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電影節閉幕,「用電影節把東北電影的老傳統恢復起來」

2020-09-11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王諍

9月10日晚,為期6天的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在長影舊址博物館音樂廳落下帷幕,「金鹿獎」十項大獎各有歸屬。

其中,《我和我的祖國》奪得「最佳影片獎」,導演楊荔鈉執導的文藝片《春潮》,同時榮獲「最佳導演獎」、「評委會大獎」兩項殊榮。《遠去的牧歌》男主角海拉提·哈木,《半個喜劇》女主角任素汐分獲最佳男、女演員獎。

楊荔鈉

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大片《攀登者》在最佳攝影獎、最佳技術獎上備受推崇。青年導演申奧憑藉《受益人》摘得最佳處女作獎,最佳編劇獎榮歸《半個喜劇》,最佳音樂獎歸屬《那時風華》。

據悉,本屆「金鹿獎」評委會由丁蔭楠、丁晟、汪海林、詠梅、董冬冬、黃嶽泰、譚飛共同組成。共收到103部影片報名推送,《半個喜劇》《春潮》《大路朝天》《黃大年》《那時風華》《攀登者》《如影隨心》《受益人》《我的喜馬拉雅》《我和我的祖國》《誤殺》《笑裡藏刀》《小Q》《遠去的牧歌》《中國機長》15部影片入圍。

任素汐獲得最佳女演員。

「長春元素」凸顯,主旋律電影將「更貼近普通觀眾」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也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長春電影製片廠建廠75周年。在昨晚的頒獎禮上,「長春元素」、「長影情懷」不勝枚舉。文藝片《春潮》,成為本屆「金鹿獎」最大贏家。導演楊荔鈉本就長春人,此次她還獲得了最佳編劇獎的提名。她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電影完全在長春取景拍攝,「電影在長春有悠久的歷史和積澱,也有著完備的產業基礎和資源。我一直將《春潮》視作是我的女兒,我也是長春的女兒,可以說今天是帶著它回娘家了。《春潮》只屬於長春,它就是在這座城市的母體上長出來的。」

《遠去的牧歌》男主角海拉提·哈木是位新疆哈薩克族演員,他介紹說電影外景取自新疆天池等地,「但內景部分是在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影棚中完成的。」《受益人》導演申奧則介紹說,電影男主角大鵬是吉林人,「他就是在長春讀的大學,電影能在這裡得獎,我們都特別高興。」

海拉提·哈木獲得最佳男演員。

《我和我的祖國》總出品人,中影股份副董事長、總經理傅若清,對此次長春電影節在線下舉辦並設置頒獎環節讚譽有加,「對於創作單位、創作者而言,能在現場獲得獎項無疑是最大的榮譽。」他介紹說,「我們現在正在創作,將在今年十月底上映的抗美援朝題材影片,將採取一個連貫性的故事結構。主旋律電影未來會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製作、表達,核心的一點是要以人民為中心。更貼近普通觀眾,同大家有情感共鳴。」

傅若清

頒獎禮上,《攀登者》的頒獎詞為,「該片通過攝影、美術、現場特技、後期畫面合成和電腦特技的高度配合,完美實現了衝頂珠穆朗瑪峰的種種震撼與真實感,技術水平達到國際水準。」《攀登者》電影總策劃、上影集團副總裁徐春萍,此次代表劇組和攝影師張東亮,先後領取了最佳技術獎、最佳攝影獎。她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電影呈現出北坳大冰壁、大風口等珠峰地貌,還原了世界最高峰的雪域奇觀,帶給觀眾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感,「(這樣的嘗試)為中國電影高概念大片的攝製積累了經驗,鍛鍊了隊伍。」

徐春萍

知名導演丁晟,此次作為「金鹿獎」評委會成員之一。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此次評審結果是在封閉狀態下無記名投票產生,「競爭非常激烈。比如最佳女主角獎項花落誰家?《受益人》女主角柳巖就是最後『惜敗』。最佳男主角海拉提·哈木的表演內斂真實,一開始我還以為他是個素人,戲中他從中年一直演到垂垂老矣,不論是神態動作,還是言行貌心完全令人信服、感動。」知名編劇汪海林此次也是評委會成員,他介紹說周申、劉露憑藉《半個喜劇》劇本獲得最佳編劇獎,「這個頒獎詞是我寫的,一半憂傷,一半歡樂。『開心麻花』的風格就是喜鬧劇,這不是個貶義詞。歡快裡帶著憂傷的情緒,這一樣需要編劇的劇作技巧、情節技巧、結構技巧。這兩位編劇在鑽研技巧上,明顯下了很大功夫。」

「後疫情時期首個成功舉辦線下評獎活動的大型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是中國第一個以城市命名的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每兩年舉辦一次,歷史上與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珠海電影節並稱「中國四大電影節」。於9月5日開幕的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也是後疫情時期首個成功舉辦線下評獎活動的大型電影節。

在10日晚,本屆電影節頒獎典上,陶玉玲、田華、謝飛、胡連華等老藝術家以及詠梅、丁晟、黃嶽泰、塗們、惠英紅、聶遠、馮紹峰、劉燁、陳數、柳巖、沙溢等電影人出席活動。須知,這裡本就曾是老長影的攝影棚,同時也是新中國電影事業的起點,在這個不同尋常的2020 年,中國電影人再次於這裡相聚,不僅為了見證金鹿獎十項榮譽歸屬,更是在光影中共敘夢想情懷,為中國電影傳遞力量與信心。

7月20日,按下「暫停鍵」近180天的電影院正式恢復營業,而本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從7月23日獲批到9月5日舉辦,也只有一個多月的衝刺時間。在剛剛過去的8月,內地票房大盤也回升至34億體量。值此行業復工的關鍵時刻,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發揮「新中國電影搖籃」的使命擔當,向所有電影人發出邀約,並為他們提供了展示創作成果的平臺。

另據悉,在本屆長春電影節獲得「舞臺」的青年電影人不只有青年導演申奧——今年除了金鹿獎,組委會還特別設立了「金鹿計劃」,助力青年電影人發展,扶植中國電影新力量,為新生代電影人實現夢想提供機遇。最終,《武漢·守城記》《凇沙》分獲優秀華語電影項目二等獎、三等獎,《酆都》《工廠之子》《完美愛人》《禍從天降》《霧都孤兒》獲優秀華語電影劇本獎。

在此次電影節期間舉辦的「對話大師」——經典作品《本命年》柏林首映30周年紀念展上,謝飛導演動情地說,「如果把建國以來的最流行的10首電影主題曲、插曲列出來的話,至少7首出自長影的電影,《我的祖國》(《上甘嶺》)、《懷念戰友》(《冰山上的來客》)、《幸福不會從天降》(《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我希望用電影節的方式把長春電影、吉林電影、東北電影的老傳統恢復起來。電影節培養愛好者,培養電影市場,培養未來的有天才的青年電影人,電影節應該起這個作用。」

謝飛

責任編輯:程娛

校對:張豔

相關焦點

  • 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閉幕「金鹿獎」榮譽揭曉
    國際在線消息:9 月 10 日,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閉幕,過去 6 天當中,主競賽單元——金鹿獎入圍影片評選工作有序進行。電影論壇、電影展映、致敬搖籃等一系列主體單元活動也悉數展開。10日晚,本屆電影節頒獎典禮於長影音樂廳舉行,陶玉玲、田華、謝飛、胡連華等老藝術家及詠梅、丁晟、黃嶽泰、塗們、惠英紅、聶遠、馮紹峰、劉燁、陳數、柳巖、沙溢等電影人出席活動。
  • 第15屆長春電影節閉幕揭曉金鹿獎
    時光網訊9月10日,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閉幕,過去 6 天當中,主競賽單元——金鹿獎入圍影片評選工作有序進行。電影論壇、電影展映、致敬搖籃等一系列主體單元活動也悉數展開。10日晚,本屆電影節頒獎典禮於長影音樂廳舉行,陶玉玲、田華、謝飛、胡連華等老藝術家及詠梅、丁晟、黃嶽泰、塗們、惠英紅、聶遠、馮紹峰、劉燁、陳數、柳巖、沙溢等電影人出席活動。
  • 第十三屆長春電影節閉幕 黃曉明、白百何分獲最佳男女主角獎
    第十三屆長春電影節閉幕 黃曉明、白百何分獲最佳男女主角獎 2016-10-15 21:43:2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長春電影節開幕:這個老牌電影節今年很「新」
    傳承之下尋求創新,電影人感恩相聚雖然是一個老牌電影節,長影節依然在不斷的迭代和升級,今年的主題定為「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也體現了這個老牌電影節「不服老」的精神。頻繁參加國內外各大電影節的劉燁承認,「長春電影曾經就是中國電影的頭牌,以前說長春我們特別自豪。
  • 長春電影節開幕:這個老牌電影節今年很「新」
    9月5日,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正式開幕。作為「中國四大電影節」之一,長春電影節自1992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28年深耕不輟,在中國電影的發展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疫情之後,如約而至的長春電影節又一次為電影人們提供了寶貴的相聚和探討交流的機會。
  • 第15屆長春電影節閉幕《我和我的祖國》獲金鹿獎
    電影論壇、電影展映、致敬搖籃等一系列主體單元活動也悉數展開。10日晚,本屆電影節頒獎典禮於長影音樂廳舉行,陶玉玲、田華、謝飛、胡連華等老藝術家及詠梅、丁晟、黃嶽泰、塗們、惠英紅、聶遠、馮紹峰、劉燁、陳數、柳巖、沙溢等電影人出席活動。
  • 第15屆長春電影節閉幕 《我和我的祖國》獲金鹿獎
    1905電影網專稿 9月10日,第15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閉幕,過去6天當中,主競賽單元——金鹿獎入圍影片評選工作有序進行。電影論壇、電影展映、致敬搖籃等一系列主體單元活動也悉數展開。 10日晚,本屆電影節頒獎典禮於長影音樂廳舉行,陶玉玲、田華、謝飛、胡連華等老藝術家及詠梅、丁晟、黃嶽泰、塗們、惠英紅、聶遠、馮紹峰、劉燁、陳數、柳巖、沙溢等電影人出席活動。
  • 第15屆長春電影節開幕:譚飛汪海林談何為好電影
    《四味毒叔》作為影視類文藝批評的「毒」家陣地,此次長春電影節共有兩位「毒叔」譚飛、汪海林受邀作為主競賽單元評委出席活動。本次長春之旅共計評選15部影片,除了傳統的「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最佳男女演員獎」等多個獎項,此次長春電影節還特別設立了「評委會大獎」「最佳技術大獎」關注新時代的新技術在電影中如何發揮現有優勢,打造與國際接軌的民族電影。
  • 謝飛:希望電影人更尊重文學,電影節培養很多愛好者
    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9月11日,在第15屆長春電影節,年近八旬的老藝術家謝飛接受新京報記者的採訪。作為中國第四代導演的代表人物,謝飛導演是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向世界傳播中國電影文化的重要人物之一。
  • 「電影之都」遇上「森林之城」,本屆長春電影節這些看點別錯過
    從「電影搖籃」到「未來孵化器」 推動影視產業融合發展《東北地區振興規劃》中指出,要以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為主線影視文化是長春發展的王牌,如何充分發揮優質文化和旅遊資源,助力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長春一直在探索。為加快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支持重點區域率先突破,引領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長春以淨月高新區為依託,高水準、高品位謀劃建設國際電影全產業基地,打造世界一流的國際影都。
  • 第15屆長春電影節閉幕|獲「金鹿」名單揭曉
    第十五屆長春電影節電影搭臺,經貿唱戲中國長春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是經中宣部批准的,新中國第一個以城市命名的國家級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秉承新中國電影紅色基因,充分發揮電影搖籃特質。每兩年舉一次,最高獎名稱為金鹿獎,下設10個獎項,與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珠海電影節並稱「中國四大電影節」。
  • 數讀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
    9月5日至9月10日,由「金鹿獎」評獎頒獎、電影論壇、電影展映、「致敬搖籃」等5大主體活動貫穿的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站在新中國電影的出發地,讓中國電影人感受到了長春對華語電影的深情守望,電影節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成功舉辦,更彰顯了「新中國電影的搖籃」所在地——長春的責任與擔當,為中國電影
  • 長春電影節"致敬搖籃"系列活動啟動
    時光網訊 第15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即將於9月5日至10日在吉林長春舉行。日前,作為本屆中國長春電影節五大主體單元之一的「致敬搖籃」系列活動率先啟動:自8月22日起,多場「電影音樂季」交響音樂會將陸續在長影音樂廳上演,為觀眾演出經典電影原聲及歌劇選段。
  • 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全景回顧
    時光網訊9月6日至10日,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在長春舉行。作為中國首個以城市命名的國家級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歷經14屆28年的孕育成長,已然成為華語電影的風向標、新人新作的誕生地和城市文化的新品牌。
  • 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圓滿落幕
    國際在線消息:9月6日至10日,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在長春舉行。作為中國首個以城市命名的國家級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歷經14屆28年的孕育成長,已然成為華語電影的風向標、新人新作的誕生地和城市文化的新品牌。
  • 中國長春電影節「致敬搖籃」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第15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即將於9月5日至10日在吉林長春舉行。日前,作為本屆中國長春電影節五大主體單元之一的「致敬搖籃」系列活動率先啟動:自8月22日起,多場「電影音樂季」交響音樂會將陸續在長影音樂廳上演,為觀眾演出經典電影原聲及歌劇選段。
  • 「長影出品」《春潮》獲長春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最佳導演獎
    此前,長影電影《老阿姨》《守邊人》相繼在第十三屆、第十四屆長春電影節上榮獲評委會特別獎、最佳處女作獎。連續三屆摘取「金鹿獎」殊榮,為「十三五」期間長影全面推動主業振興、重塑電影創作輝煌的歷程寫下了濃墨重彩的新篇章。
  • 劉燁擔任長春電影節形象大使
    2日,記者從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組委會獲悉,長春籍影視演員劉燁擔任本屆電影節形象大使。作為從長春走進大眾視野的知名電影人,劉燁始終以優秀作品為中國電影發展貢獻著「長春力量」,這一特質與中國長春電影節「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的主題相契合。劉燁1978年出生於長春,父母在長春電影製片廠工作,是在長影大院裡長大的。
  • 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展映電影將在東北三省放映
    來源:吉網9月5日,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即將開幕,本屆電影節以「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為主題,共設置啟動儀式、金鹿獎評獎頒獎、電影論壇、電影展映、致敬搖籃等單元活動。其中,電影展映吸引了不少觀眾,參與展映的影院還將延伸至瀋陽和哈爾濱。
  • 第15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電影展映豐富多彩
    央廣網長春9月4日消息(記者劉源源 通訊員杜清玉)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將在9月5日開幕。作為重頭戲,今年的中國長春電影節將開展名字為「影界」「原力」和「致敬」的三大單元電影展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