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擁有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想。
陝投集團旗下秦龍電力正元實業(以下簡稱「正元公司」)以燃煤電廠固體排放物處置為中心,圍繞粉煤灰和脫硫石膏綜合利用,在「兩難」中找到「雙贏」之路,在「矛盾」中找到「共生」之法,在「對立」中提煉了「轉化」之機,讓環境汙染源「華麗轉身」成為新資源,探索出了一條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綠色之路」。
理念創新 廢渣蝶變「新寶藏」
「走,到渭河邊逛逛。」每逢節假日,渭河公園就成為不少西安市民休閒遊玩的首選之地。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5年前,公園周邊還是渭河電廠8米高的粉煤灰山,不僅佔用渭河邊上千畝土地,而且「晴天一身灰,雨天灰加泥」,嚴重的環境汙染成為多部門難以解決的老大難問題。
如今,渭河公園碧草如茵,長河落日,景色壯美,成了網紅「打卡」地。這一切,都源於正元公司將工業廢渣「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再利用的環保創新理念。
正元公司前身為1982年成立的渭河電廠勞動服務公司,主要安置電廠富餘職工和待業青年,經營著電廠配套的商店、水廠、印刷廠、勞保製衣廠、運輸車隊等。近300人的工作、吃飯問題考驗著公司經營者的智慧。是等、靠、要,還是主動出擊,是當時公司發展面臨的一道選擇。
企業如何養人,如何發展,產品如何定位,市場在哪裡?通過大量的考察和調研,最終,公司將目光聚焦國內技術應用空白、亟待處置的電廠粉煤灰渣綜合利用。
1997年,陝西正元電力實業發展總公司註冊成立,開始專業從事粉煤灰綜合利用業務。創業初期,辦公環境惡劣、條件設施簡陋,電廠灰渣處置壓力大、新產品社會認知度差、省內市場應用幾乎為零……在重重困難之下,公司一路摸索一路前行,歷經「原狀灰、分流灰、風選灰、磨細Ⅱ級灰、超細粉煤灰」五個階段,實現了產品從無到有,從初級利用到高質量開發,並且擁有客戶340餘家,成為省內粉煤灰綜合利用行業的龍頭企業。 2019年初,行業內第一家專業物流配送企業---陝西正馬物流有限公司成立,隨著30餘輛環保型粉料配送車輛陸續購置到位,公司形成了燃煤電廠固體排放物綜合利用產、供、銷、儲、運全過程完整產業鏈,一舉成為西北地區規模最大、技術實力最強的粉煤灰和脫硫石膏專業化加工企業。
技術創新 廢渣發展「高科技」
走進位於西鹹新區秦漢新城的正元環保展示廳,以電廠工業廢渣為原料開發的粉煤灰、脫硫石膏系列產品,被廣泛應用於商品混凝土、水泥生產、牆體建築材料和道路修築等眾多領域。曾經制約生態環保的電廠固體廢物,變成了發展循環經濟的「香餑餑」!
近年來,通過內引外聯、科研創新,正元公司先後開發研製出超細粉煤灰、超細複合礦物摻合料、脫硫石膏粉、噴塗石膏等產品。KM超細粉煤灰,主要用於道路、橋梁、建築高層的混凝土添加,可以取代水泥10%—50%,不僅降低了商砼成本,而且產品和易性好,商砼強度更高。同時,與Ⅱ級粉煤灰相比,摻量提高15%—20%,讓更多的工業廢渣得到資源化利用,有效提高了資源利用率。超細複合礦物摻合料產品以循環流化床鍋爐固硫灰渣為原料,成功解決了陝能麟北電廠煤矸石發電產生的固硫灰渣工業化應用難題,其研究成果系國內首創。脫硫石膏粉改變了一貫以來使用天然開採石膏加工,溼石膏簡單堆放、直接銷售的習慣,為各類建築建材提供環保、健康的原材料。噴塗石膏引進歐洲技術,號稱「會呼吸的綠色建築材料」,被授予「砂漿行業十大創新產品」之一,各項指數優於同類產品。
1999年,正元公司設立企業技術中心,專業從事粉煤灰、脫硫石膏綜合利用技術研發。與此同時,聘請國內各大高校院所內有前瞻視野、成熟研究成果、豐富實踐經驗的教授專家擔任長期顧問,與合肥水泥設計研究院、中能建西北工程建設公司、上海快刻石膏技術有限公司、用友軟體開展粉煤灰加工工藝流程研究、管理提升。
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公司產品不斷升級轉型提檔,為生產加工和新產品開發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目前,正元公司年處理、加工、銷售各類粉煤灰和石膏產品超過200萬噸。
綠色發展 「寶藏」肩負新使命
「讓山變得更綠,讓水變得更清,讓天變得更藍」。這既是普通老百姓的期盼,也是正元人的心願。
「煤電固廢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1996年以前,火電廠以發電為主,粉煤灰渣環境汙染大、需要處置,但其綜合利用很少有人關注。
1998年前後,正元公司在渭河電廠儲灰場堆灰上覆土碾壓,減少揚灰汙染。之後,實施大規模植樹造林,累計栽植各類苗木90餘個品種37萬餘株,綠籬12萬平方米,鋪設草坪41萬平方米,有效改善了灰場周邊環境面貌,成為當時電力工業部推廣的北方地區火力發電廠灰場治理的典範。
2005年,公司對灰場綠化進行景觀化改造,建成山、水、林一體,旅遊、娛樂兼具的渭河休閒度假中心,致力於「投入」變「投資」,「以灰養灰」,實現企業可持續性發展。2006年,公司組織實施的「渭電之旅」工業旅遊項目,被國家旅遊局授予全國首批「工業旅遊示範點」,進一步延長了產業鏈,促進了循環經濟發展。
2005年開始,公司立足於汙染源頭治理,投入巨額資金進行設備改造,提升除塵效果,消除生產過程「跑、冒、滴、漏」現象。2016年,建成了10萬噸粉煤灰儲存庫,解決淡季粉煤灰存儲問題;2017年,建成灰渣輸送管道系統;2018年,對脫硫石膏輸送帶進行密封,實現了生產加工全過程密閉,率先達到較高環保要求。
2015年底,基於粉煤灰技術升級和資源最大化利用,公司通過連續三年的努力,將渭河電廠建廠以來30餘年積攢的歷史存灰全部處置完畢,累計處理灰場存灰800餘萬噸,節約土地2280餘畝,在省內能源化工企業中第一家完成歷史堆積存儲的粉煤灰渣和石膏全部清理銷售。
截止2020年上半年,正元公司累計處理粉煤灰渣2100多萬噸、脫硫石膏220萬噸,為此節約灰場佔地1萬餘畝,因此節約或減少水泥生產超過1000萬噸,也因此減少天然石灰石開採1400餘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00餘萬噸,為地方「治汙減霾」和環境保護做出了巨大貢獻,也切實走出了一條電廠、企業、社會多元共贏的綠色發展之路。
循環經濟 廢渣成就「大產業」
「我們的目標是不僅實現電廠新產生粉煤灰、渣、脫硫石膏『零排放』『零堆放』,而且要『吃幹榨淨』100%全部資源化利用」正元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任思謙面對記者侃侃而談。
目前,正元公司與省內渭河發電、秦嶺發電、麟北發電、商洛發電、富縣延安發電等多個電廠進行全方位合作,已經建成鹹陽、渭南、寶雞三大產品加工基地,擁有7條超細粉生產線,公司超細粉日加工能力7500餘噸,年加工能力200餘萬噸,脫硫石膏處理能力30萬噸,灰渣儲存能力50餘萬噸;同時,專業化配送車輛達到60餘輛,實現了燃煤電廠固體排放物資源循環利用和全產業鏈發展的閉環格局。
從渭河岸邊到華山腳下,從九成宮旁到延安南塬,正元公司循環經濟產業發展迅速,綠色發展、創新發展的藍圖不斷擴大。先進的發展理念、成熟的合作模式、獨特的產品技術,吸引了省內及甘肅、寧夏、貴州各地的燃煤電廠關注。公司產品暢銷省內,遠銷山西、河南、河北、四川、湖北等地。通過實施「5511」工程發展戰略,預計到2025年底,正元公司將形成500萬噸超細粉、500萬m3粉煤灰陶粒、100萬噸噴塗石膏、100萬m3綠色環保、輕質高強商品砼或輕型建材生產能力及與之相配套的物流運輸能力,屆時企業年產值預計將達到近40億元。
靠著自身不斷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正元公司找到了企業「走出去」持續發展的綠色之路,為行業發展樹立了示範和標杆。綠色發展的創新理念也將引領著公司在邁向粉煤灰脫硫石膏資源綜合利用的徵途上更加行穩致遠。
(二三裡 賈凡 通訊員韋金平 郭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