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市場很喜歡跟風,當某種題材影視劇獲得好評後,短時間內會呈現很多相同題材的作品。
2011年,一部《甄嬛傳》拉開國產宮鬥劇的序幕,同時其也成為國產宮鬥劇市場上的裡程碑。
後續的國產宮鬥劇,總歸欠些火候,比起《甄嬛傳》仍存在不小差距。
2016年,在鄭爽和楊洋鼎力合作下,劇版《微微一笑很傾城》成為年度爆款,同時也拉開國產甜寵劇的序幕,在此後的幾年時間裡,甜寵劇呈井噴式增長。
2017年的《你好,舊時光》成為甜寵劇中的黑馬,斬獲8.7高評分。
2018年的《香蜜》,甜寵劇情成就了鄧倫,同時也奠定楊紫一線小花的地位。
2019年的《親愛的,熱愛的》是難得的現象級爆款劇,更讓李現成功躋身一線小生行列。
到了2020年,95後小花趙露思接過甜寵劇的接力棒,在這一領域獨佔鰲頭。
首先是上半場的《傳說中的陳倩倩》,憑藉24集短劇情成功斬獲7.5的高評分,同時成功讓趙露思在95後小花中嶄露頭角,為其之後的發展打下基礎。
到了下半年,另一部甜寵劇《我,喜歡你》緊隨其後,陳芊芊的熱度還未過去,顧勝男便來了。
女強男弱的反套路設定、歡喜冤家式的搞笑劇情,讓人很難對其說不。雖然有周冬雨、金城武電影版珠玉在前,但並未對劇版產生太大影響。
相反,絕大多數觀眾對《我,喜歡你》都很買帳,7.0的高評分足以說明一切。
並且,《我,喜歡你》中有很多反套路情節,其打破了以往的男強女弱設定。
這裡的霸道總裁不再「霸道」,反而被柔弱的「灰姑娘」按在地上摩擦,這種設定不僅搞笑,同時還能滿足女性觀眾心中的「女王」欲望,恰好顧勝男做到了。
大多數甜寵劇都根據甜寵文改編而來,小說自身就有一定受眾群體。
影視化後,良好的前期宣傳必定會帶動書迷追劇的欲望,能否還原原著、具體能還原多少,都是書迷關注的,即便是脫離原著的魔改,依舊能收穫一定熱度。
除此之外,甜寵劇對演員演技要求不高,更適合年輕的流量明星。
並且,甜寵劇中的男主人公基本是讓人羨慕的完美人設。名校學霸、帥氣多金、用情專一……總之,用任何好的形容詞來形容都不過分。
這樣的人物設定,一定程度上滿足女性觀眾群體在擇偶這件事上的一切「幻想」。
每個女孩心中都有一個粉紅公主夢,而公主也只有如此完美的王子能夠配上。但所有人都清楚,如此完美人設的王子不可能存在於現實世界中。
所以,就只能在偶像劇中通過幻想,來滿足內心深處渴望完美男友的欲望。
為了讓甜寵劇更逼真,在女主角的選擇上往往更「親民」,形象、氣質更偏向長相甜美的女生。
這樣,觀眾在追劇時,不會將她們想像成遙不可及的明星,反而更容易自我代入,甚至產生一種自己和「霸總」談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滿足感可想而知。
甜寵劇在題材、演員選擇、確定故事走向時,就已經確定女性觀眾對主要收視群體。
所以,不管歡喜冤家的設定,還是先虐後甜的故事走向,最終都會向大圓滿式結局發展。
換句話說,每一部甜寵劇都會衍生出一大波CP粉,恰好她們才是主力軍,不論對電視劇的收視貢獻亦或演員接下來的發展,都會產生相當大的幫助作用。
所以,甜寵劇在熱播期間,男女主演都會主動配合片方,合體出席活動,儘可能滿足CP粉要求。
最重要的一點,甜寵劇能為女性觀眾搭建出一間類似於烏託邦的房子,躲在裡面盡情享受美好,可以暫時不去想生活中的苦與難,暫時感到安全感。
這恰恰也是美好的不現實的甜寵劇能夠存在且蓬勃發展的真正原因。如果對美好都失去渴望,那麼人生也就沒有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