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五種心,就招鬼進來(宣化上人)

2021-02-12 宣化上人專弘平臺

有這五種心,就招鬼進來


宣公上人開示於一九七〇年十二月十四日

鬼是一股陰氣


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鬼。人沒有數量,鬼也沒有數量。修道,你有什麼思想,就會有什麼鬼。所謂鬼就是一股陰氣,你有什麼不好的思想,陰氣就來了。你要是一改變你的思想,陽光就照進來,就有智慧了。什麼叫「鬼」,就是愚痴;愚痴就是鬼。什麼叫「神」?就是智慧;智慧就是「神」,神就是聰明。這是個比喻,你也不要以為愚痴就是鬼,聰明就是神了。神喜歡幫助人;接近鬼的人,就不願意守規矩。凡是那一個人不願意守規矩,他就和鬼相近。接近神的人,歡喜守規矩,歡喜做正當的事。你看這個人,他有沒有鬼,看他的行為就知道。他要是願意吃毒藥,或者吸鴉片煙,就是和鬼天天做朋友了。中國有一句話,喝酒的,就叫「酒鬼」;喝醉了,就叫「醉鬼」。這是鬼也有好喝酒的。

要做佛事,不要做鬼事


所以,你要是聰明,就是神;要是愚痴,就是鬼。你盡吃迷魂藥,就是鬼,不是旁的。你不要以為死了才做鬼,你現在已經和鬼做朋友了,我方才不是講嗎?盡做鬼事,就是鬼;做人事,就是人;做佛事,就是佛。所以看你怎樣做。那麼,既然你做什麼事就是什麼,為什麼不做佛事而做鬼事呢?什麼叫佛事?天天參禪打坐,誦經念佛,這是佛事。天天在佛法裡薰習,來學,終究一定會成佛的。所以,每一個人自己要打起精神,要做佛事,不要做鬼事,把我們心裡這些個鬼也都趕走。心裡有什麼鬼呢?有一個貪心鬼,你不認識;又有一個瞋心鬼,你也不知道;還有一個痴心鬼在肚裡頭;又有一個慢心鬼,及一個疑心鬼。師父對你講的話,你就是不相信!是不是這麼回事?這就有一個疑心鬼,「疑心生鬼病」,你有疑心鬼,就有鬼病來。


所以你們都要特別小心一點,不要打那麼多妄想,不要和鬼做朋友,你就會化兇為吉。一切唯心造,你要是盡想些不正當的鬼事,這鬼就有辦法了,可以實行他種種的計劃。你要是能正當一點,沒有那麼多的鬼心,那麼就沒有事了。所以要是誰有鬼心,願意接近鬼,就要趕快改過自新。要趕快把心裏面掃乾淨了,不要有那麼多的欲望,不要有那麼多的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就會沒事了。

恨、怨、惱、怒、煩五鬼鬧宅


那麼,為什麼說你心裡沒有鬼,外邊的鬼就沒有法子呢?外邊的鬼,是因為你裡面有鬼,外邊才有鬼;你裡邊沒有鬼,外邊鬼進不來的。裡邊這個鬼,就是這五鬼——貪、瞋、痴、慢、疑;也就是恨、怨、惱、怒、煩。恨人,就有個紅臉鬼;怨人,就有個黃臉鬼;惱人,就有個白臉鬼;怒人,就有個青臉鬼;煩人,就有個黑臉鬼來了。你看!就這麼厲害。


只要你裡邊動一動,你恨這個人,恨人,「我對這個人真是恨透他了。」恨從什麼地方來?從「愛」來的。沒有愛,就沒有恨,你對人生一種愛心,得不到了,就生出恨心。這一生出恨心,紅臉鬼就來了。你要是不怕,就試一試看。怨人呢,「唉!他真對不起我,我啊!對他那麼好,哼!他對我也太壞了。」就怨人,怨天尤人。甚至於天下雨,「你下這麼大的雨,真是混帳!你這個天!嗐!」罵這個天,這就是怨天;尤人,「這個人真是壞透了,我對他這麼好,他對我也不好!」就生出惱來了。


恨屬心,心是紅色的,所以就現出紅臉鬼來了。你怨呢?屬脾。脾屬黃色的,所以黃臉鬼也來了。惱呢?這屬肺經。肺屬白,所以白臉鬼就來了。怒,發大脾氣。怒屬肝,那個人動肝火了,生怒氣了。你生大的怒氣就傷肝,也就變為青臉鬼了。恨人就傷心,怨人就傷脾,惱人就傷肺,怒人就傷肝,煩人就傷腎。什麼叫做煩呢?「這小孩子真討厭,哼!這麼不老實,你看!一天到晚都在哭。」,就這樣生出一種煩,煩悶。煩就傷腎,所以就成黑臉鬼。腎屬水,水是黑的,所以是黑臉鬼。這叫五鬼鬧宅,你裡邊有這五鬼,外邊的鬼也就來了,所以種種的鬼怪就現出來。

鬼就在自己心裡


再給你舉出來一個道理,好像你餵貓的碗,貓吃完了,因為你不洗它,邋邋遢遢的,蒼蠅都來了,為什麼呢?就因為那兒不乾淨,所以蒼蠅都來吃了。還有一個比喻,北方冰天雪地的地方有北極熊,這北極熊很厲害,很聰明的,它專門吃海豹,它怎麼吃呢?它在前面擋幾個雪塊,然後就在後面等著海豹出來。海豹不知道有北極熊,從它旁邊一過,然後,「喔」,它一抓就把海豹吃了。但是它吃不了,或者吃剩下一點。這個時候就有一種北極狐,專門找北極熊吃剩下這種不乾淨的肉。它到那兒偷偷地,把這個東西拿到。吃不了,就收藏起來。收到什麼地方呢?收到冰裡邊,它把冰弄一個窟窿,把東西放進去,等到沒有東西吃的時候,它就拿來吃。所以北極熊有的時候,沒有東西吃,因為他吃飽了,就不管剩下多少了。北極狐呢?它找到這吃剩的東西,就留起來,等沒有東西的時候,就可以吃。


這北極熊,就好像貓吃東西,總剩下。蒼蠅來吃貓吃剩下的東西,這蒼蠅和北極狐,就譬喻鬼。所以我們人心裡頭,切記千萬不要有鬼,也不要有恨、怨、惱、怒、煩。有這些東西,那就不得了,就五鬼鬧宅了。所以你們這些修道的人。出家的人,你發脾氣,鬼就來了。你出家若只是一個樣子,肚裡頭有鬼,外邊鬼就來了,小心一點!人人都不知道,鬼就在自己的心裡啊!


按:摘錄自《萬佛城金剛菩提海》月刊

(第288期)

相關焦點

  • 宣化上人:有這五種心,就會招鬼進來!
    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鬼。人沒有數量,鬼也沒有數量。修道,你有什麼思想,就會有什麼鬼。所謂鬼就是一股陰氣,你有什麼不好的思想,陰氣就來了。你要是一改變你的思想,陽光就照進來,就有智慧了。什麼叫「鬼」,就是愚痴;愚痴就是鬼。
  • 到底有沒有閻羅王和無常鬼?(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我們人在往昔所造的業有善有惡,善惡夾雜不清。所以有時生了善心,但有時又生了惡念。一念善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起了惡念,就想「諸惡皆作,眾善不行。」
  • 自瀆(手淫)之人,會得五種「不男不女」的果報(宣化上人)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美國加州舊金山佛教講堂五種不男之人,那麼不是男人,是女人嗎?也不是女人。有五種也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你說他是男人,他又不能幹男人的事情;你說他女人,他又不能幹女人的事情,所以這五種叫「不男」。以前沒有說他是「不女」,那麼我現在給他取個名字,也叫「五不女」。「不男、不女」,你說這是個什麼東西?這簡直就不是個人,這是個廢物!於世界上一點用都沒有的,就是吃飯的東西!他不能幫助女人生小孩子,他也不能本身做女人來生小孩子,你說這種人是不是對世界沒有什麼幫助的?
  • 宣化上人:這個鬼把他逼迫得修行成功了!開悟了!
    「鬼逼禪師」,鬼把他逼迫得修道了宣化上人現在給你們講一講「結跏趺坐」的公案,在以前,有一個趕經懺的和尚。怎麼叫「趕經懺」呢?就是超度亡魂的,有死人,就請他去給念經。在出家人裡頭的術語,這叫「噹噹闢」。香港那兒要請和尚,有的請七個的,有的請五個的,有的請十個的,也有的請四五十個都有。若錢多的,就請幾十個和尚到家裡去念經,超度亡魂。這個趕經懺的人,就是做這種事情。有一天他念完經,要回到寺院裡去,走過一戶人家,就有狗吠他。
  • 《法華經淺釋》33.持不殺生戒,就有這五種感應(宣化上人)
    序品第一◎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美國加州舊金山佛教講堂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他這種戒殺生,不是像我們普通人說不殺生;他連殺生的念也不生起,心也都不動,不起殺心;就是不但外邊戒殺,裡邊也戒得乾乾淨淨的,無論是什麼眾生,他都不殺的。他因為持這個不殺戒,就感應有「五不死報」,得五種不死的果報。什麼叫五不死報?因為他一出生時,就會說話,嘻笑顏開地會講話,會叫媽媽,也會叫爸爸,就很好玩的。
  • 眾高僧 高度評價宣化上人
    眾高僧 高度評價宣化上人  (一)虛雲老和尚和宣化上人會晤時,曾有一席以心印心之談話,宣化為此作偈曰:(二)當代修行證果高僧評論宣化上人淨慧老和尚是虛雲老和尚五宗七脈的法脈傳人,是當代在世的稀有難得高僧之一
  • 貪女色的下場(宣化上人)
    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講的是淫慾心,淫慾心若是斷了,一定會證果,證得阿羅漢果。可惜這是不容易斷的,所有的眾生都有這種毛病。所以在《楞嚴經》上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欲心若是不除去,你就不能證得阿羅漢果。
  • 人的三魂七魄是怎麼回事?(宣化上人)
    人的三魂七魄是怎麼回事?宣化上人於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日對「楞嚴經五十陰魔」的補述上人:三魂七魄,像小孩子的樣子,但是它單有一根,沒有多根。弟子:上人,您以前提到您有一個小徒弟到天上去玩,被魔王圈著,然後他就對您說:「怎麼辦?我不能回來!」這是不是他的魂魄有一些到那裡去了?上人:那是三魂七魄中,或者去一個,或者去兩個,或者去三個、四個,都不一定。
  • 自殺的人多數都有個鬼,那個鬼對他做了這些事(宣化上人)
    人想「自殺」背後的真相◎ 宣化上人中國有這麼一句話,那個要死的人就這麼說:「死了好!死了好!又省褲子又省襖。」這個人大約也就是這個思想,說死了好!死了好!【編注】恭錄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冤枉死的鬼需要自己去找替死鬼◎ 宣化上人種種橫死怨沖天 俟機尋找替代緣善者喜施方便力
  • 宣化上人與廣欽老和尚的對話
    宣化上人:    「是的,處無為法,行不言教。我現在要做什麼事都能夠辦到,譬如我要現在所住的舊金山不地震,就不地震,不是地不會動,而是我能使之不動。以前我在香港,颶風要來,我能使之在二十英裡外不來。在東北做沙彌時,就有許多鬼、神、龍、狐狸精等都採皈依,現在我度的這些美國弟子,就是我打他們、罵他們,他們也不會離我而去。」
  • "燒香引出鬼來了" | 敬鬼神而遠之(宣化上人)
    餓鬼法界燒香引出鬼來了 | 敬鬼神而遠之宣化上人慈悲開示:一般人都知道鬼,有的人就相信有鬼,有的人就說沒有鬼,甚至於佛教徒也不相信有鬼。什麼叫鬼?鬼就是一股陰氣。他有影而無形,有形而無影。你或者看著他一個黑影,你細一研究,他又沒有了。或者看見他好像是個人似的,可是轉眼間也沒有了。這種的道理是很不容易把他弄清楚的。
  • 什麼叫鬼?為什麼要「敬鬼神而遠之」?【宣化上人原聲開示】
    餓鬼法界◎ 宣化上人鬼類喜瞋,昧果迷因;無明顛倒,日積月深。一般人都知道鬼,有的人就相信有鬼,有的人就說沒有鬼,甚至於佛教徒也不相信有鬼。什麼叫鬼?鬼就是一股陰氣。他有影而無形,有形而無影。你或者看著他一個黑影,你細一研究,他又沒有了。或者看見他好像是個人似的,可是轉眼間也沒有了。這種的道理是很不容易把他弄清楚的。我們現在所講的是十法界,這十法界之中就有一個鬼法界。這鬼有多少種呢?鬼的種類也像恆河沙數那麼多,無窮無盡,那麼多的種類。有的是有財鬼;怎麼叫有財鬼呢?他就有勢力!
  • 直心是道場,什麼是「直心」?(宣化上人)
    直心是道場,什麼是「直心」?宣化上人 講述直心就是道心,在《維摩詰經》上說:「直心是道場。」為什麼直心是道場呢?你一念沒動這個時候,就是你的真心;你若一動念、一打妄想,那就不是真心了。「彎鉤似月牙」,心字這一彎鉤,像月牙;初三那個月牙,就像心那一筆。「披毛從此起」,披毛戴角做畜生,都是由你心造成的。所以我不是講「十法界不離一念心」嗎?「做佛也由它」,你若成佛,也由你這一念心。不單做佛,你就做鬼,也是由心造成的;做畜生,也是由心造成的;你生到天上,也是由心造成的;你證阿羅漢果,也是從你心去造的;你行菩薩道,也是從心造的。
  • 這一段咒文,你們各位要注意,不要隨隨便便念(宣化上人)
    這一句咒文「瞋陀夜彌」是第三會的兩百七十九句。「依附罪者斬其精,如意寶輪法王心;我今首念第一義,蓮華法部晝夜行。」依附罪者斬其精:這個「依附罪者」,在這降伏法中,就是一般人所講的「鬼上身」。這個鬼上到人身上了,你看不見它。凡夫肉眼是看不見這個鬼,但是它附到人身上會講話。你看那個前幾天的報紙上,說是英國有一個詼諧明星死了,他太太通過一個巫醫,和她丈夫講話,講了一個多鐘頭。
  • 睡魔是很厲害的(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離諸戲笑」,是除掉悔蓋;「離痴眷屬」,是離瞋蓋;「親近智者」,是離痴蓋;「令心不亂」,是除貪蓋;現在「攝念山林」,就是除睡魔蓋。修行時,睡魔是很厲害的;人尤其是有一種懶惰性,睡魔就最歡喜幫著你懶惰。你有懶惰,睡魔就來了,「可以去休息,睡睡覺!」
  • 宣化上人:燒〈往生咒〉,這是落地獄的因,大家不能不注意.
    燒〈往生咒〉是落地獄的因◎宣化上人 一九七八年開示於馬來西亞有人問我世上有沒有鬼,我可以告訴你,鬼不是沒有,但不容易見。鬼是一股靈氣,屬陰;神是屬陽的。神與鬼僅是一線之差,聰明就是神,愚痴就是鬼。一般人不明理,奸商利徒便把握著凡夫迷信的心理,經營投機生意,壟斷操縱。有賣往生錢的,胡扯〈往生咒〉燒得愈多愈好,亡者必定蒙益。其實盡你怎樣燒,剩下的只是一堆灰而已,還犯了毀像焚經的彌天大罪。這是落地獄的因,大家不能不注意。
  • 這五種東西吃得越多,淫慾越大、脾氣越大(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  講述【 阿難!是諸眾生求三摩地:因為這個,所以一切眾生若是想要求得到三摩地的話,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應該首先除其助因,這個助因是什麼呢?就斷世間所有的這五種辛菜。五種辛菜,前邊已經講過了,就是「蔥、韭菜、薤、蒜、興渠」。
  • 世界上最厲害的果報(宣化上人) ​
    ◎宣化上人  開示於一九八四年四月十五日世界上最大的仇怨,莫過於殺生。所謂「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你殺人之父兄,人必殺你的父兄。【編注】恭錄自《宣化上人開示錄(六)》殺生因果難逃世界上最厲害的果報◎宣化上人 開示於法國葛諾伯城
  • 揭秘「鬼的世界」(宣化上人)
    揭秘「鬼的世界」宣化上人 一九八一年二月五日 開示鬼的種類很多,一般人皆以為鬼是猙獰可怖,青面獠牙,其實這不一定。有時鬼能化做人身,乍看之下,以為是個人,其實是鬼。若你是開了五眼的人,鬼就不能欺騙你了。鬼又能變畜生,諸如馬牛羊犬、魚類、小白兔等。為什麼能變呢?因為他有神通。或者變為螞蟻、蚊蟲、蒼蠅、雀鳥、蜜蜂等。譬如:春天時百花盛開,在花叢中有一群蜜蜂在採蜜,其中就有很多是鬼的化身。在花叢裡有真的蜜蜂,也有假的蜜蜂,真的蜜蜂是循業受報,假的蜜蜂是鬼所變化,牠們到各處去吃花蕊,飲花露。所以不要以為鬼一定是看不見的,你天天與他打照面,還不認識哩!
  •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受戒後要守戒,戒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就是止惡防非,停止一切諸惡,奉行眾善,防止犯錯。受戒後要本著「止惡防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去做,那就是守戒。在行為思想上儘量把惡停止,儘量去做善,幫助旁人。要時刻防備自己有不合理、不合法的思想和行為。這就是戒的意義。佛子持戒要注意此點,看自己能否照著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