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聖治》結尾其實觀眾已經被催眠了

2020-10-12 千舟

97年的《聖治》之後,日恐開始徹底爆發,《咒怨》《午夜兇鈴》《鬼來電》…這些能代表亞洲最高恐怖電影水平的主流作品層出不窮,題材也都開始聚焦到都市人的日常,在這些恐怖作品中,我們都能找到一種共通的觀影體驗 —— 壓抑至尾的氣氛,迷茫孤獨的人物,代入感極強的生活化鏡頭……《聖治》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恐怖片,但它有著亞洲恐怖片所有具備的先驅元素,最主要的就是鏡頭暗示。

電影用了大全景鏡頭開場,畫面中只有一個女主角人物主體,但仔細分析這種構圖,便能感受到構圖的重心似乎並不在人物身上,而是窗外混沌的樹林,空曠的室內,擺放距離並不對稱的椅子…所有這些都在給觀眾強加一個「扭曲不安」的心理暗示。

同樣的,《聖治》中用了許多類似的全景鏡頭,都在刻意營造一種疏遠感,人與人之間的疏遠,人與社會之間的疏遠,人物內心之間的疏遠,這些都是日本都市一直飽受的生活狀態;雖然沒有饑寒交迫,但是每個人都猶如行屍走肉,人活著,心卻死了;影片後半段,間宮曾對高部說:一群烏合之眾,他們什麼都不懂,不懂我,不懂你。而間宮最常用的一句臺詞則是:你是誰?—— 迷茫世界,找不到自己所處的身份地位,甚至記不得自己的名字,精神狀態似乎隨時隨刻都會崩塌,正如那對昨天還完好無缺的教師家庭,一夜之間,丈夫就把妻子給殘忍的殺了,平靜的沒有任何徵兆。

縱觀整部電影,近景的使用幾乎極其有限,每次切到近景,都暗示了劇中人物的一次心理變化,特寫鏡頭更是屈指可數,比如間宮的第一次點菸用了特寫,之後每次抽菸都沒再用過,點到為止,暗示給觀眾重要信息。

其次就是全片一直慣用的紀實感極強的生活化「長鏡頭」,這是黑澤清的標誌性風格,也是其它主流日恐電影中常用的調度風格,不插近景打亂表演,不用音樂渲染氣氛,只是簡單的將鏡頭對準所有場內人物,讓觀眾自行去觀察每個人的肢體動作和心理變化,畫面平靜如水,內心卻慌亂不安。

在高部第一次去間宮住處搜查之後,坐在車內,這幾處的畫面閃回堪比神來之筆,表面上看它打亂了之前電影一直沿用的長鏡頭銜接,但它的視覺效果比恐怖片來的更為驚人,預示著故事向著不可逆轉的危機發展,也從此時開始,導演給觀眾設下心理危機,就是你不知道在這之後,什麼時候會突然插入幾幀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鏡頭,每次鏡頭卡到主角臉部,你都會害怕他突然回憶起什麼可怕的畫面,觀眾的心理已經完全被黑澤清掌控。

電影的結尾,依舊是標誌性的大全景,構圖中心依然不在服務員身上,餐廳內座無虛席,環境甚至還有些雜亂,但這時,你已經將目光不由自主的放到了服務員身上,看著她拿起了一把刀 —— 她被催眠了,你是不是也已經被催眠了。

相關焦點

  • 《X聖治》X聖治:電影是每秒24格的催眠術
    「高恐怖片」即那些可使觀眾明確感受到來自他者(怨鬼、殺人狂、怪物)的威脅的電影。「低恐怖片」可以是威脅觀眾的他者沒有具體可見的實體(超自然現象)、觀眾感到的壓迫來自電影所呈現情境的電影。若以這種方法衡量《X聖治》這部電影,那它毫無疑問屬於「低恐怖片」的範疇。在電影中,與角色保持距離的中近景長鏡頭以一種旁觀者的姿態默默注視著一切。
  • 《X聖治》寫在看別人影評之前
    我覺得這就是問題,男主之所以暴躁不安,其實是一直在壓抑各人不能解決問題(無能)的怒火,而男主透過和催眠師(犯人)的對話,不斷的認識到了各人想殺人的人格或者說內心聲音。上一段我在打催眠師三個字的時候,我在想,這個指稱對嗎,他是個犯人啊,而催眠師三個字並沒有任何犯罪的意向。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我應該是和男主一樣,開始跟著他走了。
  • 懸疑電影《X聖治》觀看資源及影評
    然而一切並沒有就此結束…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X聖治》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獲得該電影資源。影評一:「催眠」作為最核心的概念在片中直接表現為間宮通過催眠術致使不同職業、身份的人殺死身邊他們內心所厭棄的對象,以獲得「治癒」。
  • 《X聖治》9.0
    間宮的催眠總是從此起手,他會不厭其煩,近乎無賴地反覆追問,「你是誰?」然後他長驅直入,入侵那些錯愕無言之人的心智,堂而皇之地當起他們的「編劇」,追回他們曾轉瞬即逝的惡意,再放大成殺意。③《X聖治》的鶴立雞群在於,懸疑也好,恐怖也好,從頭到尾都是清冷疏離的,幾乎捨棄配樂,只以風聲海浪充塞又或打火機的機械音點綴,更廣闊的,統統留給角色。我們同樣身處一場無可逃避的催眠中。20190601
  • 《X聖治》「真兇」的一些看法。
    「真兇」是錄像帶中出現的人,一個天才型的催眠者,運用錄像帶中的手勢比劃X和留聲機進行催眠暗示,被催眠的人可以稱為「使者」,自帶催眠屬性。2. 失憶青年間宮 ,男心理醫生,高部警官,三人都是研究過錄像帶,並聽過留聲機內容的被催眠暗示了。
  • 《X聖治》一些細節整理
    (有劇透)1.片名最先敲定的名字是「傳教士」 後來改為「X聖治」 最後是大映製片(現為角川映畫)的製片人說「CURE」就很好 cure有「治癒 治療」帶有醫學術語的意味 而「X聖治」則有宗教含義黑澤清於90年代執筆此劇本 當時的日本社會發生了
  • 《x聖治 》裡的幻覺
    一名在海岸徘徊的半失憶青年間宮催眠了一系列和他接觸的人,裡面有男性中年教師,女全科醫生,精神分析醫師,以及警察本身。每個被催眠的人都會殺死自己,或者他人。死法都是胸口劃上x字符。 殺死他人,是因為那個人,或者那個人象徵的整個群體壓迫自己,自己內心雖反抗,卻也在被醉眠前,習慣了這種壓迫,用別人的說辭合理化這種壓迫。而遇到青年間宮後,之前壓抑的情感被淋漓盡致得釋放出來。
  • 《X聖治》套層空間的運用
    真像死亡筆記,高智商催眠間的戰鬥。催眠場景與手法被一步步揭示和展現。「你知道的,就算我們不去旅行,也會過得很好的。」「我們肯定會去旅行的。」買牙刷歸來迷路的妻子。「旅館裡,沒有牙刷用,我們多尷尬啊」不平衡的家,關押室的房中房,荒原中的舊樓,人物的精神是和場景一起墮落的.。
  • 《X聖治》最高級的恐怖
    很多人不明白這部壓抑致鬱黑暗恐怖絕望的片子,為什麼叫《X聖治》,英文名《cure》(治癒)。答案也很簡單,你只有認識、直視面對、最後接受並去理解自己身上的惡與黑暗,你才能坦然而真實,才能放下與自己無謂的纏鬥,也才能獲得真正的平靜與自由。但是,尼採說過: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與惡龍纏鬥的時候,小心自己變成惡龍。
  • 鶴唳華亭大結局 其實已經把悲劇結尾隱藏在細節中
    鶴唳華亭大結局 其實已經把悲劇結尾隱藏在細節中時間:2020-01-06 22: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鶴唳華亭大結局 其實已經把悲劇結尾隱藏在細節中 歷史傳奇劇《鶴唳華亭》在今天終於迎來了大結局, 在結局中,太子蕭定權終於如願以償的和陸文昔在一起了,不僅如此,
  • 《X聖治》相交X分離
    水X火間宮在實施催眠時,總會藉助兩種媒介——水與火。與水相伴出現的符號有作為容器的杯子,也有象徵著世俗規則的管道,以及失去約束時自由散落的水花。>▲捲縮成一團躲在狹窄空間的「嫖客」幾個被催眠者但是在這之前,高部和妻子文江的互動已經透露了很多信息。
  • 《X聖治》劇情個人理解,歡迎指正與解答
    比較在意劇情內人物的行為邏輯,下面是我自己的理解: 間宮繼承邪教催眠術並由於某種原因喪失記憶成為無意識催眠殺人者;佐久間去監獄與間宮交談被催眠;佐久間查明間宮與邪教關係並告知高部;佐久間自殺;高部受佐久間啟發殺死看守釋放間宮意圖查明邪教秘密;間宮被其釋放後由於某種原因恢復記憶來到廢棄大樓(邪教廢棄本部);高部跟蹤間宮來到大樓知曉間宮記憶恢復
  • 【佳片推薦】X聖治 CURE キュア (1997)
    類型: 懸疑 / 驚悚 / 恐怖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語言: 日語上映日期: 1997-11-06(東京電影節) / 1997-12-27(日本)片長: 111分鐘又名: 救贖 / Cure / KyuaX聖治的劇情簡介 · · · · · ·  東京連續發生數起離奇命案,所有屍體上皆刻上「X」符號,而在場的嫌犯都不記得自己所為
  • 《X聖治》他沒有治癒自己,反而變成了惡龍
    我們所處的世界本就是一場巨大的催眠秀,想要活下去的人只有兩條路可以走——催眠別人和假裝被催眠。而剩下的絕大多數人只能統統淪為炮灰,連犧牲品都算不上。一代又一代的人迷失了方向,試圖找尋曾經的自己,卻被時代的車輪不停追逐而不得不選擇放棄自我,融入社會這個巨大的染缸中,渾渾噩噩的活著,最後反而樂在其中,渾然不知,如同被催眠一樣。黑澤清是本片的導演兼編劇,對影片有絕對的掌控權。
  • 從催眠心理學角度解讀電影《催眠大師》
    前陣上映的電影《催眠大師》運用了大量的催眠理論和催眠技術,並且做了藝術的誇張,相信一定讓很多觀眾產生了迷惑和不解,讓人感覺玄之又玄,虛之又虛。
  • 《催眠·裁決》張家輝影帝演技持續在線!
    2010年《盜夢空間》的上映曾經引起了很多觀眾對催眠術的興趣。提起催眠,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一種促進睡眠的療法。其實催眠和睡眠並沒什麼直接關係,催眠是通過多種技術,讓人進入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坊間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古天樂和張家輝撐起了香港電影近年來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