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內務部門今天表示,去年民眾最常被騙的前3大詐騙手法,依序分別是蟬連兩年第一的「假網拍」,以及「解除分期付款」、「猜猜我是誰」。「假網拍」受害者以40歲以下年輕族群為大宗,案件9成以上發生在「臉書」(Facebook)。
年節將至,臺當局內務部門22日上午發布新聞稿,公布2019年民眾最常被騙的3大詐騙手法,其中「假網拍」連續兩年蟬聯第一,「解除分期付款」排名第二,「猜猜我是誰」排名第三。
內務部門表示,假網拍、解除分期付款都是從網絡購物衍生出的詐騙手法,兩者合計佔6成詐騙數,提醒民眾要慎選網購平臺,強化資安觀念,以避免受騙。
內務部門指出,根據165反詐騙諮詢專線統計,「假網拍」受害者以40歲以下年輕族群為大宗,被害案件高達9成以上都發生在臉書,內務部門特別提醒喜愛網購的民眾,上網購物應選擇商譽良好的正規購物平臺,並使用安全交易機制,切勿通過社交媒體私下聯繫交易,才能降低被騙風險。
內務部門表示,歹徒經常盜用民眾社交媒體帳號張貼詐騙購物訊息,導致好友誤以為真,因而遭到詐騙。民眾如果接到親友傳訊、貼文分享優惠購物信息時,一定要當面或電話向本人確認真偽,以免淪為詐騙「肥羊」。
內務部門指出,「解除分期付款」受害者同樣集中在40歲以下年輕族群,民眾使用任何電子商務服務時,都應建立個資可能外洩的風險觀念,接到陌生來電時,不要因為對方說得出自己過往交易資料,就輕信其身份,應牢記ATM絕對沒有任何解除設定的功能,接到來電要求操作ATM,就是詐騙。
內務部門表示,「猜猜我是誰」受害者主要為40歲以上中老年族群,民眾若接到自稱親友的人,使用陌生號碼來電,聲稱手機故障、遺失或剛換新號碼,要求修改通訊簿或加好友,接著又以各種理由要求借錢救急,就要提高警覺,應立刻向親友本人求證,以免好心幫忙卻被詐騙集團利用。
內務部門指出,希望通過公布詐騙排行榜,讓民眾對詐騙手法更有警覺,如果遇到疑似詐騙,可立即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求助,以保障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