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凱紫
來源/凱紫(kaikaivoice)
本文經授權發布
「周杰倫為什麼要寫一首歌,叫《一路向北》呢?」
「因為,我太南(難)了。」
這是最近流行起來的一個段子。
看著這個段子,不禁令人會心一笑。
「我太難了」這四個字,本來從成年人的口中說出,充滿了心酸與無奈的情緒。但用這種戲謔、搞笑的口吻,又不免生出一縷堅強和樂觀的態度。
也許,這就是現在成年人的現狀吧。
因為要生活,所以用各種各樣的解壓方式告訴自己:再難,也要挺過去。
刪朋友圈
說起解壓,成年人的世界永遠離不開微信。
就算是生活的艱辛,也會選擇在微信裡宣洩乾淨。
而最常見的方式,也無過於發一條充滿情緒的朋友圈,細數這個世界有多麼地難為你:身邊的人有多麼鬧心,堆積如山的工作有多麼煩心,以及那個人突然不愛你.
不過,這樣的朋友圈,往往發出後不到一分鐘,又會被默默刪除,仿佛什麼事也不曾發生。
這大概是因為:現在的成年人不允許矯情了。
著名影星希斯萊傑說:「情緒這東西隱藏起來太憋屈,宣洩出來又太丟人。」
所以成年人的情緒控制,往往很自律,也很委屈。
自律在於,他們覺得自己應該無堅不摧,所以管理著情緒,不讓家人、朋友、愛人看見一絲絲的負能量。而委屈就在於,即便心裡再難過,也無處宣洩,只能一個人默默扛著。
你看,成年人的世界,連解壓都變得如此患得患失。
就像一個讀者曾經給我來信,說:「凱哥,你知道麼?現在的你,是我唯一能夠傾訴情緒的人。平時在生活,遭遇一些難過的時候,翻翻手機的通訊錄,突然發現竟然沒有什麼人可以聊天了。哪怕偶爾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很快又會有『是不是太矯情了』,『算了吧,好負能量』,『爸媽不會看見吧』這樣的情緒找上門來,很快,也就刪除了。也許只有在你的公眾號裡,才能說說心裡話吧。」
讀著這封來信,我百感交集。
這個世界上,什麼時候連表露自己的情緒,都要這樣小心翼翼呢?
我常常想,會不會是我們給自己的枷鎖太多了,總是認為成年後的我們應該無所不能。所以,才過的如此艱辛。
換頭像
「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想換頭像」,這是同事敏芳常常會掛在嘴邊的話。
所以每次看到她頻繁換頭像,我們就知道她的心情又不好了。
網上看到過一段話:「現在年輕人的發洩方式,都是換頭像、發朋友圈、改暱稱,卻總也找不到一款能精準表達內心感受的。」
我用這句話去問敏芳,你是不是也是這個樣子?
她回答我:「大家都是吧,說不清內心的感受,但不開心是肯定的。想要有人安慰,卻又不想直接和別人說。所以,換頭像也只是為了吸引一些人的注意罷了。」
人很奇怪吧,在找安慰的時候,都這麼彆扭。
對於一些人來說,微信頭像不過是個裝飾,想換就換了。但對於另一些人來說,頭像卻是每一天心情的象徵。
知乎上就有個關於頭像的問題:一個人頻繁換頭像是什麼心理?
一個最高贊的回答是:脾氣不能隨便發,頭像可以隨便換。
這個答主說:「其實那時的我,只是想要得到某個人的關注而已,每天的頭像都代表了當天的喜怒哀樂。」
所以,當一個很在意微信頭像的人,換了Ta的頭像,那答案只能是:我想表達一些東西。
微信聊天與消息撤回
有人說:「微信撤回消息裡,藏著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無法輕言的喜歡,所以才會在那個人說睡覺後發一句『我喜歡你』,然後撤回抹去。」
但我想說,消息撤回裡還有一種就是:你想和一個人傾訴情緒,但是話到一半,就變成了一條空白的撤回消息。
因為,你不想要喜歡的人擔心你。
越長大越發現,坦誠漸漸不再是本能,而變成了一種能力。
我們總是會對在意的人說:「我還好,我沒事。」
但說完之後,一個人又難過不已。
「其實我不好,其實我不行。」這些真實的情感,卻習慣埋在心底。
事實上,在成年之前,我們習慣在喜歡的人面前沒有秘密。只不過,越長大,解壓的方式就越孤單,不想傳染給別人,自己任何不好的情緒。
就算是那個最喜歡的人,很多話也只能說到一半而已。
說著說著,就用撤回消息來掩蓋自己孤獨的心。
可是,徐志摩曾說過:「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如果真的有一個人,願意無條件地分擔你的心事,我們又何必撤回那條消息呢?
成年人的世界真的越變越難了。
壓力如山的職場,舉步維艱的生存,坎坷不定的愛情,逐漸老去的雙親·······每一樣都可以讓人有流不盡的眼淚。
但我仍然想說:「雖然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孤島,但總一定有船願意駛到你的身邊。」
有時候,不用一個人承擔,因為總有人在背後默默關心著你的一切。
心中有愛,便無懼孤獨。
作者:凱紫,300萬女性用戶的情感集散地,他的公眾號:凱紫(kaikaivoice),新浪微博:@凱紫,私人微信號:kaikaivoice,用他的聲音,每一個白天,每一個夜晚都陪在你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