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俞敏洪:多讀書就能教好學生?好天真的俞老師……

2020-12-23 麻辣教師波伏娃

前一陣子,俞敏洪又被罵了:因為他在一次直播中指出「中小學老師一年都讀不了三五本書,所以教不好學生」。

這句話一下子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大家紛紛指責他站著說話不腰疼,不了解真實情況。俞敏洪也滿腹委屈:我是經過實際調查的,並沒有亂說,憑什麼都罵我。

01 說法沒錯,但邏輯關係錯了

其實,俞敏洪說的沒錯,一年讀不了三五本書的老師大有人在。但是他錯在了邏輯關係上,並不是這些「一年讀不了四五本書」的老師就教不好學生,也並不是那些「飽讀詩書」的老師就教出了好學生。

當然,無論哪個行業,毋庸置疑,多讀書肯定是有用處的。當個教授,多讀書都不至於被人稱作「叫獸」;當個農民,多讀書的都比不識字的文盲要受人尊重。當個老師也是同樣的道理,雖然教書教的是教科書中的東西,但是知識是無窮無盡的。一個多讀書的老師必定會更博學,更有涵養,更能擴大學生的視野,更能豐富學生的心靈。

但是,學校要的是這些嗎,家長要的是這樣嗎,學生要的是這些嗎……他們才不管老師一年讀了多少本書,是讀了高雅的文學作品,還是通俗的言情小說。他們給老師的任務只有一個——提高學生的成績。

而一個真正的好老師,往往是既愛讀書,又有管理學生的方法,又善於探索自己教育方式的老師。這樣的全能老師,需要的是多方面的能力提升,而不僅僅是多讀書就可以做到的。

02自由閱讀是每個老師詩意的遠方

誰不嚮往詩意的遠方,誰不嚮往精神世界的自由。讓老師能一年讀上百本書,也是每一個老師可望不即的詩意夢想。看上去確實挺美的,可是,當學生的成績提不上去的時候,什麼詩意理想不都得讓步。

記得高中時代有一個才華橫溢的語文老師,他熱愛閱讀、寫作,甚至演講,總是熱愛一切和文化有關的東西。學生們都喜歡上他的課,感覺聽了他的課才能真正感受到知識的魅力、無比幸福。但是,遺憾的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其他不會講課,但很能抓學生成績的老師卻總能評上「優秀教師」,而這位愛讀書的語文老師卻總被校長約談。

欣賞知識的過程都是無比愉悅的,但是靠背誦、做題來強化知識的過程總是枯燥的。老師也渴望體會自由閱讀的快樂,但是老師的職業壓力逼得他們不得不低頭,有空去讀閒書,不如好好研究卷子、試題來得有用。孩子們成績提高了,家長不抱怨了,老師才敢有自由去放飛自己閱讀的快樂啊。

老師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不是古代的士大夫,靠著讀書寫文章就能「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

老師只是一個普通的職業,一個好老師並不是由他「一年讀了多少本書」來決定的。

03資訊時代,碎片化閱讀已成趨勢

這個時代的閱讀方式已經在發生變化了,獲取知識的方式比以往更加便捷、更加碎片化了,不是說讀書就得去書店買幾本書才算得上讀書了。

老師也在受著這個碎片化閱讀時代的影響,每天刷的微博,看的新聞、微信公眾號,也是他們獲取知識信息的一部分啊。既然大家都在變化,憑什麼要求老師一成不變。

這是一個多姿多彩的時代,這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能真正靜下心來去讀完一部本的人越來越少了。且不說現在的書籍雖然不計其數,但是質量卻良莠不齊,大家獲取讀書信息最直接的途徑難道不是通過微博評論,通過豆瓣評論,才獲得的好書推薦嗎?

既然時代在變,老師們跟著時代的潮流順勢而變,一點也不可恥。為了備課做課件,老師需要在網上搜集信息,了解作者信息、寫作背景,這不算閱讀嗎;為了給學生整理試題,老師需要通過查閱大量的考試題,整理出考查知識點全面的典型試題,這不算閱讀嗎;為了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開好班會,老師需要去圖書館查閱資料,去網上搜集資料,這也不算閱讀?敢問俞敏洪,是不是非得一本正經地去讀一本名著才叫閱讀?

當然,碎片化閱讀也永遠無法代替深度閱讀帶給人們的愉悅感受,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碎片化閱讀就是毫無意義的。

前一陣子看一期文化類的節目,是許知遠對話羅振宇。許知遠推崇的是深度閱讀,他當然不太認同羅振宇的「速成閱讀」,「過分對知識實用化」。但羅振宇的一句話卻讓我印象深刻:這個世界都是追逐效率,包括提升自己體驗、豐富自己知識的效率,而網際網路就是解決了這個空間問題。

既然大家都是時代浪潮中的一個,閱讀的方式並不重要,獲取了知識才是最重要的。俞敏洪老師,你說呢?

誰不渴望詩意和遠方,希望終有一天,每個老師都能自由享受讀書的快樂!

相關焦點

  • 俞敏洪、朱永新、張丹丹對話: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那俞老師,您剛才說現在的家庭缺乏對孩子獨立意識的培養,這個您有什麼好的建議?俞敏洪:獨立其實也是一個從小訓練的過程。比如說孩子摔倒了,家長讓他自己爬起來,不光鍛鍊獨立能力,還鍛鍊受挫能力,是吧。好多家長不明白,孩子保護的那麼好,怎麼長大了會變得那麼脆弱?這就是「溫室效應」。
  • 俞敏洪對話朱永新:把幸福還給學生,教育需要情感與態度
    我全年要對全國各地的兩三萬名中小學老師上課,總有一個問題我要問到的,請在座的如果除了教科書和參考書之外,讀過三五本你覺得有點價值的書的老師舉手,大概每次只有10%左右的老師舉手,當然可能有的老師不好意思舉手。但是整體來說,我覺得中國老師的閱讀量太少了。我說了中小學老師不讀書或者說讀書不夠,所以在網上被人痛罵,還有媒體專門拿這件事炒作,說我侮辱了中小學老師。
  • 俞敏洪為南京田家炳高級中學學生帶來勵志講座
    :   10月23日上午十點,南京田家炳高級中學學生劇場內,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俞敏洪老師,為高一高二的全體師生們帶來一場名為「2013與人生對話·我的中國夢」的勵志講座。
  • 俞敏洪老師的回覆真的太糟糕了!
    俞敏洪老師的核心觀點就是說一個國家的女性的水平,就代表了國家的水平。女性素質高,母親素質高,就能夠教育出高素質的孩子。這句話是邏輯不好的集中體現。我看了下網絡上的反駁,用的基本也都是推衍反證法,即引申出:俞敏洪你的意思是不是如果有人沒養好,就是女人的鍋?
  • 好老師與好學生:精神的對話
    「比如,羅宗強先生,他為人偏於內向、不善言辭,說起話帶有濃重的潮汕口音,可他給本科生講課的效果特別好,因為學生能聽出他內在的思想邏輯美。我所見過的老師裡,有講課特別快的、講課特別慢的,有口才好的、口才沒那麼好的,學問到家,態度認真,都是『好老師』。」陳洪教授談道。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育人工作卻難以百分之百量化。
  • 俞敏洪 從未走出鄉野
    只有俞敏洪鍥而不捨地考了3年,最終考入北大。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他畢業後留校任教,1985年成為真正的老師。同一年,中國有了第一個教師節。2020年12月初,俞敏洪前往雲貴山區多所學校進行鄉村教育調研,他問孩子們:「我們為什麼要讀書?」不等孩子們回答,他自己先說:「因為讀書讓我們成長,讓我們走出大山,走向世界。」他自己就是答案。
  • 俞敏洪對話朱永新:未來的教育,究竟會怎樣
    朱永新俞敏洪 讓學生過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俞敏洪:大約在20年前,朱永新老師就開始推廣不同於應試教育的中國新教育實驗。很想知道是什麼促使您搞新教育實驗的?實踐也證明,閱讀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幫助很大。而過去,我們的學校教育基本上只是把閱讀作為一種課外閱讀,事實上,閱讀本身就是學校教育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俞敏洪:我覺得中國教師的閱讀量太少了,雖然他們的教學任務很重。您認為教師應該多讀書嗎?朱永新:你這個問題太重要了。
  • 百萬學生停課、八萬老師員工待業,俞敏洪靠什麼拯救了新東方?
    面對突發的疫情、面對新東方地面課堂全面停課、面對自己,俞敏洪感覺內心的堅強逐漸崩潰,一種想要放棄努力的感覺油然而生。俞敏洪知道,不能再讓這種感覺持續下去,現在不是軟弱的時候。俞敏洪做了個決定,疫情期間一個人獨處時不再喝酒了。2020年開局,病毒疫情給所有線下教培機構帶來了嚴峻的考驗。
  • 俞敏洪宣布將退休,他的心裡有多苦?
    俞敏洪漸漸意識到,他和別人比沒有任何意義,哪怕是像現在這樣,連命都快比掉了,那有如何呢?像王強那樣的人,是他一輩子永遠不可能攀上的高峰。唯一需要在乎的,是自己有沒有進步,只要自己和自己比進步了,別人比你好還是差,都已經無關緊要。於是,俞敏洪開始靜心讀書、寫詩。那一年,他看了將近300本書,寫了200多首詩,自號為「三洞詩人」(因為肺裡爛了三個洞,故而得名)。
  • 俞老師直播講話的原話,我一字一字打出來的,俞老師真的說錯了?
    我們很多中小學老師啊,一年都不讀3,5本書,而且一輩子都是教那點東西,就是教科書上那點東西,不斷的重複,不斷的重複,最後自己都被掏空了。所以我們發現不少中小學老師,實際上到最後知識變得很狹窄,遠遠沒有能力把中國當代的學生教好。
  • 羅永浩:俞老師,終於連上了……
    俞敏洪直播3月25日,俞敏洪在空中亞布力的直播中表示,他已經正式考慮退休,之後會去做諸如直播的事情,或直播好玩的事情,或分享自己的人生,或旅遊直播每個地方的歷史文化知識。從俞敏洪的發言中,可以看出,未來直播或許是他生活的主旋律。作為老師,留學「教父」,他一直有直播的愛好。
  • 好老師——高天 學生稱讚的老師才是好老師
    高老師每次都會像一個知心朋友一樣聽你慢慢地說完你的見聞和感受,然後微笑著說出他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每次有一些不想跟家裡人或者跟老師說的話題,拿到這裡跟高老師說的時候,我也會有一種莫名的放心感,覺得眼前的這個男人十分可靠。甚至有一段時間我記得很清楚,每次上課先要跟老師聊上好長時間,這玩意兒簡直上癮。但是作為老師和學生,我們還是要拿出自己的成績的。對於他每次布置的作業,其實還挺多挺難的。
  • 俞敏洪在長水教育集團為學生支招:努力、開心和人際關係一樣都不能少
    9月21日,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在長水教育集團雲南衡水實驗中學(本部)發表了題為《成長為祖國的參天大樹》的專題演講。在一個半小時的演講中,俞敏洪結合自身經歷,談及興趣、名校、努力、創業等師生共同關注的話題,與學生分享人生的三大要素是:持續不斷的努力、開心以及和周圍同學相處好關係。
  • 俞敏洪:3個月讀了60本書,我為什麼還要每天讀書?
    各位網友,今年你讀書的目標是多少本?到現在3個月快過去了,已經完成了多少了呢?看到俞老師的閱讀量,開眼非常慚愧,只能默默面壁讀書去了。。。還有剛才傅書記提到我讀書。其實我讀得也不多,但有很好的看書習慣,同學們肯定沒有我忙,我從今年1月1日到現在,總共不到3個月的時間,我一共讀了接近60多本書,都是真正給人帶來思考的書籍。我讀的都是歷史書、哲學書、還有現代商業潮流和未來世界發展方向的書。我已經做了三萬多字的讀書筆記。所以說,人生是要學習的。
  • 俞敏洪宣布將退休,他的心裡有多苦?
    於是,俞敏洪開始靜心讀書、寫詩。那一年,他看了將近300本書,寫了200多首詩,自號為「三洞詩人」(因為肺裡爛了三個洞,故而得名)。此外,無聊之餘,他把市面上所有的英漢詞典都背完了,到最後只能背朗文英語大辭典,成為全班公認的「單詞王」。一年後,俞敏洪回到了學校,和81級的同學一起上課。所以,俞敏洪從入學來講是80級,從畢業來講卻是85屆。也許是兩年的時間尚不足以讓同學記住一個人。
  • 俞敏洪:暢遊英語世界 聆聽精彩人生(圖)
    ——王 強  3月22日晚18:30分,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總裁俞敏洪老師;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英語教學專家王強老師走進實用英語學院為1000多名學員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講座。  在俞老師簡短的開場白之後,王強老師首先走上講臺開始講座。
  • 最不懂年輕人的,就是俞敏洪這些青年導師
    剛剛過去的11月18日的一個活動中,俞敏洪發表演講,其中舉了一個男女關係的例子:「中國女人挑選男人的標準是要男人會賺錢,至於良心好不好不管,所以中國女性的墮落導致了國家的墮落。」隨即引發軒然大波。惹來爭議的那段發言。
  • 觀俞敏洪成功人生:他只是用好了這兩個字
    02好的細節,能讓他人甘願幫你成就大事俞敏洪老師曾在他的書裡《願你的青春不負夢想》寫了這樣一段話:俞敏洪正是因為擁有別人對他的信任,才會有現在的新東方。、王強老師等人。他們認定了一個底線,就是「我們跟著俞敏洪回去了,俞敏洪不會昧著良心騙我們」。一番話醍醐灌頂,直接提出了被人信任的重要性。只有被他人信任,他人才可能幫你成事。信任,則是從你平時一點一滴的生活細節,為人處世中積累起來。
  • 【搶票】你不看攻略怎麼見俞敏洪
    如果沒有搶到票,不要緊,我們一共有3輪搶票,多來幾發吧!  本次活動僅限于吉珠在校師生參加,搶到門票的團粉第二天就可以領票,記得要帶上學生證或教師證,還有那部幸運手機到兌票點領取紙質版門票。時間:10月12日中午地點:第一食堂正門(麥當勞旁)方式:現場寫下你對俞老師的祝福,我們將會挑選最誠摯的鐵桿粉絲,將你的祝福貼在送給俞老師的本本上。
  • 健康界周一清晨第一季:教俞敏洪老師吵架 (2)
    河蟹一:新東方員工分娩死亡,俞敏洪微博炮轟莆田幫,有圖無真相麻辣爆炒:這件事的是非對錯,需待醫療鑑定結果定奪,但誰投資醫院似乎與醫療品質無關,就像俞老師去餐廳吃飯也不會糾結老闆是不是廚師出身一樣。至於所謂醫生走穴,也不過是衛計委新鼓勵的多點執業而已。這些都與醫療事故無關,大家應關注事件本身的真相,而不是周邊的無關因素。媽媽說,高手吵架都是把無理變成有理,笨蛋吵架才是把有理變成無理,真替俞敏洪老師的智商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