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摔跤吧,爸爸》後的又一部印度歌舞勵志電影《神秘巨星》並不如上一回合那麼轟動,不過我們在這裡想聊的並非電影拍攝技巧、票房、演技之類,而是關於「女權主義」。兩部電影都是在一個男權至上的國家裡讓女人的地位大膽逆生長的催化劑,要知道,印度這個地方,女孩出嫁簡直是噩夢,若想通過剪了被視為最珍貴的長髮來作為反抗,不僅要繼續出嫁,還會一輩子被嘲笑被毆打直到死。
也就很容易理解《神秘巨星》裡母女倆看到丈夫出差如此開心的心情了。
NO HIDDEN,《隱於書後》
說起來,先前很愛的一部BBC英劇風格電影《隱於書後》,對於當時女性地位和女權的表達也有點令人驚豔,雖說涉及的篇幅並不算多,但對於電影中勃朗特三姐妹掙扎著從當時「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狀態逐漸走到公眾視線中的精彩,不由讓人擊掌叫絕。
裡面每一件衣服都很精緻,灰常英劇
在女性得不到尊重的當時,能夠有著如此博大寬容而又堅韌的內心,註定要閃閃發光啊
電影的英文譯名非常棒——「To Walk Invisible」,當她們不再躲在筆名後面,走出第一步的艱難與勇氣無法想像。即使隱於書後,也無法遮掩她們的光芒。2017年12月12日,美國《韋氏詞典》宣布,「女權主義」(feminism)因為多次搜索量激增而被評為2017年度詞彙。然後,你就會發現,近期的各類影片中也充斥著這個元素,也可以說是女性電影爆炸的一年,看了讓人血脈賁張爽到不行。
我就是我 ——《我,花樣女王》
比如全篇FUCK多到來不及打碼,以及最佳詮釋了「父母皆禍害男人毀一生」的偶發現象,但這些也遠遠比不過Tonya在家庭暴力、階級分化、性別歧視、行業潛規則中始終堅信自我價值追求夢想來得精彩。畢竟她可是美國首位完成高難度冰上三圈半跳躍的選手,即使到了現在,女單的跳躍難度一直沒有太大的進步,從80年代的伊藤綠,到如今可圈可點的紀平梨花,能跳3A的女單選手仍然只是個位數。
對於冷漠不懂表達愛意的母親,Tonya即使想回去修復那段母女之間的感情,也於事無補。這也是為什麼遇到第一個讚美她美的人,就嫁了的原因。從小缺愛,有了就想緊緊抓住。
家暴不斷的老公,互相毆打,甚至拿槍威逼走火,這兩個人才是真正的相愛相殺典範。
現實生活中和她一樣低俗沒有忌諱的隊友,就能被評委們包裝成小公舉的人設,只因為她的家庭不完美,性格不好以及窮,任憑你怎麼努力也永遠達不到想要的光芒。
被冷漠的母親、家暴的老公和豬一樣的隊友坑害到被終生禁賽,當她哭著對法官說,我沒有學歷,除了滑冰我什麼都沒有,如果這輩子都不能滑冰,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聲淚俱下的模樣,令人心痛。
Margot Robbie最後在化妝間面對鏡子的那一場哭戲也幾乎要把觀眾的心都挖走了,每一次強忍著淚水的心理防線都被內心的苦澀和絕望打破,最後塗上腮紅努力微笑的那一刻,是孱弱的女子在這個本就不公平的男權世界裡無望的掙扎。
她用盡所有力氣等著那場奧運會的比賽,鞋帶卻被做了手腳,對於一個花滑運動員而言,簡直要崩潰!上場後無助地在評委席面前哭到停不下來那一刻,看得我叫苦連天。
所以最後當她完成所有動作後,我想你們是可以徹徹底底get到淚點的
但當她面對評委的不公勇敢地破口大罵,當她因為買不起漂亮的演出服只能自己做衣服被打低分暴走的時候,誰說這就不是另一種人生贏家呢?現在誰敢惹女人啊?哼~
勞模姐的《茉莉牌局》,令人嫉妒!
同樣是滑雪的失敗案例,這位姐姐牛逼之處在於奧運會比賽失利後放著名牌大學不念,一個不開心就跑去洛杉磯做了女招待,人家做女招待就真的只是女招待,她偏不。腦子實在是好,好到去做了設賭局的一姐,8年賺了數百萬,這還不算什麼,要知道,來她賭局的可都是一些好萊塢巨星和富豪巨賈,包括本·阿弗萊克、萊奧納多·迪卡普裡奧等等。然後自己出了本回憶錄拍成了電影。
一個從小賴在雪堆裡刻苦練習,想要休息一下需要回答出父親關於課業的考試問題才行的小女孩,哪怕脊椎做了大手術被醫生宣稱再也無法滑雪時,她仍然出現在了賽場上。可惜,這並非什麼勵志片,所以也不是講述她克服疾病回到賽場贏得人生的熱血故事。
而是她在賭局「事業」中,確確實實觸犯法律後的各種經歷,並且都不是什麼美好的事情。比如犯法後金盆洗手兩年未開設賭局卻在睡夢中FBI帶走,比如不知不覺賭局中招惹到了俄羅斯黑幫人物進而差點招致殺身之禍等等。好精彩!
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子,可以說一路走來沒有朋友,父母離異,即使一個看似對她動了真心的賭徒也在面對自己利益的瞬間毫不猶豫地就出賣了她。
永遠在籌劃下一步該往哪裡走,清楚了解誰在算計她,茉莉說她被狠狠踢出局的時候跑去感受「垂直」,那是茉莉來到山頂,面對眼前人世間的燈火輝煌和垂直的山崖時最直觀的感受。
如果你已走投無路,哪怕已在懸崖邊,即使摔下去會粉身碎骨,那又怎樣,至少現在你在最高點,不孤注一擲怎麼知道不能逆襲。
是的,她不信任任何人。哪怕律師把自己的手機交到她手上,用以往所有客戶資料做擔保,來證明對她的信任,也依然無法獲取她的認同。
FBI凍結500萬,想做的交易無非就是讓她曝光那些參與賭局的人真實身份,以及局面上聽來的各種信息,但她寧願失去那500萬,寧願坐牢也不願用交易來那些毀掉一個人的人生。她說她不想看到他們在牢裡孤獨絕望,不想看到他們的妻兒淪落街頭,一整個家都不完整。厲害了,我的姐~
Charlie問她,你正在保護他們,可是他們呢,當你受傷無助,你保護的人又都在哪兒。這大概就是泰戈爾所說的「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報以歌」吧!茉莉無言以對,卻對自己的決定毫不退縮,如果說男權是讓自己高高在上,那么女權更多的是釋放自己,在混沌的世界中找回那麼一點點公平,證明努力的意義所在。
最後的最後,她再次回到滑雪場重新接受失敗的考驗,覺得自己的內心已然過關。她是一個強硬的女性,同時也是一個需要保護的女孩,女權主義不是唯我獨尊,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尋找自由和尊重。這個角色和勞模姐上一次飾演的《斯隆女士》有點神似呢。要堅信:失敗是偶然的,成功是必然的,雖然女性演員收入向來低於男星,不過從ME TOO運動開始,大範圍的女性保護以及女權主義開始蔓延,近期比較轟動的當屬金球獎頒獎當天,所有出席嘉賓都身穿黑色禮服,少了預熱雜誌上的活力,多了一份嚴肅。
而這一舉動主要是為了抵制好萊塢的性侵醜聞、反對性別歧視,表示對「Time’s Up」活動的支持。
所以,看了兩個失敗但輝煌的案例後,來洗洗腦,喝兩碗成功的雞血補湯。
一份報紙的前世今生, 《華盛頓郵報》
我才不是衝著湯姆·漢克斯去的。作為媒體人,尤其是紙媒,這部電影是必看。電影的情節當然是閉著眼睛也能猜到——關於《華盛頓郵報》如何在高手林立的年代,比如強勁的競爭對手《紐約時報》阻礙下,爭得一席之地,並且起死回生成為新聞江湖中的老大之一的真實心靈雞湯。
當然故事的由頭五角大樓洩密事件,電影最終結尾引出的水門事件,以及史蒂文·史匹柏這種鬼才導演的拍攝技能,例如運動鏡頭如行雲流水般流暢,例如大到眾多演員間的群戲和場面調度,小到個人情緒的照顧都被他面面俱到地照顧到,也是吸引我之所在。
想看電影背後故事的,來戳下面的視頻,我已經都為你們準備好了。
但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整部電影裡逐漸覺醒的女權主義,是那個年代新聞人的良知,是真正的新聞自由和新聞專業主義,在那個報業的黃金時代,正如片尾所說的,不為君王唱讚歌,只為蒼生說人話,它是讓所有媒體人熱淚盈眶的燃料。
影片中的女權主義被刻畫地淋漓盡致,譬如凱薩琳每一天醒來都在努力履行她作為發行人的指責,但被一群事業有成的男人團團包圍,每一個決定都要被評頭論足,甚至是在背後對她能力的輕視和不信任,那種無形的傷害才是真正摧毀一個人內心的強大武器。
在這裡,導演用了新古典主義主義的構圖打光來拍凱薩琳被男人們圍著做決定的鏡頭可以說為這個女權嶄露頭角的點用心良苦了。
梅姨累極的時候與女兒在房間那段推心置腹的對話也很深切:不要輕易下決定,下了就要有勇氣面對接下來可能會遇到的一切,無論好壞,詆毀還是讚譽。此刻,只想為梅姨點讚。
她對於外界的指責,和可能會來到的牢獄之災,甚至整個家族事業的毀滅,都一一承擔了。這個曾經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的女人,本可以和女兒,外孫女享受天倫之樂,而今肩上卻扛著一整個新聞界的真心和良知。
男人們對她能力的質疑,她都充耳不聞,甚至和銀行家們談論購買也是英姿颯爽地出現,毫不示弱,包括出庭與所有新聞人並肩而戰時,人們看到她的眼神寫滿了「天哪,她是個女人」這樣的驚嘆。So what ?!
只想說,梅姨的這番話簡直振聾發聵。
希望梅姨能再次拿到小金人,也算是對女權主義最好的致敬了。
膚色與女權,《隱藏人物》
老實講,我真的不太懂NASA相關的那些專業名詞,看起來有些些心累,但這部片的女權主義更是膚色平等基礎上的女權較量,所以深深地吸住了我,放在帖子最後用來壓軸。
那些要上天的男人們,我是指太空人,來到NASA的時候,唯有這一位帥哥執拗地要來到黑人區與她們一一握手,也是後來成功上天前不信電腦,只信Katherine手算數據結果的好男人!
黑人有黑人的衛生間,在白人區工作要去衛生間,要踩著高跟鞋小跑800米到達,咖啡壺也會被貼上標籤,當Katherine幾乎是帶著哭腔控訴說她已經按照規定穿了高跟鞋,也跑了800米去衛生間,但低廉的工資實在擔負不起需要佩戴珍珠項鍊這個鬼規定時,我幾乎也要哭出來。
NASA老大把有色人種衛生間砸掉的這個情景,特別熱血。之後他讓妻子精心挑選了珍珠項鍊送給Katherine的設定也很溫暖。
提到Katherine,不得不說是個數字神童, 14歲就高中畢業,在18歲取得了西維吉尼亞州立大學的學士學位。每次看到她在黑板上神速地運算各種公式,都想讓她代替我重新參加高考數學科目,或許我就能進個北大清華什麼的了。要是電腦有生命,看到她大概也會自卑吧。
只能說向來巾幗出英雄,這枚女英雄還收穫了美好的愛情,活的長長久久,開開心心
哦,忘了一個重要的點,你們的男神謝耳朵在影片中飾演Paul Stafford,演技槓槓的,可惜是一個心胸狹隘能力不足的小肚雞腸男人,值得你們親自去觀賞一番,哈哈。
最佩服的莫過於Mary,她確實是NASA歷史上第一位非裔女性工程師。當她提出要做工程師,連自己的老公都嘲笑了她一番,甚至嚴厲制止她的胡作非為。最後當然是敗下陣來,單膝下跪親吻女王,即他老婆,祝她走向更好的未來,並給予最大的支持,哈哈哈。
我們的Mary 同學真的是步履不停啊,你們說要有研究生課程的證明才可以申請,那我就去念,你們說女子不能和和男人一起入學府,那我就向法庭申請,最終贏得訴訟被提升為工程師。最精彩的那段是她和法官講的那段話,如果我是法官,會想擁抱她,你們應該自己去看。艾瑪,長的真很好看哎,有木有!唇色、膚色、服色,渾然天成。
然後是Dorothy,論如何成為NASA歷史上第一位黑人部門主管,就是要在電腦的雛形剛剛出現時就跑去圖書館死命研究學習如何編程,在那些男人們都措手不及的時候,來一個大反擊,全世界就她會,你不找她做主管,難道是不想讓太空人上天嗎?
電影中有一幕是Dorothy帶著她的非裔同事一起列隊去新的工作地點的情節,被認為是致敬了1983年電影「太空英雄」。
姑娘們,請去勇敢完成你們的夢想,包括那些白日夢!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喜歡,可在添加朋友裡搜索號碼「kiss17bo」,或掃一掃二維碼關注「大啵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