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言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不一樣的地方。這個地方居住者50多戶,土家族苗族原住民。地處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核心地是一處新的景區。這裡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是湖南衛視第二季的爸爸去哪兒了外景取景地。是國內外賓客生態觀光,科普探險,全景體驗民族風情的旅遊勝地,也是自然和文化的雙遺產地。景區的面積不算是太大,但是風景的確是非常的優美,仿佛是一個世外桃源。來這裡遊玩的遊客也是挺多的。這裡有特殊的風景好風俗,讓我們體驗不一樣的風景,感興趣的朋友還是可以去體驗一下的。
2/重慶天坑寨子景區簡介
在重慶武隆區仙女山鎮明星村,藏匿著一個讓人驚嘆的絕美古寨——天坑寨子。它因在兩個舉世無雙的姊妹天坑(中、下石院天坑)中居住著50多戶土家族、苗族原住民而聞名,與武隆天生三橋、印象武隆毗鄰,地處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核心地,是武隆的一處新景區,一塊原始瑰寶。這裡,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是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的外景拍攝地,是國內外賓客生態觀光、科普探險、全景體驗民族風情的旅遊勝地,是自然和文化的雙遺產。武隆天坑寨子民俗文化旅遊區(以下簡稱天坑寨子)位於重慶市武隆區仙女山鎮明星村,集雄、奇、峻、秀、幽、絕等特色於一體,與武隆天生三橋、印象武隆毗鄰,地處武隆世界自然遺產核心地。它因在兩個舉世無雙的姊妹天坑(中、下石院天坑)中居住著近50戶土家族、苗族原住民而聞名。天坑寨子也是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第二季首站外景拍攝地,於2016年開園。
3/非遺民俗文化
天坑寨子除了擁有令人流連忘返的自然風光,還是活態化民俗博物館、世界自然遺產地、非遺傳承人集結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天坑寨子擁有1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8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非遺文化在這裡傳承堅守,散發迷人魅力。天坑寨子是活態化的民俗博物館和非遺傳承人集結地、咚咚喹、梯瑪歌、木葉演奏、三棒鼓、蘆笙迎賓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及非遺民俗絕技表演。
4/探尋「心形」天坑
天坑寨子中石院天坑直徑達645米,整個天坑呈現向東南傾斜之勢,側坡上生長有杉樹和青岡等林木,坑底緩坡地帶分布著農田和村落,天坑四周陡壁峭巖。遊走在深邃的天坑內,鳥語花香,詩意田園,別有洞天。天坑寨子裡的原住民,世代在這裡開墾耕種,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天坑寨子民間習俗保存完好,與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相得益彰。
5/天坑寨子特色的文化和農耕體驗
這裡不僅有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也是他們民族特有的文化傳承風景,這些也是非常漂亮的,在這裡還可以體驗農耕。天坑裡的苗族和土家族原住民,避世而居,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男耕女織」的傳統生活。這裡的一切,會讓現代都市人感受到返璞歸真的田園生活形態。沿著環形棧道漫步,不斷映入眼帘的除了青山,白雲,綠樹還有那原始淳樸的少數民族風土人情。他們依山而建修建通風、防潮、防野獸攻擊的吊腳樓房屋居住,既實用又美觀;採用禾倉禾架來保存衣物和糧食,避免糧食在火災時受損;能工巧手織造布匹和衣服,既具有民族特色又禦寒保暖。同時,還在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裡,誕生了反映生產生活的一系列習俗,歌舞,所有的生活場景,都體現出了他們的生活習性和智慧。來到天坑人家,不僅可以感受到原生態的農耕文化,參觀少數民族悠久的農耕生產史,生活方式,遇上農耕時節你還可以參與耕田、犁地、插秧、播種、挖泥鰍、收稻子,去傳統的榨油坊榨油等生產活動,感受勞動的樂趣。在收穫的季節,你還能與寨民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與苗寨姑娘、小夥子對唱苗歌、跳苗舞、學苗藝、比苗技、慶苗節。
6/遊玩建議
景區的風景是非常漂亮的,可以利用無人機拍攝全景風景,這些是非常壯觀的。可以在這裡體驗到特殊的文化傳承。這裡的手工藝品這些也是非常漂亮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購買。景區的交通也是非常方便的,可以自己開車前往,也可以坐車。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就好。建議大家在網上提前購買門票會比現場購買要快一些,兌換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當然選擇權都是在你們自己,自己想怎麼去都是可以的。自駕駕車從重慶主城出發,沿包茂高速(G65)至武隆互通下道,沿導視牌上山至仙女山鎮遊客接待中心,再換乘景區中轉車直達景區,全程約3小時。客車重慶南岸四公裡樞紐站乘車直達武隆縣客運中心,乘車前往仙女山鎮遊客接待中心,再換乘景區中轉車直達景區,全程約3個半小時。火車重慶北站至武隆火車站,乘車前往仙女山鎮遊客接待中心,再換乘景區中轉車直達景區,全程約3個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