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引領 「四輪」驅動 ——陝投集團正元環保創新發展之路

2020-12-25 央廣網

  央廣網西安9月15日消息

2020年 9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正式施行,它被稱為「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動固體廢物汙染綜合利用技術的創新,成為很多環保企業聚焦的熱點。

  陝投集團正元環保(以下簡稱「正元環保」)是一家以燃煤發電固體排放物綜合利用為核心的企業。自成立之初起,正元環保一直致力於煤電固廢的循環利用。多年來,公司以技術創新為「引擎」,推動了煤電固廢資源型利用的實質性轉變,為天藍地綠水清氣淨的生態環境,做出了積極貢獻。

  驅動一:在「新」上找突破

   

  正元秦電環保生產廠區

  自1996年公司成立以來,正元環保在創新路上一直矢志前行。當時,在西北市場為零的情況下,正元環保敢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開始了對粉煤灰應用技術的探索和研究。

  在煤電固廢產業綜合利用發展早期,普遍存在著粉煤灰品質魚龍混雜、以次充好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工程質量。當時又適逢水泥產業改革,粉煤灰作為水泥的替代品廣泛應用於混凝土的添加,以緩解水泥產業對環境的汙染。

  正元環保洞察市場需求,抓住產業改革契機,開始研究可替代水泥25%-50%的新型混凝土摻合料。1999年,公司設立了企業技術研發中心,依託電廠粉煤灰渣、脫硫石膏資源,對其綜合利用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進行研發和應用,隨後幾年,公司又先後投入上千萬,使軟硬體設施不斷更新,研發技術日新月異,研發能力大幅提升。

  從原狀灰、風選Ⅰ級、Ⅱ級灰、磨細Ⅰ級、Ⅱ級灰到超細粉煤灰,實現了產品從無到有,從初級利用到高質量開發的飛躍。

  2016年,公司研發出了獨有的鹼激發專利技術,大大改善了粉煤灰的性能。據正元環保相關人員介紹:「我們的產品不僅是單純的粉磨,添加鹼性激發劑後能充分激發粉煤灰的活性,提高混凝土後期強度,而且這種超細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摻入量能由30%大幅提升至50%,大大節約了成本,提高了粉煤灰的利用率。」

  驅動二:在「勇」上出實招

   

  正元環保研發的新產品陶粒

  位於陝西寶雞的麟北發電廠專門為消化劣質的煤矸石而設,產生的灰渣量驚人。一般燃煤電廠產生的灰渣量是20%左右,但麟北發電廠會產生40%至50%的灰渣。

  「麟北的廢渣和其它地方不一樣,是煤矸石循環流化床鍋爐產生的固硫灰渣,不僅不在粉煤灰國標序列裡,而且用起來難度特別大。」面對這個棘手問題,正元環保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抉擇。

  「知難而退並不是我們的作風,無論如何,都要把這個硬骨頭啃下來。」針對麟北電廠灰渣的特殊性,正元環保組織科研人員,晝夜不停、持續攻關、反覆研究……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2年多的努力,最終研發了固硫灰渣超細複合礦物摻合料。該產品的研發成功,不僅徹底解決了電廠的難題,而且在全國率先解決了循環硫化床固硫灰渣技術應用難題。

  以「創新」為引擎,短短幾年,正元環保從「同行者」成長為「領跑者」,打通了企業跨越發展快車道。而對先進技術的執著追求和創新研發,讓正元擁有了獨具特色的技術優勢,並始終把握了最新發展方向。

  針對陝北地區地域特點,正元環保正在研發粉煤灰陶粒產品。該產品替代建築材料中的石子,不僅可以作為輕質高強骨料用在混凝土當中,減少天然石料開採,降低建築建造成本,而且還將進一步促進陝北地區粉煤灰綜合利用,使廢物得到再生利用,具有良好的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目前,該產品試驗室研發已取得初步成功,即將進入小型量產階段。

  驅動三:在「超」上下功夫

   

  正元環保專家聘請儀式

  在成立技術中心,增強研發能力的同時,正元環保還以超前的眼光,通過「內引外聯、科研創新」的方式,聘請國內各大高校院所有前瞻視野、成熟研究成果、豐富實踐經驗的教授、專家擔任長期顧問,持續探索固體排放物綜合利用的新方法新途徑,不斷研究設備、工藝和技術。

  張保,電力部A級工程技術專家,省建設廳、市建委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歷獲省部級科技獎21項,主要研究領域為混凝土及混凝土摻合料,是正元環保專家顧問團隊之一。

  當遇到難以解決的技術難題,或者研發新項目時,正元環保就會想到張保這些專家「大咖」們,組織科研人員與他們一起進行論證、研究、探討……

  每一次科研交流,既是難題的攻關解決,更是理念的碰撞提升,也推動了公司創新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

  「走出去,引進來」,全面開展戰略合作,讓優勢產業與新產業雙輪驅動、兩翼齊飛,開闢發展新天地。目前,正元環保與中建材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中能建西北工程建設公司、用友網絡科技股份公司、上海快刻石膏技術公司等開展戰略合作,借智引力增強公司技術創新能力。

  由正元環保與上海快刻石膏技術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噴塗石膏,引進歐洲技術,作為新一代綠色環保建材產品,被稱為「會呼吸的建築材料」,產品各項指數高於同類產品,既經濟又環保,受到市場的廣泛好評。

  驅動四:在「實」上做文章

   

  研發人員在進行科研攻關

  「跟著實驗走,趕上哪天是哪天,沒有節假日概念。」 「經常半夜送來樣品,三天內繪出數據。」「原材料不太穩定,實驗配比難度較大,加班加點是常態。」 對於以上這些生活,研發人員早已經習以為常。

  研發人員張元慶曾經在崗位上突發闌尾炎,但術後沒修養幾天就回到崗位上,指導其他人員進行實驗操作。「這個實驗一直都是由我負責,現已進入關鍵階段,必須要堅守在崗位上。」 採訪過程中,張元慶告訴二三裡資訊。

  今年新入職的研究生陳闊,下班或者休假的時候,經常在實驗室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分析、記錄、整理、試驗……吃苦耐勞,踏實肯幹,有恆心有毅力的創新精神在新一代正元員工身上傳承延續。

  正是一代又一代正元人創新進取,讓正元環保不斷壯大強盛,截至目前,正元環保累計申請專利60多項,發表技術論文數十篇, 完成科技研發項目產業化兩項,其中一項填補了國內空白。

  「其實我馬上就退休了,但是我還是希望在退休前一定要實現粉煤灰陶粒的量產,解決陝北地區粉煤灰應用難題,這是正元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們作為行業龍頭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陶粒生產從研發到應用需要『過五關』,每一個正元人都不能鬆懈。」正元環保董事長任思謙說。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對正元環保來說,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正是搭乘科技創新的快車,才能以最低的試錯風險與成本,準確把握市場風向,深耕細分市場,練就了一番戰勝困難、化危為機、走向未來的真功夫。(鎖錚錚 郭曉玲)

相關焦點

  • 踐行環保理念——陝投集團正元實業高質量發展的「綠色之路」
    陝投集團旗下秦龍電力正元實業(以下簡稱「正元公司」)以燃煤電廠固體排放物處置為中心,圍繞粉煤灰和脫硫石膏綜合利用,在「兩難」中找到「雙贏」之路,在「矛盾」中找到「共生」之法,在「對立」中提煉了「轉化」之機,讓環境汙染源「華麗轉身」成為新資源,探索出了一條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綠色之路」。
  • 陝投集團正元環保獲一項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
    近日,陝投集團正元環保公司申報的「一種粉煤灰庫底裝車系統」專利技術,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在裝車過程中,該系統整個庫底是一個獨立的封閉空間,設置有收塵器、霧化裝置等抑塵單元,整個裝車過程不會產生揚塵,環保效果良好。近年來,陝投集團正元環保公司積極致力科技創新與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目前已申報70餘項技術專利。「一種粉煤灰庫底裝車系統」專利的獲得,為申報成功獲批開了一個好頭,也將進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推動公司可持續性發展。
  • 陝投正元環保高質量發展系列報導二: 華山腳下的綠色家園
    陝投集團正元環保投資建設的秦電60萬噸超細粉煤灰綜合利用項目就位於巍巍華山腳下。乾淨整潔的廠區內,花草如茵,旋轉的磨機隆隆作響,全密閉式輸灰管廊猶如一條長龍起伏蜿蜒。一輛輛粉料運輸罐車自動識別上磅,計量、抬杆放行,刷卡列印磅單,車體自動噴淋,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 李星文:「技術引領、創新驅動」要成為環保產業的主旋律
    中國環保產業的發展有著自身的內在規律,也受限於外部環境的制約。看到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的本質,才能把握和認清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的歷史趨勢,才能把培育和發展中國環保產業與中國和世界經濟發展聯繫起來,才能看到和擁有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的未來。   今天的決策是否正確取決於對未來的看法。
  • 創新驅動活力足!超威集團入選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百強榜
    近日,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公布2020年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百強榜單以及各行業十強榜單。超威集團位居2020年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百強榜第34位、新能源與節能行業十強榜第3位,成績亮眼。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面對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和不斷湧現的創新趨勢,蘇州工業園區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強化創新策源、拔高產業地標、完善要素保障,驅動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高質量發展「提速增效」。  創新策源「再升級」 夯實基礎研究「支撐力」  科技創新全鏈條中,基礎研究是源頭和基石。我國面臨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源在於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研究亟待加強。
  • 安平以創新驅動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近來,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定走創新引領、科技支撐、綠色發展之路,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安平縣構建以政府為主導、高新區為平臺、企業和科研機構為主體的創新體系,進一步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河北安平鶴煌絲網有限公司堅持走創新發展之路,對原有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擴大專業研發隊伍,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同行業水平。
  • 創新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協調統一的中林集團高質量發展之路
    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關係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敗。  作為我國林業行業的唯一一家中央企業,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林集團)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準則,以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高度統一為追求,以保障國家木材安全、生態安全、種子安全為目標的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 創新驅動 科技引領 贏戰未來 吉利商用車集團2021年度商務大會隆重...
    12月21日,以「創新驅動 科技引領 贏戰未來」為主題的吉利商用車集團2021年度商務大會在馬鞍山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400餘位經銷商、服務商代表齊聚一堂,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為吉利商用車集團2021年市場營銷工作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 ...創新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協調統一的中林集團高質量發展之路
    作為我國林業行業的唯一一家中央企業,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林集團)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準則,以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高度統一為追求,以保障國家木材安全、生態安全、種子安全為目標的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 強化文化引領 驅動「六型地鐵」創新發展 北京地鐵公司企業文化...
    北京地鐵公司在50年的發展中,北京地鐵公司積澱了優秀的企業文化。特別是近十年來,北京地鐵公司實施戰略管理,將「六型地鐵」(平安型地鐵,人文型地鐵,高效型地鐵,節約型地鐵,法治型地鐵,創新型地鐵)戰略目標,正式納入發展規劃,相應建立了與「六型地鐵」發展戰略高度匹配的和一體化運行的「六型地鐵」文化,引領了北京地鐵發展,增強了企業文化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 中化集團總經理楊華:創新,應對挑戰,驅動未來
    中化集團作為大型骨幹央企,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讓企業的運行效率更高、資產收益更好、可持續發展能力更強。要實現這個目標,根本上還是要靠創新。當然,這個「創新」是廣義的、全面的、多元的。一是產業化創新。創新不僅包括科技研發,而且要注重打通創新鏈條,體現出產業轉化的效果。
  • 「六比爭先」:創新驅動發展 溫州各地大顯身手
    「一鎮一體」融合發展推動鞋業由「中國鞋都」向「世界鞋都」邁進,致力成為全球鞋業創新發展的引領區和示範區。即辦好「一會」、投用「一器」、建設「一園」、組建「一基金」、建成「一中心」、掛牌「一家」、實施「一政策」,引領峰會建設成為浙江創新強省的響亮品牌、溫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二、工作舉措及成效  (一)布局「一會一器一園一基金」,探索建設「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三界融合發展新路徑。  一是舉辦「高層次人才投融資對接會」,以「會」聚「才」。
  • 【聚焦海創會】建工工程公司以創新驅動品牌建設,打好高質量發展...
    福建建工集團長期致力於以創新驅動高質量趕超發展。集團權屬建工工程公司積極探索創新發展模式,以市場化為核心,以平臺化建設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圍繞新產業、新技術、新平臺、新業態、新模式,凝心聚力打好助力集團高質量趕超發展的「組合拳」。
  • 南山智尚:創新驅動「跑」出加速度
    創新決勝未來,關乎企業發展。回望企業發展的徵程,山東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隨著市場需求變化,主動調整、快速出擊,在調整和變化中走出一條創新之路。2017至2019年,南山智尚營業收入分別為16.64億元、19.97億元和17.71億元,實現淨利潤分別為9,166.86萬元、1.211億元和1.21億元。
  • 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原標題: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核心提示 ■ 中國需要在創新之路上走出自己的「S型曲線」 ■ 要想實現升級版的中高速增長,創新驅動是關鍵 ■ 下一步要利用政策工具促進新技術快速進入成長期
  • 周悅麗:法治是創新驅動發展的保障
    原標題:法治是創新驅動發展的保障 創新驅動發展是黨和國家在新形勢下總攬國際大勢、著眼發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創新驅動是就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發展的驅動力選擇而言的,必須遵循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的邏輯,依法創新、依法驅動。
  • 環科院新華集團中山市 共建粵港澳灣區環保創新中心
    根據協議,將發揮新華集團和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企業投資建設能力,打造環保產業集群,促進中山市環保產業開放發展。  中山市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梁麗嫻,副市長袁永康參加交流座談。受中山市委書記陳旭東、市長焦蘭生委託,袁永康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香港新華集團長期以來對中山的支持表示了感謝。
  • 資訊:天能集團捷報頻傳:綠色發展初心不變,科技創新攜手並進
    一直以來,天能控股集團積極承擔行業龍頭企業責任,堅持走質量品牌、綠色發展之路。天能控股集團近期連獲獎項和得到工信部認定,就是公司堅持科技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理念得到外界認可的體現。「雙引擎」發展 實現綠色智能製造,綠色發展,是工業升級轉型的必由之路,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 河北石家莊先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新引領發展 科技助力環保
    河北新聞網訊 (通訊員郭明明)10月13日上午,「科學布局·揚帆起航」——特色產業看石家莊主題採訪團走進河北先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集環境監測、數據服務、綜合治理為一體,涵蓋生態環境監測裝備、運維服務、社會化檢測、環境大數據分析及決策支持服務、VOCs治理及汙水治理六大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