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縣位於湖北省西南邊境,屬於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東接鶴峰,西接鹹豐,東北、西北、北接恩施,西南接來鳳,東南接湖南省龍山、桑植縣。
春秋是巴子之地,戰國是吳軍之地,元末清初以土司分割,南、東鄉、忠峒、忠建、木冊、高羅諸土司相繼設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土地改為流動,乾隆元年(1736年),以施南、東鄉、忠峒、忠建、木冊、高羅諸土司等土司為郡,取名宣恩。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描寫了一個沒有災難的僻靜之地,後人把世外桃源比作環境幽靜、生活舒適的地方。
宣恩縣攝影愛好者羅青峰稱,這個天坑在當地比較有名,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前往。天坑呈葫蘆形,上口呈圓形,空口面積約30畝,洞內地下空間近百畝,從衛星地圖上也能看見一個黑漆漆的洞口。
除了繩降外,外人無法進入天坑內部,因此數十年來極少有人涉足天坑內部,這才保存著相對獨立的生態系統。在天坑底部,可見陽光從坑口射入,清水從天空及絕壁而降,匯成小溪。天坑內氣候溼潤、氧氣充足,花草芬芳,藤蔓、苔蘚、棕樹等數十種植物交錯生長,數以百計的燕子在天坑的絕壁上築巢繁衍,蝴蝶等昆蟲任意飛翔。
在天坑的底部,陽光從坑口進入,清水從天而降,絕壁而下,匯成一條小溪,成為天坑「動植物王國」的生命之源,天坑內氣候溼潤,氧氣充足,花草芬芳,藤蔓、苔蘚、棕櫚樹等數十種植物相間生長,數百隻燕子在天坑的懸崖上築巢繁殖,蝴蝶和其他昆蟲隨意飛翔。
目前,宣恩縣正在建設天坑景觀,不久,遊客可以通過樓梯進入天坑欣賞這一美麗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