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冷接班,統兵百萬,郭臺銘為何等他四年?

2021-02-11 寧波企業家

華商韜略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客服微信:hstlkf

如何擺正自己的董事長位置,行使董事長的權利,當好這個董事長,劉揚偉需要做太多的功課和思考。

15年前就嚷嚷著要退休的郭臺銘,終於開始揮別他奮戰了將近50年的舞臺,至少是在名義上。

2019年6月21日,鴻海的股東大會上,郭臺銘正式交出了集團董事長的權杖。他並沒退休,而是轉身到了轟轟烈烈的選戰之中。

郭臺銘交權,早已在意料之中;誰是接過權杖的人,答案卻出乎太多人意料:

負責半導體子集團的中生代高管,幾乎沒被外界認真當作接班人看待,甚至怎麼想都想不到他頭上的劉揚偉,直接越過一眾老臣登上「董座」,成了這個擁有全球40%代工產能的「王頭」,也是全球最大工廠的「廠長」。

這不僅讓外界感到突然,也出乎很多鴻海內部人士的意料。

誰能接郭臺銘的班,這個問題外界關注已久,郭臺銘自己也一定是操心已久,但直到今年四月,郭臺銘突然「媽祖」託夢,這才真正變成了當務之急。

儘管劉揚偉在郭臺銘口中常常是幹部學習的榜樣,而且位列鴻海「五虎將」,但外界基本沒把目光投向他。當時,不少聲音都認為,掌管財政大權的「錢媽」黃秋蓮非常有望幫忙過渡過渡,但最終「錢媽」連新一屆董事會名單都未進入,理由是:個人不願意。

即便是已經到了2019年5月10日,鴻海集團召開董事會,宣布最新6席一般董事改選提名名單,劉揚偉已位列其中,都還有臺灣媒體引述鴻海內部主管的話表示,他的輩分相對較淺,恐怕難以鎮得住跟隨郭臺銘打拼幾十年的四方諸侯。

然而,對郭臺銘來說,這或許已是早有預謀的安排。

新一屆董事會名單出臺後,他更加快步伐替劉揚偉「上位」掃清障礙。

5月17日,夏普新任董事會候選名單出爐,鴻海系人馬大換血,退出三人中就有被郭臺銘稱為「最懂半導體」的劉揚偉。

郭臺銘當初收購夏普,為的就是布局半導體,因此特意安排劉揚偉進了夏普董事會。如今看來,那時的退出,就是為了今天伏筆。

同時,郭臺銘向輿論公開排除了董事會其他兩人——盧松青和戴正吳接班的可能性,「不是盧松青,也不是戴正吳」,只留了三人在決賽圈:劉揚偉、主掌一方大權的呂芳銘、和剛剛空降不久的學者李傑。

郭臺銘曾在談到接班人問題時公開明確表態,接班人一定要比他年輕,要能有再拼十年、二十年的拼勁。劉揚偉雖然比郭臺銘年輕,卻年輕不了多少,因此即便決賽圈進入到只剩三人時,臺灣媒體已預感到劉揚偉可能打破傳統規矩地出線,最終的答案也依然還有懸念。

面對媒體直接追問他是不是要接班,劉揚偉自己也是三緘其口,甚至還反問:

「可能嗎?」

劉揚偉在鴻海資歷不是最深的一批,但卻與郭臺銘關係非凡。

2007年7月,郭臺銘的弟弟、也在當時被公認為是要接班郭臺銘、卻意外罹患白血病的郭臺成在北京道培醫院接受最後的治療。

那也是郭臺銘非常煎熬的一段歲月:除了弟弟病危,富士康在煙臺的電子廠項目也遇到很多困難,而外面,還有全球金融海嘯狂卷襲來之前的陰霾籠罩。

艱難時刻,郭臺銘想起了劉揚偉。

今年63歲的劉揚偉本科就讀於臺灣交通大學,碩士畢業於南加州大學電子工程與電腦科學系後,留在美國創業,開了自己的主板以及集成電路設計公司,並認識了當時還在做連接器的郭臺銘。

上世紀90年代中,劉揚偉把自己的公司賣給了郭臺銘。

2003年,當劉揚偉回到臺灣時,郭臺銘有意邀請他繼續管理曾經賣給自己的公司。但因緣際會中,劉揚偉加入了同學的公司幫忙。

得知郭臺銘陷入困難後,劉揚偉毅然決然加入了鴻海。在離開同學的公司時,他說:

我現在要回去還一個人情。

原來,在劉揚偉賣掉自己公司後的十多年裡,求賢若渴的郭臺銘對尚留在公司的許多劉家人一直關照有加,兩人從此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進入鴻海之初,劉揚偉的身份是郭臺銘特別助理,專門負責煙臺電子項目。

之後,劉揚偉一步步成了郭臺銘最親近的人。

近些年,無論打高爾夫球或者去吃臺灣北投有名的牛肉麵,都可以看到劉揚偉跟在郭臺銘身邊。在郭臺銘宣布參選的「拜媽祖之行」中,劉揚偉也緊隨左右。

當然,這並非是郭臺銘託大任於他的關鍵。

早些年,郭臺銘曾坦誠自己是一個獨裁和霸道的老闆,他經常和員工說,越狠的老闆越要跟,並曾公開放話:「民主是最沒效率的做事方式」,「一個組織重要的不是管理而是領導,領導須有獨裁為公的決斷勇氣」。

但這些年,他一直在努力改變這種獨裁和霸道。劉揚偉則剛好是一個與他相同又不同,可以不那麼獨裁、霸道,但依然能領導有方、貫徹有力的人。

快速在鴻海躍升的劉揚偉,對郭臺銘,密切配合,百依百順;對同事下屬,也是相當的威嚴,但他重邏輯、講道理,即便生氣也顯得溫和。當下屬犯錯或者不周時,他的一句典型口頭禪便是:

「你這個沒有邏輯!」

臺聯電前董事長宣明智對於這位老友的評價也是非常高:

「聰明勤快有耐心,學問淵博,涉獵廣泛。無論PC、網絡、光電、通訊乃至人工智慧都有深刻的認識,不論技術、研發、生產、營銷都有豐富的實戰與領導經驗。」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能應對劇烈變革與挑戰的複合型、專家型領導人才。在企業轉型的關鍵時刻,郭臺銘選擇交棒給他,也更有對鴻海集團現狀與未來的深刻考量。

2009年,當時負責PC智能產品的劉揚偉曾力排眾議,採用Linux系統,以低價戰略攻下大片市場。後來,他又升任數碼產品事業群總經理,橫跨軟體硬體領域。

這兩年,隨著鴻海逐步進行半導體產業布局,過去幾年負責iPad集團的劉揚偉開始發揮自己的專長。

從建設十二寸圓晶廠到晶片設計,從併購夏普到競標東芝半導體,從執掌專門設立的S次集團到奔赴大陸各個城市商談數千億的投資案,鴻海在半導體產業的連番大手筆都有劉揚偉參與操刀。

在2018年「世界500強」榜單上,鴻海排名第24,全中國能在它前面的只有國家電網、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和中國建築。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都只能跟在它身後。

前些年,擁有員工超過百萬(最高達150萬)的郭臺銘還刷新一個記錄——超過沃爾瑪,成為全球僱傭人數最多的老闆,並甩過一句話:「每天管理100萬員工,頭痛得要死。」

而今,接下這個全球最大工廠,劉揚偉的壓力,也應該是山大。

這兩年的中美經貿形勢,已對佔中國大陸出口3.9%、進口3.6%的鴻海極為不利,而且前景更有堪憂,其股價已經下降了30%,但更加深遠的影響還在發酵。

最近,美方甚至準備將手機以及筆記本等產品也列入加徵關稅的清單,直接打擊了蘋果公司的業務,殃及鴻海的股價一路下滑,創下了4月以來的新低。

而鴻海的危機在更早之前就出現了,代工總是受制於人的生意。隨著這些年市場的飽和與經濟形勢的變化,全球電腦、手機、iPad銷量的增速都在不斷放緩,鴻海也越來越不被看好。

2019年一季度,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下降5%,連續第18個季度萎縮;原本預期復甦的個人電腦銷量也在這一季下跌了4.6%。同時期,全球手機銷量更是只有-6.6%,大大低於去年同期-3%,其中蘋果手機出貨量同比更是暴跌20%。

這些,最終都會反饋到鴻海的業務上。

作為最大的客戶,佔了鴻海五成營收的蘋果一直以來都讓郭臺銘愛恨交加。愛的是,蘋果的市場號召力帶來源源不斷的訂單,因為鴻海生產了七成以上的iPhone。

恨的則是,蘋果對於供應鏈的霸道議價能力,不斷壓低鴻海本就不高的代工利潤率。比如2015年iPhone發布前夕,蘋果就要求包含鴻海旗下一眾臺灣下遊零部件廠商降價20%,引發強烈不滿。

而現在,蘋果銷量暴跌,鴻海就更是遭殃了。

比如,2018年底,iPhone XS系列銷量遠不及預期,蘋果砍掉了已下訂單10%的數額,直接造成富士康不得不大規模裁掉擴招的工人。因為蘋果生產線無法與其他廠家共用,只能使前期投入的產能直接閒置。而這也是2017年以來蘋果的第二次「砍單」。

這些年,郭臺銘一直在高呼科技科技、轉型轉型,為的也是擺脫代工困境:

沿著產業鏈從低附加值攀升到高附加值行業,甚至還直接進入消費市場。

但這個轉型到目前為止,還談不上成功。郭臺銘都只能無奈表示:

「我們轉型的引擎已經發動,但過程中需要時間。」

而眼下,外部環境的不明朗,對於鴻海來說,也是時間難熬。5月2日,郭臺銘前往白宮,當時川普說貿易爭端一個月就會結束,結果卻是一星期後爭端更加激烈。

或許這也是郭臺銘為什麼把負責半導體業務布局的劉揚偉推上大位的一個原因。

半導體被郭臺銘視為鴻海未來的核心。劉揚偉也說:鴻海一定要參與半導體事業,一定會擁有半導體技術,並且要佔領晶片技術的高地,進行上下遊產業鏈垂直整合。

給自己的製造裝上晶片,打上logo,成為未來的三星、華為,或許就是郭臺銘給劉揚偉的重任。

郭臺銘說:「經營不看股價,看未來。」

劉揚偉就是他選擇的未來。

對於劉揚偉來說,內部的挑戰也不小。

鴻海人秉持著「爭權奪利是好漢」的企業文化,有戰功說話才能大聲。但劉揚偉主掌的半導體產業還處於燒錢的布局階段,廠房尚在建設,遑論營收。

據臺灣媒體透露,在董事會正式名單披露之前,一位鴻海人就曾直言:

他沒什麼戰功。

這種說法是「強人時代」的老思維。早在弟弟郭臺成病逝那一年,郭臺銘就有意對野蠻生長的鴻海內部進行規範化管理,並廣泛引入職業經理人加入管理隊伍,比如引入時任美國德州儀器亞太區總裁的程天縱出任集團副總裁。

但至少目前為止,郭臺銘推動的這個管理文化的改變,成效並不顯著,包括程天縱最終也是做到行政總裁就黯然謝幕了。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內部事業群之間的掣肘。

程天縱的離開讓鴻海管理層的職業經理人改革受挫,此後的CEO更由郭臺銘一直扛著重。

在新一屆董事會安排裡,劉揚偉接任董事長,其他四位董事代表各次集團在5G、物聯網、精密零組件、面板和智能製造領域的布局,郭臺銘依然留任董事會。

這個依然,也顯示出郭臺銘對交班劉揚偉,似乎並沒有十足的信心。當然,即便不留任董事會,只要郭臺銘還健在,他在鴻海的影響力和控制力也都在。

臺灣媒體也預期,鴻海董事會將是共治運作的模式,真正過渡到經理人說了算,還要相當的時間。這對劉揚偉這個董事長是支持,也是考驗。

但真正可能給劉揚偉考驗、甚至令他極致困難的,或許還會是親自扶他上馬的郭臺銘。

郭臺銘「媽祖」託夢的心願一旦完成,這個挑戰和困難會很大。

此前,劉揚偉曾對臺灣媒體表示,郭董競逐臺灣2020,對於鴻海的意義是「讓政治為經濟服務」、「把戰略位置拉高,替鴻海和其他臺灣企業創造更多空間」。

但現在,郭臺銘還沒上位,其不少言行,就已開始令大陸同胞相當的不開心;而大陸開不開心,對鴻海、對劉揚偉可謂是致命的重要。

而倘若郭臺銘「媽祖」託夢的心願不成,劉揚偉不但挑戰很大,甚至還會陷入尷尬:大哥,你不幹那活兒了,那這董事長……

總而言之,如何擺正自己的董事長位置,行使董事長的權利,當好這個董事長,劉揚偉這個搞了幾十年半導體和現代企業管理的,需要在半導體和現代企業管理之外做更多的功課和思考。

如此內外憂患,錯綜複雜的方方面面,劉揚偉接班的這個全球最大工廠董事長,可能也會是全球最難當好的董事長,至少是之一。

相關焦點

  • 爆冷接班,統兵百萬,郭臺銘為何等他四年?
    15年前就嚷嚷著要退休的郭臺銘,終於開始揮別他奮戰了將近50年的舞臺,至少是在名義上。2019年6月21日,鴻海的股東大會上,郭臺銘正式交出了集團董事長的權杖。他並沒退休,而是轉身到了轟轟烈烈的選戰之中。
  • ✎﹏【外訊】解密代工之王郭臺銘為何不讓兒子接班?
    郭臺銘為何不讓兒子接班,這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郭臺銘為何不讓兒子接班,這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郭守正幼時很難見到「窮爸爸」郭臺銘對於郭臺銘長子郭守正而言,他的童年並不像其他企二代一樣,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匙。郭守正年幼時,郭臺銘還沒有發家。忙著打拼的郭臺銘很少有時間跟年幼的郭守正單獨相處。有一回郭臺銘難得回家時,聽到兒子嚎啕大哭,遂質問髮妻林淑如發生了什麼事?
  • 抽絲剝繭,一個個推敲未來郭臺銘的鴻海接班布局
    郭臺銘夜宿農家,鴻海接班團隊浮出水面外界人士多認為,最可能接下郭臺銘董事長大位,且呼聲最高的主要有三人,分別為戴正吳、呂芳銘、盧松青。 另外,不少人會很好奇,前些日子最熱門的「鴻海錢媽媽」、鴻海財務長黃秋蓮為何未入董事候選人名單?其實,這很好來理解,鴻海「老臣」及「重臣」中,誰的職務都可以調整,唯獨黃秋蓮的位子是不變的。
  • 【獨家】郭臺銘為何「拋棄」長子郭守正
  • 郭臺銘等待下一個「郭臺銘」:鴻海接班人大猜想
    龐大的鴻海帝國,突然面臨一個臨時接班人的問題:郭臺銘之後,誰來繼承鴻海帝國的「鐵王座」?就董事長一職的人選,據此前臺灣地區媒體中央社的報導,在5月6日的「美國行返臺記者會」上,針對「是否由總財務長黃秋蓮擔任下一任董事長」這一問題,郭臺銘表示,他不希望媒體再猜測此事,公司將會在5月10日召開董事會,誰在新的董事會名單裡面,誰就有當董事長的機會。
  • 霸道總裁郭臺銘和他的繼承者們
    這不,臺灣前首富郭臺銘又得千金,五度當爹。那天正好是老婆曾馨瑩生日,同時也是光(shuang)棍(shi)節(yi)。小千金大名郭曉嬡,小名QQ。說到郭臺銘,算是無人不曉了吧。商圈知道他是因為他創辦鴻海精密集團,工薪階層知道他是因為他兼任「富士康市市長」,娛樂圈知道他是因為他一度被認為是臺灣第一美女林志玲的緋聞男票,最終卻娶了志玲姐姐曾經的舞蹈老師曾馨瑩。哎,
  • 郭臺銘長子接永齡基金會 臺媒:啟動接班意味濃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鴻海啟動集團核心技術競爭力的結構重組,鴻海董事長郭臺銘長子郭守正繼先前回鍋擔任鴻海旗下三創數位董事長後,上周再接掌永齡基金會董事會,未來接班態勢浮現。他表示,父親創立希望小學,是因為重視臺灣下一代的人才培育,希望大家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資源,要求他接下這個擔子。  據了解,為安排郭守正接掌永齡基金會,郭臺銘花了不少工夫才說服他,「永齡」基金會的名稱是以郭臺銘母親初永貞和父親郭齡瑞的名字,各取一個字組成,對郭董而言,家族傳承意味濃厚。
  • 郭臺銘從政,2萬億的「鴻海系」帝國,誰來接班?
    2019年4月10日,櫻花盛開的時節,郭臺銘進去逛了逛,順便整理思緒。那天陽光和煦,櫻花樹下,他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郭臺銘發了一首詩給遠在臺北的妻子,他寫道:「臨皇居,旺太陽,賞櫻花,思未來,中華情,臺灣恩,人民富,誰敢當,不求名,不求利,八千裡雲和月。」
  • 沒有郭臺銘的鴻海何去何從
    各方分析認為,鴻海在目前轉型績效尚未顯現,而對外被提名的領導人,如戴正吳、盧松青、呂芳銘,亦或是黃秋蓮等,似乎都難以確保各方滿意,在這種狀況下,郭臺銘退居二線恐怕會是鴻海的大麻煩。筆者認為,鴻海在後郭臺銘時代接班上的挑戰,其實具體而微地反映出所有創業科技企業在接班決策上的根本難題。在分析創業科技企業者接班挑戰之前,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鴻海的崛起與郭臺銘的傳奇起家歷程。
  • 郭臺銘為何找不到接班人?
    iPhone負責人,多委以重任  長期觀察鴻海可以發現,過去幾年來,跟在郭董身邊的「大將」們,有好幾位曾經被「點名」要接班的昔日當紅炸子雞;但這些人在鴻海集團的角色,卻因為各種原因,已經不若過去舉足輕重。
  • 郭臺銘卸任倒計時?
    郭臺銘接班人史郭臺銘尋找鴻海接班人一事要追溯到2005年。雖然在公開場合,郭臺銘多次表示「未來幾年不考慮退休事宜」。但事實上,郭臺銘一直在尋找鴻海的接班人,直到今年4月15日,路透社報導郭臺銘將在未來幾個月內辭去董事長職位後,尋找鴻海接班人才成為人盡皆知的事。2005年,郭臺銘髮妻林淑如被檢查出患有乳腺癌。
  • 誰是郭臺銘接班人? 原來,還是郭臺銘
    由於郭臺銘在先前已宣布將參與臺灣地區選舉,根據過去慣例,外界多認為郭臺銘將不再列名在鴻海董事候選名單中,專心參與此次選舉,因此才有了許多 「鴻海接班人」的猜測傳聞。 而就在剛剛,鴻海公布了 2019 年董事選舉候選名單,卻給了外界一個大大的意外,因為,郭臺銘仍名列董事候選名單中。
  • 郭臺銘為何不能沒有她?鴻海新董事長將在5月10日產生
    郭臺銘參選:傳黃秋蓮接班鴻海董事長5月6日據新浪科技消息,鴻海董事長郭臺銘表示,鴻海新董事長將會在本月
  • 郭臺銘尋找「郭臺銘」
    2019年4月10日,櫻花盛開的時節,郭臺銘進去逛了逛,順便整理思緒。那天陽光和煦,櫻花樹下,他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 郭臺銘發了一首詩給遠在臺北的妻子,他寫道:「臨皇居,旺太陽,賞櫻花,思未來,中華情,臺灣恩,人民富,誰敢當,不求名,不求利,八千裡雲和月。」
  • 郭臺銘參選後鴻海系股票暴漲,鴻海誰來接班?
    日經新聞分析,郭臺銘參選可能對鴻海經營造成影響,原因是郭臺銘以獨斷經營而聞名,如果隨著參選而從鴻海卸任,勢必會對鴻海經營造成影響。目前,外界已經在討論,如果未來他當選,誰將接替69歲的郭臺銘,接掌鴻海。根據路透社報導,一名知悉情況的鴻海公司內部人士透露,郭臺銘表態參選2020後,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已聯繫郭臺銘。
  • 富士康閃電過會,郭守正接班味漸濃
    「代工廠」是富士康一直以來非常清晰的標籤,「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郭臺銘就直言,他「最反感」別人介紹他時使用「最大代工廠」來形容富士康;那麼,被視為落實這一概念的FII,它的任務是什麼?此外,打開FII董事名單,裡面有郭臺銘的高級顧問之一胡國輝,赴美投資就是由他負責的,同時,他也是富士康發言人。
  • 藍軍成功大整合,郭臺銘新竹掃街為何這麼吃香?
    ,藍軍成功大整合,郭董來新竹縣市,為何這麼吃香?過去新竹縣市,原本都是藍天,直到四年前,民進黨林智堅拿下新竹市長,接著又連任,形成「新竹市綠地」、「新竹縣藍天」的奇特景象。郭臺銘先前來新竹市,首先拜訪眷村博物館,強化正藍軍形象,23日再度來新竹市,但是走入曙光女中演講,其實未公開行程,中午跑去拜訪新竹市議會跟黨籍市議員。
  • 郭臺銘正式卸任,接班人竟是他
    這意味著,郭臺銘為力爭贏得2020年臺灣地區選舉的黨內提名正在做最大的努力。兩個月前,郭臺銘決定參加2020年1月舉行的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選舉。郭臺銘表示,團隊一定可以成功接班,未來鴻海將在五年之內投資百億元(新臺幣,下同),要在全球陸續成立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應用實驗室、機器人研究院等,全力發展人工智慧以及工業網際網路的應用。
  • 「鞋王」蔡其瑞:很多人拜他為師,連郭臺銘都要向他取經
    很多人拜他為師,郭臺銘向他取經  蔡其瑞的代工模式,上門取經者絡繹不絕,比如閩商大佬許連捷、安踏老闆丁世忠;其中,郭臺銘是最積極的一個。能讓全球最挑剔的蘋果、思科、索尼等大品牌,放心地將生產訂單交給鴻海,就他因為借鑑了寶成模式。
  • 郭臺銘正式卸任臺灣鴻海董事長,接任者會是誰?
    據報導,臺灣鴻海集團股東會21日登場,董事長郭臺銘當天最後一次以董事長的身份出席鴻海股東會,並將於董事會後正式退位。他表示,深信團隊一定可以成功接班,未來鴻海將在五年之內投資百億元(新臺幣,下同),要在全球陸續成立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應用實驗室、機器人研究院等,全力發展人工智慧以及工業網際網路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