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天是腫麼了,分分鐘出現爆炸性消息,足夠嚇死寶寶了!不管是阿里和蘇寧牽手戀愛,還是東哥和奶茶甜蜜領證,我只想傲嬌的說一句,這跟我又有什麼關係啊!小編還是靜靜欣賞咱天使實戰學院特聘導師的課程吧!上期天使茶館羅小編整理了黃明明老師分享的未來展望,本期開始搬運黃老師的乾貨,讓我們看看黃老師如何解密創業者!
黃明明先生是明勢資本創始合伙人。明勢資本重點關注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及其交叉領域,投資領域涉及服務業、醫療、教育、數字內容、硬體和企業級服務等。黃明明先生擁有超過18年的高科技行業從業經驗,創立或管理了265.com,Zcom,Flashget和Kanbox等多家網際網路企業。其中,265.com成功被Google收購,Kanbox是國內領先的雲服務提供商。作為一個活躍的早期投資人,黃明明先生投資了多家頂尖的網際網路創業企業,包括遊戲谷(15億人民幣被成都博瑞收購),汽車之家(2013年NYSE上市),VeryCD、小牛電動、好車無憂、火球網、PP租車、電驢大全、極路由、酷盤、快樂媽咪等。黃明明擁有上海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士和芝加哥大學MBA學位。
天使茶館推出的天使實戰學院第一期·北京班於6月6日正式開班,黃明明是第一期班的三個特聘責任校董之一,與另外兩個特聘責任校董英諾天使的林森和航班管家的王江一起負責教學組織和班級基金的投資管理,同時也會給大家分享天使投資方面的心得和體會。下面是8月1日第一期班第三次課上黃明明的精彩分享(二):
今天我在天使實戰學院的分享主題是「如何識人」!大家都知道早期投資其實就是投人,所以在無數的論壇和會議上,我被人追問最多的問題,就是「你怎麼判斷人?你判斷人的準則是什麼?有沒有『十投十不投』之類的原則?」這種所謂的篩選標準,就是我今天將要講的所有話,可能都不是正確的,這是給大家分享一下。我覺得很多所謂的準則,都是相對的,而且也是變化的。
我們曾經和紅杉的投資人交流過,美國紅杉基金是過去30年來,在全球範圍最成功的早期投資基金,投資了一系列優秀的公司,包括雅虎、谷歌、蘋果……,他們都投資過。他們總結出一套「創始人密碼(Founder’s Code)」,或者叫做「創業者基因」。這裡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與體會。
大家都知道,天使投資人都喜歡投年輕的創業者,50歲以上的創業者在全世界各地也有成功案例,但是非常少。所以尤其是新興的一波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投資機會!我覺得這個不用過多解釋,大家都喜歡年輕、有衝勁、有活力的創業者。
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裡,野心這並不是一個好詞。但是我覺得在創業者的身上,這是非常必須的素質。作為創業者,如果不是那麼野心勃勃,我覺得他把企業做大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這也是一個很核心的標準。但問題是,所有的創業者都知道投資人喜歡有野心的人,於是每個創業者都會跟你講,「我要做一家偉大的公司」、「我要做的是一個10億美金或者百億美金的公司」。怎樣通過短短的幾次見面和交流,評估創業者是否真的是一個有野心、有雄心的人,我覺得需要大家在實戰中去摸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招,一些有過成功創業經歷的人,開始投的項目會非常好,比如雷軍一開始投資的成功案例非常多。他的原則是只投熟人,投熟人有個好處,就是你的判斷會更完善全面。但當你做機構化投資的時候,你不認識創業者,這個時候怎麼判斷?我個人建議,各位天使實戰學院的學員,如果沒有看過1000份以上的商業計劃書,沒有面談過100個以上的團隊,最好別輕易出手。
我覺得咱們天使茶館應該組織一個矽谷考察團,那是全球創業和創新的大本營。矽谷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像美國,有大量的移民在那裡創業、謀生。我們基金在北京投資的項目有幾十個,只有一個創業者是北京本地人。主要的原因是本地人沒有生存壓力,所謂的「北漂「就和我們講的移民一樣。美國前段時間比較火的一個項目WhatsApp以190億美金賣給了FaceBook,創始人就是烏克蘭移民,他們家剛移到美國的時候,要靠領救濟金維持生計,那是一個蠻屈辱的事,這些移民有一種拼命向上的欲望。
這個詞是傳統意義上貶義詞,我想跟各位天使實戰學院的學員們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很多很成功的創業者,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孩子、乖孩子,甚至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人。你可能不喜歡他,甚至會討厭他,但是我們不是去相親,我們不是去交朋友,我們是看一家創業公司、一個創始人,看他能否把一個公司做起來!所以往往你不喜歡的人,甚至你討厭的人,他具有成功的潛質。不合群說的就是這種人,你把他放在人群裡面,他總是不太合群或者不太招人喜歡的那個人。
我覺得新一代的創業者,非常重要的一個潛質就是好奇心,包括很多70後、80後的創業者,當我們把公司做到一定規模的時候,擁有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比如YY語音(一開始叫多玩)的創始人李學凌就是這樣的人。他曾經放棄了一筆數億美元的收購邀約,因為他想再看一下,還能有什麼可能性,還能在市場上玩出什麼樣的新產品和新方案。當你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成功以後,還能夠繼續推動公司去向更高的目標發展,這是很多優秀創始人的一個非常重要特色。
與上面的不合群一樣,這也是一個看上去不像褒義詞的詞!我們看見過很多、很優秀的創始人,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孩子,或者說他的很多行為方式,不是那麼符合社會傳統對他的要求。
激情這個不用太多解釋,沒有激情的創業者是不可能成功的。
這個詞很有意思,反叛、叛逆的個性,就是老話講調皮的孩子將來可能更有出息。看出一個人具有叛逆的個性很容易,但是要看出這個人還具有成功的潛質和能力,就比較難了。所以能在創業初期投資給具有叛逆精神的人,我覺得需要對人性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我見過很多創始人,他們都具有極強的不安全感,就是一種危機意識。哪怕在公司發展順風順水的時候,他永遠是像一個神經質一樣,這種不安全感也表現在和人接觸的時候。優秀的創業者,不是那麼容易打交道,作為早期投資人,你要獲取他的信任,說服他接受你的投資。我覺得這需要投資人理解他們內心深處的這種焦慮到底是什麼?我最怕的是那種八面玲瓏的人,打交道的時候讓你舒服的不得了,句句說到你心坎裡。他們總是會順著你說,你說O2O好,他馬上給你說出一堆O2O該怎麼做;你說輕資產好,他立刻說我會做的很輕;你說要有優秀的團隊,他立刻說過幾天要引進一個阿里出來的人,等等。這種順著你的話讓你覺得很舒服的人,往往不是一個很好的創業者和領軍人物。
我發現最優秀的創始人,幾乎無一例外的固執,固執到有時讓你想踢他的屁股。明明要撞牆了,他還要往那條路上走。請尊重他的意見,因為最優秀的創業者,他不會因為你告訴他這個事情錯了,或者你告訴他這個事情不對,他就不往這上面走了,他一定要自己撞了南牆,才會真正領會到很多東西。而且他還會說「那條路真的是南牆嗎?真的走不通嗎?」我認為很多投資人所謂的經驗,有時反而成為障礙,不能認為自己對某個行業特別熟、特別懂,就可以去指導創業者。比如李彥宏在百度戰略轉型時的決定:百度當初還是一家小公司的時候,給三大門戶(網易、新浪、搜狐)提供搜尋引擎做的還不錯,但他決定要擺脫對三大門戶的依賴,獨立做搜尋引擎。但百度自己做搜索,三大門戶的搜索技術就不用百度的了。放棄這麼大的流量,敢自己從零開始做自己的流量,這不是找死嗎?董事會開了很長時間,但李彥宏是個非常固執的人,最後他說服了所有董事會成員,結果就成了。最優秀的創業者,一定非常固執的,不要試圖去改變他,我覺得這個很重要。
產品的聚焦或專注,這也是我的一個小經驗,我非常喜歡這一點。我們經常碰見一些創業者,跟你談行業方向,談的頭頭是道,他不談自己的產品。對這種創業者,你需要謹慎。我們最怕的就是誇誇其談,但是真的動手一幹,產品和體驗做的一塌糊塗,核心亮點和用戶都沒想明白。我尤其喜歡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創業者,他們對自己的產品有巨大的熱情,你想跟他聊點其他的東西,他聊著聊著又聊到他的產品上了,或者說談其他的東西他興趣不大,談到產品他眉飛色舞,這樣的人我覺得至少在前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創業者。比如說馬化騰,大家都知道他不善言詞,但是經常半夜兩、三點你會收到他的郵件,說你的產品有一個按紐,可能放其他位置會比現在更好。各位可能不信,但這確實是事實。我常說中國的這批創業者是很可怕的,已經是過百億、千億美金的身價,但經常晚上一、兩點還在工作,而且效率極高。他比你有錢、比你拼,憑什麼他不成功,這種人不成功老天都看不下去,所以產品的專注,是我們看的很重要一條。
有些創業者就是這種情況,不管投資人是否投錢,他都要做,而且已經開始做了!他已經想好接下來的幾個步驟,等一個月之後再看他,他真的跟他說的那樣,確實在往前走,而且走的比他承諾的還要好。有你的錢只是讓他可以做得更快一點,這往往是我們最喜歡的創業者。最怕創業者和我講,團隊已經組好了、模式也想好了、就差你的錢了!你的錢不到位,那幾個兄弟拖家帶口沒法出來。我覺得這種創業者太不堅決,創業也需要一種勇氣,這對一個創業團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說沒有投資人的錢就沒法幹或者幹不下去,那這樣的團隊我覺得要小心。
比如在O2O領域,大家都去做高頻的事,他說我要往低頻去做。他不會人云亦云,如果創業者總是附和投資人的話,我覺得很難成為一個優秀的創業者。也許不一定適合所有情況,但是這個獨立思辨的能力,確實是優秀的創業者需要有的。比如說像美團網的王興,當我們對行業有個統一的觀點,大家都認可這個大方向的時候,他永遠會問我,真的是這樣嗎?還有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方式?他是你永遠無法用大眾智慧去說服的那類人。就創業者而言,我覺得具備這種獨立思辨的能力,才能看到別人或者普通大眾看不到的事情或一些可能性。
大家都知道對創業者來說,這確實很重要。
我把他翻譯成屌絲,就是出身貧寒。中國老話講寒門出高士,老美也這樣認為。就像190億美金被facebook收購的whatapps,創始人最早要靠領救濟金來謀生。在中國,我們也喜歡投屌絲創業者,因為屌絲更接地氣、屌絲更努力更勤奮。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但這種特性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因素來考量。
這個詞字面理解就是發憤圖強、自驅動能力,創業者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很難成功。
就是對很多事情抱懷疑態度,對所謂樸實真理的懷疑,對所謂大眾認知的懷疑。這個懷疑態度對優秀的創業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品質。比如蘋果的賈伯斯,當年紅杉也是最早投他的。你用之前介紹的這些因素去看他,發現他具有很多特質,不合群、不招人喜歡、固執、移民、懷疑一切、獨立思辨、反傳統、激情、想像力等等,他不用當時Windows已經開放的系統,在很多人不解的情況下,自己做了一個蘋果系統,好不容易蘋果電腦打了翻身仗以後,又做了一個很多人不解的決定,開發了蘋果智慧型手機的封閉系統,結果是徹底顛覆了智慧型手機行業。他對大家認為是正確的方向,充滿了高度的懷疑和反傳統思維,即便今天已經有了安卓系統,但是蘋果手機仍然佔了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90%的利潤。這就是一個成功創業者所表現出來的多疑特質。
我個人比較怕一些創業者,上來就要搭建一個巨大的平臺,搭建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給你描繪的一個巨大的圖畫,但到底從哪邊去著手?從哪裡切入?其實他想得並不清楚。我覺得我更喜歡創業者,一開始是從小處著手的。要解決用戶的什麼痛點?跟其他產品相比亮點是什麼?怎麼樣讓用戶會很快記住你?
這個詞挺有意思,我個人是一個花錢大手大腳的人,但是我確實看到了,很多優秀的創業者,哪怕他家庭背景非常好,或者富二代出身,他總是非常勤儉,然後公司管理也很勤儉,這是一個成功創業者非常好的習慣。
最後這一條我認為是相當、相當的重要。就像我前面講過的,我認識2005年左右創業的那一批企業家,每個人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曾面臨過企業接近斷糧、VC不願意再投資、核心成員離開等困境。比如58同城的姚勁波,2008年那會兒是最苦的時候,投資人不願意再支持他,覺得他的模式做不下去,員工工資都要發不出來,吃了上頓沒下頓,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他把所有的身家500萬美金都投到了58裡面。投資人看他都已經堅持到這個份上,然後幾家大的投資機構又投給他一筆錢,讓他挺過了這段時間。所以我覺得,堅持一定是一個創業者最最重要的品質,尤其在現在中國市場環境下。
未完待續……更多導師的精彩分享,歡迎持續關注「天使茶館」公眾微信號,這裡有你想不到的精彩……
這是一個神奇的茶館
不信?點點看?
天使實戰學院,報名務必猛戳,不必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