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關注「方志四川」!
《巴蜀史志》又一力作
「四川歷史名人」 專刊出版
近日,四川省地方志辦策劃的《巴蜀史志》「四川歷史名人」專刊出版發行。
四川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名人巨匠燦若星辰。特別是歷史上湧現出一大批傑出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等,他們承載著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品格,閃爍著巴蜀人民獨特的氣質風範。為傳承弘揚四川歷史名人精神品格、氣質風範,彰顯歷史名人當代價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四川省自2017年3月啟動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以來,先後公布2批20位四川歷史名人(第1批: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第2批: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
為深入挖掘提煉歷史名人的思想精髓和道德精華,凝練時代所需的精神價值,重拾川人歷史記憶、文化記憶、精神記憶,彰顯巴蜀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四川省地方志辦主動作為,積極謀劃,精心籌劃編纂《巴蜀史志》「四川歷史名人」專刊:約請20位四川歷史名人出生地地方志部門撰寫稿件,並委託專業文化機構分別採訪20位歷史名人研究專家,邀請權威研究專家撰稿。為更好地再現歷史名人風採,邀請中國畫壇百傑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梅凱先生為20位四川歷史名人繪製肖像畫,用於專刊配圖。為嚴把史實關,特邀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第七屆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譚繼和對該期所有文章進行專業審讀並就欄目設置提出意見。
本期專刊440頁,版面字數70餘萬字,共刊發70篇文章、310餘幅圖片。專刊將20位歷史名人,按人物特點、成就貢獻等分為「治國理政 民惟邦本」「天地大文 吾蜀宗匠」「傳統史學 開拓新路」「蜀學薪火 守正創新」「科學技術 蜀中奇魂」「英雄史詩 民族遺產」6個欄目。
「治國理政 民惟邦本」欄目,以率領華夏先民走出洪荒、在中國歷史上首創「國家」這一新型社會政治形態的大禹,一代雄才、治蜀造福於巴蜀人民的諸葛亮,中國唯一女皇、開啟唐朝「開元之治」盛世的武則天為傳承弘揚對象,勾勒其偉大功績、歷史貢獻、當代價值,彰顯他們或公而忘私、為民造福的奉獻精神,或忠貞不渝、慎始善終的品質,或知人善任、勇開先河的王者氣概。
「天地大文 吾蜀宗匠」欄目,以初唐詩文革新旗手陳子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中唐第一才女」薛濤、文化巨人蘇軾為傳承弘揚對象,聚焦5位文學類歷史名人的性格特徵、重要成就、歷史貢獻、當代價值,彰顯他們的高尚人格和崇高精神,展現他們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褶褶光輝。
「傳統史學 開拓新路」欄目,以首創紀傳體斷代國別史體例體裁書寫《三國志》的陳壽,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華陽國志》作者常璩為傳承弘揚對象,探討研究2位史學類歷史名人的突出成就、歷史貢獻、當代價值,彰顯他們致力傳播延續中華文脈的久久為功精神。
「蜀學薪火 守正創新」欄目,以地方公學、漢代循吏第一人文翁,漢大賦奠基者和蜀學開創者司馬相如,蜀文化史上第一位具有全國性歷史影響、百科全書式文化巨匠揚雄,對宋代湖湘學派和蜀學貢獻甚大的硬核理學家張栻,明朝四川地區唯一狀元、有明一代文化巨人楊慎,清代百科全書式學者李調元為傳承弘揚對象,分析研究6位在蜀學經學發展史上有突出貢獻類歷史名人的卓越成就、歷史貢獻、當代價值,彰顯他們才高行潔的高尚人品與耀眼功績。
「科學技術 蜀中奇魂」欄目,以集蜀人治水興農業績之大成、創世界水利工程之最、為天府之國引來萬世不竭源頭活水的李冰,太初曆的主要創立者、渾天說創始人之一、中國古代先進的宇宙結構理論基礎奠定者落下閎,數學理論領先西方500年的秦九韶為傳承弘揚對象,考證研究3位科學技術類歷史名人的卓越成就、歷史貢獻、當代價值,展現他們在水利、天文、數學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對推動中國科技發展的重要作用。
「英雄史詩 民族遺產」欄目,以藏族英雄格薩爾王為傳承弘揚對象,考證研究其歷史遺蹟、歷史貢獻與當代價值,展現格薩爾王英勇無畏、為民而戰的英雄本色。
本期專刊所刊文章立意鮮明、內容豐富、史料詳實、圖文並茂。每位歷史名人至少有1篇專家訪談文章、2—3篇針對該名人的理論研究文章。這些文章視角獨特、論據充分、觀點新穎,便於社會各界全面了解四川歷史名人的突出成就及當代價值。
本期專刊是近年來四川省地方志辦充分發揮「存史、育人、資政」職能,緊扣時政熱點、服務中心大局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巴蜀史志》創刊38年來,繼「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專刊、「紀念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專刊、「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特刊、「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專刊、「脫貧攻堅」特刊後,又一策劃科學、內容厚重、圖片珍貴、製作精美、極具收藏價值的主題期刊。本期專刊的編輯出版,對彰顯歷史名人當代價值、傳承弘揚歷史名人精神、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歷史名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的鮮活載體,對文明的綿延發展起著重要引領作用。為讓歷史名人走出歷史,走進當代,本期專刊出版後,四川省地方志辦將結合地方志「六進」活動,除向四川省各級黨政部門、省屬高校、各大圖書館、各學術研究機構贈送外,還將贈送國家相關部委、全國地方志工作機構以及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高校和史志研究機構。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撰稿:朱豔林(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政策法規宣傳處)
繪畫:梅 凱(中國畫壇百傑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