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慚愧,最近熱播的《虎嘯龍吟》我還沒看完,因為沒有買會員……
所以我是費勁的每天等一集免費這麼追,今天終於看到42集了。我琢磨再不冒出來蹭蹭熱度,等真一播完就來不及了,於是我就奮筆疾書了這篇文章!
三國這個題材絕對是中國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一個話題,試問有哪個中國人不知道劉備、關羽、張飛、曹操、諸葛亮、周瑜這些人?
在我的印象裡,幾乎每隔兩三年,三國題材的東西就會大火一次。比如每次《真·三國無雙》系列發售的時候,每次《三國志》系列發售的時候,百家講壇播《易中天品三國》的時候,電影《赤壁》上映的時候,電視劇《新三國》播送的時候,還有這次的《虎嘯龍吟》等等。
不過與以往相比,這次的《虎嘯龍吟》有一個新的亮點我個人比較喜歡,那就是終於詳細的講到了三國後期的故事,並且以司馬一族作為主視角(畢竟他們SM家族是晉朝的皇族,之前對他們描述的作品太少了)。
我之前在《鹿酒三國》系列的節目裡說過,第一次看《三國演義》時,關羽死了我就不看了,第二次時,諸葛亮死了我就不看了。為啥?因為想不通唄!他們怎麼能死呢?主角明明不能死啊!按我當時那個年紀的理解能力,關羽、諸葛亮這些人的死相當於看《西遊記》時突然孫悟空死了,看《名偵探柯南》時柯南死了,看《寵物小精靈》時小智和皮卡丘突然死了。(嗯,我知道又他娘暴露年齡了)所以,當我看到關羽死了的時候,我的第一感覺是,作者絕逼是瘋了!然後我看了一眼封面,記住了這個瘋子叫羅貫中……
後來長大了,知道有個東西叫歷史,三國這段故事要想看真正的歷史要看《三國志》,然而歷史有時候就是不太符合我這種市井小民一廂情願的想法。不過這也帶來了另一種角度的欣賞,不完美的完美!猛一聽覺得我又要胡說八道了是吧,我真沒胡說。我現在看歷史書,越看越覺得每一段歷史都是完美的,恰恰因為它的不完美……
扯遠了,咱回歸正題。這次的討論點,當然是司馬懿,也就是《虎嘯龍吟》的主角。他的故事就是一段並不完美的完美故事。
我從三個方面來討論標題的問題:
司馬懿的心機
司馬懿的能力
司馬懿的家庭
一、司馬懿的心機
這方面,電視劇的還原程度我給80分。從歷史上來看,司馬懿絕對的心機深沉,首先他擺的清自己的位置。在群雄割據的時候,司馬家其實只能算二流士族,那麼誰才是真正的一流士族呢?比如以荀彧、郭嘉為代表的潁川派士族,以崔琰、王修為代表的北海派士族,甚至是以王凌(最後在電視劇裡被司馬懿弄死那老頭,老頭可是王允的侄子,太原王氏出身)為代表的并州派士族。所謂的一流二流用什麼標準來分別呢?有兩點,其一掌握的政治資源。其二研究的領域。
一流士族已經把握了朝廷乃至各地區軍閥的重要職位,並且一流士族之間相互聯姻,像諸葛亮這個「山野村夫」都通過娶媳婦和劉表這樣的皇室宗親產生了聯繫,再像曹操給兒子取崔琰的閨女都是有力的證明。相反,司馬家當時在這方面要弱很多,你看司馬懿娶的張春華是什麼出身名門的千金嗎?明顯不是。
第二,一流士族研究的學問是儒學,大名士們都以懂儒學而自豪,司馬家之前研究的是啥?其實是史學!直到司馬懿這一輩才開始試圖研究儒學向一流士族靠攏。
在人才雲集的曹魏陣營,司馬懿作為二流士族出身,沒有急於表現自己,相反選擇曹魏的下一代接班人輔佐,這是十分明智的抉擇。要忍得住,這份心機和耐性,電視劇還原的好!雖然沒有壓斷雙腿那麼嚴重,但裝病這事是靠譜的。
其次,當司馬懿逐漸在軍中威望提升,幾次在和曹氏宗族的博弈中佔據上風,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曹氏宗族控制兵權,世家大族控制政治,兩方都要博弈都要爭奪。司馬懿其實是作為兩方力量平衡的代表!
對於曹氏來說,司馬一族關係更近(曹操剛進入職場的時候,上級就是司馬防),曹家一直對司馬家挺尊重,在士族中,司馬一族是曹家能控制得住的弱小力量。
對於大士族來說,司馬懿畢竟是讀書人,和曹家又沒有血緣關係,陣營劃分上是更靠近士族的。所以不管曹魏的大哥換成文帝還是明帝,司馬懿都會分配到要職,是就是傳說中的左右逢源,靠的是周旋於兩股陣營之間的心機,非常不容易!
二、司馬懿的能力
這方面電視劇就失真了,我就得可以算60分吧。大亂世有兩個能力最重要,第一軍事能力,第二政務能力。電視劇失真的原因在於,狂給司馬懿加戲!
首先軍事方面,司馬懿對抗諸葛亮,前期破街亭絕對是張郃的功勞,哪怕到後期,曹真的軍事指揮也是不慫的。結果電視劇裡,司馬懿有點用兵如神的意思!實際上,司馬懿正面打仗戰勝的對手只有孟達和公孫淵,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諸葛亮不是正面戰場打贏了,頂多算平手,至於曹爽、王凌那是對方投降,要是非說司馬懿是靠軍事能力贏的,也真沒轍。
那咱再看看司馬懿贏的這些對手都是什麼貨色?
孟達,算是一方諸侯,可是打贏過誰嗎?打過什麼大戰役嗎?孟達的優勢是保存實力,不是進攻,保存實力的方式是靠叛變。
公孫淵,骨子裡想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土匪日子,沒想鬧大。
曹爽,更逗了,基本一仗沒打過的公子哥,官二代。
王凌,并州派士族領袖,確實應該有些軍事能力,可是淮南反叛是未遂,還在猶豫動不動手,司馬懿勸降信就到了。之前王凌對東南方的吳國也是以防守為主,沒有主動進攻過。
總體來說,司馬懿揍的這些人在三國時代,軍事能力都是連二流都算不上的貨色,打贏他們不能說明司馬懿用兵如神。
相反,電視劇裡表現在戰場上能力不如司馬懿的那些人,曹真、曹休、張郃這些爺們,歷史上反而比司馬懿在軍事方面優秀許多。
曹真平西域,靠的是軍事能力,對蜀作戰,前幾次也是靠曹真的指揮和預判。曹休和張郃就更不用說了,曹休被曹操稱讚為「千裡駒」!曹操是什麼人?平呂布,戰袁紹,徵劉表,打馬騰,軍事能力非常強悍的。曹魏虎將如雲的時候,曹操給曹休「千裡駒」的評價,很說明問題了。
曹魏軍事西線的負責人是曹真,東線的負責人是曹休,不僅是因為他們姓曹,而是確實在戰場上歷練出來了。再到張郃,早在河北的時候就是名將了,「河北四庭柱」之一,絕非浪的虛名,比曹真和曹休還早。這些人馳騁疆場的時候,更本就沒有司馬懿表現的機會。結果電視劇裡,這些人成了無腦的蠢貨,司馬懿反而成了軍事上碾壓他們的大神。
其次,政務能力。九品中正制分明就是人家陳群的版權,怎麼能說是司馬懿寫的呢?這屬於嚴重的侵權,陳群看到了指定不能同意。電視劇裡所謂的新政,新在哪裡了?只是說了司馬懿提拔了一幫自己的學生(而且還是鍾會和鄧艾輪流出場,搞得司馬懿好像只有兩學生一樣),至於政策是啥?沒說明白。勉強說說老掛在嘴上的屯田,拜託,人家曹操在的時候就開始屯田啦。屯田也不是司馬懿發明的,這算不上什麼「新」。歷史上的司馬懿真的沒看出來有什麼很強的政務能力。我只能說,司馬懿是玩權謀的,大家可千萬別把權謀鬥爭看成政務能力,完全是兩回事。
三、司馬懿的家庭
這裡我只能給40分了,因為真的太不真實了。司馬懿在史書上,我是壓根沒看出來他有多愛張春華。這電視劇裡,妥妥的好男人形象,對張春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這不是司馬懿,這絕對是賈寶玉穿越了!也不對,賈寶玉對薛寶釵都未必這麼好!
歷史上真實的司馬懿和張春華有過這麼兩個故事,第一個是說張春華殺了家裡的一個女婢,所以張春華就成了悍婦形象了,電視劇更誇張,成了女俠了。司馬一族雖然是二流士族,但是也就對不會給兒子娶一個江湖俠女好嗎?
第二個更狠,說司馬懿看張春華上年紀了,有一回略帶侮辱地指著張春華說:「老東西,我看見你就煩!趕緊給我消失!」後來張春華挺傷心,打算絕食。結果司馬師和司馬昭一看老媽絕食,也跟著絕食。這下司馬懿才頭大了,跑去找張春華道歉,不是怕媳婦餓死,是怕把兩個寶貝兒子餓壞了。你說能在歷史上能留下這種欺負媳婦記錄的司馬懿,非說他愛張春華愛到死,我是真不信。甚至電視劇裡,司馬懿找妾聊個天,還得經過張春華同意?這真是天方夜譚了,司馬懿絕對不是這種人。包括司馬師殺夏侯徽這事(歷史上不是司馬昭幹的,電視劇裡司馬昭背鍋了),背後我嚴重懷疑就是司馬懿授意司馬師幹的,即便不是授意,也絕對是知情的。司馬一族在殺夏侯徽的時候,就已經做好翻臉的準備了,不可能出現司馬懿為了張春華跑去給曹爽磕頭的情況滴!
綜上所述,歷史上的司馬懿是一位心狠手辣,善於權術的老狐狸,絕對不是文武雙全,初期一腔熱血,後期才被迫無奈殺人的大善人。但是呢,如果整體給這部《虎嘯龍吟》打分的話,我絕對要給90分以上。因為演戲嘛,主角有光環很正常,只要人物塑造的豐滿,情節設計的合理,就是一部好劇。和歷史記錄有出入完全能夠理解!而且這樣的劇越多越好,總比什麼穿越劇或者宮鬥劇要好太多了!起碼更多的人知道了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這些三國後期才叱吒風雲的人物,而且看完了要想知道司馬家後來怎麼樣了,還可以聽本電臺的《五胡亂華》系列節目!簡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