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柴:何以解憂?唯有音樂!

2021-03-03 哈爾濱大劇院

說到音樂大師「柴科夫斯基」

細膩婉轉的《如歌的行板》,悽美浪漫的《天鵝湖》,充滿幻想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童稚詼諧的《胡桃夾子》,純情奇妙的《睡美人》。柴科夫斯基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古典」作曲家之一。他在作品中流淌出的情感時而熱情奔放,時而細膩婉轉。他的音樂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充滿激情,樂章抒情又華麗,並帶有強烈的管弦樂風格。

「如果要我相信,在音樂的宴席中,我只能獻上一些已經做好的而只由我熱一熱的菜,我當然是寧願擱筆不寫的。」 柴科夫斯基在晚年有過這樣個性十足的告白。這段話也正是柴科夫斯基一生不斷創新、勤懇寫作的真實寫照。

柴科夫斯基出生在沃特金斯克,一個現在烏德穆爾特共和國的小鎮子。他的父親Ilya Petrovich Tchaikovsky是一位官辦礦廠的採礦工程師,母親是父親三任妻子中的第二任,叫Alexandra Andreyevna Assier,是一位法裔俄羅斯人。柴科夫斯基從五歲開始學鋼琴,幾個月以後,就能熟練演奏弗裡德裡希·卡爾克布雷納的作品《Le Fou》。1850年,他的父親被任命為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校長。於是,年輕的柴科夫斯基接受了非常好的基礎教育,並且在音樂系主任的指導下,繼續鋼琴的學習。與此同時,柴科夫斯基和義大利大師路易吉·皮喬利(Luigi Piccioli)相識,後者使他的興趣從德國音樂,轉向了吉奧阿基諾·羅西尼、文琴佐·貝利尼、葛塔諾·多尼採蒂。柴科夫斯基的父親放縱了兒子對音樂的喜愛,他資助了兒子師從一位從紐倫堡來的知名鋼琴老師Rudolph Kündinger。在這位老師的指導下,柴科夫斯基恢復了對德國音樂的興趣,並且持續一生的對莫扎特音樂的喜愛也開始在心中萌芽。

當柴科夫斯基的母親於1854年死於霍亂後,十四歲的他作了一首圓舞曲來紀念母親。
1858年,柴科夫斯基離開學校然後進入司法部做部長秘書,不久他就加入了司法部的合唱團。後辭職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柴科夫斯基自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畢業之後,安東·魯賓斯坦的弟弟,莫斯科音樂學院的和聲學教授尼古拉·魯賓斯坦聘請他做音樂史的教師。當時的柴科夫斯基的父親已經退休,經濟上頗為拮据,因此欣然接受教職,接下來的十年他都全心投入教學和創作。教書的待遇不特別好,僅能餬口而已,但柴科夫斯基從事這份工作能夠有很充裕的時間創作,所以在從事教職的第一年就完成了第一號交響曲「冬之夢」,但當時聽眾反應不佳。

1877年7月,柴科夫斯基和А.И.米柳科娃結婚。這是一個不幸的婚姻(米柳科娃以自殺威脅),柴科夫斯基為此極為痛苦,想自殺跳河卻未能成功,不久即離異。創作與教學工作的矛盾和婚姻帶來的不幸,使柴科夫斯基精神負擔沉重。

1876年,柴科夫斯基與梅克(Nadezhda von Meck)夫人建立了通訊友誼,這給柴科夫斯基以極大的精神安慰。梅克夫人是一位頗有文化教養的富孀,非常喜愛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兩人在頻繁的通信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梅克夫人從1877年開始,每年給予柴科夫斯基以優厚的經濟資助,使柴科夫斯基有可能辭去音樂學院的教職,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創作。

△梅克夫人

從1877年到他去世的10多年間,是柴科夫斯基在創作上獲得輝煌成就的時期。他的第4、第5、第6交響曲以及標題交響曲《曼弗雷德》,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瑪捷帕》、《黑桃皇后》、《伊奧蘭特》,舞劇《睡美人》、《胡桃夾子》、《天鵝湖》以及《小提琴協奏曲》、《義大利隨想曲》、《1812序曲》以及許多浪漫曲等,都是這一時期的名作。

△2019年,俄羅斯克裡姆林宮芭蕾舞劇院芭蕾舞劇《天鵝湖》曾在哈爾濱大劇院精彩上演

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處於沙皇專制制度腐朽沒落的時期。他熱愛祖國,關心俄國人民的命運,但他又看不到俄國社會的出路。他從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俄國政治的黑暗與腐敗,但他的政治態度卻又是保守的王朝擁護者。這種無法克服的矛盾不斷促使柴科夫斯基對祖國的前途、社會的出路、人生的意義進行深刻的思考,並把這種生活感受融化到他的創作中去。

作為浪漫主義成熟時期的音樂家,他的旋律優美、典雅,同時又時常透露著一種憂鬱與哀傷。在音樂激烈而緊張的情節中折射出深刻的哲思性。他注重描繪「我所經歷過的或看到過的,能使我感動的情節衝突」的題材,再聯想到他那感情坎坷的一生,我們也不難明白,也許正是那失敗的婚姻與對祖國的擔憂讓他對前方的道路感到孤獨與迷惘。

今年,是柴科夫斯基誕辰180周年。哈爾濱大劇院將在今年年末再度攜手俄羅斯克裡姆林宮芭蕾舞劇院為冰城觀眾帶來柴科夫斯基「芭蕾舞劇三部曲」——《天鵝湖》、《胡桃夾子》、《睡美人》

柴科夫斯基的三大芭蕾舞劇在音樂以及芭蕾舞發展史上的地位是十分突出的,它們好像是三朵常開不敗的奇葩,在歷史的浩瀚長河中熠熠生輝。屆時,我們一同感受世界上最具恆久魅力的三部芭蕾舞經典作品,走近「老柴」的世界,品味純粹的經典——

官方購票網站:www.hrbgtheatre.com

相關焦點

  • 何以解憂?唯有風沙不敗的時代之花:解憂公主
    何以解憂?唯有風沙不敗的時代之花:解憂公主滾滾歷史長河裡,偉人如過江之鯽,能人賢士如天上之繁星,他們有的名垂青史,有的被時光之河掩埋。解憂公主就是這樣一位最普通的賢士,最高貴的女子。解憂公主本出生高貴,是煊赫一時的楚王劉戊的孫女。只因劉戊參與七國之亂,七國之亂以失敗收場,劉戊兵敗身亡,其罪行累及家人,解憂公主一朝跌入谷底,受人猜忌、排擠。但萬幸的是,解憂公主因為年幼,被免除死罪,保住了性命。
  • 《我是餘歡水》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最後還是要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 疫情之下,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杜康酒解憂愁」,從古至今無人不曉。無論是曹操的「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還是北宋哲學家邵雍的「吃一輩子杜康酒,醉樂陶陶,只把那愁山推倒」,都充分說明了杜康自古以來的地位。那麼,杜康酒為何這麼神奇,它的獨特之處在哪裡呢?記者查閱大量資料,杜康酒之所以神奇,是因為其「三大不可替代性」。5000年前,酒祖杜康在河洛大地得出「三蒸三釀、五齊六法」的釀酒法,創造了最早的釀酒之術和華夏酒文化。
  • 背一背 |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 「何以解憂,唯有暴富」,真的嗎?
    人們常開玩笑,「何以解憂,唯有暴富」「幸福都是短暫的」……真的是這樣嗎?
  • 何以解憂,唯有泡湯——有感於《女湯》
    何以解憂,唯有泡湯
  •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王維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杜甫說: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人生難得幾回醉?酒,是中國社會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也是一種人生的寫照。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叫來不上船,自稱也是酒中仙。
  • 何以解憂?唯有奶茶!屬於你的快樂來啦!
    (圖片來源於網絡)/何以解憂,唯有奶茶,一杯從前年一直火到今天的髒髒茶,烏名見客把這一杯做到了極致!——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何以解憂 唯有暴富
    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 何以解憂,唯有音樂
    翻開自己多年來的文字,在那些循環往復的生活中,都有音樂的印記。 音樂確實有一種神秘的力量,能夠讓人在絕對的平靜和高昂的感情之間徘徊。
  • 何以解憂?歡迎光臨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這裡有一切
    何以解憂?歡迎你光臨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這裡有......《解憂雜貨店》不是一本關於心靈雞湯的口水文,它是一本推理小說。出版的當年即獲中央公論文藝獎,這部作品越過推理小說的範圍,卻比推理小說更加扣人心弦。
  • 三本絕對值得追的新書:何以解憂,唯有好書,絕對符合老書蟲口味!
    今天給大家推薦三本絕對值得追的新書:何以解憂,唯有好書,絕對符合老書蟲口味! 第一本 黑血粉《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主角是一個歷史專業的高材生,還是一個專業的網絡噴子。
  • 【小美碎碎念】《解憂公主》-何以解憂?唯有劉解憂
    在這麼多的古裝劇裡面,唯一讓我惦記上的就是在CCTV8套上播出的《解憂公主》,聽說是張歆藝和袁弘的定情之作,就完全控制不住小美八卦的小心臟了!!(其實真實歷史是這樣的:劉解憂嫁到烏孫國50年,先嫁給烏孫國的國王,國王死後又嫁給國王的表弟,表弟死了以後又嫁給她第一個丈夫和匈奴女人生的兒子。。。說是經歷四朝嫁了三代君王)混亂到小美已陣亡。
  • 何以解憂唯有男優 從《霜花店》開始,花郎的人設一直都沒變…
    老話說的好,何以解憂,唯有男優。何以解霾,唯有花郎。不需要多解釋了吧,看劇名+海報就已經能知道這劇的基本畫風。國讎家恨美少年,是永恆的賣點。不過,其實它比我想像中正經得多嘞。
  • 五分鐘帶你讀完《解憂雜貨店》何以解憂?唯有東野圭吾的雜貨店
    因為父親堅持讓他出去在音樂的道路上闖蕩一番,還有回信人某些微妙的措辭,都給了他很大的勇氣,終於在八年後,他在音樂這條路上算是小有名氣了,他最得意的作品叫《重生》。他在四處的孤兒院演出,在一個叫做丸光園的幼兒園演出時,認識了一個很特別的小女孩,那個小女孩很有音樂方面的悟性。
  • 何以解憂,唯有吃肉!
    嗯哼~何以解憂,唯有吃肉!這一路走來,食物鏈頂端的我們肉肉吃的還少嗎~可是優秀的不多、記憶深刻的鮮少、值得二刷的更是屈指可數,以往推介過的就不再冗述了,歷史信息翻翻呀~趕緊拿起筷子開始本期的肉肉大快朵頤吧!
  • 解憂邵帥:一場迫不及待的相逢,用音樂解開憂愁
    解憂邵帥抱持著這樣的想法,一步一步,走上了獨立音樂人的道路。在他的歌裡,我們不難聽見青春的影子、少年的追問和對往事的懷思。如今,這位年輕人,攜著自己的新專輯《解憂》,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巡迴演出。他說:「趁年輕,想和志同道合的人見個面,聊聊天。」5月24日,他來到了福州,又是一場新的故事。
  • 何以解憂,唯有笙歌懷念《曲聖魏良輔》
    多少音樂愛好者為了音律在苦苦鑽研,魏良輔就曾為了改革崑山腔執著且痴迷,「退而鏤心南曲,足跡不下樓者十年。」 他的家鄉盛行弋陽腔,而他卻厭鄙之。嘉靖年間(1522——1565年),他來到了當時南戲北曲十分活躍的太倉,居住在太倉南碼頭(現太倉市南郊鎮)。
  •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曹操詩全集!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 電視劇《安家》讓我們默想:「何以解憂?唯有安家」
    因為這部劇照進現實,對應每個人在安家路上的曲折和美好,同時這部劇也讓很多人真正明白家的意義,很多人在房價居高不下的高壓下的甜蜜的負擔和煩惱,讓我們思想--世界之大,何以安家?  房子就是家,家就是幸福  《安家》讓很多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