發布通告呼籲參與雲聯惠犯罪活動的人員在5月15日之前自首,將依法予以從寬處理。
該平臺曾經打出各種逆天的廣告,比如雲聯惠未來兩年內一定會在美國正式IPO,三年內超越阿里巴巴,最終成為全球第一大公司。
中國經濟網也曾援引直銷行業網報導稱,在一次雲聯惠的講課現場,講師喊出「打敗淘寶,餓死天貓」的口號。
這比我國改革開放後打出的趕英超美的口號牛逼多了,論起吹牛畫餅的功夫,小編只服「雲聯惠」。
小編今天去看雲聯惠的官網,發現已經無法打開了,取而代之的是下面一則公告。
雲聯惠官網已無法登陸
廬山真面目
根據云聯惠官網宣傳,消費者需要去雲聯惠線上商城或指定的線下聯盟商家購買商品,相應的,商家一方要付出銷售額16%的佣金給雲聯惠,而雲聯惠會以最高每天萬分之五的速度返還積分,在接下來的五年半內返還消費者銷售額近100%的購物費用(通過積分與雲聯惠兌換現金),並返還商家16%的佣金,即雲聯惠總共要付出116%的費用。
什麼意思呢?就是每當消費者每成交100元,商家就要上交16元,首先這16元一定會由消費者承擔的,也就是原價100的商品,在雲聯惠上就要賣到116元,其中16元上繳給雲聯惠,商家依然拿到100元的銷售額,而消費者卻花了116元購買了100元的商品。那麼按照返利規則想要領回這多花的16元大概需要多久呢,剛好是一年的時間,也就是在購買之日起如果雲聯惠沒有倒閉消費者才不會吃虧。
我看了很多分析都認為這場遊戲,最終是由商家買單。消費者吃雲聯惠,雲聯惠吃商家。實際上這麼想的人就已經跳入雲聯惠的陷阱了。就算商家很良心,雲聯惠也會蠱惑商家提價,因為只有流水越大,雲聯惠的抽成越多。最終的結果一定是雲聯惠和商家聯合欺騙消費者。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老闆擁護雲聯惠,都是在裝傻。
這一模式備受質疑的原因,是雲聯惠如何憑藉商品銷售額16%的資金,在五年半內獲得超過銷售額100%的利潤返還給消費者,同時還要維繫自身運營發展。
粗略計算,要達到這個目的,項目年收益率需要達到37%以上,這個收益率基本上可以秒殺市面上所有的上市公司了。
此前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網際網路金融法律專家楊東曾指出,「雲聯惠做大後要想維持這麼高成本的運營幾乎不可能,最後必然會走向犯罪」。
撈錢三板斧
為了解決「雲粉」的疑惑,雲聯惠在宣傳中聲稱自己能夠用現金流、線上商城廣告費、城市代理費、售賣原始股以及會員費等方式賺到足夠的錢返還給消費者。
這裡面的每一項,都可謂是利潤豐厚。
首先,雲聯惠依靠已售賣的150多個地區代理就能獲得超過7億元收入。
其次,在成立不到3年的時間裡,雲聯惠竟然發行了四輪原始股。但是雲聯惠並沒有在國內任何一家交易所上市,所以它的原始股都賣給了自己的「雲粉」,坑的都是「自己人」,靠這個賣了幾十上百億。
此外,雲聯惠還靠發展下線,拉人頭賺錢。它將會員分為三個等級,其中最高等級的鉑鑽會員能夠享受所有權益:開網店、拉人頭(推薦他人成為會員可以獲得分成),而成為鉑鑽會員需要繳納999元會員費。自稱有三百萬會員的雲聯惠,即使其中僅十分之一為鉑鑽等級,也能因此獲得近3億元收入。
根據平臺規則,如果某商戶賣了100元的東西,收到100元現金後,立刻就要給雲聯惠16元。據了解,目前全國共有5萬名參與商戶。這意味著,每天有大量的16%注入資金池,這又會形成一筆數額不菲的沉澱資金。
防騙指南
雲聯惠這類騙局其實都有幾個共性:
第一,一般承諾固定收益。
不管這些不靠譜的投資品具體形式如何,銷售人員在向投資者推銷過程中一般會強調不會虧損,保證固定收益。但這只是理想化的,安全性和收益率無法兼顧,有收益必定有風險。即便是國債都有風險,更何況是這些不明來路的機構。
而事實上,承諾固定收益、保本收益是違反我國有關監管規定的。2014年8月,中國證監會發布《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私募基金不得向投資者承諾資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2011年12月,國家發改委辦公廳正式發布《關於促進股權投資企業規範發展的通知》,劍指非法集資,禁止「固定回報承諾」。
在更早以前的1998年6月,國務院也已發布《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首次明文涉及「固定回報承諾」的違法可能性。而《刑法》第176條更是表明,一旦涵蓋「固定回報承諾」的融資活動被定性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固定回報承諾」將被列為刑事犯罪的重要證據。
第二,收益率一般偏高。
越不靠譜的投資品收益越是高的驚人,如中晉系號稱有10%-25%甚至40%的高收益,遠超過市場平均收益率。然而,綜觀大類資產2008年12月31日至今近10年以來的收益率,可以發現其平均年化收益率均在10%以下,收益率最高的房地產平均年化收益率為7.79%。
以股票為例,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近10年的年化收益率均在5%-6%之間,包含上證市場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的藍籌股的上證50年化收益率也僅為7.19%。但股票資產近250周波動率均在20%以上,風險遠遠高於債券、商品等資產。而風險最低的債券年化收益率均較低,上證國債為3.28%,中證公司債為5.25%。
由此可見,高收益率低風險是一個巨大的投資騙局,在當前各類資產市場回報率較低的情況下,可以說承諾超過10%收益的短期產品基本上都是騙局。
第三,底層資產不清晰。
任何一種金融產品,不管包裝得多複雜,也一定有一個底層的實體資產,否則這個產品就是無源之水。底層資產不清楚,一定是基礎薄弱,上層產品隨時都會坍塌。
然而,不少網貸產品經常把諸多底層資產打包成為一款新的產品,使得投資人無法直接了解底層資產究竟是什麼;其底層資產也往往是信用貸、消費金融、車貸、房貸、應收裝款轉讓等,其基礎較為薄弱且資金回收周期可能較長。更有甚者,不少投資機構不願意給客戶提供全部的底層資產清單,認為沒有必要。
而規範的金融產品,儘管其結構設計較為複雜,卻有容易變現的底層資產作為保障。
第四,借新還舊、龐氏融資。
很多投資陷阱往往初期回報還不錯,但大部分騙局的背後是借新還舊、龐氏融資。龐氏騙局意味著初期必須讓資金先滾動起來,怎麼辦呢?就要讓初期投資者嘗到甜頭,讓他們去宣傳,去拉新人進來。等到進來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再捲款跑路,這對集資方是最有利的。
綜觀這些投資騙局,往往具有不斷發行、募集規模在短時間內暴增的特點。如e租寶於2014年內7月上線,到2014年12月8日總交易量就達到745.68億元;昊達投資利用烏金煤業這公司的項目反覆融資,短短三年非法籌集52億元資金,但稍加思考就會發現一個公司不可能有如此之多的項目來反覆進行融資。
而一些正規投資渠道的項目或理財產品,往往不會存在反覆融資的情況,大多會將融資規模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說了這麼多,其實道理很簡單,天下永遠沒有免費的午餐,當你覺得一個投資產品可以躺著賺錢的時候,你的錢袋子可能已經被人打開了。
這裡我將分享一些創業感悟,推薦一些有價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