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出版資訊】《巴蜀史志》又一力作「四川歷史名人...

2020-12-26 騰訊網

迎關注「方志四川」!

《巴蜀史志》又一力作

「四川歷史名人」 專刊出版

近日,四川省地方志辦策劃的《巴蜀史志》「四川歷史名人」專刊出版發行。

四川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名人巨匠燦若星辰。特別是歷史上湧現出一大批傑出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等,他們承載著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品格,閃爍著巴蜀人民獨特的氣質風範。為傳承弘揚四川歷史名人精神品格、氣質風範,彰顯歷史名人當代價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四川省自2017年3月啟動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以來,先後公布2批20位四川歷史名人(第1批: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第2批: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

為深入挖掘提煉歷史名人的思想精髓和道德精華,凝練時代所需的精神價值,重拾川人歷史記憶、文化記憶、精神記憶,彰顯巴蜀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四川省地方志辦主動作為,積極謀劃,精心籌劃編纂《巴蜀史志》「四川歷史名人」專刊:約請20位四川歷史名人出生地地方志部門撰寫稿件,並委託專業文化機構分別採訪20位歷史名人研究專家,邀請權威研究專家撰稿。為更好地再現歷史名人風採,邀請中國畫壇百傑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梅凱先生為20位四川歷史名人繪製肖像畫,用於專刊配圖。為嚴把史實關,特邀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第七屆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譚繼和對該期所有文章進行專業審讀並就欄目設置提出意見。

本期專刊440頁,版面字數70餘萬字,共刊發70篇文章、310餘幅圖片。專刊將20位歷史名人,按人物特點、成就貢獻等分為「治國理政 民惟邦本」「天地大文 吾蜀宗匠」「傳統史學 開拓新路」「蜀學薪火 守正創新」「科學技術 蜀中奇魂」「英雄史詩 民族遺產」6個欄目。

「治國理政 民惟邦本」欄目,以率領華夏先民走出洪荒、在中國歷史上首創「國家」這一新型社會政治形態的大禹,一代雄才、治蜀造福於巴蜀人民的諸葛亮,中國唯一女皇、開啟唐朝「開元之治」盛世的武則天為傳承弘揚對象,勾勒其偉大功績、歷史貢獻、當代價值,彰顯他們或公而忘私、為民造福的奉獻精神,或忠貞不渝、慎始善終的品質,或知人善任、勇開先河的王者氣概。

「天地大文 吾蜀宗匠」欄目,以初唐詩文革新旗手陳子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中唐第一才女」薛濤、文化巨人蘇軾為傳承弘揚對象,聚焦5位文學類歷史名人的性格特徵、重要成就、歷史貢獻、當代價值,彰顯他們的高尚人格和崇高精神,展現他們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褶褶光輝。

「傳統史學 開拓新路」欄目,以首創紀傳體斷代國別史體例體裁書寫《三國志》的陳壽,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華陽國志》作者常璩為傳承弘揚對象,探討研究2位史學類歷史名人的突出成就、歷史貢獻、當代價值,彰顯他們致力傳播延續中華文脈的久久為功精神。

「蜀學薪火 守正創新」欄目,以地方公學、漢代循吏第一人文翁,漢大賦奠基者和蜀學開創者司馬相如,蜀文化史上第一位具有全國性歷史影響、百科全書式文化巨匠揚雄,對宋代湖湘學派和蜀學貢獻甚大的硬核理學家張栻,明朝四川地區唯一狀元、有明一代文化巨人楊慎,清代百科全書式學者李調元為傳承弘揚對象,分析研究6位在蜀學經學發展史上有突出貢獻類歷史名人的卓越成就、歷史貢獻、當代價值,彰顯他們才高行潔的高尚人品與耀眼功績。

「科學技術 蜀中奇魂」欄目,以集蜀人治水興農業績之大成、創世界水利工程之最、為天府之國引來萬世不竭源頭活水的李冰,太初曆的主要創立者、渾天說創始人之一、中國古代先進的宇宙結構理論基礎奠定者落下閎,數學理論領先西方500年的秦九韶為傳承弘揚對象,考證研究3位科學技術類歷史名人的卓越成就、歷史貢獻、當代價值,展現他們在水利、天文、數學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對推動中國科技發展的重要作用。

「英雄史詩 民族遺產」欄目,以藏族英雄格薩爾王為傳承弘揚對象,考證研究其歷史遺蹟、歷史貢獻與當代價值,展現格薩爾王英勇無畏、為民而戰的英雄本色。

本期專刊所刊文章立意鮮明、內容豐富、史料詳實、圖文並茂。每位歷史名人至少有1篇專家訪談文章、2—3篇針對該名人的理論研究文章。這些文章視角獨特、論據充分、觀點新穎,便於社會各界全面了解四川歷史名人的突出成就及當代價值。

本期專刊是近年來四川省地方志辦充分發揮「存史、育人、資政」職能,緊扣時政熱點、服務中心大局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巴蜀史志》創刊38年來,繼「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專刊、「紀念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專刊、「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特刊、「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專刊、「脫貧攻堅」特刊後,又一策劃科學、內容厚重、圖片珍貴、製作精美、極具收藏價值的主題期刊。本期專刊的編輯出版,對彰顯歷史名人當代價值、傳承弘揚歷史名人精神、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歷史名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的鮮活載體,對文明的綿延發展起著重要引領作用。為讓歷史名人走出歷史,走進當代,本期專刊出版後,四川省地方志辦將結合地方志「六進」活動,除向四川省各級黨政部門、省屬高校、各大圖書館、各學術研究機構贈送外,還將贈送國家相關部委、全國地方志工作機構以及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高校和史志研究機構。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撰稿:朱豔林(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政策法規宣傳處)

繪畫:梅 凱(中國畫壇百傑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新刊預覽】《巴蜀史志》2020年第6期出刊
    2020年第6期《巴蜀史志》共發表27篇文章,136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人民群眾)為歷史使命的工作理念,全面展示四川在第二輪修志工作中形成的黨委政府重視支持、地方志工作機構奮發有為、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集中展現四川方志人能奮鬥、能吃苦、能攻堅的工作作風。
  • ...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常璩:方志鼻祖 蜀史巨擘
    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為加強歷史名人宣傳推介,講好四川故事,傳播四川聲音,「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推出「歷史名人」專欄,歡迎大家投稿!
  • 【方志四川•出版資訊】《四川省志·川茶志》出版發行
    【方志四川•出版資訊】《四川省志·川茶志》出版發行 2020-12-09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兩晉兩「國志」 光焰...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孫曉芬 ‖ 我與湖廣填四川和四川客家研究
    本文載《巴蜀史志》2020年第3期我與湖廣填四川和四川客家研究孫曉芬從省籍來說,我不是四川籍人, 祖先也不是湖廣填四川的移民;從漢民族的民系來說,擬從上述文化名人的各自家族家世原鄉文化、本人成長曆程與其作品作比較研究,寫成一本書。
  • 【方志四川•編讀往來】劉志宏 ‖ 一曲真情永駐大愛無敵的頌歌...
    感謝《巴蜀史志》編輯部用心、用情、用愛編纂出的這期刊物,讓廣大讀者透過字裡行間,尋覓到全國和四川人民在大災大難面前表現出來的凜然不懼的高尚情操、仁厚博大的高尚品性以及勠力同心、眾志成城的偉大精神。2020年1月25日,農曆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專門聽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匯報,對疫情防控特別是患者治療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挾以文章妙天下 忠義...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李彬 ‖ 清末民初日本對川渝的調查...
    1909年,山川早水的《巴蜀》一書出版,全書20餘萬字,配圖150餘張,全面、詳盡地描述了從宜昌經萬縣到成都,從眉州經青神雙流到成都,從眉州經敘州府到重慶再經豐都、奉節回到宜昌沿途的風土人情、社會狀態、自然風貌和政治構成等。該書的完成標誌著日本對川渝的調查超越了其他列強進入了嶄新階段。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草原上的雄獅大王...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方志四川•「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動」徵文】黃美慧 ‖ 致敬 逆行者
    審核通過後的作品,均在四川省情網「『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動』徵文展示」專欄及「方志四川」頭條號發布(關注「方志四川」頭條號即可查看)。因微信平臺文章發布數量所限(每天最多發布8篇文章),擇部分徵文作品在「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發布;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發表,並收入正在編纂的《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實錄》一書。
  • 【方志四川•非遺】潘麗 王遠金 ‖ 四川傳統歷史文化瑰寶:梓潼...
    【方志四川•非遺】潘麗 王遠金 ‖ 四川傳統歷史文化瑰寶:梓潼被單戲 2020-10-05 0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王安明 ‖ 辭賦之聖者——司馬相如
    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為加強歷史名人宣傳推介,講好四川故事,傳播四川聲音,「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推出「歷史名人」專欄,歡迎大家投稿!
  • 【方志四川•論壇】郭徽 ‖ 方志館與地方文化傳承保護
    所謂「方志」特色,就是要體現地方志「一方之全史」「地方百科全書」的特點,把地方志記述和反映一地「自然與社會」「歷史和現狀」的內容具象化,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當地自然地理、歷史淵源、發展脈絡、人文風貌和未來方向,讓觀眾走進方志館,就如同走進一本巨型而生動的「立體方志」,在短時間內「穿越時空」,縱觀歷史,橫覽百業,達到「看一館而知一城」的效果。
  • 【方志四川•出版資訊】再現日本人鏡頭下清末民初川渝實景——《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中文版正式出版
    其中歷史最長、覆蓋面最廣的當屬東亞同文書院。該書院進行了持續45年的中國旅行調查,參加者達5000餘人,調查路線約700餘條,足跡遍及除西藏外的中國所有省份(包括臺灣),調查內容涉及中國各地經濟狀況、經商習慣、地理環境、民情風俗、地方方言、農村實態、地方行政組織等,形成了上千份《調查報告書》和《旅行日誌》。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周安勇‖探秘滎經黑砂的前世今生(一)
    點擊上面藍字「方志四川」添加關注!編者按4月4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分期推出《探秘滎經黑砂的前世今生》,歡迎在文尾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劉諶:身死祭蜀漢 國破留丹心
    相傳,劉諶與妻子殉國後,蜀中百姓便在二人自盡的劉備家廟中供奉王妃崔氏,崔氏形象後與民間送子娘娘信仰重合,其廟被稱為「娘娘廟」。如今,成都西馬道街仍有一座古娘娘廟,其中供奉王妃坐像,儀態端莊,像前神主牌位上書有大字「蜀漢北地王妃崔氏娘娘」。明清時期,人們將農曆三月三日定為送子娘娘生辰,還形成了「送娘娘出嫁」的習俗。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陳昭敏 ‖...
    原創 陳昭敏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徵文將評選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獲獎作品擬結集公開出版。同時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四川省情網、四川機關黨建雜誌及網站,「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刊發。為擴大傳播影響,此次徵文的優秀作品,將授權喜馬拉雅進行有聲化播講,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平臺、方志四川電臺及有關廣播電臺播出。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陳怡|雅安東漢石刻的文化價值
    本文載《巴蜀史志》2019年第4期雅安東漢石刻的文化價值陳 怡漢代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之一,也是中國文化藝術最具民族魄力的時期之一。魯迅先生曾說:「唯漢代藝術,博大沉雄。」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李後強 ‖ 顓頊和嫦娥在四川的傳說研究
    本文載《巴蜀史志》2018年第2期顓頊和嫦娥在四川的傳說研究李後強 人類可能起源於喜馬拉雅,最早進入四川盆地活動。現在學界的基本觀點,《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怪書,記載了550座山,300多條河流,由戰國中後期到漢代中期的楚國人或巴蜀人所作,作者很熟悉四川情況。八百歲,可能是指眉山市彭山區的先秦道家人物彭祖,他是黃帝的後人、顓頊的玄孫。「女子國」可能是「雅女國」「東女國」,即洪雅、雅安和丹巴美女群。四川省社會科學院袁珂先生在注《楚辭·天問》說道,「窮」即「窮山」,就是「岷山」。
  • 【方志四川•「抗疫讚歌」】劉志宏 ‖ 走進2020年的春天
    【方志四川•「抗疫讚歌」】劉志宏 ‖ 走進2020年的春天 2020-06-11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