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正式交權!接掌全球最大工廠的「廠長」,為什麼是他?

2021-02-13 創夥伴

他,直接越過一眾老臣登上「董座」

作者:曹謹浩

來源:華商韜略

如何擺正自己的董事長位置,行使董事長的權利,當好這個董事長,劉揚偉需要做太多的功課和思考。

15年前就嚷嚷著要退休的郭臺銘,終於開始揮別他奮戰了將近50年的舞臺,至少是在名義上。

2019年6月21日,鴻海的股東大會上,郭臺銘正式交出了集團董事長的權杖。他並沒退休,而是轉身到了轟轟烈烈的選戰之中。

郭臺銘交權,早已在意料之中;誰是接過權杖的人,答案卻出乎太多人意料:

負責半導體子集團的中生代高管,幾乎沒被外界認真當作接班人看待,甚至怎麼想都想不到他頭上的劉揚偉,直接越過一眾老臣登上「董座」,成了這個擁有全球40%代工產能的「王頭」,也是全球最大工廠的「廠長」。

這不僅讓外界感到突然,也出乎很多鴻海內部人士的意料。

誰能接郭臺銘的班,這個問題外界關注已久,郭臺銘自己也一定是操心已久,但直到今年四月,郭臺銘突然「媽祖」託夢,這才真正變成了當務之急。

儘管劉揚偉在郭臺銘口中常常是幹部學習的榜樣,而且位列鴻海「五虎將」,但外界基本沒把目光投向他。當時,不少聲音都認為,掌管財政大權的「錢媽」黃秋蓮非常有望幫忙過渡過渡,但最終「錢媽」連新一屆董事會名單都未進入,理由是:個人不願意。

即便是已經到了2019年5月10日,鴻海集團召開董事會,宣布最新6席一般董事改選提名名單,劉揚偉已位列其中,都還有臺灣媒體引述鴻海內部主管的話表示,他的輩分相對較淺,恐怕難以鎮得住跟隨郭臺銘打拼幾十年的四方諸侯。

然而,對郭臺銘來說,這或許已是早有預謀的安排。

新一屆董事會名單出臺後,他更加快步伐替劉揚偉「上位」掃清障礙。

5月17日,夏普新任董事會候選名單出爐,鴻海系人馬大換血,退出三人中就有被郭臺銘稱為「最懂半導體」的劉揚偉。

郭臺銘當初收購夏普,為的就是布局半導體,因此特意安排劉揚偉進了夏普董事會。如今看來,那時的退出,就是為了今天伏筆。

同時,郭臺銘向輿論公開排除了董事會其他兩人——盧松青和戴正吳接班的可能性,「不是盧松青,也不是戴正吳」,只留了三人在決賽圈:劉揚偉、主掌一方大權的呂芳銘、和剛剛空降不久的學者李傑。

郭臺銘曾在談到接班人問題時公開明確表態,接班人一定要比他年輕,要能有再拼十年、二十年的拼勁。劉揚偉雖然比郭臺銘年輕,卻年輕不了多少,因此即便決賽圈進入到只剩三人時,臺灣媒體已預感到劉揚偉可能打破傳統規矩地出線,最終的答案也依然還有懸念。

面對媒體直接追問他是不是要接班,劉揚偉自己也是三緘其口,甚至還反問:

「可能嗎?」

劉揚偉在鴻海資歷不是最深的一批,但卻與郭臺銘關係非凡。

2007年7月,郭臺銘的弟弟、也在當時被公認為是要接班郭臺銘、卻意外罹患白血病的郭臺成在北京道培醫院接受最後的治療。

那也是郭臺銘非常煎熬的一段歲月:除了弟弟病危,富士康在煙臺的電子廠項目也遇到很多困難,而外面,還有全球金融海嘯狂卷襲來之前的陰霾籠罩。

艱難時刻,郭臺銘想起了劉揚偉。

今年63歲的劉揚偉本科就讀於臺灣交通大學,碩士畢業於南加州大學電子工程與電腦科學系後,留在美國創業,開了自己的主板以及集成電路設計公司,並認識了當時還在做連接器的郭臺銘。

上世紀90年代中,劉揚偉把自己的公司賣給了郭臺銘。

2003年,當劉揚偉回到臺灣時,郭臺銘有意邀請他繼續管理曾經賣給自己的公司。但因緣際會中,劉揚偉加入了同學的公司幫忙。

得知郭臺銘陷入困難後,劉揚偉毅然決然加入了鴻海。在離開同學的公司時,他說:

我現在要回去還一個人情。

原來,在劉揚偉賣掉自己公司後的十多年裡,求賢若渴的郭臺銘對尚留在公司的許多劉家人一直關照有加,兩人從此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進入鴻海之初,劉揚偉的身份是郭臺銘特別助理,專門負責煙臺電子項目。

之後,劉揚偉一步步成了郭臺銘最親近的人。

近些年,無論打高爾夫球或者去吃臺灣北投有名的牛肉麵,都可以看到劉揚偉跟在郭臺銘身邊。在郭臺銘宣布參選的「拜媽祖之行」中,劉揚偉也緊隨左右。

當然,這並非是郭臺銘託大任於他的關鍵。

早些年,郭臺銘曾坦誠自己是一個獨裁和霸道的老闆,他經常和員工說,越狠的老闆越要跟,並曾公開放話:「民主是最沒效率的做事方式」,「一個組織重要的不是管理而是領導,領導須有獨裁為公的決斷勇氣」。

但這些年,他一直在努力改變這種獨裁和霸道。劉揚偉則剛好是一個與他相同又不同,可以不那麼獨裁、霸道,但依然能領導有方、貫徹有力的人。

快速在鴻海躍升的劉揚偉,對郭臺銘,密切配合,百依百順;對同事下屬,也是相當的威嚴,但他重邏輯、講道理,即便生氣也顯得溫和。當下屬犯錯或者不周時,他的一句典型口頭禪便是:

「你這個沒有邏輯!」

臺聯電前董事長宣明智對於這位老友的評價也是非常高:

「聰明勤快有耐心,學問淵博,涉獵廣泛。無論PC、網絡、光電、通訊乃至人工智慧都有深刻的認識,不論技術、研發、生產、營銷都有豐富的實戰與領導經驗。」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能應對劇烈變革與挑戰的複合型、專家型領導人才。在企業轉型的關鍵時刻,郭臺銘選擇交棒給他,也更有對鴻海集團現狀與未來的深刻考量。

2009年,當時負責PC智能產品的劉揚偉曾力排眾議,採用Linux系統,以低價戰略攻下大片市場。後來,他又升任數碼產品事業群總經理,橫跨軟體硬體領域。

這兩年,隨著鴻海逐步進行半導體產業布局,過去幾年負責iPad集團的劉揚偉開始發揮自己的專長。

從建設十二寸圓晶廠到晶片設計,從併購夏普到競標東芝半導體,從執掌專門設立的S次集團到奔赴大陸各個城市商談數千億的投資案,鴻海在半導體產業的連番大手筆都有劉揚偉參與操刀。

在2018年「世界500強」榜單上,鴻海排名第24,全中國能在它前面的只有國家電網、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和中國建築。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都只能跟在它身後。

前些年,擁有員工超過百萬(最高達150萬)的郭臺銘還刷新一個記錄——超過沃爾瑪,成為全球僱傭人數最多的老闆,並甩過一句話:「每天管理100萬員工,頭痛得要死。」

而今,接下這個全球最大工廠,劉揚偉的壓力,也應該是山大。

這兩年的中美經貿形勢,已對佔中國大陸出口3.9%、進口3.6%的鴻海極為不利,而且前景更有堪憂,其股價已經下降了30%,但更加深遠的影響還在發酵。

最近,美方甚至準備將手機以及筆記本等產品也列入加徵關稅的清單,直接打擊了蘋果公司的業務,殃及鴻海的股價一路下滑,創下了4月以來的新低。

而鴻海的危機在更早之前就出現了,代工總是受制於人的生意。隨著這些年市場的飽和與經濟形勢的變化,全球電腦、手機、iPad銷量的增速都在不斷放緩,鴻海也越來越不被看好。

2019年一季度,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下降5%,連續第18個季度萎縮;原本預期復甦的個人電腦銷量也在這一季下跌了4.6%。同時期,全球手機銷量更是只有-6.6%,大大低於去年同期-3%,其中蘋果手機出貨量同比更是暴跌20%。

這些,最終都會反饋到鴻海的業務上。

作為最大的客戶,佔了鴻海五成營收的蘋果一直以來都讓郭臺銘愛恨交加。愛的是,蘋果的市場號召力帶來源源不斷的訂單,因為鴻海生產了七成以上的iPhone。

恨的則是,蘋果對於供應鏈的霸道議價能力,不斷壓低鴻海本就不高的代工利潤率。比如2015年iPhone發布前夕,蘋果就要求包含鴻海旗下一眾臺灣下遊零部件廠商降價20%,引發強烈不滿。

而現在,蘋果銷量暴跌,鴻海就更是遭殃了。

比如,2018年底,iPhone XS系列銷量遠不及預期,蘋果砍掉了已下訂單10%的數額,直接造成富士康不得不大規模裁掉擴招的工人。因為蘋果生產線無法與其他廠家共用,只能使前期投入的產能直接閒置。而這也是2017年以來蘋果的第二次「砍單」。

這些年,郭臺銘一直在高呼科技科技、轉型轉型,為的也是擺脫代工困境:

沿著產業鏈從低附加值攀升到高附加值行業,甚至還直接進入消費市場。

但這個轉型到目前為止,還談不上成功。郭臺銘都只能無奈表示:

「我們轉型的引擎已經發動,但過程中需要時間。」

而眼下,外部環境的不明朗,對於鴻海來說,也是時間難熬。5月2日,郭臺銘前往白宮,當時川普說貿易爭端一個月就會結束,結果卻是一星期後爭端更加激烈。

或許這也是郭臺銘為什麼把負責半導體業務布局的劉揚偉推上大位的一個原因。

半導體被郭臺銘視為鴻海未來的核心。劉揚偉也說:鴻海一定要參與半導體事業,一定會擁有半導體技術,並且要佔領晶片技術的高地,進行上下遊產業鏈垂直整合。

給自己的製造裝上晶片,打上logo,成為未來的三星、華為,或許就是郭臺銘給劉揚偉的重任。

郭臺銘說:「經營不看股價,看未來。」

劉揚偉就是他選擇的未來。

對於劉揚偉來說,內部的挑戰也不小。

鴻海人秉持著「爭權奪利是好漢」的企業文化,有戰功說話才能大聲。但劉揚偉主掌的半導體產業還處於燒錢的布局階段,廠房尚在建設,遑論營收。

據臺灣媒體透露,在董事會正式名單披露之前,一位鴻海人就曾直言:

他沒什麼戰功。

這種說法是「強人時代」的老思維。早在弟弟郭臺成病逝那一年,郭臺銘就有意對野蠻生長的鴻海內部進行規範化管理,並廣泛引入職業經理人加入管理隊伍,比如引入時任美國德州儀器亞太區總裁的程天縱出任集團副總裁。

但至少目前為止,郭臺銘推動的這個管理文化的改變,成效並不顯著,包括程天縱最終也是做到行政總裁就黯然謝幕了。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內部事業群之間的掣肘。

程天縱的離開讓鴻海管理層的職業經理人改革受挫,此後的CEO更由郭臺銘一直扛著重。

在新一屆董事會安排裡,劉揚偉接任董事長,其他四位董事代表各次集團在5G物聯網精密零組件面板智能製造領域的布局,郭臺銘依然留任董事會。

這個依然,也顯示出郭臺銘對交班劉揚偉,似乎並沒有十足的信心。當然,即便不留任董事會,只要郭臺銘還健在,他在鴻海的影響力和控制力也都在。

臺灣媒體也預期,鴻海董事會將是共治運作的模式,真正過渡到經理人說了算,還要相當的時間。這對劉揚偉這個董事長是支持,也是考驗。

但真正可能給劉揚偉考驗、甚至令他極致困難的,或許還會是親自扶他上馬的郭臺銘。

郭臺銘「媽祖」託夢的心願一旦完成,這個挑戰和困難會很大。

此前,劉揚偉曾對臺灣媒體表示,郭董競逐臺灣2020,對於鴻海的意義是「讓政治為經濟服務」、「把戰略位置拉高,替鴻海和其他臺灣企業創造更多空間」。

但現在,郭臺銘還沒上位,其不少言行,就已開始令大陸同胞相當的不開心;而大陸開不開心,對鴻海、對劉揚偉可謂是致命的重要。

而倘若郭臺銘「媽祖」託夢的心願不成,劉揚偉不但挑戰很大,甚至還會陷入尷尬:大哥,你不幹那活兒了,那這董事長…

總而言之,如何擺正自己的董事長位置,行使董事長的權利,當好這個董事長,劉揚偉這個搞了幾十年半導體和現代企業管理的,需要在半導體和現代企業管理之外做更多的功課和思考。

如此內外憂患,錯綜複雜的方方面面,劉揚偉接班的這個全球最大工廠董事長,可能也會是全球最難當好的董事長,至少是之一。

歡迎「創業者」加入「創業交流群

大家一起聊聊~▼

相關焦點

  • 全球最難當好的董事長?爆冷接班,統兵百萬,郭臺銘為何等他四年?
    郭臺銘交權,早已在意料之中;誰是接過權杖的人,答案卻出乎太多人意料:負責半導體子集團的中生代高管,幾乎沒被外界認真當作接班人看待,甚至怎麼想都想不到他頭上的劉揚偉,直接越過一眾老臣登上「董座」,成了這個擁有全球40%代工產能的「王頭」,也是全球最大工廠的「廠長」。
  • 爆冷接班,統兵百萬,郭臺銘為何等他四年?
    郭臺銘交權,早已在意料之中;誰是接過權杖的人,答案卻出乎太多人意料:負責半導體子集團的中生代高管,幾乎沒被外界認真當作接班人看待,甚至怎麼想都想不到他頭上的劉揚偉,直接越過一眾老臣登上「董座」,成了這個擁有全球40%代工產能的「王頭」,也是全球最大工廠的「廠長」。這不僅讓外界感到突然,也出乎很多鴻海內部人士的意料。
  • 郭臺銘宣布參選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誰來接掌轉型中的富士康?
    郭臺銘祖籍山西晉城。1949年,其父攜家帶口來到中國臺灣。作為第一代外省人,郭家生活過得頗為艱難。郭臺銘兄妹四個,一家六口全靠當警察的父親的薪水維持。 1974年,24歲的郭臺銘從部隊服役歸來。他一個熟悉外貿公司的同學打聽到有一筆塑料零件訂單,正在找公司承接。於是,郭臺銘就和幾個朋友一起註冊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接了這筆訂單。
  • 郭臺銘正式卸任鴻海董事長!接班人何許人也?
    據報導,臺灣鴻海集團股東會21日登場,董事長郭臺銘當天最後一次以董事長的身份出席鴻海股東會,並將於董事會後正式退位。他表示,深信團隊一定可以成功接班,未來鴻海將在五年之內投資百億元(新臺幣,下同),要在全球陸續成立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應用實驗室、機器人研究院等,全力發展人工智慧以及工業網際網路的應用。
  • 郭臺銘正式退位!劉揚偉接任,富士康或將迎來重大變革
    剛剛,郭臺銘在鴻海集團股東大會上,正式宣布退位:"我已經宣布淡出鴻海,公司交給經營委員會九人小組,他們一定會做得比我更好"。宣布完這一消息之後,郭臺銘隨即離開會場,股東會接由鴻海集團副總裁呂芳銘主持。這是郭臺銘最後一次以董事長身份出席鴻海股東會,他的離開也意味著鴻海終於結束了長達45年的郭臺銘時代。
  • 「鞋王」蔡其瑞:很多人拜他為師,連郭臺銘都要向他取經
    不久後,著名的運動鞋品牌阿迪達斯,給了寶成第一筆訂單,自此,開啟了寶成與全球鞋業品牌巨頭代工合作之路。 不過,1982年,當蔡其瑞到當時全球最大的鞋業代工大國——韓國參觀時,有家韓企巨頭得意地帶他到去釜山工廠參觀,還特意對蔡其瑞炫耀其工廠的壯觀場景。
  • 蘋果最大代工廠CEO郭臺銘:鴻海史上最大變革全面啟動
    6月16日,一份厚達226頁,由澳商麥格理證券出具的鴻海外資報告正式出爐;分析師張博凱在報告中指出,「鴻海正經歷一場根本性的變革」,鴻海將從一家手機組裝廠(Phone Assembler),升級為明日世界的整合者(Integrator)。更重要的是,他將鴻海的目標價從150元上調到200元,如果他的看法成真,鴻海的市值將從現在2兆元臺幣的規模,衝上3.5兆元!
  • 24歲創辦世界最大工廠,69歲跨界從政!郭臺銘:人沒有天生的窮命和賤命
    1974年,郭臺銘遇到一個創業機會,有一位朋友告訴他,有個外商有一批塑料零件的訂單,要找工廠生產。 辦個廠就可以賺錢,郭臺銘把母親給他準備的20萬元結婚錢拿出來,又找幾個朋友湊了10萬元,成立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租了一間只有70平米的「廠房」,招了15個人。不幸的是,一開工就遭遇全球石油危機,原料價格大漲,錢虧得精光。
  • 郭臺銘今天交棒,告別感言說放下鴻海,我捨不得,但不後悔
    6月21日,鴻海股東會後即時召開董事會,並現場向股東宣布郭臺銘正式交棒,由劉揚偉接掌鴻海集團董事長大位。 因為,郭臺銘退位後,接棒鴻海的是一個接班梯隊,並非是一個人。  盧松青於鴻海成立的第三年加入進來,鴻海作為全球代工王國,起家的業務是連接器,而這正是由他負責的。外界評價,讀工科出身的盧松青,數字的邏輯能力特別強,他對富士康及鴻海精密等鴻海旗下主要版圖的每一個環節,從採購、生產、管理再到銷售等各個鏈條都極為熟稔。
  • 郭臺銘退休,120萬員工的鴻海「巨輪調頭」
    鴻海抑或富士康一直被認為是全球製造業最重要的一環,如今,老「廠長」辭任,繼任者最大的任務就是帶著鴻海向「工業網際網路」轉型,撕去「代工王者」的標籤。鴻海抑或富士康一直被認為是全球製造業最重要的一環,郭臺銘則被稱「全球最大工廠的廠長」,亨利·福特曾有名言「沒有人能管理100萬人」,而富士康帳下有120萬員工。如今,老「廠長」辭任,繼任者最大的任務就是帶著鴻海向「工業網際網路」轉型,撕去「代工王者」的標籤。
  • 24歲創辦世界最大工廠,69歲決定從政!郭臺銘:人沒有天生的窮命和賤命
    1966年,郭臺銘考入臺灣「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半工半讀念完書,又服了兵役,後進入復興航運公司上班。1974年,郭臺銘遇到一個創業機會,有一位朋友告訴他,有個外商有一批塑料零件的訂單,要找工廠生產。到1985年,郭臺銘成立美國分公司開始進行對外拓展的同時,創立了FOXCONN的品牌,即現在蜚聲海內外的富士康。在郭臺銘的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莫過於2005年到2010年間,他的妻子、弟弟先後去世,富士康工廠連續發生工人跳樓事件,在那段時間,他覺得自己事業做的如此成功,但是卻誰也救不了。本能地,他想要從事業上退下來。
  • 郭臺銘為什麼輸?
    然而,曾揚言要「給臺灣一個生機,許下一代一個永恆的幸福」的郭臺銘,為什麼輸在了初選?讓我們從他的人生軌跡中一探究竟……【從「塑料加工小哥」到「全球代工之王」】1950年,郭臺銘出生在臺灣板橋媽祖廟,並在媽祖廟的廂房中住了九年。一家六口人靠父親做警察的微薄俸祿為生。
  • 晉商首富郭臺銘正式卸任董事長,120萬員工的富士康巨輪新舵手是他?
    ,並於董事會後正式退位。會後,郭臺銘做出發言:以前我聽歌手唱《感恩的心》,我只覺得很好聽,今天我很想想唱首歌給各位,很感謝各位。有人說郭臺銘是傳奇,如果是傳奇,那也是(中國)臺灣給我的舞臺,沒有臺灣,也沒有郭臺銘。我最喜歡的管理學大師說過,最大的責任就是把公司經營好,員工有福利,社會才安定。
  • 郭臺銘正式卸任,接班人竟是他
    這意味著,郭臺銘為力爭贏得2020年臺灣地區選舉的黨內提名正在做最大的努力。兩個月前,郭臺銘決定參加2020年1月舉行的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選舉。郭臺銘表示,團隊一定可以成功接班,未來鴻海將在五年之內投資百億元(新臺幣,下同),要在全球陸續成立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應用實驗室、機器人研究院等,全力發展人工智慧以及工業網際網路的應用。
  • 臺灣大選郭臺銘為什麼輸?
    然而,曾揚言要「給臺灣一個生機,許下一代一個永恆的幸福」的郭臺銘,為什麼輸在了初選?讓我們從他的人生軌跡中一探究竟……【從「塑料加工小哥」到「全球代工之王」】1950年,郭臺銘出生在臺灣板橋媽祖廟,並在媽祖廟的廂房中住了九年。一家六口人靠父親做警察的微薄俸祿為生。
  • 郭臺銘正式卸任鴻海董事長!富士康未來發展有哪些方向?
    6月21日,鴻海集團召開股東大會,郭臺銘最後一次以董事長身份出席鴻海股東會,並將於董事會後正式退位。鴻海集團的董事長的接班人終於塵埃落定,會上宣布劉揚偉接替郭臺銘成為鴻海的新董事長。領導鴻海走過45年的郭臺銘會上回顧道:「我從什麼不懂的窮小子,學做工廠、學著開模具、學著管理,從工人開始一步步走過來,酸甜苦辣都經歷過。真是捨不得,但是不得不交棒,半夜常常會想到以前的景象。」早在4月16日,有消息傳出郭臺銘要辭去鴻海董事長一職,鴻海官方回應表示否認,稱郭臺銘只是希望退居二線。
  • 郭臺銘正式卸任:交棒給劉揚偉 鴻海進入隱形大亨時代
    ,並於董事會後正式退位。視頻:現場!郭臺銘正式卸任鴻海集團董事長 全力衝刺2020「大選」,時長約2分15秒隨後,鴻海董事會選舉劉揚偉為新任董事會主席,李傑為副主席。劉揚偉此前擔任鴻海半導體次集團總經理、晶片業務負責人,而李傑則為鴻海旗下A股上市公司工業富聯的副董事長。當然,無論放在檯面上的是誰,郭臺銘的使命沒有完成,他不會離場。
  • 郭臺銘為什麼輸?丨風向
    然而,曾揚言要「給臺灣一個生機,許下一代一個永恆的幸福」的郭臺銘,為什麼輸在了初選?讓我們從他的人生軌跡中一探究竟……【從「塑料加工小哥」到「全球代工之王」】1950年,郭臺銘出生在臺灣板橋媽祖廟,並在媽祖廟的廂房中住了九年。一家六口人靠父親做警察的微薄俸祿為生。
  • 郭臺銘正式退位!新董事長有何來頭?富士康今後怎麼走?
    來源:鴻海內部PPT在股東會前,循環播放著郭臺銘、黃秋蓮、呂芳銘、劉揚偉等高管的採訪視頻,背景音樂傷感中帶有悲壯的氣息。 郭臺銘回顧道:「一開始,我從什麼不懂的窮小子,學做工廠、學著開模具、學著管理,從工人開始一步步走過來,酸甜苦辣都經歷過。真是捨不得,但是不得不交棒,半夜常常會想到以前的景象。」
  • 霸道總裁郭臺銘
    【「血汗工廠主」】2010年,十幾個年輕生命的接連逝去,讓60歲的郭臺銘站到了全球輿論撻伐的最前端。【「iPhone之母」】曾有人不無溢美地評價稱,「如果沒有郭臺銘,就沒有賈伯斯的今天。」目前,幾乎八成以上的iPhone和iPad是由鴻海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