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寒,立春是什麼時候?「盲春」,「寡婦年」有啥說法?

2021-01-10 小董情感課堂

說到我們國家最為重視的一個節日,大家應該都知道是春節。並且如今元旦已經過去,很快就會迎來春節了。而在這個期間裡面,氣候依舊寒冷,有不少地區都迎來了一場又一場的寒潮,路上的行人都不得不把自己裹了個嚴嚴實實。不過雖然說天氣很冷,但是大家只要想到歡樂的春節即將來臨,都還是樂呵呵的。

不過春節雖說象徵著熱鬧,但是每次回家過年都有農民表示,花錢真是如流水,開銷極大,所以大部分農民在春節時,都還是指望有一個好天氣,能夠讓依靠耕作為生的它們,有一個耕作的高環境,收穫更多的糧食,擁有更高的收入,過上安心的好年。而近期,這有不少網友詢問,2019年的立春什麼時候來臨?「盲春」「寡婦年」有啥說法?

一、2019年,立春是什麼時候?

有句諺語說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春季是一年之中的一個特別的季節,他代表的就是希望。同時也是宣告著2018年已經結束,2019年正式來臨,春季的來臨也代表生機勃勃,有不少農民都在期望著立春能夠早點來臨,那在2019年立春,什麼時候來臨呢?

其實,根據農村地區流傳的一個習慣「數九」,也就是從冬至日這一天開始進行數九,數到六九,也就是再數45天,那麼立春也就來了。而大家都知道,今年冬至來臨的日期,也就是在12月的22日那一天,而大家翻開日曆,一直數過去,可以發現,2019年立春來臨的時間,自然也就是在二月的四號,農曆則剛好為2018年的大年30,現在大家明白要怎麼數立春來臨的日子了嗎?

二「盲春」「寡婦年」有啥說法?

其實,「盲春」和「寡婦年」都是同一個意思,代表著在這一年之中,缺少立春這個節日的意思。「寡」對應的就是少,也意味這這一年不存在立春。而正是因為缺少立春,從古時候開始,人們就認為,這一年陰陽不合,這是一種不吉利的象徵,也因此,在民間普遍有一句俗話在流傳「寡年無春,不宜結婚」。

不適宜在這一年之中結婚,如果在這一年之中結婚,很有可能會家庭不和,過上不幸的生活。也因此把它稱為寡婦年。而之所以會出現寡婦年的這一種情況,其實是因為立春這一節氣剛好出現在上一年的臘月萬和正月初之間,並且這種年份出現的概率還是挺頻繁的,在2008和2010年皆有出現,所以拋除封建思想,寡婦年其實也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2019年的立春,其實就是在2月4號這一天,距離現在也不遠了。而由於他正好撞上了除夕,也就讓明年沒有立春節,因此被大家稱作為是盲春和寡婦年。

有不少農村老農都認為,明年並不是與婚嫁,不過這種思想更多的是受到了封建習俗的影響,如今已經是新時代了,我們更應該順應科學,不必過分迷信於這種思想,有合適的對象在這一年結婚也無妨。

相關焦點

  • 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啥意思?2019年何時立春?
    前天冬至節氣已過,而冬天就只剩下大寒和小寒這兩個節氣了,這兩個節氣已過也就代表著2018年就結束了,距離傳統的最具有特色的春節只有一個月多幾天的時間了。在農村田地裡也沒有農活可幹於是人們在中午太陽高照的時候就搬個小凳子圍在一起曬太陽,這時候人們就開始了討論一些天氣方面的話題。
  • 2021年是寡婦年?農村有寡婦年不宜結婚的說法,為啥呢?
    導讀:2021年是寡婦年?農村有寡婦年不宜結婚的說法,為啥呢?時間過得飛快後天將會迎來二十四節氣的:冬至,冬至的到來也就預示著立春也就不遠。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冬至逢壬數九。其實並非是冬至之後遇到壬日才開始進入數九連天,而是冬至的到來預示著立春將近,在數九寒天之中孕育著春天,逢壬也就是妊娠的寓意,確實冬至之後過完小寒大寒就將會迎來立春節氣,時間實屬不遠。所以也有人把冬至稱之為「春之母」。民間素來對於年份有不同的稱呼,其中就把沒有立春的年份叫做了:寡婦年。
  • 俗話:「百年難遇寡婦年」,啥意思?為什麼2019年只有354天
    二十四節氣通過對太陽的觀察,如今來說是地球公轉運功的情況,了解到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的變化規律,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深刻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與文化觀念,古時候老百姓相當注重二十四節氣,從而也誕生了許多俗語,俗話說:「百年難遇寡婦年」,啥意思?為什麼2019年只有354天?
  • 很多人都說2019年是「寡婦年」,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沒有立春?
    很多人都說2019年是「寡婦年」,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沒有立春?還有1個月就快到2019年了,小編前些天翻了日曆看了一下,在2019年的時候居然沒有立春,這種現象在農村被稱為寡婦年,沒有立春的說法是因為農曆和陽曆的推算,2019年的立春應該是在陽曆的2月4日,農曆是2018年的臘月三十,就是我國的傳統除夕夜,但其實並不是沒有立春的,而是在立春的那天剛好是除夕,農曆的年沒有趕上立春。
  • 2020年是「雙春年」嗎?一年有兩次立春,在我們農村有什麼說法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2020年是「雙春年」嗎?一年有兩次立春,在我們農村有什麼說法 時間過得真是飛快,一眨呀就到了農曆臘月初十,距離春節還有20天的時間。新的一年有新的氣象,而即將到來的2020年還有一個特殊之處,從公曆日期來看,現在已經到了2020年。
  • 2019年立春是何時?「寡婦年」,「倒春寒」怎麼回事?答案在這裡
    那麼2019年立春是什麼時候?為什麼2019年被人們稱為「寡婦年」?「倒春寒」現象又是怎麼一回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2019年什麼時候立春?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是對於2018年的總結,也是對於2019年的開端。在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說「春打六九頭」。農民把冬季分為九個九天,九天為一個單位,一共有九個。也就是說立春是在六九開始的時候。
  • 2019年何時立春?「寡婦年」,「倒春寒」怎麼回事?看完漲知識了
    這個時候,對於農民來說,他們最關心的就是今年冬天的天氣狀況,因為這不僅僅關係到自己的生活,也關係到農作物的生長和來年收成。2019年什麼時候立春?寡婦年和倒春寒又是怎麼回事?看完真長知識了。1、2019年何時立春?中國有24個節氣,立春和冬至是其中之一,而這兩個節氣之間是存在著關係的。我們知道,冬至之後就要開始數九,還是一個九,一共有九個九。
  • 今年啥時候是冬至和數九?按照農村的說法,2021年是盲春年?
    導讀:今年啥時候是冬至和數九?按照農村的說法,2021年是盲春年? 隨著大雪節氣的來到,冬至的腳步也就越來越近了,冬至是全年日照最短的一天,也是氣溫降低到最低點的開端。在冬至這一天,北方地區的習俗就是吃餃子。老人會跟孩子說,這一天如果你要不吃餃子,耳朵就會被凍掉。
  • 明年是無春寡婦年,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倒春寒」,啥意思
    導讀:明年是無春寡婦年,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倒春寒」,啥意思?俗語是「春打五九尾,來年倒春寒」,這句話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來分解一下:有人說2021年是無春年,也叫寡婦年,不是說是無「春」的嗎?怎麼後面又說「春打五九尾」呢?這不是矛盾嗎?大家別急,聽我慢慢講來。兩個「春」有啥關係?
  • 「春打五九盡,春打六九頭」啥意思?19年立春在除夕,有啥講究?
    大寒節氣剛過,下一個節氣就是立春了,對於種地的農民來說,春天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時節,因為播種在此時就要開始了。過去農民從事農業生產時,過去沒有天氣預報時,農民只能參照24節氣從事農業勞作。農村老一輩人將一輩子的經驗總結成了俗語,「春打五九盡,春打六九頭」亦是如此,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2019年為什麼沒有立春?
    近期,百老泉2019年掛曆已經陸續送到了各地酒友的手中,在翻看掛曆的時候,一些細心的酒友想必已經發現,2019年沒有——立春!
  • 辛丑牛年無春是寡婦年,農村流傳寡婦年不能結婚的說法,可信嗎?
    農民期待著2021能有個好收成,農民工期待著2021能賺更多錢,還沒對象的人期待著2021能夠早日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她(他)。但是你知道2021年是我們常說的寡婦年嗎?你知道在農村一直有「寡婦年不能結婚」的傳言嗎?這種傳言可信嗎?什麼是寡婦年呢?我們先來看一下寡婦年的由來。首先寡婦年是針對農曆辛丑年來說的,並不是陽曆所指的2021年,儘管都是2021,但是多少還是存在一定的時間差異。
  • 今年立春有啥說法?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什麼意思?
    今年的冬天比較寒冷,有專家預測為60年不遇的冷冬。在如今,該冷就冷是莫大的好事,特別對於農村農民來說,人們喜歡冷冬,卻不希望來年春天寒冷。春天寒冷,標誌著出現了倒春寒,會給作物返青與花期授粉造成影響,嚴重了,將造成作物減產或絕產。那麼,明年的立春在什麼時候呢?
  • 農曆2019年為何有春節,沒有立春?「無春之年」真的不能結婚嗎?
    我們來看看,公曆2019年至2020年的立春分別在農曆的什麼日子,就明白了。中國古代,自漢武帝以後,逐步確立了以寅月為正月的傳統,所以,我們現在過農曆的新年是在現在的農曆正月初一,商代的人過農曆新年,其實是我們現在的農曆的十一月初一,當然,商代既然以丑月為正月,那個時候的十一月就是一月了。正月(寅月)所在的那個月,正好是在立春、雨水、驚蟄的前後,但不會有小寒、大寒,大寒一般是在臘月,所以,有大寒之後為正月的說法。
  • 明年是無春寡婦年,俗語「無春不起房,寡年不婚嫁」,啥意思?
    導讀:明年是無春寡婦年,俗語「無春不起房,寡年不婚嫁」,啥意思? 這裡所說的「明年」,其實也是有特別所指的。今天是12月31號了,而明天可以說就已經是明年了,也就是陽曆的2021年元月1號,但是我們所說的明年是無春寡婦年,並不是指陽曆的,而是指陰曆2021年,這要到陰曆2021年正月初一才進,這個年才是無春寡婦年。
  • 無春(寡婦)年不能結婚?解釋來了!
    曆法中有陰曆,古代用於耕種,也就農民曆,農曆,參考的是月亮。以前農耕,除了白天幹活,晚上月亮明亮的時候,也會去幹活,充分體現古人的智慧和勤勞。除了陰曆,還有太陽曆,天文曆法,風水命理,都是以太陽曆為主,也就現在的新曆,其實古代已經在用,只是剛好與西方曆法重疊,所以,叫西曆,新曆等等!
  • 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啥是「寡婦年」?
    2021年馬上到了,最近幾天大家都在討論寡婦年的事。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寡婦年,倒春寒」的說法,什麼是「寡婦年」呢?那麼,2021年到底是不是「寡婦年」,又有沒有「倒春寒」呢? 何謂「寡婦年」呢?
  • 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寡婦年,不適合結婚,啥是寡婦年?
    如今距離春節也就一個多月了,農村開始熱鬧起來,遠離家鄉的農民也開始返鄉,由於大家平時四海為家,難得春節人齊,村裡的小年輕趁著春節開始談婚論嫁,熱心的農村老人逢人就說,2021年是寡婦年,不適合結婚,趁年底抓緊結婚,啥是寡婦年,難不成明年結婚以後是寡婦?
  • 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啥年?有倒春寒嗎?
    導讀: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啥年?有倒春寒嗎?隨著冬至節氣的臨近,立春也就不遠,關於立冬有句老話叫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這裡指的是夏季入伏的時間以及數九的開啟。而對於數九這裡所說的逢壬,其實指的並不是逢壬日才進入數九,數九是冬至當天開始數九,這裡所說的壬指的是妊娠的寓意,所描述的是冬至孕育著立春,所以也有冬乃春之母的說法。冬至開始了數九寒天,在這寒冷的天氣之中也孕育著春的到來,所以說冬至一到,立春也就不遠了。
  • 2019年「寡婦年」,不宜嫁娶?!
    據說,在2019年沒有立春這個節氣也就是兩頭無春民間也俗稱寡婦年今年的春節是在公曆2019年2月4日轉換農曆就是2018年12月30日是傳統的新年前夜由此兩頭無春的說法也由此得來還有一種說法叫,不易嫁娶?