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一生戎馬,徵戰沙場,那軍綠色的衣服是戰場上最耀眼的光,他們是祖國偉大的守護者,用自己的汗水與鮮血為祖國保駕護航。在我國的近代歷史中,有著無數這樣偉大而又不屈的軍人,今天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元帥。可以說他為祖國獻出了自己的一生,無論是戰爭時期的徵戰沙場,還是建國後的軍隊建設,時時刻刻都有他的身影。那麼這位開國元帥到底是誰呢,他逝世前留下的遺願又是什麼?為何這遺願讓人感動不已?
開國元帥聶榮臻,1899年出生於四川省江津縣的一個石院子中,年幼的他便天資聰慧,於七歲時到私塾接受啟蒙教育,那時的他勤學好問,很快就到學堂讀書。他刻苦學習,一直以來都十分優秀,最後如願以償地考進了當時的江津縣立中學。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當時社會的動蕩,再加上一些優秀文章的薰陶。聶榮臻成為了一個熱血的愛國青年。此後他多次參加愛國鬥爭,積極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堅持實業救國,還積極投身於法國的學生運動。1923年聶榮臻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的日子裡,組織安排他到蘇聯進修,學習共產主義和軍事理論。這幾年的學習讓他不再是當年那個實業救國論者,而是一個以人民為核心,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革命者。
回國之後,他進入黃埔軍校政治部,積極組織政治工作,反擊蔣介石的陰謀。即使被免去了職位,也還是積極地為我黨提供信息。之後的土地革命,紅軍長徵,抗日戰爭還有解放戰爭,他始終保持沉著冷靜,有條不紊的指揮戰爭,他正確的戰略思想和策略思想。粉碎了蔣介石的「圍剿」,也在抗日戰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引導了解放戰爭的最終勝利。在這幾次革命中,聶榮臻都做出了正確的決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建國之後,軍隊的問題開始暴露出來,身為元帥的他一刻也不停地開始著手於軍隊的建設,創辦軍校,成立軍事機關。推動部隊走向了現代化,專業化,正規化。在聶帥的努力下,軍隊很快走上了正軌,成為了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到了十年困難時期,這位已經快到古稀之年的老人依然堅持在祖國的科技事業和軍隊建設上。一刻也不願意耽誤。不幸的是,過度的勞累讓這位老人患上了眾多的疾病,讓他不得不停下工作。可是他還是會處理一些必須要處理的工作。聶帥就是這樣一個令人敬佩的人。
這樣一位始終奮鬥在工作中的老人最終於1992年逝世,他也是我國最後一位辭世的開國元帥。但是就是這樣令人敬佩的老人,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有著這樣一個願望讓人感動不已:希望祖國實現統一,海峽兩岸實現共同發展,建設更美好的祖國。這不僅僅是這位元帥的願望,更是我們所有中華兒女共同的願望,而我們始終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
一個人能夠為自己所熱愛的事業終身奮鬥,他是幸福的,就像聶榮臻元帥。而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的我們,也應該為自己所熱愛的事業去奮鬥,一直畏手畏腳的話,是沒有辦法成功的。即使失敗,正值年少的我們不還是有重新來過的機會嗎?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